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毓玲 《河北医药》2003,25(6):424-42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 (ACVD)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入院时肾功能正常而入院后 3d或 7d复查尿素氮及肌酐超过正常值的 60例为观察组 (Ⅰ组 ) ,尿素氮及肌酐值正常的 40例为对照组 (Ⅱ组 )。结果 男性患者、脑出血、糖尿病患者及应用甘露醇合并速尿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有关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同时发生急性肾功能改变后 ,病死率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合理应用甘露醇 ,可避免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6岁,2010年3月初因"发热伴乏力3 d"入院,经我院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M1,染色体正常核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阴性.  相似文献   

3.
龚娅  李国强 《河北医药》2012,34(14):2121-2122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86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同时收集30例急性脑梗死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给予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同时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6.依据入院第1天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位数值,将急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入院后第1天和第21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 Index(BI)评分,同时于第21天复查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结果 (1)第1天时,3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第1天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患者NIHSS和BI均差于对照组(P<0.05);21 d后,3组NIHSS和BI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但高水平组患者NIHSS和BI评分差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静  程军 《安徽医药》2018,22(1):96-98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相结合用于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急性胰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和患者入院第1天VDBP水平,并与50名健康成人VDBP水平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为76.84%,特异度为78.00%;入院后第1天患者血清VDB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VDBP含量比较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1天的血清VDBP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结合VDBP蛋白水平降低诊断急性胰腺炎与金标准对比分析,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80.00%;单纯超声诊断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超声与VDBP联合诊断为0.878(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但仍存在不足,通过结合患者血清VDBP水平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急性疼痛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急性骨盆、下肢外伤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入院后仅以注射吗啡或哌替啶止痛;B组33例,入院后即行PCEA.入院后即时和伤后第1、3、6天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素作用指数(IAI).结果 两组术前HbA-1c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疼痛强度明显小于A组(P<0.05).B组在外伤后的第1、3、6大FBG和Ins明显低于A组,而IAI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及早实施PCEA比传统镇痛方法有效地改善急性疼痛患者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31岁,因"自服大量药物,呼之不应1h"急诊入院,身旁发现遗书和大量药物空瓶(其中包括氯氮平)。入院时患者昏睡状态,呼吸困难,四肢湿冷,肌张力高,查体:血压为74/69mm Hg(1mm Hg=0.133kPa),心率102次/min,血氧饱和度89%,立即予洗胃、气道开放、机械通气、升血压处理后,意识逐渐恢复,以"急性药物中毒(重度),呼吸衰竭"收住重症监护室(ICU)继续抢救治疗。患者既往有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病史2年,家中服药控制。入  相似文献   

7.
罗晓媛  褚燕琦 《医药导报》2011,30(1):125-126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70岁.主因"间断胸闷胸痛1 a,加重1个月"于2009年8月22日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室颤,常规对症治疗.入院10 h后出现腹部疼痛,腹部相关体检结合生化检查(血淀粉酶739 U·L-1,脂肪酶104 U·L-1)提示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患者体温37.55℃,脉搏130次·min-1,心率154次·min-1,呼吸22次·min-1,血压130/70 mmHg(1 mmHg=0.133 kPa),辅助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WBC)24.25×109·L-1,N 0.858,随后继发急性肝功能不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40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 181 U·L-1,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水、电解质失衡:pH 7.25,血钾4.7 mmol·L-1.  相似文献   

8.
冯双云  杨利  陈一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29-313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白族,因"发热3天,加重伴气促胸闷半天"于2009年12月3日入住我院呼吸科,入院后患者病情急剧加重,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于当天转入ICU.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9岁。因"咳嗽、咯痰、活动后心慌、胸闷、气急"1周入院。既往有血压及慢性咳嗽病史。入院查体:BP 174/92mm Hg,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尖部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胫前及足背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入院后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冠心病,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增高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检测血糖并分组 ,入院时及入院 6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并且观察 14 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结果 :血糖升高组患者 6 d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于血糖正常组 (P <0 .0 5 ) ,14 d内死亡率及消化道出血率高于血糖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对早期临床症状改善有不利影响 ,明显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