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简便易行的方法,比较三种方法的成瘤率。方法: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连续传八代。15只裸鼠随机分为三组,以第八代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为移植材料,分别用困扎法、医用OB胶法以及两种联合的方法把皮下肿瘤组织移植裸鼠胃浆膜下形成原位移植肿瘤。结果:6~7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捆扎组、医用OB胶组和联合组成瘤率分别为4/5、3/5和5/5,捆扎联合医用OB组成瘤率最高。结论:应用缝线困扎联合OB胶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人胃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润良  李一琴 《肿瘤》1994,14(4):237-239
人胃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甘润良,李一琴,胡萍玲,曾庆彪,欧阳贵衡阳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衡阳市421001)自从1969年Rygaard等首次成功地将人类结肠癌移植于裸小鼠后,多种人类肿瘤已在裸鼠体内移植成功,从而开辟了利用动物研究人癌的前...  相似文献   

3.
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将5例人小肠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植入裸鼠小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有3例原位移植获得成功。依据新的WHO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小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HSIL-1)、1株人小肠原发性(非霍奇金B细胞)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HSIL-2)和1株人小肠原发性(非霍奇金T细胞)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HSIL-3)。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SIL-1和HSIL-2的CD19、CD20、CD22、CD40、CD45、CD72阳性,HSIL-3的CD3、CD7、CD45RO阳性。染色体众数范围55~69条,为亚三倍体核型。移植瘤细胞的DNA指数为1.46~1.71,均为异倍体。HSIL-1、HSIL-2和HSIL-3分别传至32代、27代和21代,共移植裸鼠443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和自发转移率均为100%。移植瘤在裸鼠小肠内呈侵袭性生长,破坏肠壁各层组织结构,出现血道、淋巴道及种植性转移。原位移植瘤与来源人小肠恶性淋巴瘤细胞一致。结论 3株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完整地模拟了人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过程,为研究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完整组织块裸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胃癌转移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炳亚  王瑞年 《肿瘤》1998,18(2):124-125
完整组织块裸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胃癌转移模型刘炳亚1陶厚权1王瑞年2尹浩然1林言箴1作者单位: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外科(上海200025)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浸润转移是阻碍肿瘤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1]。对肿瘤...  相似文献   

5.
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可动态实时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fLuc+注入裸鼠后肢根部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待皮下移植瘤瘤块长至直径0.5 cm时,剥取肿瘤组织,应用叠合法将瘤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小弯处,形成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每4日监测移植瘤的进展情况.荷瘤3周后,解剖荧光成像阳性小鼠,利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态.结果:应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在荷瘤裸鼠胃部检测到逐渐增强的荧光信号.荷瘤裸鼠胃部存在肿瘤包块贴附于胃壁,包块直径为0.5 ~1.0 cm,包块周围与相邻组织器官边界清晰,未见粘连,检查腹腔未见转移,未见腹水形成.应用叠合法构建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率为95%(19/20).对荷瘤胃组织H-E染色后,可见异常肿瘤细胞,肿瘤包膜完整,符合胃癌组织学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操作简便、成瘤率高的可动态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胃癌发生机制、研发抗癌药物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T、B、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BNX小鼠建立人胃癌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方法将MKN-45细胞株接种至BNX小鼠皮下,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剪成小块通过手术移植至BNX小鼠的胃壁,观察肿瘤生长与转移情况,8周后对动物进行解剖.结果胃壁原位移植瘤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并直接扩散至周围脏器.肿瘤的移植成功率为100%(23/23),表现出很高的侵袭和转移特性:原位肿瘤平均体积2837.07±1044.04 mm3,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率达83%(19/23),肝转移率为83%(19/23),肺转移率为65%(15/23),膈转移率为39%(9/23),发生腹腔种植与腹水的动物为35%(8/23),此外,还有个别脾转移.结论通过T、B、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BNX小鼠建立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人胃癌侵袭与转移本身的自然过程,对人胃癌防治及其转移机理的研究提供一个更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人胃癌组织块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肿瘤组织块原位移植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 /转移模型。方法 以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系接种于裸小鼠皮下 ,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 ,再取该肿瘤组织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壁 ,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1 0 0 %、局部淋巴结转移率 1 0 0 %、远处淋巴结转移率 90 %、肝转移发生率为 75%。荷瘤鼠的中位生存期为 1 4周 ,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结论 该裸小鼠原位移植 /转移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 ,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用于胃癌转移机理和抗转移实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波  脱帅  脱朝伟 《癌症》2010,29(6):579-584
Background and Object ive:In recent years,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lymphoma are markedly increasing worldwide.However,the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 of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for lymphoma are not yet fully clarified.It is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ideal animal models,which can precisely simulate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lymphoma in the human body.So,it is very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highly metastatic nude mouse model of human lymphoma.This study developed a livermetastatic model of primary gastri...  相似文献   

9.
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腹水瘤模型,为研究人卵巢癌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以及转移方式提供工具。方法将1例人卵巢癌的腹水直接接种于裸鼠腹腔,观察裸鼠腹水形以及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做腹水细胞学计数、涂片以及染色体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肿瘤和器官作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建成1个人卵巢癌裸鼠移植腹水瘤模型,并已传至第18代,传代移植成功率100.0%,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结构形态证实,保持了原人卵巢癌特征,具有人类肿瘤  相似文献   

10.
建立裸小鼠癌原位移植模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方法:BALB/Cnu/nu裸小鼠18只,随机分类一组,胃囊法组通过手术将SGC-7901人胃癌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胃壁缝粘膜小囊内;缝挂法组以缝挂方法作对比;第三组为对照组。待荷瘤鼠濒临死亡时进行解剖检查。结果:胃囊法组及缝挂法组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发生率均为100%,胃囊法组肝脏转移率为66.7%,显著P〈0.01。高于挂法组(33.3%),且  相似文献   

11.
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法建立人成骨肉瘤转移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宁  范清宇  殷剑宁  张殿忠  文艳华 《癌症》2000,19(10):843-846
目的:建立人成骨肉瘤裸鼠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法获得裸鼠自发性肺转移模型,并对转移模型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及PCR同源性分析。结果:建立裸鼠体内人成骨肉瘤转移模型,其自发性肺转移率达到100%,肝转移率达30%。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均与人成骨肉瘤临床情况相似,PCR同源性分析证实裸鼠肺部转移灶为人成骨肉瘤细胞。结论:裸鼠体内人成骨肉瘤自发性转移模型模拟了临床发病过程,对人  相似文献   

12.
人舌鳞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箭  郭伟 《中国肿瘤》2000,9(10):478-479
人舌癌的实验研究需要易建立、稳定且与人舌癌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动物模型。我们通过人舌鳞癌 Tca8113细胞裸鼠皮下接种经连续传代筛选后的瘤体作为瘤源,采用局部移植的方法建立人舌鳞癌Tca8113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旨在为口腔癌的实验研究提供一生物学行为稳定,且能较客观反映人舌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模型。1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 BALB/C- nu/nu裸鼠上海市肿瘤生物技术研究所动物实验室提供。3至4周龄,雌雄兼用,20只,体重15至20克,在无特异性病原菌(SPF)、恒温(20℃-26℃)、恒湿(45%…  相似文献   

13.
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Chen YL  Wei PK  Xu L  Su XM 《癌症》2005,24(2):246-248
背景与目的建立理想的动物肿瘤移植模型是进行肿瘤防治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公认的胃癌造模的方法为采用完整组织块的“皮下移植法”、“胃囊法”,但传统的造模方法目前尚存在操作复杂、成活率低等缺点,本研究拟采用“OB胶粘贴法”更简便地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鄄7901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用生物吻合“OB胶”原位粘贴于裸鼠胃壁,并与传统“胃囊法”、“皮下移植法”比较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OB胶粘贴法”组原位移植成功率为100%,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00%,肺转移发生率为62.5%,肝转移发生率为87.5%,腹膜转移发生率为87.5%,较之胃囊法(分别为100%、100%、50.0%、50.0%和33.3%),除腹膜转移率升高外,远处脏器转移差异无显著性,但成活率高。皮下移植组未发生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结论“OB胶粘贴法"能更简便地建立人胃癌高转移模型,重现临床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4.
榄香烯对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榄香烯对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裸小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NS)组、5-Fu组、榄香烯组和联合组 ,腹腔注射给药。比较各组移植瘤瘤重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和VEGF、p5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 结果 联合组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瘤重显著低于NS组(P<0.05);榄香烯组、联合组瘤组织MVD、VEGF蛋 白、p53蛋白及VEGF mRNA表达亦明显低于NS组(P<0.05);各组移植瘤的瘤重与瘤组织MVD呈正 相关(r=0.669,P<0.01)。 结论 榄香烯能抑制裸鼠胃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裸鼠胃癌组织VEGF和突 变型p5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裸鼠人胃腺癌SGC-7901原位移植模型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壁,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原位移植成功率及局部浸润率为8/8,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8/8,肺转移发生率为5/8,肝转移发生率为7/8,腹膜转移发生率为7/8。结论: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可作为肿瘤转移机制及其抗转移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6.
建立裸小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BALB/Cnu/un裸小鼠18只, 随机分为三组, 胃囊法组通过手术将SGC-7901人胃癌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胃壁缝制的粘膜小囊内; 缝挂法组以缝挂方法作对比; 第三组为对照组。 待荷瘤鼠濒临死亡时处死进行解剖检查。 结果:胃囊法组及缝挂法组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发生率均为100%,胃囊法组肝脏转移率为66.7%(4/6), 显著P<0.01高于挂法组(33.3%), 且幽门梗阻及癌性腹水发生率亦明显提高(分别为83.33% vs 16.6%P<0.01; 66.7%vs16.6%, P<0.001)。 结论:胃囊法建立的模型能更好地再现人胃癌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7.
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为探讨肝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采用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中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小鼠肝实质内,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血清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在裸小鼠体内建成了一株人肝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原位移植模型(HLBL-0102)。移植瘤的组织病理学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B细胞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9、CD20、CD45和CD79a阳性,CD3、CD7阴性,甲胎蛋白(AFP)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乳酸脱氢酶(LDH)1267.5U/L。染色体众数范嗣55—59条;移植瘤细胞DNA指数值1.57~1.61,均为异倍体。HLBL-0102住裸鼠体内生长3年,已经传至37代,共移植裸鼠283只,其肿瘤的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牢均为100%。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肝内自主侵袭性生长,瘤细胞侵入并破坏临近肝组织和门脉区内胆管及静脉,无其他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淋巴结累及。结论HLBL-0102是首次建苞成功的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完整地模拟了人原发性肝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自然临眯病理过程,为研究原发性肝恶件淋巴瘤生物学和实验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小鼠活体分子成像模型可以连续实时监测活体肿瘤的变化.本研究拟通过外科原位移植法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并探讨其肿瘤生物学特性,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肺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方法 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人人肺癌大细胞系NCI-H460,采用外科原位移植法建立肺癌原位移植模型.定期通过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生长,利用相关性检验分析荧光面积和肿瘤体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观察原位移植术后裸鼠的生存期和肿瘤转移情况.结果 模型建立后1周通过皮瓣在荧光体视镜下可观察到肺部肿瘤的绿色荧光,成瘤率为100%.荷瘤裸小鼠平均生存期为34.2天.解剖裸鼠观察到肿瘤侵及对侧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胸膜和膈肌,转移率分别为87.596、75%、25%和12.5%.肿瘤体积和荧光面积具有相关性(r=0.873,P=0.001).结论 外科原位移植法建立的表达EGFP的裸鼠肺癌原位模型是肺癌临床前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工具.应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能够定量客观评价肿瘤在动物体内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该模型可应用于肺癌的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人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裸小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方法 将手术切除的人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新鲜瘤组织块分别植入裸鼠小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性和转移率,并进行形态学、流式细胞分析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人小肠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新鲜组织均移植成功,建成人原发性小肠(原发灶)恶性黑色素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ttSIM-0602)和人原发性小肠(肝转移灶)恶性黑色素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HSIM-0603).HSIM4)602和HSIM-0603模型分别传至21代和23代,共移植裸鼠227只,其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HSIM-0602模型肝转移率为65.7%,肺转移率为84.8%,淋巴结转移率为63.8%.HSIM-0603模型肝转移率为100%,肺转移率为46.7%,淋巴结转移率为71.3%.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小肠高度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100蛋白和HMB-45均为阳性表达.电镜下,瘤细胞浆内可见大量的黑色素小体,也可见黑色素复合体.HSIM-0602模型移植瘤细胞DNA指数为1.59±0.07,HSIM-0603模型移植瘤细胞DNA指数为1.71±0.12,均为异倍体.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HSIM-0602模型移植瘤细胞染色体数为55~57条,HSIM-0603模型移植瘤细胞染色体数为57~59条.结论 HSIM-0602和HSIM-0603模型是成功的人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裸鼠原位移植自发性高转移模型,完整地模拟了人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为研究原发性小肠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生物学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曾知真  张素胤 《癌症》1992,11(4):256-259
两株人胃癌细胞MKN-28和MKN-45,分别经皮下、腹腔、胃壁和尾静脉接种在无胸腺裸小鼠体内。对不同接种部位形成的胃癌移植瘤,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瘤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证实,胃癌移植瘤细胞的DNA含量存在异质性。由此提示,在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发展过程中,伴有瘤细胞DNA含量的异质性改变。这种变化也受接种部位器官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