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需氧菌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情况。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选取以外阴不适、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阴道炎症状就诊的患者286例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分析常见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情况。结果286例患者中共有AV 99例,占34.62%。99例AV患者中,单纯AV感染36例,占36.36%;混合感染63例,占63.64%,其中合并BV感染39例,占61.90%,合并VVC感染15例,占23.81%,合并TV感染9例,占14.29%。结论 AV是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以合并BV、VVC、TV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院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CT)、真菌、滴虫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12月采集的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生理盐水法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BV快速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在2 5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2 027例,阳性率为78.3%,其中细菌性阴道病1 213例,检出率为46.9%,支原体789例,检出率为30.5%,假丝酵母菌279例,检出率为10.8%,滴虫86例,检出率为3.3%,衣原体81例,检出率为3.1%。阳性标本中,单纯性感染1 693例,占83.5%,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334例,占16.5%。结论:BV和支原体是本地区阴道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对阴道炎患者病原学联合检测,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阴道炎患者的病原学感染状况,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妇产科门诊就诊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12月15 860例妇科门诊就诊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5 860例就诊者中,检出阴道感染5103例(32.2%),平均年龄(35.16±8.95)岁。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2793例(17.6%),细菌性阴道病(BV)2018例(12.7%),滴虫性阴道炎(TV)292例(1.8%)。混合感染462例,VVC合并BV感染346例(7.1%);BV合并TV感染102例(4.4%),VVC合并TV感染10例(0.3%),VVC合并BV及TV感染4例(0.1%)。VVC好发于秋季,患者阴道pH值3.8~4.5为主;BV好发于夏季,患者阴道pH值4.5~5.5为主;TV好发于春季,患者pH值4.5~5.5为主;三种阴道炎清洁度均以Ⅲ度为主。无感染就诊者的阴道pH值3.8~5.5,75.4%的无感染就诊者清洁度为Ⅱ~Ⅲ度。结论:VVC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阴道炎,混合感染以VVC合并BV最多见,阴道炎发病与季节有关,VVC患者阴道pH环境偏酸性,BV及TV患者阴道pH环境偏碱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vaginitis,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50例AV患者中,单纯AV患者105例(70.00%),混合感染者45例(30.00%)。单纯AV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以阴道分泌物颜色和质地的改变为主,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量增多以及性交痛等。混合感染中,AV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临床症状以阴道分泌物有异味为主;AV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或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vagini—tis,TV)临床症状以外阴瘙痒为主。单纯AV阴道分泌物胺试验为阴性,AV合并BV为阳性,AV合并VVC者为阴性,AV合并TV者为阳性;AV及混合感染者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阴道乳杆菌普遍缺乏,pH〉4.5。结论:AV易合并其他感染,尤以BV、VVC、TV多见。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诊断AV应注意有无其他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及其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需氧菌性阴道炎及其混合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AV患者中,单纯AV患者105例(70.00%),混合感染者45例(30.00%)。单纯AV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以阴道分泌物颜色和质地的改变为主,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量增多以及性交痛等。混合感染中,AV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临床症状以阴道分泌物有异味为主;AV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或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临床症状以外阴瘙痒为主。单纯AV阴道分泌物胺试验为阴性,AV合并BV为阳性,AV合并VVC者为阴性,AV合并TV者为阳性;AV及混合感染者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阴道乳杆菌普遍缺乏,pH>4.5。结论:AV易合并其他感染,尤以BV、VVC、TV多见。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诊断AV应注意有无其他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病原体感染及微生态状况,为阴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阴道分泌物常规显微镜检联合需氧菌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五项预成酶谱分析技术对21 812例妇科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1)21 812例阴道分泌物送检标本检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BV、AV、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TV)单一感染及各类混合感染共计13 510例,总检出率61.94%;13 510例感染标本中,单一感染6 391例占47.31%,混合感染7 119例占52.69%。混合感染中,AV合并VVC2 323例,占32.63%,构成比最高;其次为AV合并BV 2 113例占29.68%。(2)检测结果按4个月份段进行统计分析,VVC在1~3月检出844例(15.12%);混合感染在7~9月检出2 328例(42.48%),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1 812例阴道分泌物送检标本中,乳酸杆菌失衡检出率78.19%,常见阴道炎与阴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VVC、BV、AV、TV及混合感染菌群失调的检出百分比分别为83.85%、95.67%、100%、96.97%、100%。结论:本地区常见阴道炎及混合感染发生率高,阴道菌群失调多见,混合性阴道炎以AV混合感染为主,VVC和混合性阴道炎的感染与季节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实验室诊断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d Vaginosis BV)与男性伴侣阴茎包皮过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功能白带染色液染片,对1206例妇科患者及795例来我院妇科体检者阴道分泌物分析。结果 1206例妇科患者共检出837例BV患者。通过调查,其男性伴侣包皮过长者608例,占BV比率的72.6%。795例妇科体检者共检出345例BV患者,通过调查,男性伴侣包皮过长者237例,占BV比率的68.7%。结论女性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与男性阴茎包皮过长成正比相关。  相似文献   

8.
赵旌  周晓沪  刘芳 《新疆医学》2013,(12):31-32
目的: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评价与分析.方法采用阴道pH、阴道涂片Gram染色镜检(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真菌孢子、滴虫和炎性反应等)、阴道微生物功能测定,评估750例体检者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 微生态正常415例(55.3%),微生态失调者335例(44.7%).在335例微生态失调患者中,需氧菌阴道炎(AV)78例(23.3%),细菌性阴道病(BV) 132例(39.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15例(4.48%),滴虫性阴道炎(TV)2例(0.6%),混合感染108例(32.2%).结论 阴道微生态评价有助于筛查无症状阴道微生态失调患者,对指导临床评价感染及预防阴道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丽  沙玉成 《安徽医学》2007,28(1):78-79
细菌性阴道病 ( bacterial vaginosis, BV )是一种妇科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妇女,绝大多数患者年龄在15~44岁,发病率因人群而异,占15%~64%,占外阴、阴道感染患者人数的40%~50%。BV曾被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 nonspecific vaginitis)、嗜血杆菌性阴道炎( haemophilus vaginitis)、棒状杆菌阴道炎( corynebacterium vaginitis)、加德纳菌阴道炎(gardnerella vaginitis)和厌氧性阴道病( anaerobic vaginosis)等,直到1984年在瑞典召开的专题国际学术会议上才被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阴道炎与病原菌的关系,探讨妊娠期阴道炎病原菌分布规律及检测诊断价值。方法对孕妇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找到线索细胞的则进一步进行pH值测定及胺臭味试验。结果150例女性妊娠期生殖道感人患者中,细菌性阴道病(BV)检出率最高,占36.67%,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分别为30.00%、18.67%和6.67%,其他混合感染也占一定比例,各种类型阴道炎的病例数呈随年龄增大而减少。结论妊娠期阴道炎病原菌种类较多,适时检测病原菌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910例正常健康人群妇女体检中阴道分泌物涂片的检验结果分析,了解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分布及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情况。方法将91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5~34、35~44、45~54、≥55岁等四组采集阴道分泌物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查白假丝酵母菌、滴虫、加德纳菌。结果910例阴道分泌物涂片165例检出病原菌,阳性检出率18.13%;以加德纳菌为主,占14.07%,其次是假丝酵母菌和滴虫分别为3.74%和0.22%。各年龄组(25~34岁组,35~44岁组,45~54岁组,≥55岁组)合计阴道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5%(22/76)、45.14%(79/175)、57.60%(216/375)、67.61%(192/284),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45~54岁组最高(16.80%),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发生率≥55岁组最高(52.11%)。清洁度Ⅳ度时病原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Ⅲ度、Ⅱ度,清洁度为Ⅰ度时未检出病原菌。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和非特异性阴道炎是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影响分析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80例在我院门诊进行细菌性阴道炎检查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将确诊的421例作为确诊病理实验组,另选择健康育龄妇女421人为对照组,运用Logistic非条件单因素分析以下几个因素和BV的关系:文化程度、阴道内灌洗、坐式马桶、阴道清洁度、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节育器、口交习惯、使用避孕套、在公共浴室洗澡。结果门诊1580例检查女性中有421例(26.65%)检出有细菌性阴道炎。21~30岁年龄段的BV发病率最高(15.63%)。〉6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低(2.59%)。各年龄段发病率经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5.95,P〈0.05)。其中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程度)、阴道内灌洗、阴道清洁度、非月经期使用护垫、安放阴道节育器、口交习惯、使用避孕套与BV有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为26.65%。教育程度、阴道内灌洗、阴道清洁度、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节育器、口交、避孕套的使用都是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道炎病人在不同年龄段及在不同季节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妇产科门诊的阴道炎病人的阴道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涂片进行滴虫和假丝酵母菌的检测,以唾液酸酶法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的快速检测。结果 2583例标本中,不同年龄段就诊患者20~30岁,31~50岁,50岁组BV阳性率分别为45.28%、41.69%、29.79%,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05)。不同季节:冬、春、夏、秋季就诊患者BV阳性率分别为36.61%、30.87%、54.91%、48.63%,各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23,P0.05)。而假丝酵母菌和滴虫在年龄和季节分组中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的发生在不同季节和年龄之间有着不同的感染率。本地区中20~30岁年龄段和夏秋季节是BV的高发期,冬夏季节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的高发期,应注意性生活频度和个人生活、卫生习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降低常见病原体感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苏德永 《四川医学》2012,33(7):1302-1304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道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取受检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清洁度、霉菌、滴虫及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结果体检组447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正常(Ⅰ°~Ⅱ°)255例,清洁度Ⅲ°172例,Ⅳ°20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检出率为43.17%。门诊就诊者447例,清洁度正常(Ⅰ°~Ⅱ°)71例,清洁度Ⅲ°308例,Ⅳ°6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检出率为84.50%。体检组人群霉菌性阴道炎检出28例,检出率为5.85%;门诊就诊者检出114例,检出率25.63%;滴虫性阴道炎体检组人群未检出,门诊就诊者检出8例,检出率1.81%;G-双球菌体检人群未检出,门诊就诊者检出2例,检出率0.42%。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110例,采用传统方法对受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pH、革兰染色及清洁度检查,并作阴道菌群分析;同时采用AV、BV五项联合检测进行测定.结果:110例受检者中传统方法检测阴道菌群正常42例(38.18%),阴道菌群异常68例(61.82%);阴道菌群异常的预成酶阳性率(除凝固酶外)均高于阴道菌群正常的预成酶阳性率(P<0.05~P<0.01).结论:AV、BV五项联合检测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其检测灵敏度高,结果较为准确,可作为临床快速筛查方法,更有效地评价阴道微生态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宁波市中医院妇科就诊的HR-HPV感染阳性者60例为感染组,HR-HPV感染阴性者6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分析阴道微生态检查结果与HR-HPV感染的关系。对清洁度、pH值、过氧化氢浓度、白细胞酯酶、细菌性阴道病(BV)、需氧性阴道炎(AV)、滴虫性阴道炎(T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混合性感染这9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HR-HPV感染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清洁度、pH值、过氧化氢浓度、白细胞酯酶、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度、pH值、BV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8.389、3.736、4.222)。结论:阴道微生态的失衡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清洁度III°~IV°、pH值>4.5、BV是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330例,分析合并阴道炎患者感染率及阴道微生态特征。根据是否合并阴道炎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2组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避孕套使用、性生活频率、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影响因素。 结果330例卵巢癌患者中合并阴道炎117例(35.45%)。117例患者中感染类型占比前三为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35例(29.91%)、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30例(25.64%)、微生态失调28例(23.93%)。感染组年龄≥50岁、有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比例高于非感染组,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比例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以VVC为主,BV次之。年龄、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化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临床应依据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纠正危险因素涉及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生理健康知识及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8.
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所致阴道炎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阴道炎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的原因,了解各病之间交叉感染的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盐水涂片法直接镜检念珠菌和阴道滴虫,以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结果 在被检人群中BV、念珠菌、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9.33%(220/750)、9.73%(73/750)、2.0%(15/750)。BV交叉感染念珠菌厦滴虫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0)、5.91%(13/220)。在念珠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中,BV阳性率分别为21.92%(16/73)、86.67%(13/15)。结论 在妇科感染性疾病中,BV阳性率最高,并且和念珠菌、滴虫相互交叉感染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对白带检查时,最好同时进行多种病原体测定。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云南普通人群女性阴道微生态异常中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 vaginosis, BV)、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 TV)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阴道清洁度降低(III~IV)、pH值升高(pH>4.5)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招募于云南省新平县年龄为20~65岁的普通女性人群。纳入者按HR-HPV感染情况分组,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而分析上述阴道微生态异常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研究对象HR-HPV阳性率为5.7%(28/491),BV、TV、VVC、清洁度III~IV及pH值>4.5在HR-HPV阳性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8.6%(8/28)、10.7%(3/28)、10.7%(3/28)、21.4%(6/28)、78.6%(22/28);在HR-HPV阴性组中发生率分别为16.4%(76/463)、0.6%(3/463)、15.3%(71/463)、7.1%(33/463)和58.5%(271/463)。TV、清洁度III~IV、pH>4.5在HR-HPV阳性组中发生率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值及95%CI分别为18.400(3.533~95.822)、3.554(1.348~9.371)、2.598(1.034~6.528)。而BV及VVC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普通人群女性HR-HPV感染率较低;TV、清洁度III~IV、pH>4.5可能与HPV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