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野生型p16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16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胃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将p16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中,用Lipofectamine,将p16基因转染入胃癌细胞株,观察p16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p1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后,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经Dot blot和Westernblot杂交证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外源性p16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生型p16基因导入p16基因功能缺失的细胞,能恢复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P53基因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超亭  曹宇清 《肿瘤》1991,11(5):197-198
P53基因定位于人17号染色体短臂,正常的P53基因作为一种细胞增殖的抑制因子在正常的细胞中调节生长和分化,但若基因突变或丢失,就使这种调节作用丧失。目前,巳有大量报道,在人脑、乳房、肺、骨、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里,均发生P53基因的突变和野生型P53等位基因经常伴随着丢失。这些研究提示正常的(野生型的)P53产物可能起着抑制瘤生长的作用,而突变或丢失,或两者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杀基因CD对小鼠胃癌的体内外杀伤作用及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方法转导自杀基因CD,通过体外实验观察CD基因对小鼠胃癌MFC细胞的杀伤性和旁观者效应;体内实验中首先在615小鼠建立胃癌模型,然后分组将病毒上清注入瘤体内,并应用前药(5-氟胞嘧啶,5-Fc),观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CD基因在体外即显出明显的杀伤作用,20%的转基因细胞可以杀伤70%-80%以上的肿瘤细胞。体内实验表明CD基因结合前药5-Fc可显著杀伤肿瘤,而单纯转导CD基因或应用5-Fc可显著杀伤肿瘤,而单纯转导CD基因或应用5-Fc并不能起到杀伤作用。结论 自杀基因CD联合前药5-Fc对体内外小鼠胃癌细胞产生显著杀伤作用,不仅转基因细胞被杀死,而且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大量周围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抑制膀胱癌生长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野生型p53基是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入膀胱癌细胞HTB9,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变化及DNA合成情况,应用RT-PCR检测p21mRNA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野生型p53基因导入可抑制HTB9细胞生长和DNA合成(AdCMVp53),流式细胞仪显示,DNA合成前期或静止静的细胞比例增高,而合成期细胞比例下降,另外,AdCMVp53还提高了p21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梁对于膀胱可能是很有前途的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抑制裸小鼠体内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体内生长的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注射法向裸小鼠体内HL60-n和K562-n细胞移植瘤注射编码人野生型p53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使其在这两种细胞中表达,并导致其编程性细胞死亡。结果裸小鼠在接种HL60-n或K562-n细胞后24h,于接种部位连续7天注射编码野生型p53的逆转录病毒,移植瘤发生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直接注射转移野生型p53基因能有效地抑制裸小鼠体内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HER2基因的RNA干涉对人胃癌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了针对癌基因HER2的siRNA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cDNA3-sihe1和pcDNA3-sihe2,将构建的干涉载体与对照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确定干涉效果;以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干涉后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在悬浮培养条件下的凋亡情况;并以Boyden chamber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针对癌基因HER2的siRNA表达载体,siRNA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HER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证实siRNA成功抑制HER2蛋白的表达。HER2低表达的细胞株集落形成能力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HER2下调可引起胃癌细胞的凋亡,Boydenchamber实验表明针对HER2的RNA干涉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能力。结论:RNA干涉有效地抑制了HER2分子的表达,进而影响SGC-7901细胞的生长和侵袭,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HER2分子与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杀基因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但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可以对抗自杀基因转换前药对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KDR启动子驱动双自杀基因体系对荷瘤鼠胃癌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建立胃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当肿瘤直径达0.5 cm时,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不施加任何处理;B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lyTK与前药5-FC和GCV;C组:仅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lyTK;D组:仅注射前药5-FC和GCV.治疗过程中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该治疗体系的体内抑瘤效应;通过RT-PCR检测肿瘤组织内融合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行微血管密度检查.结果:接种肿瘤细胞后13d,裸鼠出现右臀区皮下瘤结节.治疗结束后A、B、C、D组间瘤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 727.42,P=0.000),B组明显缩小.重组腺病毒转基因荷瘤鼠胃癌组织内可检测到CDglyTK融合基因产物的表达.肿瘤组织的MVD值在A、B、C、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4,P=0.000.结论:KDR启动子驱动双自杀基因体系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表现为肿瘤的生长抑制和瘤体微血管密度减少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16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为胃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将p16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中 ,用Lipofectamine ,将p16基因转染入胃癌细胞株 ,观察p16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p16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胃癌细胞后 ,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经Dotblot和Westernblot杂交证实 ,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外源性p16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生型p16基因导入p16基因功能缺失的细胞 ,能恢复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P_(53)基因的突变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在多种肿瘤中得到证实。并且肿瘤细胞核P_(53)阳性表达率与预后有关。本文选用抗P_(53)的单克隆抗体PAb1801,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胃癌进行了检测,以探讨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胃壁浸润深度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P53、P16基因在骨肉瘤中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P16抑癌基因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5例骨肿瘤P53、P16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其中骨肉瘤85例、骨软骨瘤20例,并对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肉瘤中P53蛋白及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64.7%、65.9%,明显高于骨软骨瘤阳性表达率20.0%、20.0%,有显著性差异(P〈0.0005)呈正相关。骨肉瘤中P16蛋白及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52.9%、54.1%,明显低于骨软骨瘤阳性表达率85.0%、9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0.01),呈负相关。P53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Ⅱb期、Ⅲ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a期(P〈0.0005)。病理分级P53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35.0%、40%;Ⅱ级64.7%、64.7%;Ⅲ级83.8%、83.8%,有显著性差异(P〈0.005)。软组织浸润和转移P53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01,0.01)。P16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Ⅰ、Ⅱa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Ⅱb期、Ⅲ期(P〈0.0005,0.001)。病理分级P16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级85.0%、85.0%;Ⅱ级52.9%、55.9%;Ⅲ级32.3%、32.3%,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软组织浸润和转移P16蛋白及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005,0.005)。结论P53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骨肉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16蛋白及基因在骨肉瘤中的异常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骨肉瘤进展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及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胃癌及20例胃炎组织中PTEN及P53的表达.结果: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为58%,明显高于胃炎(5%)中的表达缺失率(P<0.05),表达缺失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P5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明显高于胃炎(10%)的阳性表达率( P<0.05),阳性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35例P53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24例PTEN表达为阴性;在13例P53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中,仅3例PTEN表达为阴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明显升高,而PTEN的表达明显下降,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囊癌中PTEN和P53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研究PTEN和P53基因在原发性胆囊癌(HGC)中的表达,以探讨它们在H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寻找胆囊癌诊断及预后的指标。方法:应用原位杂交(DNA-RNA)技术与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4例HGC中PTEN mRNA、PTE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以22例胆囊腺瘤及10例慢性胆囊炎作为对照。结果:①PTEN mRNA和蛋白在HGC组织中的阳性率(56.3%,59.4%)均明显低于胆囊腺瘤组织(81.8%,90.8%)和慢性胆囊炎组织(100%,100%),(P〈0.05)。②P53蛋白在HGC组织中的阳性率(62.2%)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组织(27.2%)和慢性胆囊炎组织(0.0%),(P〈0.05)。结论:PTEN缺失和P53突变型蛋白共同参与了HG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VEGF、P53、P16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VEGF、P53、P1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P53、P1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胶质瘤中VEGF、P53、P16的表达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VEGF、P53、P1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蛋白同P53和P16INK4A在肺癌中的表达关系、以及PML与肺癌临床预后关系不明.本研究旨在揭示三者在肺癌中的表达关系,以及与临床和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 构建包含144例肺癌,12例肺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的组织芯片,利用SP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采用列联表法.Kaplan-Meier法用来估计生存差异,组间比较应用Log rank检验.Cox风险比例模型用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PML在121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23例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浆的表达率分别为14.0%和39.1%(P=0.010),在细胞核的表达率分别为31.4%和8.7%(P=0.026);PML阳性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50%,显著高于阴性者的23%(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PML表达是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P53在肺癌的阳性率为33.3%,在肺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无表达(P=0.038);P16INK4A在肺癌(28.5%)尤其在分化低和未分化肺癌(36.5%)、SCLC(69.6%)中高表达.肺癌中PML细胞核表达与P16INK4A表达呈负相关,P53与P16INK4A在肺癌和腺癌的表达呈正相关,PML与P53在鳞癌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作为肿瘤抑制因子,PML在鳞癌中与P53基因突变存在联系,并可能与P16INK4A共同成为SCLC的标记物;肺癌中高表达的P16INK4A蛋白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物,与突变型P53蛋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肺癌抑癌基因P16,P53的表达及DNA倍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P16,P5 3基因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和DNA倍体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16,P5 3表达 ,图像分析仪测定DNA倍体。结果 P16在肺癌表达阳性率为 5 1.2 % ,低于癌旁组织 (P <0 .0 5 ) ,腺癌P16阳性率最高为 68.8% ,高于鳞癌及未分化癌 (P <0 .0 5 ) ,P5 3在肺癌表达阳性率为 80 .5 %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 .0 1)其中鳞癌阳性率高于其他组织类型 (P <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及Ⅰ、Ⅱ期与Ⅲ、Ⅳ期两组间 ,P16和P5 3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同时发现二倍体P16阳性率 ,P5 3阴性率均显著高于异倍体 (P <0 .0 5 )。结论 P16和P5 3基因异常与肺癌发生有关 ,且在不同类型肺癌发生中的作用不同 ,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VEGF、P53、P1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P53、P1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胶质瘤中VEGF、P53、P16的表达在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VEGF、P53、P16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以DO—7单克隆抗体检测5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P53蛋白积聚,阳性率为84.21%(48/57)。从2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共取得61个有转移癌淋巴结,其中58个淋巴结中转移癌呈DO-7阳性,与其原发癌相比,阳性程度增高。将癌组织中P53蛋白积聚情况与病人临床病情分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晚期病人癌组织中P53蛋白聚积有增加趋势。除此之外,对57修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进行了PCNA染色,绝大多数P53阳性的癌细胞也呈PCNA阳性,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表明有P53蛋白积聚的癌细胞具有更活跃的增殖能力。本文结果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积聚与肿瘤演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p53、p16、PCNA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50例食管癌标本进行p53、p16、PCNA蛋白测定。[结果] 50例食管癌中,p53、PCNA蛋白阳性表达均为74%(37/50),P16缺失率52%(26/50)。p16缺失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56%(28/50),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 食管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及p16缺失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53联合紫杉醇在宫颈癌中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进行实验研究,利用MTT实验对单独加入P53重组蛋白、紫杉醇和P53联合紫杉醇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两者均不加为对照组,同样的设计思路对细胞单克隆进行检测,最后用western-blot进行4种细胞蛋白的检测.结果 重组蛋白联合紫杉醇时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差异;细胞单克隆形成数目也是减少,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时发现VEGF表达减少.结论 P53重组蛋白联合紫杉醇能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其潜在作用机制是抑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