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有一个长约40kb的毒力岛,名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编码CagA等毒力因子。具有Cag毒力岛的幽门螺杆菌在临床上表现出与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更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Cag毒力岛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有一长约40kb的毒力岛,名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编码CagA等毒力因子。具有Aag毒力岛的幽门螺杆菌在临床上的表现出与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更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Cag毒力岛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是感染率很高的细菌之一,也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病因、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与复发的重要因素,与胃癌和胃NALT淋巴瘤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致病,包括细菌的粘附、各种毒力因子对胃粘膜的直接损伤等。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感染的传播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幽门螺杆菌是感染率很高的细菌之一,也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病因、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与复发的重要因素,与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致病,包括细菌的粘附、各种毒力因子对胃粘膜的直接损伤等。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感染的传播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因子特征,为幽门螺杆菌防治工作提供借鉴信息。方法 以2022年1—12月于北京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北京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尿素13C呼气试验和血生化指标,对尿素13C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采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毒力因子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因子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获得2 746例有效调查对象,男女性别比1.05∶1(1 405/1 341),年龄21~76岁,以40~49岁者占比最高(28.77%,790/2 746)。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3.25%(913/2 7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饮酒(OR=1.530)、在外就餐(OR=2.052)、摄入腌制食品(OR=1.822)、家庭成员幽门螺杆菌感染史(OR=3.904)、空腹血糖异常(OR=1.980)、同型半胱氨酸异常(OR=1.766)、血脂异常(OR=1.498)、幽门螺杆菌认知水平(OR=0.321)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毒力因子分型以血清...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是幽门螺杆菌唯一的传染源,进食不清洁的食物和接吻,都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幽门螺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因为它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如鞭毛、黏附因子、酯多糖、尿素酶、空泡细胞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  相似文献   

7.
正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我国约50%左右。而幽门螺杆菌现在又确认和胃癌密切相关,是一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决定了其可以在家庭成员间相互传染,那如果父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孩子要不要检查?很多父母很纠结。日本主张在孩子12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以希望通过检测和根除而达到控制胃癌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幽门螺杆菌可表现为多重感染,感染后治愈较为困难,可能与其复杂的多因素致病机制相关。虽然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宿主、环境因素有关,但其各种毒力因子的遗传多样性亦起到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幽门螺杆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对该菌全基因测序工作的完成,为探讨毒力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提供了研究基础。cagA、vacA、ure是非常重要的毒力基因,分别编码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细胞空泡毒素和尿素酶。在不同菌株中,几种基因的表达各不相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毒力,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是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全球50%以上的人口感染该菌。大量研究表明,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些年,关于HP毒力因子致病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此文就HP最重要的毒力因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我国已有超一半的人群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由于这种病菌主要通过"粪-口""口-口"传播,因此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有不少患者会出现耐药. 幽门螺杆菌到底有多可怕?还能跟家人、朋友聚餐吗?吃什么能杀死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一定会得胃癌吗?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被列为Ⅰ类致癌因子。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机体后,胃粘膜的γ干扰素水平升高,并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认为γ干扰素参与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本文就近年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胃粘膜γ干扰素增加的机制及其在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有密切的有关系。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幽门螺杆菌可表现为多重感染,感染后治愈较为困难,可能与其复杂的多因素致病机制相关,虽然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宿主,环境因素有关,但其各种毒力因子的遗传多样性亦起到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幽门螺杆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对该菌全基因测序工作的完成,为探讨毒力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提供了研究基础。 cagA,vacA,ure是非常重要的毒力基因,分别编码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细胞空泡毒和尿素酶。在不同菌株中,几种基因的表达各不相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毒力,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被列为Ⅰ类致癌因子。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机体后,胃粘膜的γ干扰素水平升高,并与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因此认为γ干扰素参与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本文就近年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胃粘膜γ干扰素增加的机制及其在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胃癌是我国第二大常见癌症,全球超过40%的胃癌患者来自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已将幽门螺杆菌(Hp)定义为胃癌的致癌原。数据显示,在我国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鉴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生有关,许多患者忧心忡忡,常咨询医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不是会进展成胃癌?  相似文献   

17.
如今,幽门螺杆菌可致慢性胃炎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位“元凶”是一种严重的致病原,不只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它有关,许多疾病像消化道溃疡的发病、复发,胃癌的危险始发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都与它不无关系。因此,及时地追查到幽门螺杆菌,是早期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关键。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大体分两类:1.侵入性方法,此检查病人需做胃镜取黏膜标本来完成。(1)快速尿素酶试验(RVT),主要是查抗原(即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18.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知幽门螺杆菌(HP)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胃癌的发病率,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利于减少胃癌的发生。本文就二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医生》2021,(18):10-12
"不要谈到幽门螺杆菌,马上就:'哇,致癌!""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唐承薇表示担忧. 她在临床看到,对于幽门螺杆菌,"很多患者已经处于草木皆兵的状况". 她呼吁,要理智宣传. 很多人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来自于网络文章的宣传. 它们标题类似:幽门螺杆菌致胃癌,7亿中国人已感染,这个菌就在餐桌上传播!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专家预测,到2000年时,我国胃癌发病率将仅次于男性的肺癌、女性的乳腺癌,位居第二位。传统的看法是,亚硝基化物可致胃癌,但国必须“擒贼先擒王”,捉拿和消灭幽门螺杆菌。但迄今尚未发现任何单一的药物可以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因此,对该菌引起的胃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学者们多主张联合用药来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