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及p21waf1蛋白表达与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导入人舌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法检测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及其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中p53基因的mRNA水平;W estern blot检测亲本、耐药细胞和转染细胞中p53、p21waf1、P-gp和MRP蛋白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不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在人舌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中p53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并且未检测到p21waf1蛋白的表达;转染了wt-p53的耐药细胞Tca8113/BLM/p53中p53和p21waf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而P-gp和MRP的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其对药物BLM的敏感性增加10.1倍(P<0.01);转染细胞的周期也发生改变,G2期细胞增加,G1和S期细胞减少,转染细胞明显出现凋亡。结论人舌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通过p53和p21waf1的表达下调使得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P-gp和MRP表达上调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p53及p21^wafl蛋白表达与人舌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53及p21^wafl蛋白表达与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导入人舌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法检测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及其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中p53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亲本、耐药细胞和转染细胞中p53、p21^wafl、P-gp和MRP蛋白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不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在人舌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中p53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并且未检测到p21^wafl蛋白的表达;转染了wt—p53的耐药细胞Tca8113/BLM/p53中p53和p21^wafl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而P-gP和MRP的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其对药物BLM的敏感性增加10.1倍(P〈0.01);转染细胞的周期也发生改变,G2期细胞增加,G1和S期细胞减少,转染细胞明显出现凋亡。结论 人舌癌耐药细胞系Tca8113/BLM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通过p53和p21^wafl的表达下调使得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P—gp和MRP表达上调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黄体酮 (ProgresteroneProg)对人舌癌耐药细胞Tca8113 /BLM的逆转作用和机制。方法 以人舌癌耐药细胞Tca8113 /BLM为研究对象 ,以逆转剂维拉帕米 (VerapamiVera)为对照 ,采用MTT法检测Prog对细胞Tca8113 /BLM逆转 ;流式细胞仪检测Prog对细胞内阿霉素 (ADM)浓度聚积、细胞膜上P -gp的表达 ,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ca8113、Tca8113 /BLM细胞对BLM的IC5 0分别为 10 1和 12 0 1;加用 2umol/LProg作用细胞后Tca8113、Tca8113 /BLM细胞对BLM的IC5 0分别为 9 5 6和 12 1,耐药细胞对BLM的增敏倍数为 9 92 ;ADM浓度在Tca8113 /BLM细胞内明显增加 (P <0 0 1) ,而亲本细胞Tca8113没有明显改变 ;细胞膜上的P -gp的阳性表达率也显著下降 ( P <0 0 1) ;细胞周期发生改变 ,G1细胞减少 ,G2期和S期细胞增多。结论 Prog能显著提高耐药细胞内药物的浓度 ,可逆转人舌癌耐药细胞Tca8113 /BLM对BLM的耐药作用 ,其逆转机制可能与P -gp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对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2细胞,SDF-1慢病毒(4μl,1×1010病毒颗粒)和同剂量siRNA SDF-1转染Hep-2细胞6 d后,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 SDF-1组和SDF-1组。MTT法检测各组Hep-2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检测各组细胞SDF-1、CXCR4及血管内皮因子C(VEGF-C)mRNA相对表达。结果:镜下观察SDF-1组Hep-2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RNA SDF-1组,MTT法显示SDF-1组Hep-2细胞在8 d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RNA SDF-1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DF-1转染组SDF-1、CXCR4和VEGF-C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iRNA SDF-1组(P0.05),而对照组和siRNA SDF-1组SDF-1、CXCR4和VEGF-C mRNA表达未见显著差异(P0.05)。SDF1与CXCR4及VEGF-C mRNA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SDF-1/CXCR4信号通路能够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喉癌Hep-2细胞增殖,SDF-1/CXCR4信号通路可成为治疗喉癌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化诱导剂苦参碱(Matrine Mat)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发生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癌TCA-8113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舌癌TCA-8113细胞进行干预。分别采用MTT:细胞周期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等方法,观察其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该作用发生的机制。统计学分析采用1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做显著性比较,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经Mat处理后的舌癌TCA-8113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周期明品阻滞;其PC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Mat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增殖抑制作用发生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周期阻滞及调控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CXC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以及 SDF-1对 MMP-2和 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初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60例切除癌组织标本(术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宫颈鳞癌)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6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SDF-1、CXCR4、MMP-2和 Ki-67在两组标本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DF-1、CXCR4、MMP-2和Ki-67在研究组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0%,68.33%,70.00%,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8.33%,13.33%,1.6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3,7.04,4.00,4.00;P〈0.05);在研究组中,SDF-1、CXCR4、MMP-2和Ki-67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呈阳性标本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呈阴性者(χ2=16.692,P〈0.001;χ2=8.496,P〈0.01;χ2=4.762,P〈0.001;χ2=6.125,P〈0.05);SDF-1的表达水平与 CXCR4、MMP-2和 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6,P=0.002;r=0.419,P=0.025;r=0.645,P〈0.001)。结论 SDF-1、CXCR4、MMP-2和 Ki-6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发生、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或许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SDF-1/CXCR4轴可通过加强肿瘤细胞MMP-2和Ki-67分泌的途径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示SDF-1可能是药物治疗该病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组织的SDF-1和CXCR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5年2月行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标本106份,其中卵巢恶性肿瘤34份、卵巢交界性肿瘤35份和卵巢良性肿瘤37份。结果光镜下SDF-1、CXCR4在胞浆内呈黄褐色或棕黄色颗粒。与卵巢恶性肿瘤组比,卵巢交界性肿瘤的SDF-1与CXCR4表达较低(P0.05),卵巢良性肿瘤组无SDF-1与CXCR4表达。SDF-1与CXCR4的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化疗效果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不同年龄和残存瘤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SDF-1与CXCR4的作用下,卵巢癌的增殖、侵袭、转移等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阐明WPG抑制结肠癌细胞EMT从而影响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结肠癌细胞株SW480,分为NC组(阴性对照组)、EMT组(TGF-β1诱导EMT组)、EMT+WPG组、WPG组。给予WPG(116μg/ml)孵育48 h后,western-blot法检测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Vimentin及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结果 TGF-β1诱导SW480细胞中EMT发生。与NC组相比,EMT组E-cadherin、MMP-2、MMP-9表达升高(P=0.004 8、0.002 6、0.000 4),而Vimentin表达降低(P=0.000 7),且增加了SW480细胞的侵袭(P=0.001 3)及迁移数量(P0.01);经WPG处理后(EMT+WPG组)E-cadherin、MMP-2、MMP-9表达降低(P=0.013、0.031 5、0.000 9),而Vimentin表达升高(P=0.000 1),且细胞侵袭(P=0.012 1)及迁移数量减少(P0.01)。单纯给予WPG对SW480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MMP-2、MMP-9表达及对细胞侵袭及迁移无影响(P=0.518、0.238、0.281、0.315 3)。结论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能抑制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EMT进程,降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在舌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及可行性,探讨舌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TNF,IFN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对化、放疗的影响。结果 (1)TNF,IFN对Tca8113的抑制作用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二者合用时抑制作用比单用时明显增加(P<0.05);(2)TNF,IFN能明显增强低剂量Taxol、DDP、PLM等化疗药物对Tca8113的生长抑制作用(P<0.05)或(P<0.01;(3)TNF能增强2-8Gy放疗剂量下对Tca8113杀伤作用(P<0.01)。结论 TNF、IFN可能提高舌癌(Tca8113)化、放疗效果,降低其毒性,在舌癌的综合治疗中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黄芩苷对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黄芩苷作用后SW480细胞中MMP-9和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黄芩苷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黄芩苷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012,P=0.0017);并且黄芩苷能够下调SW480细胞中MMP-9和COX-2蛋白的表达(P=0.0013,P=0.0036)。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下调MMP-9和COX-2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3):177-181
目的:利用试验方法探究SDF-1/CXCR4生物轴在胃癌淋巴转移中可能分子机制。方法:2017年6月-2020年10月间在医院普外科对胃癌根治术32例患者,在知情同意下采集胃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对SDF-1、CXCR4、MMP-9、MMP-2表达行免疫组化法检测,进一步分析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淋巴转移组织中SDF-1、CXCR4、MMP-2、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90.63%、93.75%、93.75%,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组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着密切联系。结论:对于胃癌,SDF-1/CXCR4生物轴可能通过调节MMP-9、MMP-2表达促进淋巴转移,并且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为临床判断胃癌治疗效果、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1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表达,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9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 93例宫颈癌患者中P16阳性表达率为59. 14%,SDF-1阳性表达率为65. 59%,MMP-9阳性表达率为54. 84%,VEGF-C阳性表达率为67. 74%。临床Ⅲ期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临床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织低分化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淋巴结转移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宫颈癌患者P16、SDF-1、MMP-9和VEGF-C蛋白呈高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浸润转移评价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p1)与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力的关系,揭示Wip1对SKOV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Wip1沉默后SKOV3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KOV3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结果:细胞迁移距离Wip1-siRNA组(30.33±3.67)短于Control组(59.33±7.69),细胞侵袭到Transwell小室滤膜下细胞数Wip1-siRNA组(17.17±1.84)低于Control组(30.17±3.43),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Wip1-siRNA组MMP-2(0.51±0.01)和MMP-9(0.40±0.03)的表达较Control组(1.00±0.00)降低(均P0.01);Wip1-siRNA组TIMP-1和TIMP-2的表达与Control组未见差异(P0.05)。结论:沉默Wip1能够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抑制MMP-2、MMP-9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胞质聚腺苷酸化物结合蛋白4 (CPEB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42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变组织及其正常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宫颈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PEB4的表达;采用siRNA转染沉默宫颈癌Siha细胞中CPEB4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P53、Twist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CPEB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转染CPEB4 siRNA的Siha细胞增殖活性减弱,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且细胞中P53蛋白表达上调、Twist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CPEB4在宫颈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P53和Twist1的表达影响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对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卵巢癌CAOV3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给药),实验组1(100 ng/ml SDF-1),实验组2(50 μmol/L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实验组3(50 μmol/L LY294002,作用0.5h后加入100 ng/ml SDF-1).采用MTT法检测卵巢癌CAOV3细胞经不同药物处理后24、48和72 h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实验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经不同药物处理48h后卵巢癌CAOV3细胞的侵袭能力、Akt磷酸化程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SDF-1可以明显促进卵巢癌CA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5),LY294002可以抑制卵巢癌CA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5);实验组3卵巢癌CAOV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与实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F-1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诱导MMP-9蛋白表达上调,增强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应用LY294002阻断PI3 K/Akt信号传导通路可显著抑制SDF-1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小RNA-1246(miR-1246)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慈溪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GDM患者和5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胎盘组织中miR-1246与胎盘特异性基因1(PLAC1)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LAC1蛋白表达。脂质体技术体外转染miR-1246模拟物、抑制物及阴性对照(NC)至人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及Annexin V-FITC/PI实验分别观察其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蛋白质印迹分析miR-1246与PLAC1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1246在GDM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胎盘组织(P0.01),而PLAC1 mRNA与蛋白在GDM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1)。体外转染miR-1246模拟物过表达miR-1246后,可明显抑制HTR-8/SVneo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P0.01)。而体外转染miR-1246抑制物抑制miR-1246后,可明显促进HTR-8/SVneo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P0.01)。PLAC1的3'-非编码区(3'-UTR)存在于miR-1246结合序列,miR-1246能够明显降低PLAC1-WT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转染miR-1246模拟物可显著降低PLAC1的蛋白表达水平,而转染miR-1246抑制物结果与此相反(P0.05)。结论 miR-1246在GDM患者胎盘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抑制miR-1246可显著促进胎盘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并抑制其凋亡,miR-1246可能通过负调控PLAC1参与GDM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组织中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硫酸基转移酶2A1(SULT2A1)表达量与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在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测定MLCK、SULT2A1的mRNA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MLCK、SULT2A1及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MLCK的mRNA表达量以及MLCK、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生存素(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MMP9、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SULT2A1、Bcl-2相关X蛋白(Bax)、自杀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 L)、Rb、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以及SULT2A1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子宫肌组织;子宫肌瘤组织中Bcl-2、Survivin、PCNA、SDF-1、CXCR4、MMP2、MMP7、MMP9、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蛋白表达量与MLCK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与SULT2A1的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Bax、Fas、Fas L、Rb、PTEN、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与MLCK的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与SULT2A1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子宫肌瘤组织中MLCK的高表达以及SULT2A1低表达会促进细胞的增殖、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扶正合剂联合miR-2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采用扶正合剂进行干预。将anti-miR-NC、anti-miR-210分别转染至MDA-MB-231细胞;将miR-NC、miR-210 mimics分别转染MDA-MB-231细胞,再使用扶正合剂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2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p21、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0.56±0.05)比较,乳腺癌细胞组OD值明显上调,为(0.96±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55,P=0.000);与乳腺癌细胞组比较,扶正合剂组OD值显著降低,为(0.3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39,P=0.000)。正常对照组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MMP-2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62.31±5.30)个、(70.33±8.26)个、(0.25±0.0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肾癌786-O细胞,将786-O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姜黄素组、中剂量姜黄素组、高剂量姜黄素组、miR-NC组、miR-637组、高剂量姜黄素+anti-miR-NC组、高剂量姜黄素+anti-miR-637组。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MTT、Transwell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来检测各组的miR-637表达量、细胞活力、迁移侵袭能力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人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比较,肾癌786-O细胞中miR-637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姜黄素组786-O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D1、MMP-2及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21表达显著升高,miR-63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miR-NC组比较, miR-637组的miR-637表达水平提高,miR-637组的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D1、MMP-2和MMP-9表达均显著降低,p21表达升高(均P<0.001)。与高剂量姜黄素+anti-miR-NC组比较,高剂量姜黄素+anti-miR-637组的miR-637表达水平降低,786-O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D1、MMP-2和MMP-9表达均升高,p21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miR-637发挥肾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特异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的表达,检测RNA干扰片段对PC-3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CXCR4的特异性RNA干扰腺病毒载体转染至前列腺癌PC-3细胞72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转染后CXCR4基因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CXCR4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对PC-3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结果 (1)成功将CXCR4-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至前列腺癌细胞PC-3; (2)重组腺病毒转染组CXCR4基因mRNA及蛋白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细胞增殖迅速,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细胞增殖程度显著减少,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 CXCR4-shRNA腺病毒载体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抑制PC-3细胞的侵袭力(P<0.05),抑制率为57.01%,空白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CXCR4-shRNA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中CXCR4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远处侵袭转移,可作为动物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前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