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预防控制传染病医院感染,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及患者医疗安全,指导二、三级综合医院做好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建设。方法采用现场查看、询问核实和查阅相关材料的方法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结果42所二、三级综合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中,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合格率最高,为61.90%;布局设置合格率最低,为30.95%;医疗设备及消毒设施的配置、防护用品标准、医护人员配备合格率分别为42.86%、57.14%、47.62%。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各项调查内容合格率除布局设置外,均明显低于三级综合医院(P≤0.01)。结论 二、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建设是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应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配备医疗设备、消毒设施与防护用品,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保证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门诊慢性病管理是医院门诊医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门诊慢性病人群的不断增加、病种种类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逐渐凸显出流程繁琐、监管不利等诸多弊端,已不能满足慢病人群现阶段的医疗需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作为三级甲等数字化管理综合医院,率先在国内展开了门诊慢性病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研究,采用信息化手段规范门诊慢性病的监督和管理,简化了流程,切实地提高了患者看病的效率,结束了慢病病人就医的"跑腿时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北京某三级公立医院医生门诊工作负荷及其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改善门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某三级公立医院2022年临床科室门诊工作数据及医生基本信息, 对不同特征医生的工作负荷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医生门诊工作负荷的主要因素。结果 2022年临床科室医生每半天门诊诊疗患者人次数为(18.4±8.1)人, 半天诊疗时长为(3.08±0.40)h, 每诊次诊疗时间为(11.93±5.19)min。科室类型是影响医生门诊诊疗患者人数、诊疗时长及每诊次诊疗时间的关键因素, 外科及内科的门诊工作负荷高于其他科室;低年资医生的门诊工作负荷高于高年资医生。结论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工作负荷较重, 且主要受科室类别和职称影响, 对不同科室类别, 医院及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专科制定差异化措施,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切实降低三级公立医院医生负担。  相似文献   

4.
医院门诊以及护理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经济、灵活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素质以及业务综合能力,才能更好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为研究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及护理管理措施,给予我院门诊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护理项目、护理工作特点全面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提高门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本文重点研究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特点以及护理管理措施,促进医院门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合评价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均次费用管控的实践过程和管理效果,为提升门诊服务和优化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0年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诊疗费用数据,并对费用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人工审方能力有限、患者...  相似文献   

6.
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于移动技术和微信平台建设掌上智慧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移动医疗对患者就医行为和医院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变化,为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后续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8起三甲综合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投诉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04~2005年度某地区几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发生的198起医疗纠纷投诉分析,找出医疗纠纷常见的形成原因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医疗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及重点防范人群,以供医院管理借鉴,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对2013—2016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上报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简要分析该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以供同行参考。方法:对2013—2016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科室、场所、原因、级别、处理方式、存在缺陷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论: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上报作为管理抓手,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医疗安全的前置预警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医院内医疗资源,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介绍三级综合医院门诊MDT体系建设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门诊MDT体系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全面分析,并采用矩阵式排列,通过组合分析提出三级综合医院MDT体系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某医院门诊就诊满意度,为该医院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三级综合医院250 名门诊病人进行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数据分析结果看,该医院门诊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医患沟通和等候时间满意度不是很高;(2) 不同人群就诊满意度也不同,其中老年人群、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还有自费比例高的人群满意度较低.建议医院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就医需求,采取不同措施,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医院服务品质是衡量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门诊服务品质的优劣、不仅会对医院的荣誉产生重大影响,也关系着医院的整体效益。目前大多综合医院的门诊服务品质测评结果不理想,满意度低于临床住院病房,分析其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医院要高度重视医院门诊服务品质的内涵建设,致力于管理机制,服务内涵及人员素质的综合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缩短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期望值与体验值之差,不断满足病人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我院的急诊管理系统是以门诊管理系统为基础,针对急诊的特点进行改进,开发出来的。在门诊管理系统乃至整个医院的管理系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急诊的最大特点是患者病情通常比较严重而且大多需要得到即时处理,不允许医护人员花过多时间在操作计算机上的,因此急诊计算机管理系统需要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就诊速度,在具体细节处理上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使病患更及时的得到救治。急诊系统的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工作流程,最终实现急诊业务全程的计算机管理及无纸化办公。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患者角度分析预约就诊过程,为提高医院门诊预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供支持。方法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预约就诊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将医务人员数量、患者候诊时间、诊疗时间等作为反映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重要变量,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提出缓解预约就诊困难的管理策略。结论医院可以通过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率、增加医务人员出诊率、应用先进医疗技术、优化门诊流程等管理策略,建立患者导向的服务流程,满足患者门诊预约就诊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当前天津市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就诊需求以及对服务的满意度,为天津市医院门诊管理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天津市5所三甲综合医院1 000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1.5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调查共发放1 000份问卷,有效问卷995份,问卷回收率为99.5%。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医生服务态度和门诊环境卫生满意度得分最高,就诊时间和医疗费用的满意度最低。结论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疗费用合理度,优化就诊流程,完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借助信息系统科学的管理平台,对门诊管理进行科学信息化重组,提升门诊就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信息化实现专家限号、预约挂号、电子签到、评价器的应用以及银联自助挂号。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接收度及好评度都有很大提高,医院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能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运行效率和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门诊服务流程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院门诊服务流程。方法 现场统计“2013年2月第一周”和“2015年7月第一周”两个时段连续一周每天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每半小时统计一次,分析就诊各环节人流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就诊流程、强化分层就诊,整合窗口,细分号源预约时段和就诊时段。结果 门诊流程优化前,现场办卡、现场挂号、预约挂号、收费窗口及各候诊区人流量较大,尤其是候诊区等候的人群最高峰达3 720人,拥挤时间主要集中在9:00~11:30;门诊流程优化后,各窗口人流拥挤情况得到一定改善,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0.0%上升至93.5%。结论 医院门诊流程优化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关注细节,减少流程中的往返时间,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简化手续,才能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最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患者对某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满意度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4年7月-8月3个科室门诊的650名患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F检验及Spearman 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4.38%的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一般满意及以上,总体满意度得分为2.19,医师的服务态度及耐心程度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服务需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耐心程度及病情介绍的详细程度等,从而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门诊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医院的形象,门诊护理管理又是门诊管理的重点,本文从门诊护理管理理念、管理理论、管理模式、流程管理、特色门诊管理等方面综述了门诊护理管理的现状,并对“大门诊”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运用SWOT分析工具,总结分析某综合性医院启用新门诊楼后开设特需门诊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促进特需门诊业务发展应采取加强出诊管理,完善特需接诊服务和按需提供医疗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门诊流程存在的缺陷,优化门诊工作流程,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方法通过多方式、多途径优化门诊流程管理工作。结果提高了门诊满意度,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提升了医院形象。结论贯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门诊流程优化的管理,可使患者和医院取得了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