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该院行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待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2~7d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2周后择期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患者随访时间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注药后血管消退情况、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介质混浊程度、术后并发症及能否行PRP。结果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后2~7d12眼虹膜及房角血管消退,可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均下降(P0.05)。术后2眼(16.67%)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0眼(83.33%)视力无明显变化,无视力下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1周,11眼(91.70%)屈光介质恢复透明。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前房积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2周,11眼(91.70%)能行PRP。结论玻璃体腔联合前房注射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PRP创造了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0例(10眼),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予以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小切除以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品等药物联合外科手术常规治疗。比较2组疗效、眼压变化、视力改善、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明显提升。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显著明显(P0.05)。2组血清以及房水中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VEGF下降水平显著更低(P0.05)。结论康柏西普结合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及前房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羊膜移植辅助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NVG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研究组给予玻璃体腔及前房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羊膜移植辅助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和6个月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1周和6个月,2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眼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眼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总回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及前房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羊膜移植辅助小梁切除术治疗NVG,能促使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快速消退或萎缩,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眼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分别联合不同青光眼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NVG患者74例(74眼)。随机分为引流阀植入组与小梁切除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分别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共随访半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使用雷珠单抗7 d后虹膜新生血管的状况,以及治疗前后眼压、视力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7 d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率100%。两组眼压:术后7 d开始至术后6个月眼压均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眼压比较,术后3个月及6个月引流阀植入组眼压均低于小梁切除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两组视力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平均值:术后3个月及6个月引流阀植入组均高于小梁切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青光眼手术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并发症。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分别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较联合小梁切除术更能降低患者眼压及改善视力,且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8例NVG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手术组与联合组各39例。手术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联合组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视力、眼压、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联合组眼压较手术组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视力较手术组高(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手术组为1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视力水平、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眼压、视野缺损、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恢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眼压升高、头晕、视力模糊加剧、脉络膜脱离、前房出血、结膜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中伟 《临床医学》2021,41(11):67-68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应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漯河市中医院NVG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眼压、视力.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治疗因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4例黄斑水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激光光凝治疗7d后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3个月后评定2组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63.64%),并发症发生率(13.64%)低于对照组(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因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在常规激光光凝治疗基础上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口服递法明片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16例(16眼)的临床资料。采用玻璃体腔注射一次初始计量为0.5 mg(0.05 ml)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液(含0.5 mg康柏西普),术后给予患者口服递法明片2个月进行治疗。术后1、3、6个月随访复诊,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压检查。随访期内若发现仍为活动性CNV或CNV病灶扩大或新病灶出现则行再次注射治疗。结果术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8±0.03、0.36±0.03、0.38±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06,P=0.000);术后1、3、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61.0±8.56、233.9±6.71、229.0±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28,P=0.000);术后1、3、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FFA检查结果示15眼CNV完全闭合,1眼CNV大部分闭合。随访期内10眼行1次玻璃体腔注射治疗,5眼行2次玻璃体腔注射治疗,1眼行3次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平均注射次数1.43次;随访期内玻璃体腔注射后未出现高眼压症状。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眼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口服递法明片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21-1022
将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49例(52眼)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予口服递法明片、胞磷胆碱钠片配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患眼点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4次/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的最短间隔时间为1月。治疗周期为3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府逐瘀汤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评价其对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和眼压控制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4例(24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均为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所致的青光眼,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每月注射一次,连续注射3个月,结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以及部分行复式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NVI 消退程度、眼压控制情况和视力提高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分别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随访,所有病例虹膜新生血管均完全消退,视力和眼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雷珠单抗治疗 NVI 患者,对 NVI 消退和眼压控制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提高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但这一作用具有时间局限性,需要反复进行雷珠单抗注射以维持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74-4175
观察在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中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的临床疗效。选取104例单眼患病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序贯平衡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裸眼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两组疗效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治疗前两组裸眼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内治疗前后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在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中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够显著改善疗效,提高裸眼视力,还可显著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34例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认为抗VEGF疗法治疗以视网膜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的一些严重危害视力的眼病,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痛苦小的治疗手段,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青光眼阀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青光眼阀植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注药后3~7 d,38例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例残留少许血管。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周、1月、3月时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有效对视网膜缺氧状态进行改善,抑制虹膜、房角、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眼压恢复正常,对残余视功能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眼底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眼底黄斑水肿患者80例(104眼),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设为对照组(n=40,52眼)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组设为研究组(n=40,52眼),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压(IOP)水平,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治疗后研究组BCVA、CMT、IOP水平分别为(0.72±0.22)、(205.91±83.85)μm、(13.67±1.33)mmHg,对照组BCVA、CMT、IOP水平分别为(0.57±0.17)、(247.50±74.68)μm、(14.50±1.54)mmHg,研究组BCVA大于对照组,CMT、IOP水平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眼底血管性病采取璃体腔注射柏康西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36例(38只眼),均予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BCVA得到显著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BCVA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膜下出血2只眼,未出现积血、眼内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未进行处理并自行消失。部分患者注射后,自主存在短暂异物感,24h后逐渐消失,期间未出现不适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CTM值与治疗前改善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 眼底血管性疾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用药干预改善病情症状,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