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水肿可在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中出现,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急性肾炎属于祖国医学“阳水”“血尿”范畴,与肺、脾、肾、膀胱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阴水”“虚损”范畴.其病变部位以脾肾两脏为主,即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水液内停,外溢肌肤而成水肿。由于小儿口服中药难以下咽.更难坚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即祖国医学称之为水肿病,一般以脾肾功能失调,迁延日久,湿热内蕴,脾虚则运化无力,肾虚则关门不利,精气不藏而出现浮肿、小便不利、尿蛋白难降等症。笔者对慢性肾炎作一些探索,现略述如下:祖国医学并无慢性肾炎之称,一般多从水肿、血尿、虚劳、腰痛等论治。慢性肾炎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中医一般从水肿论治,认为是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张景岳曰:“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其标在肺、水惟畏土,其制在脾”。如肾不藏精,气阴两虚;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潴留;肺主…  相似文献   

3.
肾炎的发生主要是由感受外邪 ,或劳倦内伤 ,或饮食失调引起的气化不利 ,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的一种病症 ,临床主要可参照祖国医学的水肿病症进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因此 ,肺脾肾三脏与水肿的发病密切相关。1 肾炎初期 ,从肺论治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多由外感所致 ,一般先犯肺系 ,肺肾本为母子之脏 ,肺肾相关 ,即可从肺治肾 ,以…  相似文献   

4.
裴秀珍 《光明中医》2001,16(4):30-30
功能性水肿是妇科常见病 ,属祖国医学的水肿范畴 ,病因尚未明了 ,往往迁延难愈 ,长者可达数年。近年来 ,我以调养气血、益气健脾、宣肺、温补肾阳诸法治疗 ,屡见功效。1 病因病机功能性水肿以水肿为主证 ,祖国医学认为水肿之病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如清代喻昌《医门法律·水肿》曰 :“水病从脾肺肾为三纲”。盖因肺居上焦 ,为水之上源 ,有通调水道的作用 ;脾主中焦 ,有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的功能 ,为水之堤防 ;肾主下焦 ,职司蒸化开阖 ,以共同完成水液吸收运行排泄的整个过程。正如《景岳全书》所云 :“凡水肿一疾及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肾炎多属中医“水肿”、“尿血”范畴[1] 。近年来中医药在此领域有了一定进展 ,兹将资料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主要为风、湿及热毒之邪所致。小儿素体虚弱 ,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 ,尤其是肺脾气虚 ,是导致急性肾炎的内因。在初始阶段 ,水肿多责之肺脾 ,恢复期则多责之脾肾。急性肾炎以风、湿、热、毒四种因素互为因果 ,其水肿 ,多属阳水。由于致病因素不一 ,病程阶段不同 ,病情演变有虚实寒热之分。2 辨证施治赵连臻等[2 ] 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 ,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患儿 10 8例 ,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4 0例进行对照观察。对照…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肾炎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琴 《河南中医》2003,23(3):49-50
急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急性肾炎 ,它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 ,临床急性发病 ,以浮肿、血尿及高血压等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尽管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了解 ,但多数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特殊的链球菌致肾炎菌株作为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沉着在肾小球并激活补体 ,引起一系列免疫损伤和炎症 ,继之产生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水肿”中“风水”、“阳水”范畴 ,概言之 :外邪内侵或正气虚弱导致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或肾脏开阖功能失常 ,均可使水液潴留而发生水肿。而湿热下注 ,…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炎以水肿表现最为显著,祖国医学属“风水”、“阳水”的范畴;慢性肾炎病程较长,症状多变异,一般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障碍等,祖国医学属“水肿”、“虚劳”、“腰痛”的范围,我们以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采取以中草药为主,辨证加减,治疗急、慢性肾炎约一百多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肿是因肺脾肾三脏对水液的宣化输布功能失调,泛溢肌肤所致。包括西医学的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等。临床辨证分阳水、阴水两类。风水相搏、水湿浸渍、湿热内蕴属阳水证;脾虚湿困、肾阳衰微属阴水证。现将笔者对96例水肿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肾炎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学习前人经验,临床中略积心得,兹浅述如次。肾炎的治疗当分两期:水肿期和水肿消退期;按证又分阳水和阴水:阳水,发病急骤,属于实证。多因风邪袭肺,肺气不宣,水道失于通调,水湿内蓄外溢而致。或冒雨涉水,感受暑湿之气,水浸浸渍,湿郁化热,脾失健运,蓄而成肿;疮毒内侵,伤及肾脏,气化不利排泄障碍而发为水肿。阴水为虚证,或脾阳衰微,健运失职  相似文献   

10.
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 ,水肿一证 ,是全身气机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常由外邪侵袭、饮食起居失常或劳倦内伤致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 ,终至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故治疗肾炎水肿 ,多从肺、脾、肾着手 ,以宣肺利水 ,健脾利水、温肾利水等为常法 ,笔者在近几年临床中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方治疗用上述诸法水肿不消者 ,颇有效果 ,现举例报告如下。典型病历 :寇某 ,男 ,32岁 ,1999年 3月 17日入院 ,住院号 70 80 7。患者于 1998年 7月下旬外感后出现双下肢水肿 ,未引起注意 ,10月初出差于广州因劳累双下肢…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肾炎临床表现,涉及到的祖国医学病证有多方面,但从浮肿这一主要的特异性症状来看,与“水肿”病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此,从“水肿”病探讨肾炎的防治,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本病的重要一环。祖国医学认为水肿的发病原理,主要是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水液的功能失调。病变主脏在肾,但与肺、脾有整体关系。因此,治疗肾炎水肿,不但要治肾,还要治肺和治脾。实践证明,肾炎从肺施治,不仅适用于急性肾炎的水肿证,凡具有肺经症状的,皆可从  相似文献   

12.
在祖国医学中可找到类似水肿的描述。如《灵枢·水胀》篇有“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内经·素问》里亦载有“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寝汗出憎风”。说明古代医家对肾炎水肿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肾炎水肿通常由肺、脾、肾三脏机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所致,故辨证治疗必须调整肺、脾、肾三脏和三焦气化功能。笔者临床所见,肾炎水肿常有以下证型: 一、肺失宣降。多由外感风邪引起水肿,症见恶寒发热,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肾炎系由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中医“水肿”“尿血”“腰酸”“腰痛”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多由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本病发病较急,发病前一般可有扁桃体炎、咽峡炎或化脓性皮肤感染等病史。本院中...  相似文献   

14.
根据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涉及到的祖国医学病证有多方面,但从浮肿这一主要常见的特异性症状来看,与“水肿”病的关系极为密切,为此,从“水肿”病探讨肾炎的防治,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祖国医学认为水肿病的发病原理,主要是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水液的功能失职,而致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三脏之中任何一脏功  相似文献   

15.
1祖国医学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认识祖国医学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然而其临床症状以水肿、血尿、蛋白质、高血压、肾功能减退为主,因此,可以从“水肿”、“血证”、“腰痛”、“眩晕”、“虚劳”等病篇中进行探讨。病机:多数学者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精不能正常输布,肺失宣发,牌失健运,肾失并合所致。水为阴邪,患者常有面色,神疲乏力,形寒舌淡胖等脾肾气阳两虚的兼证。治疗多用温阳利水法。水肿消退后或无水肿的病例,病机多属阴阳失调,气血不足,亦可阳伤及阴,肾及肝等情况。日久脏腑虚损,可产生水湿,邪浊和瘀血等…  相似文献   

16.
张喜奎 《国医论坛》1997,12(3):23-24
二、洪洪水势急非尽肾肺脾水肿一病,《内经》称“水”,仲景曰“水气”,巢元方以降,始走称水肿,沿用至今。举凡西医之心源性、肾源性、营养性、内分泌性水肿等,皆属是病范畴。水肿病机,《内经》即有“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及“诸湿肿满,背后于脾”之说,肯定了肺、脾、肾在水肿病中的主导作用。明代李士材、张介宾二氏,强调肺、脾、肾三脏相干,确有见地,影响深远,至今仍崇此说。在辨证上,自朱丹溪提出阴水、阳水两纲,从根本上区分了虚实两类性质不同的水肿,为临床立法用药提供了依据,实较先进,一直沿用不衰。考中医对是病的…  相似文献   

17.
5温泄法——扶正泄浊,通利二便5.1用药法度徐氏父子常以附子配伍利水药,用温阳利水法治疗阳虚水肿;将附子或乌头与通腑药配伍,用温阳通腑法治疗阳虚腹痛或阳虚腑秘。此法扶正泄浊、通利二便,故称为温泄法。水肿有阳水和阴水之别,而温泄法可用于阴水的治疗。小圃先生认为,阴水属脾肾阳虚者为多,当投温阳利水之剂,方用真武汤为主,并选加肉桂、胡芦巴、仙灵脾等助阳化湿之品。若久泻伤脾、脾肾两亏而致水  相似文献   

18.
<正> 急慢性肾炎,临床都以水肿、蛋白尿(或血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肾风、风水范畴.多由于外感风邪兼肺脾肾等脏功能失调而致.由于本病是累及多脏腑和气血阴阳失调的复杂病变.章老运用自拟肾炎汤方随证加减,取得满意疗效.特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虚劳”及“腰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由于外邪侵袭,邪气久羁,内伤脾肾,而导致脾肾阳虚水湿停蓄所致。《诸病源候论》说:“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全身肿满。”《素问·至真要大论...  相似文献   

20.
谷安红  王月 《吉林中医药》2006,26(12):54-54
水肿是由于外邪侵袭,脾肾亏损而致。现代医学中肾小球肾炎属于水肿范畴。其病变类型很多,临床上以水肿、高血压及蛋白尿表现为主。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肺、脾、肾皆虚,再加上许多诱发因素和病理产物,如风邪、水气、湿热等,日久则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脾阳受损,难以运行;肾阳虚衰,气机不利致水湿内停,并且气虚无力运行致血液凝涩,“血不利则为水”。如此反复,迁延不愈。用中医辨证施护法配合水肿的治疗,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措施。1阳水的观察及辨证施护阳水,其特征是夹杂风邪,初起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