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各异,但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1991~2003年收治12例,对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因病毒侵犯部位、范围不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心律失常或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在诊断中应注意对临床资料的评估,及时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如何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力衰竭型8例(占40%),心律失常型9例(占45%),酷似急性心肌梗死1例(占5%),心源性休克型2例(占10%);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其中有4例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 ,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而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病情凶险 ,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死于泵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1] 。因此 ,加强对急性心肌炎的有效防治 ,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现将本人在第三军医大学附一院心内科进修期间抢救成功的 1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总结报告如下。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2 9岁。因头痛 5d ,昏厥 2次 ,加重 7h入院。入院前 5d自觉“感冒” ,感头昏、头痛、心慌、乏力。入院前 2d无诱因出现昏厥 ,1min后自行苏醒 ,伴恶心、呕吐 ,无抽搐 ,约 10min后再次昏厥 ,… 相似文献
5.
<正>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猛,可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衰)、心源性休克,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诊治不及时,病死率极高,现将笔者2002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休克出现早,心电图表现多样,如不及时治疗,短时间内可致死或摔死。我们成功抢救过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6例均符合lop年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的为1岁,最大的为10岁;病程最短为大小时,最长为3天。1.2临床表现胸闷、气短1例,晕厥或抽搐4例,反复发作者2例,上腹不适呕吐1例,发热4例,面色苍白6例,多汗2例,紫给3例,四肢凉4例,心源性休克4例,阿斯综合症2例,心功能不全2例。心电图或动态心电… 相似文献
7.
陈阿群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4):63-63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4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4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60例显效,70例有效,14例无效或者恶化,总有效率达到90.3%。结论: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医生在对其进行诊断时需要充分考虑临床症状,通过病理学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此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以晕厥、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为首发症状,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救治,预后极为不良。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严密监护,争分夺秒地抢救,对改善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糖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结果本组43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儿经治疗后,24例痊愈,17例好转,2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4.7%。心脏增大15例病愈后恢复正常,15例遗留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结论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大剂量糖皮质激素、IVIG、FDP综合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分析了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5岁~72岁。发病以秋冬季多见42例(71.4%),四季均可见发病。其中单纯心悸就诊22例(39.5%),其它26例(28.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患儿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血清心肌钙蛋白、病毒等的检测。结果:经过治疗后,55例(98.2%)患儿痊愈,1例患儿死亡;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有43例(76.8%)患儿出现异常;心肌酶谱测定发现有45例(80.4%)患儿CK-MB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心肌钙蛋白测定共出现43例(76.8%)阳性变化。病毒检查10例(17.9%)患儿筛查出柯萨奇病毒。结论:轻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会出现心律失常,重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会发生死亡,临床上应根据患儿的表现及心电图、心肌酶、心肌钙蛋白等辅助检测尽早做出诊断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6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收集1998年11月至2003年1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8例。分析归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过。结果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少数可以发展成为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个别表现为广泛心肌坏死型Q波.且为一过性;血清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酶峰变化;血清酶增高程度与坏死型Q波所示心肌坏死范围不符。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参考指标。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注重临床资料及心肌受损的客观指标,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临床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情况、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胸闷者居多,病程轻重不等,心电图表现形式多样。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需提高重视度,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RT)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预测猝死的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大连市儿童医院住院4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40例对照儿均接受24hholter检查,分别计算HRT的初始值(TO)、HRT的斜率(TS)、动态心率震荡(TD),并进行TO、TS、T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健康对照儿HRT间存在显著差异,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组中TO明显高于对照组中TO(P<0.025),TS明显低于对照组中TS(P<0.001)。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可凭借TO、TS、TD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危险度分层,但它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待于大样本长期随访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和评价。方法 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优化方案组(简称方案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组制定治疗优化方案,根据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后以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药费和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等为参考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方案组患儿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药费方面和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1)。对于治疗效果满意度,方案组和对照组相比提高(P<0.01)。结论采用经过优化的治疗方案进行施治,能减低患总的住院费用及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同时提升了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可以考虑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这一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常见病。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病毒性心肌炎病人147例,分为两组。治疗观察组84例,在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63例病人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对照组病人63例,治愈42例,好转21例,治愈率为66.7%;平均住院时间为28.0d。治疗观察组84例病人,临床治愈76例,好转6例,有效2例,治愈率为90.48%,平均住院天数21.0d。两组病人对照结果(p<0.05)差异明显。结论本人认为病毒性心肌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且疗程短、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