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薇薇 《黑龙江医药》1998,11(5):317-317
脊柱结核居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并以胸椎、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发病缓慢、疼痛、寒性脓肿形成以及脊柱畸形为特征。因为脓肿、干酪样物质、坏骨等直接压迫骨髓,所以很容易造成截瘫。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灶不再继续扩展,除积极的进行药物治疗,还应尽早实行手术治疗。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表现早期局部疼痛轻,可局限于背部或脊神经放射,活动或持重物时使其加重。胸椎病变可形成肋间神经痛。腰椎结核可以形成腰大肌或髂窝脓肿。脊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脓肿清除治疗脊柱结核伴椎旁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住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无神经症状脊柱结核患者218例,其中男135例,女83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36.7岁,颈椎结核14例,胸椎结核76例,腰椎结核84例,颈胸段10例,胸腰段34例,观察脊柱结核脓肿的流注情况,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方法治疗,术后复查CT观察脓肿清除状况。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术后CT检查示脓肿清除彻底。结论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清除脓肿,持续引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间经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检查诊断,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25例脊柱结核。结果125例脊柱结核中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共显示累及颈椎者5例,占4%,累及颈胸段者2例,占1.6%,累及胸椎者29例,占23.2%,累及胸腰段者10例,占8%,累及腰椎者72例,占57.6%,累及腰骶段者7例,占5.6%。其中125例骨质破坏,27例死骨形成,75例椎旁或腰大肌脓肿,78例椎间盘破坏,35例骨性椎管狭窄。结论脊柱结核的传统X线检查,有其明显局限性,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的细节,死骨、脓肿及钙化的形成,椎间盘的破坏,对病变范围、椎管狭窄及脊髓压迫的情况有明显的显示优越性。这二者的结合已成为目前脊柱结核的有效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搜集了本院有完整资料的骶髂关节结核52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骶髂关节结核常为单侧发病,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或不对称性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部分破坏边缘有骨硬化增生;可形成死骨,大多伴脓肿形成,并可形成窦道。结论通过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分析,对提高骶髂关节结核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病例,对其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腰椎结核28例,胸椎结核16例,颈椎结核4例,骶尾椎结核3例.表现为椎体破坏,单个或多个椎体受累,多伴椎旁冷脓肿,可致椎管狭窄;部分椎间盘受累,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少数可累及附件.结论:CT的高密度分辨率和MRI的多轴位成像对脊柱结核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T、MRI能清楚显示椎体破坏及椎旁冷脓肿,了解病变范围及椎管有无狭窄,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脊柱结核的CT表现。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脊柱结核30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30例脊柱结核中颈椎结核4例,腰椎结核18例,胸椎结核8例。30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10例有死骨形成,8例有椎旁及腰大肌脓肿,6例椎间盘破坏,6例椎管变形狭窄。结论脊柱结核CT诊断优于X线平片,可直观显示椎旁脓肿及椎间盘等改变。骨质破坏形态多样,但有典型CT特征。并要与其他病变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48%,其好发部位以腰椎多见,其次为颈椎、胸椎、胸腰椎,而发生在颈胸段结核(cervi-cothoracic spinal tuberculosis,CTSTB)约占整个脊柱结核的5%。颈胸段包括C7~T3椎间盘及椎体及其附属结构,解剖上颈胸交界处是颈椎前凸与后凸性胸椎之间的过渡区。因为颈椎是负重结构,结核破坏这些椎体常导致脊柱不稳、严重后凸畸形、大面积椎旁脓肿和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因此应当尽早手术,清除病灶,重建颈胸结合部的稳定性。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压迫的解除,脊柱后凸的复位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和维持是CTSTB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单纯前路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根治性清创,更广泛  相似文献   

8.
王开化  时音  张露  曾勇  钟华俊 《贵州医药》2008,32(8):731-731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在脊柱结核中又以腰椎好发,腰骶段(L5、S1)亦不少见,因腰骶段其前方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动、静脉、髂腰动、静脉和骶中动、静脉覆盖,给手术操作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病灶清除术后脊柱不稳定是一个后果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寒性脓肿是骨关节结核常见的体征之一,脊柱结核的椎旁脓肿,出现在椎体前方,侧方或后方,要视病灶部位而定。脓肿常向体外穿破,而形成久治不愈的窦道,或向空腔脏器穿破形成“内瘘”。可能被脓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后椎间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治疗的疗效研究。方法收集我院46例确诊为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病灶累及单个椎体16例,累及多个椎体30例;另外伴椎旁脓肿15例,形成窦道8例,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症状1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胸或经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后髂骨椎间植骨,并行内固定术,术后行常规抗结核治疗。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术后症状恢复、畸形矫正、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率及神经恢复情况。结论植骨内固定术式对胸腰椎结核有确切的疗效,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恢复,且在病灶内植骨加内固定装置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武  熊萍香 《江西医药》2011,46(5):470-472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髂关节结核患者的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左侧12例(60%),右侧7例(35%),双侧1例(5%)。主要影像学表现:骨型骶髂关节结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破坏区,并累及髂骨侧关节面;滑膜型骶髂关节结核表现为关节面模糊、糜烂,骨质破坏,邻近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增宽,可见小颗粒或条块状死骨及冷脓肿及窦道形成。结论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合理选择利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高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约占全身关节结核的50%以上。其中以胸、腰椎结核最常见,常多节段受累,导致胸、腰段脊柱失稳、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胸、腰椎结核的病灶彻底清除及稳定性的一期重建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68例,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瑞玲 《淮海医药》2006,24(4):327-327
脊柱结核占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椎体结核占大多数,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它的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结核杆菌容易停留在椎体部位,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量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1].腰椎结核术后并发窦道,在抗痨、抗炎调节免疫治疗的基础上,成败的关键是抗痨:联合、全程、规则、足量.我们针对患者病情及心理特征给予整体护理,以保证患者完成标准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脊柱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十分罕见。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其次为胸椎、颈椎,至于骶尾椎则甚为罕见。本病以儿童患者多见,3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下降[1],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低热、盗汗、贫血、局部疼  相似文献   

15.
羊明智  彭立军  胡文凯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287-2288,229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同期植骨融合术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7.5岁。选择钛合金为内固定材料,术前后凸成角10°-65°,平均26°。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病灶有明显的偏侧骨质破坏和不同程度脓肿形成,无巨大脓肿。随访时间1~4年,平均1.5年。结果 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均未引起炎症扩散,植骨块和内固定物均无松动、移位和脱出,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无复发和后凸畸形形成。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在病椎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材料对疗效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的诊断,长期以来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拍片等进行确定。临床上常遇到X线片显示有椎旁或腰大肌寒性脓肿,而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发现脓肿已被吸收的情况。因此,仅依靠X线诊断脊柱结核有不足之处。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B超配合X线片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进行诊断,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达100%。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5~50岁。发病部位:胸椎10例,胸腰段8例,腰椎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后凸畸形、血沉增快等。其中24例先经X线拍片拟诊为结核后再经B超检查进一步确诊,6…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T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脊柱结核患者发生于腰椎和胸腰段者18例,均累及2个或以上椎体,共涉及57节椎骨.2个椎体呈局限性骨质破坏,椎体形态正常;41个椎体呈不规则骨质破坏,椎体楔样变形;14个椎体呈广泛性骨质破坏,椎体崩解碎裂.12例骨质破坏区见点状死骨.所有病例椎间盘均有不同程的狭窄,8例骨性椎管变形,17例有椎旁软组织改变,其中椎旁脓肿形成8例.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CT检查,对明确诊断,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7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结果8例表现为椎体内斑片状/条片状长T1长,12信号,其中7例脊柱后凸畸形,其中6例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13例椎体边缘及邻近椎间盘长T1长T2信号,其中9例椎体部分或完全融合,椎间盘破坏显示不清,11例椎旁脓肿形成,5例脓肿内可见点片状钙化灶,9例合并腰大肌受累增强扫描脓肿坏形强化。2例未见明显异常信号,仅表现为背疝,1例表现为韧带下条片状长T1长,12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强化,2例附件型表现为椎弓根骨质破坏,并椎旁脓肿形成增强扫描椎弓根旁软组织病变及脓肿均强化,1例脊膜型MRI可见脊膜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脊柱结核MRI表现为椎体/附件骨质破、椎间盘异常信号、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脊膜播散等。结论MRI是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好的补充,显示脊柱早期改变及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9.
脊柱结核的诊断,长期以来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拍片等进行确定。临床上常遇到X线片显示有椎旁或腰大肌寒性脓肿,而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发现脓肿已被吸收的情况。因此,仅依靠X线诊断脊柱结核有不足之处。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B超配合X线片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进行诊断,手术后诊断符合率达100%。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50岁。发病部位:胸椎10例,胸腰段8例,腰椎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后凸畸形、血沉增快等。其中24例先经X线拍片拟诊…  相似文献   

20.
<正>脊柱结核占所有结核患者的1%,占骨关节结核的74.19%。本研究对我院1995—2007年手术治疗且得到随访的胸椎、腰椎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