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坐少动行为或体力活动不足带来的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静坐少动行为、体力活动与健康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二者交互作用对健康效益的影响以及剂量-效应关系。综合研究认为:1.随着静坐少动时间的增加,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4~6 h/d是其剂量-效应的"阈剂量",静坐少动时间与健康效益之间表现出非线性的剂量-效应曲线特征;2.间断性静坐少动行为比持续性静坐少动行为更有利于降低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3.增加体力活动或减少静坐时间均可促进健康效益;体力活动和静坐少动行为二者与健康效益之间存在着叠加/抵消的交互作用,二者与健康效益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但其剂量-效应曲线模型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14岁少年体力活动、心肺耐力与肥胖三者间的关系,为促进少年体力活动、限制静坐少动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288名12~14岁少年(男生111人,女生177人)佩戴加速度计,测量7天体力活动水平,并进行递增负荷实验及肥胖度指标测试。结果:1.受试者不同峰值摄氧量水平分组间体脂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呈现出峰值摄氧量越低,体脂水平越高的规律;2.男生较大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VPA)与峰值摄氧量呈正相关(P<0.01),与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呈负相关(P<0.01),结果独立于静坐少动时间;3.女生持续40min以上静坐时间与峰值摄氧量呈负相关(P<0.01),与BMI、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呈正相关(P<0.01),校正中等到大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后相关性增强。结论:12~14岁少年体力活动、心肺耐力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肺耐力越高,肥胖率越低;男生较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心肺耐力越高、肥胖率越低,且独立于静坐少动行为的影响;女生静坐少动时间越长,心肺耐力越低、肥胖率越高,且独立于体力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体力活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增加体力活动量对于降低各种疾病的风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静坐少动、体力活动不足的生活方式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1]。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这些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结肠癌和乳腺癌)、肥胖、高血压、骨和关  相似文献   

4.
女性体力活动水平和骨矿物质含量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骨矿含量和反映骨代谢有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江门市 2 2 0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MOSPA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 ,并测量骨矿含量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及尿钙和尿肌酐比值等反映骨代谢的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 :校正有关混杂因素后 ,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和骨皮质系数增加 ,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 ,酸性磷酸酶和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结论 :与低体力活动组比较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增加 ,骨形成较活跃 ,而骨吸收减少。  相似文献   

5.
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然而,美国《2020健康人群》中的数据显示,仅有18.8%的美国成年人达到了《2008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中提出的有关有氧活动和强壮肌肉活动的推荐量。为此,美国在提高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简要介绍美国为促进全民体力活动采取的主要策略、有助于体力活动干预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行为改变理论及3项研究实例。2010年,美国出台了《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NPAP),该计划包含了政策推荐、实践经验及措施等一系列增加居民体力活动的策略,试图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活跃的生活方式"的文化氛围,促进更多人达到《2008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中的体力活动推荐量。《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的内容涉及公共卫生、教育、城市规划、医疗保健、企业及行业、休闲娱乐及运动健身、非营利机构和大众传媒在内的8个领域,共有5个总策略、52个特定部门的策略及相对应的215个分策略,且部分策略制定了一年及五年目标。2011年,专家组对《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进行了过程评价,以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为计划的改进提供建议。过程评价采用定性及定量研究方法,对一年内开展的活动、目标完成情况、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这一年内,《全民体力活动促进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如缺乏长期的资金支持、各领域之间需加强沟通及合作、计划内容需及时更新以保证与体力活动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同步等。人的体力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按照不同行为改变理论,其影响因素亦不同。许多科学研究及实践已经采用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进行体力活动的干预,以保证干预效果。有些行为改变理论(如生态学模型)认为,支持性政策是促进行为改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制定支持性政策的复杂过程中,政策分析框架将有助于政策的设计及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本文简要介绍常用于促进体力活动增加的政策分析框架:社区行动模型(Community Action Model)、RE-AIM框架(RE-AIM Framework)和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以及常用于促进体力活动增加的行为改变理论: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和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本文还通过3项研究实例,增加读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研究的进一步认识。本文希望通过对当前美国有关体力活动促进的经验介绍,为制定或完善体力活动计划及体力活动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体力活动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低水平的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症、部分类型癌症(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3]。开展体力活动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求及发展客观、精确、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中国城市雾霾日益严重与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严峻现实,借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探讨中国青少年环境健康暴露参数的现状及其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青少年环境健康评价中暴露参数的研究内容、测试指标及其方法进行对照。结果:本研究推荐将呼吸速率和活动模式作为空气污染风险评估的主要呼吸暴露参数,根据呼吸速率与体力活动的量变关系,提出体力活动是青少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关键性呼吸暴露参数,其研究可基于污染物特定剂量-反应关系,通过对雾霾浓度的监测和人群暴露行为活动模式的调查,建立青少年体力活动时间-活动模式的剂量关系,用一定的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出特定污染物下的体力活动安全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形式的安全界值。结论:鉴于我国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中儿童暴露参数手册的缺失,尤其"时间-活动"模式的数据不足,迫切要求在我国开展儿童呼吸暴露参数的调查研究,制定不同环境污染级数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正>精确、客观的体力活动测量方法是研究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的首要问题,这对于监测不同人群的体力活动水平、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及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有重要意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近年来逐渐被用于体力活动追踪当中。本文从Medline、Embase、Pub Med、Sports Discus等电子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以"GPS"、"Global 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Active Living Research以及中国知网等电子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期限从各数据库收录起始日期至2018年4月,详尽收集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与肥胖相关的文献资料,采用美国健康研究院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于中国儿童青少年来说,土地混合利用、街道连通性、交通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如体育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园等)可及性、体育设施和资源(如附近体育设施、俱乐部和组织、康乐设施、人行道等)可用性能有效促进体力活动;相反,住所附近没有人行道、住所周围马路步行不便利、到附近公园距离远或居住密度高会降低体力活动,增加久坐行为,提高超重或肥胖风险。结论: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有显著影响。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背景下,建议结合国家政策层面的干预措施和体育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有效改善和建造行人友好型环境,促进中国儿童青少年绿色出行,提高体力活动,降低肥胖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1,2],且良好的相关建成环境与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成正比关系[3],进而影响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4,5],同时影响建成环境的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6]。建成环境是指为包括大型城市活动在内的人类活动提供的人造环境[7],而步行环境和骑行环境则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共交通、密度、土地利用率、公园、公共空间、个人安全等[8];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测量的住所周围建成环境与香港儿童体力活动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的样本为香港一间小学的81名7~11岁儿童(男生44人)。本研究数据来自一项为期三年的追踪研究——儿童体力活动与营养调查(UCAN计划)。受试儿童体力活动分别以Acti Graph GT3X型加速度计和家长问卷进行测量。受试儿童住所周围道路总长度及住所至最近康乐设施的距离以GIS(Arc Map 10.0)测量。受试儿童被分为长道路组(住所周围道路总长度≥50百分位)与短道路组(住所周围道路总长度<50百分位),及近设施组(住所至最近康乐设施的距离≤50百分位)与远设施组(住所至最近康乐设施的距离>50百分位)。各组间(长道路组vs.短道路组;近设施组vs.远设施组)的体力活动时间差异以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同时控制受试儿童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及母亲受教育水平。结果:加速度计测量的数据显示,男生无论在上学日还是周末日均比女生活跃。在控制受试儿童性别、年龄、BMI及母亲受教育水平后,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显示相对于远设施组儿童,近设施组儿童参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较长(126.8±34.4 vs.113.6±27.1分钟/天,P<0.05);而两组间问卷报告的体力活动无差异。长道路组与短道路组间加速度计及问卷测量的体力活动均未见差异。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住所附近康乐设施对香港儿童的体力活动具有积极影响。今后的研究应纳入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及更多的建成环境指标,以获得城市建成环境与儿童体力活动关系的更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9~11岁肥胖、超重和正常体重小学生自然条件下体力活动情况和膳食摄入的差异,探寻引起小学生发生肥胖的因素。方法:北京市、武汉市三所小学高年级9~11岁小学生中肥胖、超重儿童共57名为研究对象,正常体重的同性别同班级儿童为对照。测定受试者的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1周体力活动能耗,计算各组受试者日均体力活动能量消耗(PAEE)、每时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代谢当量(MET)、日均步数和平均每分钟计步数等数据;采用膳食调查法,记录受试者1周的饮食情况,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日均能量摄入、日均热能营养素摄入量和三餐热能占每日热能摄入的百分比。结果:1周体力活动监测发现,肥胖、超重小学生日均PAEE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小学生(P<0.05),但日均每公斤体重能量消耗(PAEE/W)、MET、日均步数各组小学生无显著差异。选取小学生在校日和休假日分别分析,结果与1周体力活动监测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但各组小学生休假日各项反映体力活动水平的数据较在校日有所下降。肥胖组小学生日均膳食能量摄入量显著高于超重组、正常体重组(P<0.05),晚餐能量摄入量占日膳食能量摄入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早餐、午餐能量摄入量所占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日均摄入的热能营养素(糖类、脂类、蛋白质)的绝对量均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其中只有脂类热量摄入量占总热量摄入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早餐热能摄入量所占比例较低,而晚餐热能摄入量所占比例过高;热能营养素绝对摄入量高,且比例不合理,脂类的摄入量过高;休假日体力活动水平下降可能是生长发育期儿童发生肥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有学者[2]认为,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目的是维护心身健康。WHO曾指出,在控制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后,约80%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40%的肿瘤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4.
能量消耗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目前,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许多研究开始关注总能量消耗(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与超重或肥胖发生之间的潜在关系。身体活动能量消耗(physical activity energy expenditure,PAEE)是TEE的最大可变因素。准确测定能量消耗,特别是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了解某类人群身体活动水平,对有针对性地指导其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烟草依赖性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烟草依赖性的影响.方法:以133名吸烟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和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TND)等测量工具,分别评估体力活动水平和烟草依赖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的方法检验体力活动与烟草依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体力活动和大众健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目的在于鼓励所有美国人接受推荐的体力活动方案,更多地参加健身活动,藉以促进大众健康并预防疾病。原文先由5位美国科学家起草,后经有关专家多次研讨成文,以作为大众健康咨询信息,结论为“每个美国成年人要尽量做到每周,每天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累计30分钟以上”。美国心脏学会也同意本文观点,现摘译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3~2019年有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的138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从文献时间分布与演进脉络和研究热点切入,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文献的爆发年份为2014~2019年,峰值出现在2019年。演进脉络为从主观测量的研究方法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客观测量的研究方法演进;从大方向、大主题的研究内容朝着深入化、具体化、生态化的研究内容演进。研究的热点主要有3个:(1)学校建成环境及社区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研究;(2)建成环境与个人行为的研究;(3)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及个人健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已有充分的研究证实,体力活动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包括降低高血脂、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减少肥胖的发生,改善代谢综合征,增强骨密度,促进心理健康等~[1]。基于体力活动的健康益处,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均提出针对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指南,建议其每日体力活动不少于1小时~[2]。2006年,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保  相似文献   

19.
运动干预可防治伤病,促进健康。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指导思想,通过辨中医体质、辨体适能、辨体姿体态、辨体育项目这几个途径,辨体施动,可以很好地提高运动干预的针对性,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8周二级和五级健身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及视觉诱发电位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健康女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级锻炼组和五级锻炼组3组。其中,二级锻炼组进行《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二级规定动作锻炼(节奏为135拍/分钟),五级锻炼组进行五级规定动作锻炼(节奏为148拍/分钟),每次锻炼1小时,每周3次,为期8周;空白对照组按原来作息规律生活。测试三组学生实验前后的健康体适能指标。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分别于实验前、后,记录分析所有受试者中方格图形翻转刺激下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并比较其潜伏期、峰间期、峰峰值的变化。结果:①与实验前相比,两锻炼组实验后仰卧起坐次数、最大摄氧量值、坐位体前屈值均显著增加(P<0.01),五级锻炼组增值均大于二级锻炼组。②与实验前相比,二级和五级锻炼组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均缩短,其中五级锻炼组P1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③实验前后三组视觉诱发电位峰间期、峰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8周的健身健美操锻炼能够显著提高锻炼者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及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且五级锻炼组效果大于二级锻炼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