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果糖二磷酸致不良反应的病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期刊数据库,下载果糖二磷酸致不良反应的原始病例报道,分析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共检索到果糖二磷酸致不良反应病例报道80例,其中男57例(71.25%),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73例(91.25%),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血液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泌尿系统和心血管反应等多见。结论:注意用药人群的选择、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出现不良反应积极处理等措施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并减轻临床后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文献报道中有关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资料。方法:以国内公开发行的3种药学期刊中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为基础,兼顾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对照试验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是双黄连注射液。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各种不良反应日益多见,必须提高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归纳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收录的8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为临床诊疗过程中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8种中药注射剂名称和“不良反应”为主题关键词,检索2010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68例发生相应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病例,其中39.88%的患者有慢性基础疾病,13.69%有过敏史,53.57%存在联合静脉用药情况,仅4.44%的患者记录了规范的冲管操作;ADR主要累及全身、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及皮肤附件、神经系统,其中85.12%为过敏或类过敏反应。结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在COVID-19诊疗过程中应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规范输液治疗,注重用药监护,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51例生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89—2012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生脉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病例,对患者基本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相关文献共38篇,有效病例51例。生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所致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0例(39.22%),过敏性休克19例(37.25%),胃肠道反应7例(13.73%)等。结论:生脉注射液引发的过敏反应与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制剂工艺等有关,应严格按照生脉注射液的适应证用药,对于连续用药的患者尤其应该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DAAI)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病例报告原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4例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男16例,女8例;2例有药物过敏史,1例有哮喘病史;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过敏性休克占比最高(19例,79.2%),且全部发生在用药后30 min以内。24例中2例老年患者(60岁和84岁)因过敏性休克死亡。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DAAI的不良反应,尤其对过敏性休克这种致命不良反应更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谷胱甘肽过敏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近年来公开报道的谷胱甘肽过敏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谷胱甘肽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过敏反应时有发生。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谷胱甘肽过敏反应。做到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穿琥宁注射剂30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穿琥宁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07年),查阅国内公开发行的不良反应个例报道和临床研究资料,共获得与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142篇,病例300例。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穿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和药物热最为常见。过敏性反应以过敏性休克和皮肤过敏反应为主。结论:提示临床医师在病人首次用药的30min内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停药处置并在连续用药数天后应检测血小板计数,警惕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18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报道。了解其基本情况和文献研究趋势,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安全警戒以及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国内文献检索到的18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文献分析报道进行分类调查。结果:18种中药注射剂涉及不良反应病例5816例。其中,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最多,均超过900例(共占74.95%);双黄连、刺五加、鱼腥草和茵栀黄4种中药注射剂部分生产企业叫停,其ADR/ADE文献发表量与监管作用相辅相成。ADR/ADE多发生于>40岁年龄组,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30分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74.15%),死亡率0.17%(1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加强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和合理用药应是当前中药注射剂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建章  陈志高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91-309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30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中,共涉及16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发生ADR例数最多的品种依次是:苦黄注射液(5例)、茵栀黄注射液(4例)、参附注射液(3例)、苦参碱注射液(2例)、炎琥宁注射剂(2例)、血必净注射液(2例)、血塞通注射剂(2例)等。结论中药ADR报告中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是皮肤过敏反应,及时报告中药注射剂ADR,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31例紫杉烷类注射剂过敏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紫杉烷类注射剂过敏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临床上报的31例紫杉烷类注射剂ADR病例报告,按患者一般情况、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合并用药、过敏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严重程度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紫杉烷类注射剂过敏反应多数发生于给药后15分钟以内,女性多于男性,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1.61%,预防用药和减慢滴注速度可减轻过敏反应程度。结论:临床应用紫杉烷类药物应加强用药监测和重视不良反应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常见问题及其预防对策,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开出的30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有94张(31.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剂量给药31张(32.9%)、适应证不符24张(25.5%)、不合理联合用药22张(23.4%)、溶媒选择不当17张(18.1%)。其中,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20例,14例为不合理用药时出现的,占不合理用药病例数的14.9%(14/94);6例为合理用药时出现的,占合理用药病例数的2.9%(6/206),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需要引起重视并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腺肽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检索1994—2006年10月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胸腺肽注射剂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胸腺肽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胸腺肽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报道的21例香菇多糖注射剂ADR/ADE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ADE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21例ADR/ADE病例中男性16例(76.19%),女性5例(23.81%),〉50a年龄组患者ADR/ADE构成比最多,占90.48%,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30min内。ADR/ADE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和骨骼肌肉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ADR/ADE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2007~2008年期刊文献,收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201例,基于ACCESS建立病案数据库,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中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整理。结果:研究显示,2007-2008年,国内期刊共报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个案201例。病案中,男性患者102例(50.74%),女性患者99例(49.26%);引发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主要为清热解毒类和心血管疾病类注射剂;其中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最多,共22例(13.17%);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构成比最高(28.36%)。结论:提高药品质量,审慎合理用药是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陈浩  冯雷  赵业婷  胡扬  都丽萍 《中国药事》2020,34(3):357-362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品,规避用药风险。方法: 整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息,筛选出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ADR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并对发生人群、ADR严重程度、涉及药品及预后、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收集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756例次(年龄范围为0岁~95岁),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共415例次,占54.89%。415例不良反应共涉及中药注射剂36种,其中祛瘀剂占比最高(15种药品;涉及23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6.15%),其次为清热剂(7种药品;涉及7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17.11%)。排名前12位的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共353例次,占所有不良反应的85.06%,其中祛瘀剂占比最高(4种药品;涉及21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比59.49%)。415例次不良反应中,严重不良反应13例次,涉及中药注射剂7种。415例次不良反应中,174例(占比41.93%)提及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因此,应重视和规范老年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药师要发挥专业特长,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81-2013-09期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有57例患者,年龄集中在30 a以下。男性患者占59.6%。49.1%的患者在30 min内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19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经停药、对症处置后均好转。茵栀黄注射剂使用上存在剂量偏大、不当联用等问题。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茵栀黄注射剂,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到的261例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瓜提取物注射剂所致ADR多集中于40~49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系统损害。55.17%的病例在用药30 min内发生,为速发型过敏反应;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全部病例预后良好。结论:骨瓜提取物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使用时要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检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国内公开发表有关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个案报道25篇,涉及282例。儿童为其不良反应高发人群,其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及合并用药有关,男性患儿发生率高于女性患儿;与抗菌药物合并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系统不良反应(208例)和过敏反应(36例),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11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静 《黑龙江医药》2009,22(2):197-198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10月收集的42例中药制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汇总,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42例ADR报告中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是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66.67%):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率最大(61.91%)。结论: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吗啉硝唑注射剂的临床实际应用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使用吗啉硝唑注射剂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病历,对其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疗效、药物不良反应(ADRs)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有效病例144例,应用吗啉硝唑预防感染17例,治疗感染127例。给药剂量500 mg bid,平均用药时间(9.4±5.2)d。22例(15.28%)患者单独使用吗啉硝唑注射液治疗,117例(81.25%)患者联用1种抗菌药物,5例(3.47%)患者联用2种抗菌药物。共有156例次不合理用药,涉及115例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当、用药指征错误等。临床治疗有效率和ADRs发生率分别为86.6%、13.19%。主要ADRs为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升高等。结论:吗啉硝唑不良反应与说明书及临床研究报道基本相近。临床应用时须避免盲目性联合用药,疗程不宜过长,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