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处的“精”和“神”二字,分别有其各自的含义。“精”,是指精气、肾精;“神”,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亦即情绪、心理活动。故“精神”二字当指  相似文献   

2.
3.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始终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其养生学说对我们后世研究预防医学、康复医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在《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唐代王冰在注释这段著名的论述时引《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  相似文献   

5.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在《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放半百而衰也。"唐代王冰在注释这段著名的论述时引矿成于阳:"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又注道:"乐色田'欲',轻用曰'耗'。乐色不节则精竭,轻用不止则真散。是以圣人爱精重施,髓满骨坚。(老子)曰:'弱其志,强其骨。'河上公日:'有欲者…  相似文献   

6.
音乐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公元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通过巫医的咏唱(音乐)去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用于促进妇女的分娩。  相似文献   

7.
马凤岐 《养生月刊》2020,(3):198-199
最近,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疫情,大家遵循少出门的原则,在家里进行居家隔离防疫,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拿着手机刷新有关疫情的消息。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情绪难以有效释放,使得一些人对于当前的疫情呈现出精神紧张、恐慌、焦虑的状态,有的甚至寝食难安,出现了难以入睡、不思饮食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因时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久视,即久活也。久活的前提是自然界的六淫邪气不能侵犯,因为人们遵循了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适应了一年四季的气候。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作《黄帝内经》中就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养生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保健经验,并有大量的养生学专,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总体来讲主要分为精神、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与食疗药膳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养生 ,又称摄生 ,是保养、调摄生命的意思。养生学说是研究和讨论养生原则和方法的学说。食疗、药膳是通过食物或药物与食物结合 ,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和措施。《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内经》非常重视养生 ,其体系完整、内容广泛、方法具体 ,饮食养生是其重要方法之一。同时 ,《内经》还是最早记载食疗理论的书籍 ,一些药膳方剂也是其首创。从现代长寿老人调查资料和健康新兴理念来分析 ,《内经》的饮食养生与其颇相吻合。《内经》提出的食疗理论与药膳组方方法 ,对后世食疗…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病;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认为机体内各脏腑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体与自然也是统一整体,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观点;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并规定其为理论阐释方法;以中医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养生学的生理学基础,以六淫七情和饮食劳倦内伤作为病理学基础,以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方法,提出精气神三位一体、预防为主和动静结合的三大养生原则。根据保全真气的养生目标,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并明确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实现养生目标的必备条件。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保养真气,主张顺其自然,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的基础,其理论特征、养生原则、养生方法都具有现实意义。其在养生理论上汲取了《周易》对立统一的阴阳观、儒家“法先王”的为政观、道家抱朴守真的自然观,确立了顺应自然与强调养神的养生原则。其养生方法可分为养神和养形两个方面。养神包括顺应四时养神、恬淡无为养神、调节情志养神;养形包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及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黄帝内经》注重形神一体,尽管养神和养形有不同的方法,但强调形神一体共养。  相似文献   

13.
袁方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25-125
祖国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对医学普遍问题中的养生有较深入的研究。挖掘和研究《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思想,不仅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养生保健,而且对建立和谐人生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谈《内经》与情志养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作者指出,《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发了调摄精神意志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文中阐述了1、精神意志与脏腑的关系;2、顺四时阴阳、调五脏神志;3、如何调摄精神意志才能长寿。作者最后指出,精神意志与脏腑四时阴阳有着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在养生中不可将其分隔或有所偏废,应对其进行全面调摄,才能长寿效果,文中并指出了调摄精神意志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红  王希利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89-1890
机体衰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黄帝内经》较系统地阐述了衰老产生的机理以及中医养生防病的原则与方法。《内经》中的养生理念,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宋一男  古继红 《新中医》2014,46(2):236-238
<正>中医养生实际是运用中医的方法保养生命,是采取各种方法达到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突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养生的方法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经文把法于阴阳放在了众法之首,可见是十分重视阴阳平衡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智者知养生     
鲁湾 《科学养生》2012,(12):1-1
《黄帝内经》说:智者知养生也。读过庄子的“庖丁解牛”的故事,知道那个梁惠王是个智者。为什么?因为他听了庖丁讲解牛的过程后,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他从解牛的过程中总结出养生的规律和要领,使之成为史册记载的懂养生的千古第一位王者。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养生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下称《内经》)作为祖国医学最重要、最古老的典藉 ,是后世各学科的发端。它成书于战国至秦汉年间 ,是众多医家经验著述的汇集。《内经》中关于养生的内容颇多 ,所以后世李中梓著《内经知要》以“道生”开篇。《道德经》(下称《道经》)是春秋晚期大思想家老子学说的实录与发挥 ,其书雏型形成于春秋末年 ,而基本定型于战国初年。老子是春秋晚期楚国人 ,其生活年代基本与孔子相同而稍早 ,被认为是传统养生学的发凡者。从孔子曾向其学“礼” ,并折服其学问而赞其为“龙”看 ,当时的老子已经是极负盛名的大学问家 ,其学说和思想应该…  相似文献   

20.
精神     
徐文兵 《东方养生》2011,(11):142-142
出家之人,断色欲,存精养神,用于开启智慧。养生的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