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是根据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原理,通过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降低血压、稀释净化血液的方法,使心、脑、肾等脏器的供血量达到最佳状态,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抢救、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我院自1996年7月以来将此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明显疗效。现将应用该项技术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421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421例,男289例,女132例,年龄31~75岁,其中脑梗塞67例,脑动脉硬化症154例,五高症118例,肺心病23例,冠心病42例,肾病综合征17例。2 治疗方法21 输液:快速输入含电解质的低分子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36例高粘血症患者进行了血液稀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稀释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值;稀释治疗后第一天除血沉增快.其它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大多数按近正常值,经统计学处理,血液稀释治疗前与血液稀释治疗后第一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稀释治疗第七天、第十四天与血液稀释治疗后第一天比较大多数指标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稀释治疗后第三十天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与血液稀释治疗后第一天比较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指标大多数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 相似文献
4.
5.
脑梗塞的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随着现代医学治疗水平与抢救技术的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增加。提高肌力,减少致残率,一直是神经科康复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我院内科于1999年5月引进血液稀释平衡疗法(以下简称血稀疗法)治疗脑梗塞病人85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男53例,女32例。年龄50岁~78岁,平均58岁。其中急性脑梗塞6例,恢复期脑梗塞7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及活动受限。1.2 治疗方法1.2.1 仪器:采用桂林兴达光电仪器厂制造生产的XD-ⅢA辐射血稀治疗仪,低速离心机,… 相似文献
6.
7.
贺建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8(3):63-64
本文对35例高粘血症住院患者进行血液稀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提示,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证明血液稀释治疗高粘血症伴发心脑血管病,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的优点,是防治 高粘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 2 0 0 0年 1月至 11月我们开展了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6 8例 (治疗组 ) ,并随机与常规疗法治疗者 5 4例 (对照组 )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病例源于内科住院病人 ,均经头颅CT证实。治疗组 6 8例 ,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 4 5~ 79岁 ,平均 5 8.5岁 ;病变部位 :皮层梗塞38例 ,基底节梗塞 30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 :一个月内 2 1例 ,半年内 2 5例 ,一年内 18例 ,三年内 4例 ;症状体征 :失语 16例 ,偏瘫 6 8例 ,合并症 :高血压病5 8例、高…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血稀疗法)综合治疗32例高脂血症疗效。采用定量血液换出等容稀释,血液生物平衡治疗仪处理自血回输及应用活血祛瘀、补肾降脂中药制剂方法,经治疗1个月,TC、TG显著下降,HDL-C水平略升高;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临床症状疗效分析,有效率为87.50%。提示血稀疗法综合治疗可降低TC、TG,提高HDL-C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血液稀释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液稀释净化生物平衡疗法(ETBD)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给予常规药物加ETBD;对照组62例,给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d,对两组患者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受损的神经功能在短期内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ETBD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11.
血液稀释疗法是将病人粘稠的血液抽出:同时输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使血液稀释,周围血流阻力下降,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它慢性缺氧性疾病的一种新方法。肺心病病人由于慢性缺氧,其血液流变学具有“浓”(红细胞压积增高)、“粘”(全血粘度增高)、“聚”(血小板及红细胞易凝集)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是采用急性放血 ,同时输入血液稀释剂(晶体液和胶体液 )及 (或 )将血液分离 ,血浆再自体回输 ,以保持原有的血容量 ,降低红细胞压积 (Hct) ,达到降低血液粘度 ,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缩小脑梗死缺血性半暗带 (IschemicPenumbra)的目的[1] 。我院自 1995年 5月至 2 0 0 0年 3月 ,应用广西桂林市兴达光电仪器厂生产的XD -ⅢA辐射血稀生物治疗仪开展血稀疗法治疗脑梗死 60例 ,并设 6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 1995年笫四… 相似文献
15.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改变血液粘度改善血流灌注临床多见报导,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治疗前后变化并用血液流度、血脂等多项目参数研究血流变化规律,探讨血液稀释疗法尚未见报导,本文将治疗前后有完整记录的35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管春亭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5,(2)
本文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采用中药益气、活血、滋补肝肾疗法,治疗高粘血症64例,结果在服药七剂后,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等大多恢复正常值,差异显著(P<0.01),临床症状消失,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脑梗塞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脑梗塞患者122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6%以上。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从1994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脑梗塞患者122例,其中男84例,女38例,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的70岁。其中急性期21例,恢复期45例,后遗症期56例。诊断均符合脑血管的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 1-2-治疗方法1-2-1-以病人体重(kg)计算出总血量(kg×75ml),以… 相似文献
19.
高粘血症可引起微循环障碍;使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造成功能下降.导致疾病的严重恶化,临床上设法改善血液的粘滞性尤为重要。近年来.笔者用消栓灵对50例 (男26例,女24例;年龄50-76岁)高粘滞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有关项目的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结果表明.消栓灵治疗高粘滞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证明了消栓灵作为蛇毒制剂,确具有良好的降粘、消栓作用。消栓灵治疗高粘血症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崔随福$西安市东郊第二职工医院!710043
…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粘血症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溢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9,9(3):144-146
目的:为寻找治疗高粘血症有效的药物。方法:将176例高粘血症患 者随机分成丹参组、蝮蛇抗栓酶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中西医结合组联用丹参和蝮 蛇抗栓酶。 结果:丹参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 聚集指数(P<0.05);蝮蛇抗栓酶对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有明显降低 作用(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血液流变各参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 论:丹参和蝮蛇抗栓酶联合应用较单一用药更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