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现状,为在该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308名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9%,男生低于女生,高中生回答正确率高于初中生(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正确率高于非传播途径。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宣传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结论在校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鲁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HIV/AIDS的认知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这3个主要传播途径的认知正确率均在60%以上,对其他一些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在60%以下;艾滋病认知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电视、报纸是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普通居民对HIV感染者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结论鲁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改进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农村居民对艾滋病认知存在的误区和对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林芝地区八一镇高危场所人群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林芝地区八一镇酒楼、宾馆、美容美发、浴足、按摩等场所服务人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结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这次调查中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约占52.70%;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71.30%;除离异、丧偶外未婚者占55.60%;20-40岁年龄组占总人数68.10%,而最喜欢获得HIV知识途径为电视、医生、报刊分别占75.90%、59.40%、46.20%。结论我地区八一镇高危人群AIDS知识严重缺乏,并且存在HIV传播因素,开展AIDS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郑燕  罗天琼  吴嘉  刘水青  徐磊 《贵州医药》2020,(8):1260-1262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贵州省艾滋病高发地区HIV/AIDS患者知信行的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艾滋病高发地区的925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在性别、文化、职业、婚姻状况以及年龄等方面与抗病毒治疗时间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调查对象对HIV的防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总体知晓率为91.39%;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男性和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以及本省户籍的感染者是HIV知晓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仅有73.73%的人非常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最近六个月有性生活的占调查人数的55.57%,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27.68%,其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9.14%。结论贵州省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应建立系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发挥艾滋病随访个案管理师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不同二级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不同二级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获得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前3条主要途径分别为:学校课堂(88.6%),互联网(85.0%),电视广播(83.1%)。在蚊虫叮咬、共用牙刷、公用游泳池是否会感染HIV等问题上,各二级学院间的正确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共卫生学院的正确率最高。95.4%的学生认为AIDS患者值得同情和帮助,但愿意与AIDS患者共进晚餐、同室居住的同学仅有26.9%和10.0%。结论:医学生的HIV/AIDS总体认知水平较好,但是医学院校的文科学生应加强宣传,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丁丽丽  唐承 《中国医药》2012,7(7):899-901
目的 了解实习阶段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态度,为教学医院开展医学实习生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在我院实习的67名医学实习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艾滋病认知及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实习生获取HIV/AIDS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学校教育、多媒体宣传、电视.医学实习生对艾滋病知识得分较高[(18.3±2.3)分],口腔医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医学实习生[(19.5±2.4)分比(18.0±2.2)分、(17.2±2.0)分,P<0.05].对窗口期的正确回答率仅为55.2% (37/67).医学实习生对HIVAIDS患者态度得分为(15.0±2.4)分,男生与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2.8)分比(18.3±2.1)分,P<0.05].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之间无相关性(P =0.343).结论 医学实习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但仍存在误区,对HIV/AIDS患者态度有待提高.教学医院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临床教学各个环节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HIV感染在郑州市海洛因滥用人群中的分布、吸毒行为与HIV感染的关系以及吸毒者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我市2 0 0 3年11月- 12月集中收戒的2 10 0例海洛因滥用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设计的《药物滥用者艾滋病态度、知识、行为调查表》对其中80 2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检出HIV阳性32例,其中男性2 9例,女性3例。彝族(14例,占4 3. 8% )和维族(12例,占37. 5 % )占绝大多数(81 .3% )。感染途径:静脉注射(6 8 .8% )和性行为(31 .2 % )。在接受对艾滋病态度、知识、行为调查的人中不知道HIV/AIDS主要感染途径的占5 5 . 7% ,其中彝族(6 1/6 7)和维族(6 1/78)回答不知道的例数在本民族应答者中占的比例很高。不知道共用注射器能感染HIV/AIDS者占36 . 2 % ,同样彝族(6 1/6 7)和维族(48/78)回答不知道的例数在本民族应答者中占的比例很高。结论:郑州地区HIV/AIDS感染者以外来少数民族吸毒者为主;该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差。建议有关方面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与管理,以减少HIV/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花街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课题广东省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设计的调查问卷,抽取金花街121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1210名金花街居民对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即不戴安全套性交、输血、共用注射器吸毒回答正确的人数分别是1043、1095、1074,正确率是86.25%、90.5%、88.76%;而对共用牙刷、剃刀,感染的母亲生育小孩这两项回答正确人数是927,926,正确率是76.61%,76.36%;对共用座厕、一起吃饭、蚊虫叮咬这三项回答正确人数是531、647、286,正确率是43.88%、53.47%、23.64%。结论:本社区居民对常见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还存在传播途径的误区,所以还需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区880名公务员艾滋病认知态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机关公务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经的认识情况、对艾滋病人态度和对获取艾滋病知识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广州市直属和13个区、县级市的政府办公室和职能部门的公务员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调查对象了解艾滋病,对预防艾滋病和对待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都有比较正确的态度,但仍然存在知识误区:积极锻炼能否有效预防艾滋病(正确率42.5%),患艾滋病的母亲所生下孩子是否会被感染(正确率48.1%);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的前三位分别是:预防措施(91.9%)、传播途径(68.8%)和国家有关政策(45.7%),结论 提示对公务员的健康教育应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有计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我区中学生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现况以及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需求方向,以期更准确地实施针对性行为干预.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以问卷形式对不同家庭、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986人,基本知识认知正确率为62.4%,良好行为认知正确率为86.3%,在传播途径方面存在较大误区,对吸毒危害认识不足,普遍渴望得到更多的性和如何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结论今后应针对性地加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和吸毒危害的教育,正确诱导性观念,有效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11.
胡芳芳  贺明 《上海医药》2014,(10):51-52,54
目的:了解徐汇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方法:整群抽样对2所中学10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3.3%,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学校教育、网络、宣传材料、报纸杂志。有四成学生不抗拒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对于因吸毒、不良性行为而感染艾滋病者,中学生持严重歧视态度,同情输血感染者。结论: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度还较低,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持歧视态度较严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疾控人员HIV/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指导当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分别调查省级、市级和区/县级单位疾控人员,进行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95%以上的疾控人员对HIV/AIDS相关知识掌握较好;50%左右的疾控人员认为患艾滋病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害怕别人知道;40%左右的疾控人员对由不良行为感染HIV的患者心存厌恶态度;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时,61.8%的疾病控制人员愿意做全部的工作;在自己感染HIV后,68.3%的疾控人员认为能够正常工作生活。不同单位级别间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别;但态度和行为存在差别,且差别不一致。结论应加强HIV/AIDS态度和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端正疾控人员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农民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农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和对HIV感染者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村民组为单位整群抽样,在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和非流行村分别抽取两个村民组,由调查员对全部15岁以上村民入户调查、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疫情高发村农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能正确对待HIV感染者占85%以上;非流行村农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75%左右,但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者不足25%。结论 艾滋病疫情高发区农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非流行区,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态度者显著高于非流行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与感染者较密切接触是提高艾滋病知晓率、端正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高中学生毒品预防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以396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有关毒品预防的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10·1分提高到14·5分(满分16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吸烟、饮酒的危害性的认识水平也显著提高,正确回答率由教育前的9·0%-80·3%上升到教育后的82·1%-100·0%。教育后对毒品预防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结论:在高中学生中开展的有关毒品预防的健康教育,对增加学生毒品预防的基本知识,树立与毒品预防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及相关的态度,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山西省运城地区抽取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①共调查农村居民246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05人,平均年龄(42±13)岁,82.9%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在13%左右。部分防治知识不了解其中含义,知晓率低;③农村居民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9%认为自己要与PLWHAS保持一定的距离;④当地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5%,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⑤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经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保守、接受宣传情况以及从业状况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对非传播途径的错题得分、理智、文化程度、社交活动、防治总分、保守的个性影响农村居民对PLWHAS的态度。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未来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开展形式多样、易于农村居民理解接受的宣传活动,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形式、内容、途径最佳结合,以加强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同时引起更多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关的态度和信念,了解乡村地区艾滋病关怀防治工作的进展。方法对山西省运城地区艾滋病高发区33名乡村医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信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调查发现乡村医生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认识在17%左右,部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②乡村医生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认为自己要与艾滋病感染者保持一定的距离。③乡村医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④影响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社交范围、本村疫情以及接受宣传的情况。影响乡村医生对PLWHAS态度的因素主要有对非传播途径的错误得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结论多种因素影响乡村医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需继续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健康宣传。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消除乡村医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歧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A pilot study of a school‐based HIV/AIDS risk reduc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omponents on substance abuse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1) its effectiveness in Hispanic, middle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2) if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ness are found in students who report risky behaviors. Activity‐oriented training on decision‐making, HIV/AIDS illness, risky behaviors, and abstinence was provided to 125 students. Participa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risk groups, based on reported sexual and alcohol/drug (AOD) activity. Effectiveness wa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risk group's knowledge, beliefs, and perceived‐risk scores pre/post‐program in sexual activity, AOD use, disease course, and casual contact categories. This program improved some knowledge, few beliefs, and few perceived risks. The perceived‐risk scores of the high‐risk group did not reflect their higher risk for HIV/AIDS‐ School‐based programs should measure actual HIV/AIDS risks, including AOD, to identify participants who need focused intervention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how AOD influences risky sexual behaviors, and what content and interventions are useful.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科技学院86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9%,知道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学生分别为74.22%、82.39%和70.31%,对蚊虫叮咬、握手或共用厕所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是31.65%、24.17%。70.20%的学生不想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接触,92.0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还不够,应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表现出不宽容或歧视态度。建议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