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克旭 《智慧健康》2022,(1):158-160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实施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其中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3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30例接受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患者进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张力变化、生活能力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肘屈肌、腕屈肌、踝屈肌、膝伸肌的肌张力评分均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FM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可取得较满意效果,有利于提升近期疗效,在短期内改善患者肌张力及神经功能,有利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邓紫刚 《医疗装备》2022,(17):100-102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EMGBFT)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7例卒中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试验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EMGBFT治疗,试验组采用EMGBFT联合低频r TMS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上肢力学参数[肘屈肌及肘伸肌总功(TW)、峰力矩(PT)]、上肢功能(Fugl-Meyer量表上肢功能部分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肘屈肌及肘伸肌TW和PT、Fugl-Meyer量表上肢功能部分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GBFT联合低频rTMS在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反馈技术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进行改良Ashworth(MAS)分级法评定肢体痉挛程度、简式Fugl-Meyer评分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间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简式Fugl-Meyer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对症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技术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程度,降低肌张力,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黄周绪 《智慧健康》2022,(15):103-105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实施艾灸配合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从2018年6月-2020年6月择取60例脑卒中偏瘫手痉挛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予以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实施针对性康复治疗,研究组(30例)实施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即改良Ashworth分级中0级患者占比、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从改良Ashworth分级来看,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0级患者占比情况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从Fugl-Meyer量表评分来看,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两个时间阶段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分上,研究组各阶段评分更高;上述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手痉挛状态患者,艾灸联合康复治疗可改善痉挛状态,通过运动功能,使临床结局得到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护理.方法 选择88例四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非肌电引导定位后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从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等方面加强护理和观察.结果 8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皮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患儿进行规范周到的护理有助于提高肉毒毒素注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功能位保持枕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腕手矫形器,观察组采用手功能位保持枕,比较两组在入组时、入组后4周及入组后8周的偏瘫手握力、腕关节掌曲肌和背伸肌肌力、改良版Ashworth量表评分(MAS)、Fugl-Meyer量表(FMA)手指部分及对康复辅助支具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入组时及入组后4周,两组患者握力、腕屈肌力、腕背伸肌力、MAS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8周,除腕屈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患者握力、腕背伸肌力、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AS评分等级优于对照组(均P0.05)。除耐用性外,观察组患者对辅助支具的美观性、重量、使用的简易度、舒适度、性价比和向别人推荐的可能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功能位保持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手的握力、肌力及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脉冲电疗法及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d后分别采用Ashworth痉挛评定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arthel指数对患者患肢的痉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疗效、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法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应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后CSS评分开始降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CSS评分开始降低,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C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GMFM评分显著升高,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GMFM评分显著提高,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GMF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能有效缓解肢体痉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定位技术引导治疗和电刺激定位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以及超声联合肌电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定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A、B、C三个治疗组,各12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注入肌肉局部,B组在电刺激定位引导下注入BTX—A,C组在超声联合肌电图引导下定位技术下注射BTX—A。结果:治疗第3天,A、B组MAS评分的无明显区别,(p0.05);C组较A、B两组明显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4周时,A组AROM评分较B组的明显下降(p0.05);C组的MAS评分及FMA评分明显优于A、B两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联合肌电刺激定位注射BTX—A定位技术与单独方法定位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肌痉挛相比临床疗效更好,定位准确,能有效避开血管神经,减少出血,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臂伸肌运动点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A组,n=47)和对照组(B组,n=47)。B组予以常规康复疗法,A组采用常规康复联合前臂伸肌运动点针刺疗法。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自理能力指数(BI)评估结果,记录其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及BI评估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其中A组增幅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Brunnstrom分级优良率为78.7%,显著高于B组的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前臂伸肌运动点针刺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上肢功能,利于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配合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踝跖屈内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佩戴踝足矫形器结合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ENS.治疗前后均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下肢痉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22.55±3.10)分比(18.56±1.5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3.82±5.20)分比(67.66±4.15)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11.78±1.08)分比(3.01±0.56)分;下肢痉挛评分:(7.88±1.08)分比(6.15±1.33)分](P<0.05).结论 TENS配合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拮抗肌相应穴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的康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内科、针推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Bobath疗法进行治疗,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两组患者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31.67%,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18.33%,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O.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为(8.41±4,58)分,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为(14.79±5.2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超 《健康研究》2016,(5):539-541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训练对缓解脑梗偏瘫患者上肢痉挛和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86例脑梗后偏瘫上肢功能运动障碍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都给予8周的常规康复训练,B组给予8周的常规康复训练和局部振动训练,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评价2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和MAS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且A组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局部振动训练可以改善常规康复训练脑梗死偏瘫上肢功能运动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并缓解其上肢痉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AM-800神经功能重建仪进行下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法,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Fugl-Meyer上肢得分、下肢得分及肢体运动总分均上升,其中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值更显著,FIM量表评分、Fugl-Meyer下肢得分上升更显著(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降低神经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析离心收缩训练联合强制诱导运动疗法(CIMT)对痉挛型偏瘫脑瘫儿童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为临床儿童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2例痉挛型偏瘫脑瘫儿童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CIMT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离心收缩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两组儿童的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改良Barthel指数(MBI)得分以及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的患侧肱二头肌的均方根值(RMS)。结果 治疗前,两组儿童的MAS评分、UEFT评分、MBI评分及肱二头肌表面肌电RM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UEFT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较对照组的两项评分提高更明显(t=2.641、7.258,P<0.05);而联合组和对照组MAS评分、肱二头肌表面肌电RMS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6、t=3.623,P<0.05)。结论 离心收缩训练联合强制诱导运动疗法可以更显著改善痉挛型偏瘫儿童屈肘肌群痉挛状态,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Am1000A(双通道)型肌电生物反馈(EMGBF)治疗技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背屈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手段治疗8周;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共同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测定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踝关节最大背屈时胫前肌等长收缩肌电积分值(iEMG),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改良Ashworth评价量表等评估患者的足背屈改善程度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AROM、踝关节最大背屈时胫前肌等长收缩iEMG值、BBS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各项数据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研究组各项数据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Ⅰ级患者占40.00%,研究组Ⅰ级患者占23.33%;治疗后,2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评价量表评级结果均优于治疗前,评级为Ⅰ级的患者比例均得到了提升,其中对照组为63.33%,研究组53.33%。结论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联合应用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背屈功能有良好改善作用,能有效增强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灸分阶段和屈、伸肌取穴治疗中风偏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阶段和屈、伸肌取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新程序疗法的疗效。方法以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恢复六阶段表作为治疗偏瘫划分阶段标准,分阶段和选取不同屈肌、伸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同时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设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比常规针刺治疗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神经反射弧的原理,结合康复学的有关评定措施,分阶段和不同屈肌、伸肌取穴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新程序疗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肌张力障碍的疗效,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于安徽省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双下肢痉挛的脑瘫患儿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治疗组在超声定位引导下予BTX-A注射,次日行常规康复训练。所有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修正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行双下肢肌肉痉挛程度和粗大运动功能的评价。结果 两组在治疗1、3、6个月后MAS及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间点治疗组痉挛程度的缓解及运动功能的提高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MAS评分在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TX-A疗效有一定的时限性。结论 运用超声定位引导BTX-A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能更好的缓解其双下肢痉挛性肌群的肌张力,改善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43(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灸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肢体活动能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案追溯的方法,将14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采用一般康复治疗+感觉训练,60例)及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治疗,85例).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Fu-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6.14±10.16)分比(37.49±8.76)分,(42.37±6.34)分比(29.15±5.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伴感觉障碍的偏瘫患者实施感觉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