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肖  尚夕奥  朱咏晴 《当代医学》2022,28(7):124-12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84例,均行术前超声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同时绘制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统计母婴结局。结果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为胎盘后血肿、胎盘边缘血肿、胎盘局部增厚、绒毛膜下血肿、羊水内不规则回声、胎盘内血流信号异常;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率为90.48%,漏诊率为9.52%;超声诊断Ⅲ度胎盘早剥的灵敏度及准确度为90.91%、95.24%,高于超声诊断Ⅰ度胎盘早剥的50.0%、73.81%和Ⅱ度胎盘早剥的73.53%、80.95%(P<0.05);ROC曲线显示,超声诊断Ⅰ度、Ⅱ度、Ⅲ度胎盘早剥的AUC值分别为0.679、0.798、0.938;胎盘早剥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8.10%,胎儿死亡率为17.86%。结论胎盘早剥具有较为明显的超声特点,且超声对诊断不同类型胎盘早剥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盘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9例胎盘血管瘤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9例病理诊断为胎盘血管瘤的患者中,16例超声诊断为胎盘血管瘤;1例超声误诊为胎盘早剥血肿;2例超声误诊为胎盘静脉湖.19例患者中,5例发生早产,2例并发羊水过多,1例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死胎,1例并发胎盘早剥,9例未出现临床症状,仅在超声常规检查时发现.19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大小1.2cm×1.2cm~7.3cm×9.8cm.典型的胎盘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胎盘实质内或边缘处局限的团块样混合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呈不均质高低回声相间,或实质性回声内多发不规则无回声,或伴有静脉血栓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或少量稀疏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 胎盘血管瘤可引起孕妇早产、羊水过多、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胎盘血管瘤在产前不易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盘血管瘤的唯一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许周云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5):369-369,37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胎盘早剥的病例资料20例,其中产前诊断为胎盘早剥者18例,分娩后均将胎盘组织送病理确诊。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漏诊2例(占10%),将胎盘早剥的声像图分析归纳为3型:胎盘后血肿45%,胎盘边缘血肿35%,强回声团块20%。结论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具有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向慧珍  李骥 《中外医疗》2012,31(11):178-179
目的探究胎盘早剥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以此提高胎盘早剥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确诊为胎盘早剥80例临床资料,对其超声表现和临床大体病理进行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10例,死亡率12.5%。超声检查异常62例,未见异常18例。超声异常患者中胎盘增厚30例,胎盘后血肿15例,胎膜与宫壁间血肿7例,胎盘边缘血肿7例,胎盘后血肿伴羊水中光团3例。临床大体病理中,胎盘完全剥离超过2/3有24例,1/3~2/3有13例,低于1/3有43例,其中子宫胎盘卒中10例。超声胎盘可见异常的胎盘完全剥离超过2/3符合率91.67%,1/3~2/3符合率76.92%,低于1/3符合率69.77%,整体符合率77.5%。结论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并及时终止妊娠,有利于维护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中,应用超声检查胎盘早剥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19-4120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过去16年间我院收治的19例经手术或阴道分娩证实的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B超对Ⅰ度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的诊断符合率为37.50%,对Ⅱ度(剥离面积1/3左右)、Ⅲ度胎盘剥离(剥离面积>1/2)的诊断符合率为88.89%。结论:超声对中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较轻型患者为高。  相似文献   

6.
骆剑煌 《中外医疗》2008,27(27):125-125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过去6年间我院收治的19例经手术或阴道分娩证实的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与产后结果 对照.结果 B超对Ⅰ度胎盘早剥(剥离面面积<1/3)的诊断符合率为37.50%,时Ⅱ度(剥离面积1/3左右),Ⅲ度胎盘剥离(剥离面积>1/2)的诊断符合率为88.89%.结论 超声对中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较轻型患者为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胎盘早剥的30例患者进行超声观察。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26/30),诊断错误4例(漏诊2例,误诊2例),占13.33%。将胎盘早剥的声像图分析归纳为4型:胎盘后血肿型40.00%(12/30),边缘血肿型16.67(5/30),胎盘局限增厚型23.33%(7/30),胎盘外型6.67%(2/30)。结论:对临床疑似胎盘早剥的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32例胎盘早剥的超声(彩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2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产前B超检查,探讨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3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超声图像,彩色血流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前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符合率88%,其中前壁胎盘及重型胎盘早剥符合率为95%,后壁胎盘及轻型胎盘早剥符合率为75%.结论产前B超(彩色)对诊断胎盘早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处理及决定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间的差异,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临床病理确诊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85.0%(51/60),I度与Ⅱ、Ⅲ度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符合率较高,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彩超血流显像有助于减少漏误诊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刘津  杜宇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3):325-32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盘内部回声、胎盘与子宫壁回声、血流情况及胎盘厚径进行观察。结果:33例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中,6例(18.18%)患者超声声像图显示胎盘球状增厚,5例(15.15%)患者胎盘与子宫壁间存在液性无回声区,13例(39.39%)患者胎盘与宫壁间为低回声,3例(9.09%)患者胎盘部分增厚,2例(6.06%)患者胎盘与宫壁间存在带状低回声,2例(6.06%)患者胎盘与宫壁间存在较大范围低回声区,1例(3.03%)患者超声声像图显示胎盘均匀增厚,回声均匀,1例(3.03%)患者胎盘与宫壁间及胎盘内无异常回声。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对妊娠高血压合并不典型胎盘早剥孕妇胎盘内部、后方、边缘回声的细微改变及血流信号变化等方面进行仔细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对正确诊断不典型胎盘早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诊断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胎盘早剥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Ⅰ、Ⅱ及Ⅲ度各有58、45、21例。Ⅰ度早剥患者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Ⅱ度早剥患者,规范产检比例显著高于Ⅲ度早剥患者,而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Ⅱ度、Ⅲ度早剥患者(P<0.05)。Ⅰ度早剥患者以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Ⅱ度、Ⅲ度早剥患者以腹痛伴阴道流血或腹痛为主要表现。Ⅰ度早剥患者剖宫产率显著低于Ⅲ度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Ⅱ度、Ⅲ度早剥患者(P<0.05)。结论规范产检,注重病史或高危因素,加强腹部查体,警惕腹痛、阴道流血等临床表现,提高胎心监护异常图形的识别能力,结合超声检查细心分析等措施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有效改善胎盘早剥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胎盘剥离的特殊声象图征象,结果在88例中,37.5%产妇可见到子宫壁底蜕膜区低回声带,其存在时间与第1次胎盘光点移动时问和第三产程时间密切相关。30.7%病例可见到胎盘后无回声区,多为边缘型和中间型错位,胎盘粘连和产后出血发生率高。结果表明,底蜕膜区低回声带说明胎盘尚未剥离,而胎盘后无回声区是胎盘剥离的表现,多与胎盘剥离异常并存,由此可以探讨胎盘剥离的早期征象和剥离异常的客观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产前漏诊的原因,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5例胎盘早剥,产前确诊89例,确诊率53.9%,漏诊76例,漏诊率46.1%;漏诊组中有诱因者占47.4%,仅有胎心异常者占5.3%,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者占61.3%。结论诱因不明显、剥离面积小、后壁胎盘、临床症状不典型是胎盘早剥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夏朝容 《中外医疗》2012,31(25):181-18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植入的产前,产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胎盘植入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从子宫肌壁厚度,胎盘内回声,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壁间回声,CDFI观察胎盘实质内及胎盘后方血流做综合分析。结果 15例胎盘植入,1例经产前确诊,8例经产后确诊,5例为术中医生发现。胎盘植入产前诊断漏诊多。产前表现胎盘增厚,胎盘内血池异常丰富。胎盘下子宫肌层菲薄,胎盘下后间隙消失。彩超显示胎盘漩涡近子宫肌层处血流丰富,宫旁血管扩张。结论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血流可以提高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5.
梁白云 《中外医疗》2014,(14):51-52
目的探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情况。方法入选该院胎盘早剥产妇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42例中顺产16例,剖宫产26例;27例早剥I度,2例产后出血;11例早剥II度,4例产后出血;4例III度早剥,全部产后出血,1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予以子宫切除术。胎盘早剥42例孕妇,均为单胎,导致新生儿窒息16例(38.1%),死胎2例(4.8%),胎盘早剥分度引发的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诱因予以重视,定期进行辅助检查,早期诊治胎盘早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与发病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经手术证实胎盘早剥的患者45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观察组(n=18),未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对照组(n=27).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7%(83/12 376),其中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为40% (18/45).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发病持续时间分别为28%(5/18)和15%(4/27)及6.4和4.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子宫张力高、宫体压痛、宫腔积血、胎死宫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附着位于宫底宫角分别为13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的分别有16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产后出血、DIC、死胎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胎盘附着宫底宫角部发生早剥,或剥离面积超过1/3时易出现子宫胎盘卒中,其临床特征典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母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64例,根据有无并发胎盘早剥分为胎盘早剥组和无胎盘早剥组各3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血细胞比容、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胎盘早剥组和无胎盘早剥组孕妇在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胎盘早剥组剖宫产25例,阴道分娩7例,无胎盘早剥组剖宫产17例,阴道分娩15例,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分娩结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胎率)等比较,胎盘早剥组远高于无胎盘早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孕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其中剖宫产术也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妊高症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的病死率,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朱靖  汪菁  陈玲  曲皖君  吴大保 《安徽医学》2015,36(12):1472-1474
目的研究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确诊为胎盘早剥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剖宫产史、子痫前期、经产妇、胎膜早破、流产史、男胎等因素与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性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有剖宫产史产妇14例、子痫前期25例、经产妇3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死产及新生儿死亡20例、胎儿急性缺氧29例和早产低体质量儿4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既往剖宫产史、子痫前期及经产妇是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胎盘早剥产妇出现死产及新生儿死亡、胎儿急性缺氧和早产低体质量儿的比例较高。临床应重视胎盘早剥的各种高危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治疗个体化,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9.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胎盘早剥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春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343-1344,134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5月我院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胎盘早剥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经过阴道分娩或者剖宫产术后,早产儿3例,低体重儿3例,新生儿发生窘迫5例,死胎1例,新生儿死亡3例,此病例孕妇为中重度妊高征合并重度胎盘早剥,新生儿均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产2例,胎儿窘迫3例,死亡率为25.0%。结论: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妊高征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相应临床处理对降低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孕妇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