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基中加和不同浓度的HCY,并孵育不同时间。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蛋白浓度,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6 mRNA表达,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1)HCY呈剂量依赖关系(0.01-0.25mmol/L)和时间依赖关系(0-48h)增加大鼠VSMCs IL-6蛋白合成和mRNA表达。(2)HCY可迅速诱导VSMCs NF-κB活化。密度扫描提示,NF-κB活性30min时为对照1.76倍,1h为对照1.91倍,2h为对照1.84倍。(3)HCY刺激VSMCs IL-6mRNA表达的效应能被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阻滞。结论:HCY能直接增强NF-κB介导的VSMCs IL-6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提示高水平IL-6表达引起的血管壁炎性激活可能是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抗氧化剂PDTC对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毗咯烷(PDTC)在肝细胞性肝癌化学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PDTC、阿霉素及PDTC联用阿霉素作用于Hep3B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凋亡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NF—KB活性。结果PDTC作用后Hep3B存活率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P〈0.01。阿霉素联用PDTC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阿霉素(P〈0.01)。PDTC为10μmol/L时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50μmol/L时(P〈0.01)。EMSA示PDTC作用后NF-κB表达降低,不同浓度PDTC作用两两相比P〈0.01。结论PDTC能抑制肝癌细胞株Hep3B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NF-κB激活。PDTC可用于肝癌的化学预防,联用阿霉素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腺病毒IκBaM(recombination adenovirus expression of IκBaM,AdIκBaM)预处理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预先皮质注射AdIκBaM,特异地抑制NF—κB的激活,分为皮质注射重组AdIκBaM组(A组)、单纯局部缺血组(B组)、假手术组(C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部脑缺血模型。应用红四氯氮唑(TTC)染色测定各组脑梗塞体积,免疫组化法观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1)A组脑皮质梗塞体积百分比明显小于B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C组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表达率明显小于A组、B组(P〈0.01),A组脑皮质的p65阳性细胞率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局灶脑缺血能使NF—κB p65活化并参与脑缺血损伤。AdIκBaM能特异抑制NF—κB表达,缩小脑组织梗塞体积,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NF-κB表达下调可能是局灶性脑缺血耐受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Chai WS  Fan JX  Zhu XM  Chen BY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15-819
目的探讨NF-κB及其诱导TNFα在大鼠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中的表达及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其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PA组、PDTC干预组。每组24只。PA组大鼠制作PA模型,PDTC干预组制作PA模型前腹腔注射PDTC200mg/kg体重。PA组、PDTC干预组接种铜绿假单胞菌悬液0.2ml(6×10^8CFU/m1)。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TNFαmRNA表达。结果PA组大鼠肺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DTC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充血、水肿等炎性表现较PA组明显减轻。PA组大鼠肺组织NF-κB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DTC干预组NF—κB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显示,各时间点NF-κB表达不同,3h达高峰。RT—PCR显示,PA组TNFαmRNA高表达,以6h最为明显;PDTC干预组TNFα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P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及其诱导的TNFα在PA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PA引起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AP组、PDTC(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喀烷)预处理组三组。SAP模型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1ml/kg胰胆管内逆行注射方法建立。PDTC预处理组在建立SAP模型前1h腹腔内注射PDTC100ml/kg。后两组分别在3、6、12h三个时相点将动物处死后(各10只),留取肺组织。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AP肺组织NF-κB表达情况,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6、ICAM-1 mRNA的表达,并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值作为肺损伤的指标。结果:SAP组肺组织湿/干比值除3h与正常组相比无关差异外,其余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性差异(P<0.05),肺组织内可见NF-κB活化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且肺组织TNFα、IL-6、ICAM-1 mRNA表达增加。PDTC预处理组肺组织湿/干比值明显降低,NF-κB活化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TNFα、IL-6、ICAM-1 mRNA表达水平显降低。结论:SAP时存在肺损伤,肺组织NF-κB活化并通过促进TNFα、IL-6、ICAM-1 mRNA的表达而参与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因子(ⅠκB)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凋亡过程中生物活性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NF-α对U-251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p65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IκB蛋白的变化。结果TNF-α可诱导U251细胞凋亡,激活细胞中p65并诱导ⅠκB降解;抗氧化剂二硫碳吡咯烷醇(PDTC)可抑制TNF-α诱导的ⅠκB的降解及NF—κB的激活,增强TNF-α诱导U251细胞的凋亡。结论TNF-α在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可激活NF—κB。抑制NF—κB活性。可增强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白介素18(IL-18)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MC的增殖情况,ELISA检测Ⅳ型胶原蛋白(CO-Ⅳ)和层黏连蛋白(LN),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核易位。结果高糖环境下,25μg/L、50μg/L的IL-18作用48h能明显促进MC增殖、CO-Ⅳ和LN的分泌(P〈0.01),使NF-κBP65激活,50κg/L组更为显著(P〈0.01)。100κmol/L的PDTC能显著抑制IL-18诱导MC增殖作用(P〈0.01),CO-Ⅳ和LN的分泌以及P65核易位。结论PDTC可能通过NF-κBP65途径抑制IL-18诱导的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SAP组和PDTC组。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1ml/kg胰胆管逆行穿刺注射建立,PDTC组在造模前1h给予腹腔注射PDTC(1130mg/kg),术后分4个时段(1、3、6、12h)分批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取胰腺组织作病理切片与液氮冻存。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检测应用TUNEL法、电镜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Caspase-3的表达;核因子(NF)-κB活化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同时观察各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SA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水平及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评分较SO组显著增高(P〈0.05)。PDTC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较SAP组明显降低;胰腺组织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改善。PDTC治疗后3、6、12h胰腺组织Caspase-3的表达显著高于SAP组(P〈0.01),而在1h无统计学差异;各时间点胰腺腺泡细胞凋广指数显著高于SAP组(P〈0.01);NF—κB的活化显著低于SAP组(P〈0.01)。结论SAP时,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NF—κB介导胰腺细胞的抗凋亡效应,减少胰腺腺泡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total flaonoids,EF)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NF—κB实现。方法分别给予老年大鼠模型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和EF干预,提取大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P65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比青年大鼠高(P〈0.01),PDTC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更高,而EF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降低,与老年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EF能拮抗PDTC诱导老年大鼠胆淋巴细胞凋亡。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使用EF的老年大鼠组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表明EF诱导P65高表达。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弱于青年大鼠(P〈0.01),而PDTC处理组的NF—κB活性最低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EF干预组的NF-κB的活性最强,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淋巴细胞NF—κB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57,P〈0.01)。结论NF-κB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凋亡而参与老年大鼠免疫衰老调控过程;EF可能通过提高NF-κB的活性和诱导P65高表达来抑制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延缓免疫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否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并探讨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VSMCs,分别用ox-LDL及ox-LDL联合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胞质中TSLP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SLP的浓度,用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NF-κB的结合活性。结果:正常未经ox-LDL刺激的VSMCs几乎不表达TSLP,经ox-LDL刺激后胞质及上清液中的TSLP表达明显增加,并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Ox-LDL刺激VSMCs表达TSLP的同时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经PDTC预处理后TSLP表达量显著减少。结论:Ox-LDL能够诱导VSMCs表达TSLP,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上调NF-κB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在组胺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体外分离、培养的ASMCs为研究对象,加入不同浓度组胺(histanmine,Hist)和PD98059对其进行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比色法检测Hist及ERK信号通路对ASM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RK1/2、磷酸化ERK1/2(phosphorylated-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SMCs核内NF—κB水平,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低浓度和高浓度的Hist均能不同程度刺激ASMCs增殖,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达201.3%;Hist组ASMCs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而Hist+PD980059组ASMCs的增殖反应显著低于Hist组;Hist组ASMCs中的p-ERK1/2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在加入PD980059后Hist诱导的活化ERK1/2相对于Hist组表达显著下降;Hist处理组NF—κB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Hist+PD98059组NF—κB吸光度值较Hist处理组显著降低。结论Hist可显著诱导ASMCs增殖,ERK信号通道在此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可能参与ASMCs中Hist诱导的NF—κB活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每组各42只,建立脑出血模型。EPO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后及每24h腹腔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3000U/kg。分别在术后3h、6h、12h、24h、48h、72h、7d断头取脑,作NF-κB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各组各时间点NF—κB的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与脑出血组比较EPO干预组NF-κB表达增多,凋亡细胞减少。结论脑出血周围细胞凋亡与NF—κB表达均有增多,EPO通过促进NF—κB活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环氧合酶(COX)-2在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高度表达,COX-2反义RNA能抑剂EC9706细胞的生长增殖。目的:探讨COX-2反义RNA在不同时间点对EC970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293细胞,扩增、纯化编码COX-2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Ad-AShcox-2,转染EC9706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活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量测定。结果:扩增、纯化获得编码COX-2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Ad-AShcox-2,滴度为1.2×10~(12)PFU/ml。Ad-AShcox-2转染EC9706细胞后,在24h、48h、72h和96h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60%、24.33%、50.21%和75.26%。Ad-AShcox-2组EC9706细胞的3H-TdR掺入量从24h起开始减少,72~96h时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COX-2反义RNA重组腺病毒感染人食管癌细胞后,从24h起开始对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72~96h时寸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分离收集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在不含血清的RPMI-1640中单独(空白对照组)或者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ox-LDL)(ox-LDL组)孵育24h或先加PDTC(NF-κB抑制剂)(PDTC组)(10^-5mol/L)培育1h后加OX—LDL(40μg/ml)继续孵育24h,收集单核细胞提取总RNA,并用BT-PCR方法测定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MMP-9、TIMP-1浓度。结果细胞上清液中MMP-9蛋白及单核细胞MMP-9mRNA表达增加(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PDTC表达减少(P〈0.05);TIMP-1 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TIMP-1蛋白含量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OX-LDL可诱导人单核细胞MMP-9表达增加,并且NF-κB也参与了OX—LDL对MMP-9表达的促进作用,但对TIMP-1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莪术醇联合顺铂对食管癌109细胞系的增殖凋亡、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术醇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莪术醇、顺铂、莪术醇和顺铂联合作用于食管癌109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 法检测作用48小时后细胞 NF-κB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莪术醇、顺铂均对食管癌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抑制率、凋亡率呈明显浓度依耐性;联合用药后抑制率、凋亡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个浓度的莪术醇与顺铂(2.5 mg/L)作用食管癌48小时后 NF-κB 的表达量随浓度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莪术醇对人食管癌109细胞株有明显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 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对过氧化氢(H202)诱导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10、50μmol/LSIM,与H202共同作用后24、48、72h采用CCK-8法检测VSMC增殖情况;TBA法检测培养基中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终点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H202组与对照组相比,A450上升、MDA含量、NF-κB表达增加(P〈0.01);SIM预处理30min,与H202共同作用48h后,50μmol/LSIM显著抑制VSMC增殖,且培养液中MDA水平降低(P〈0.01);作用72h后,10、50μmol/LSIM均可抑制VSMC增殖及NF-κB的表达,培养液中MDA含量低于48h的检测结果,50μmol/L组作用大于10μmoL/L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SIM可抑制H202促使的VSMC增殖及NF-κB的表达.减少培养基中MDA含量,且与时间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急性胰腺炎体外模型中的作用。方法以10mg/L脂多糖刺激AR42J细胞构建急性胰腺炎的体外模型,设2h、6h、12h、18h和24h共5个时间点,每时间点设3个复孔,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NF—KBp65亚单位mRNA表达的改变;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检测p65蛋白在AR42J细胞中的表达;人工碘比色法观察培养液上清中淀粉酶的改变。结果脂多糖刺激后,AR42J细胞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ICAM-1 mRNA和p65 mRNA的表达,24h达最高值;二者之间具有直线相关性(P〈0.01),同时P65蛋白亦呈时间依赖方式表达增强,24h表达最强;各组间淀粉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脂多糖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炎性效应中,NF—κB调控致炎细胞因子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血管中膜的主要细胞成分,它的增殖和迁移是血管病变的细胞基础病理改变之一。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与VSMCs上其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结合后,可经丝裂原激动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of kappa B,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红霉素衍生物9(S)-羟基红霉素对活化T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红霉素衍生物在RA治疗中的潜在意义。方法 事先加入不同剂量的红霉素或9(S)-羟基红霉素后,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NF—κB表达,体外培养1h后,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上述化合物对NF—κB的mRNA表达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上述化合物对NF-κB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红霉素和9(S)-羟基红霉素均可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与剂量呈相关性,在100μg/ml时红霉素和9(S)-羟基红霉素使NF—κB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降低36%、45%(P〈0.01),使蛋白表达分别降低46%,56%(P〈0.01)。结论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炎活性可能是通过对活化T淋巴细胞NF—κB信号途径的作用实现的。提示红霉素衍生物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uc lear factor-κB,NF-κB)在TNF-α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用10 ng/m l的TNF-α进行诱导,不同时间段观察NF-κB活性、NF-κB抑制物IκBα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EMSA测定NF-κB活性,W estern-b lot检测IκBα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用NF-κB的抑制剂PDTC预处理细胞后来观察TNF-α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TNF-α以时间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NF-κB的活性在处理后10 m in开始增强,2 h后恢复正常,IκBα的表达在10m in开始下降,2 h恢复正常;PDTC能抑制TNF-α诱导的凋亡。结论TNF-α在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时,IκBα降解,NF-κB激活,从而引起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