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重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影响,建立相关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18年分娩的足月、无宫内感染、1 min Apgar≥8、体重≥2.5 kg且无畸形的新生儿,按体重分为正常组(2.5~4.0 kg)和巨大儿组(4.0 kg),采集各组脐动脉血标本,使用机载iQM质量管理系统的GEM3500血气分析仪检测脐动脉血pH、PO_2、PCO_2、BE和Lac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体重和分娩方式对脐动脉血气水平的影响。以自然分娩的健康新生儿建立脐动脉血气和乳酸水平的统计学参考区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新生儿408例,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pH、BE高于自然分娩组,而PO_2、PCO_2、Lac低于自然分娩组(P0.01)。296例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及乳酸的参考区间分别为:pH 7.18~7.32,PO_2 10.06~22.68 mmHg,PCO_2 43.53~65.33 mmHg,BE-6.81~-1.15 mmol/L,Lac 2.44~5.38 mmol/L。结论建立了本院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的参考区间;乳酸参考区间与诊断阈值的显著差异提示需建立新生儿窒息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中管路采血代替患者体内采血行血气分析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行局部枸橼酸抗凝的CRRT治疗患者50例,同时经患者体内及血滤管路采集血标本,采血后同时行血气分析,比较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法比较,Ca~(2+)与K~+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管路采血的pH、PO_2、Cl~-低于血管采血(P0.05), PCO_2、Na~+、HCO~-_3、BE、Lac高于血管内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管路采血可以代替血管内采血监测离子钙与钾离子。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前后血液内环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液内环境各项指标可能造成的变化.方法 对35例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使用同型全血,平均换血量为(136.9±27.4)ml/kg.换血速度为92 ml/(kg·h),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糖.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3.78%,换血前后血Na~+、Cl~-、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明显降低[换血前为(4.45±2.40)mmol/L,换血后为(3.87±0.52)mmol/L,t=21.979,P<0.05].换血后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下降[换血前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分别为(511.52±80.21)μmol/L、(145.20±11.70)g/L、(207.84±70.67)×10~9/L、(16.90±10.56)×10~9/L、(1.26±0.32)mmol/L,换血后分别为(236.41±66.54)μmol/L、(128.66±2.54)g/L、(134.86±48.61)×10~9/L、(8.94±7.44)×10~9/L、(0.99±0.22)mmol/L,P<0.05或P<0.01].结论 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Na~+、Cl~-和血糖无明显影响;对总胆红素、Ca~(2+)、Hb、K~+、PLT、WBC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4℃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代谢情况,为制定冷藏保存血小板技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4℃冷藏保存血小板于保存到d1、d3、d5、d7、d10、d14、d21,7个时间点和22℃振荡保存血小板保存到d1、d3、d5,3个时间点时采集血样,检测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血小板血气指标、生物化学指标和低渗休克反应率。结果 4℃冷藏保存血小板在保存7 d内pH、Na~+、Ca~(2+)、Cl~-值无明显变化(P0.05),22℃振荡保存血小板pH、Na~+、Ca~(2+)、Cl~-、PCO_2、PO_2、Lac、HCO_3~-、ctCO_2、Gap(K~+)保存5 d内均有明显变化(P0.05)。血小板保存d5时,22℃保存血小板的pH值明显低于4℃保存血小板,而LDH和Lac值明显高于4℃保存(P0.05)。LDH、pH、K~+、PCO_2、PO_2、Lac、HCO_3~-、ctCO_2、Gap(K~+)2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4℃冷藏保存5 d内血小板低渗休克恢复率变化不明显(P0.05),而22℃保存血小板HSR恢复率d5与d1相比降低53.77%。结论 4℃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在代谢方面比较,冷藏保存血小板具有代谢慢、乳酸产生少、pH降低慢及葡萄糖消耗低等特点,4℃冷藏保存血小板10-14 d时仍有一定的HSR恢复率。就血小板代谢数据比较,4℃冷藏保存血小板建议保存10-14 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简称GEM 3000)检测血钾(K~+)、血钠(Na~+)、二氧化碳总量(TCO_2)、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与强生Vitros 4600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简称Vitros 4600)、Sysmex XS 800i血液分析仪(简称XS 800i)检测相同项目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8—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医院同时接受血气分析检测及外周血电解质和血常规检测的117例门诊患者的血液样本。排除不合格样本32份,最终纳入85份合格样本。分别采用GEM 3000、Vitros 4600和XS 800i进行K~+、Na~+、TCO_2、Hb和HCT检测,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9-A2文件进行回归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以系统误差(SE)≤1/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允许总误差(TEa)作为临床可接受判断标准,在医学决定水平判断检测系统间结果偏差是否可接受。结果 GEM 3000检测动脉全血与Vitros 4600 / XS 800i检测静脉血清K~+、Na~+、TCO_2、Hb和HCT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mmol/L):3.6±0.7比3.9±0.7,Na~+(mmol/L):139.9±4.4比141.1±4.7,TCO_2(mmol/L):22.9±3.8比21.7±3.7,Hb(g/L):138.7±30.5比133.1±27.7,HCT(%):42.3±9.1比39.9±7.5,均P0.05〕。以GEM 3000检测结果为因变量(Y),Vitros 4600和XS 800i检测结果为自变量(X),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K~+、Na~+、TCO_2、Hb和HCT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0.987X-0.28,r=0.993;Y=0.938X+4.60,r=0.974;Y=0.995X-1.20,r=0.973;Y=1.082X-7.12,r=0.941;Y=1.147X-3.45,r=0.956。在医学决定水平只有TCO_2在两种检测系统SE1/2 TEa,K~+、Na~+、Hb、HCT项目均SE1/2 TEa。结论动脉全血TCO_2检测结果可用于临床监测,而动脉全血的K~+、Na~+、Hb、HCT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特点及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1—31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数据,若满足下列任何一项[pH值<7.0,剩余碱(BE)<-12.0 mmol/L,血乳酸(Lac)≥6.0 mmol/L]即被诊断为酸血症。以是否发生酸血症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80例新生儿,其中11例存在酸血症,酸血症发生率为6.1%。酸血症新生儿的Lac≥6.0 mmol/L,而其中pH值<7.0的仅1例,BE<-12 mmol/L的有3例。酸血症新生儿较非酸血症新生儿pH值和BE水平均更低[pH值:7.09(7.08,7.17)比7.29(7.25,7.33),BE(mmol/L):-11.40(-12.55,-8.75)比-2.90(-4.50,-1.10),均P<0.001],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Lac水平均更高[PCO2(mmHg;1 mmHg≈0.133 kPa):64.00(59.00,67.50)比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儿乳酸的范围及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脐血血气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108例正常新生儿及55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在建立自主呼吸以前,分别采集脐动脉血、脐静脉血及末梢血,测定相应的乳酸值,并对临床诊断胎儿官内窘迫的新生儿同时监测脐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结果 无临床胎儿官内窘迫组新生儿脐动脉血平均乳酸值为(2.6±1.4) mmol/L,脐静脉血平均乳酸值为(2.3±1.2)mmol/L,末梢血的平均乳酸值为(2.8±1.3)mmol/L.脐动脉血与脐静脉血、末梢血的乳酸水平呈明显的直线相关;胎儿宫内窘迫组新生儿脐动脉血平均乳酸值为(4.3±2.4)mmol/L,脐静脉血平均乳酸值为(3.9±2.1)mmol/L,末梢血的平均乳酸值为(4.1±2.0) mmol/L;正常新生儿与宫内窘迫新生儿两组间的乳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脐动脉、脐静脉、末梢血的乳酸值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乳酸检测可作为代谢性酸中毒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重复性、准确性、互染、检测能力、线性、回收、电极稳定等实验,对深圳越华公司生产的MI-921型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测试评价,结果显示:总重复性(TCV):K~+5.51%、Na~+2.73%.Cl~ -4.63%;重复性(批内CV):K~+1.99%,Na~+1.64%,Cl~-1.66%;互染率:K~+4.76%,Na~+2.84%,Cl~-3.42%;检测能力:K~+1~10mmol/L,Na~+100~200mmol/L,Cl~-50~200mmol/L;回收率:K~+102.4%,Na~+100.4%,Cl~-103.4%.  相似文献   

9.
CHIRON 644 Na~+/K~+/Cl~-分析仪是一种小型电解质分析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急诊化验等小批量标本的电解质测定。仪器有两点定标值:第一点(standard)定标值Na~+140 mmol/L,K~+4.00mmol/L,Cl~-100mmol/L;第二点(slope)定标值Na~+1(?)0 mmol/L.K~+ 8.00 mmol/L;Cl~-70 mmol/L。该仪器虽可自动进行一点、二点定标,但多种原因可影响仪器定标的通过,现总结几种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定标漂移 (cal drift)和定标不稳定(cal unstable)进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性别、分娩方式及体重对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参数的影响并建立海南地区脐动脉血气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 将于该院出生的足月、无畸形的活产婴儿288例纳入研究,其中正常体重新生儿249例,巨大儿39例。采集受试者脐动脉血标本,检测血气参数[pH值、氧分压(PO2)、标准碳酸氢根(HCO3-std)、剩余碱(BE)、总二氧化碳(ctCO2)、氧容量(BO2)、葡萄糖、乳酸]。将正常体重新生儿按性别、分娩方式分组并进行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的比较。此外,将纳入研究的新生儿按体重分为正常体重组(249例)和巨大儿组(39例)并进行脐动脉血气参数比较。以健康的顺产新生儿作为数据来源建立本地区脐动脉血气的统计学参考区间。结果 男性新生儿的pH值、HCO3-std、BE、ctCO2低于女性新生儿,而葡萄糖和乳酸高于女性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pH值、HCO3-std、BE、ctCO2低于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血血气分析与羊水性状评价新生儿缺氧窒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缺氧窒息患儿53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55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分娩后即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新生儿出生后羊水性状。结果两组观察组PH、PCO_2、HCO_3、B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新生儿缺氧窒息与脐血血气分析中PH、PCO_2、HCO_3、BE有关联,随着PH与BE值下降,PCO_2与HCO_3值上升,新生儿出现缺氧窒息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脐血血气分析与羊水性状评价以及缺氧窒息人数结果比较,脐血血气分析结果 PH与BE与羊水性状趋势一致,但PCO_2与HCO_3与之趋势相反,羊水性状0度至III度过程,缺氧窒息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采用脐血血气分析与羊水性状评价新生儿缺氧窒息比较符合生理病理的最终诊断,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新生儿出生时的状态,为在临床上是否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探讨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3月于该院出生的358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3115例Apgar评分正常的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对分娩方式、是否早产、羊水情况、围生期并发症等可能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11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碱剩余(BE)、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水平的参考范围分别为7.30±0.10、(-3.47±1.87)mmol/L、(32.98±21.23)mm Hg、(41.89±16.93)mm Hg、(4.79±1.32)mmol/L.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早产、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更低.结论 早产儿、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异常更显著,需加强监测,以减少该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探讨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3月于该院出生的358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3115例Apgar评分正常的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对分娩方式、是否早产、羊水情况、围生期并发症等可能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11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碱剩余(BE)、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水平的参考范围分别为7.30±0.10、(-3.47±1.87)mmol/L、(32.98±21.23)mm Hg、(41.89±16.93)mm Hg、(4.79±1.32)mmol/L.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早产、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更低.结论 早产儿、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异常更显著,需加强监测,以减少该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血电解质K~+、Na~+、Cl~-浓度的测定。方法电解质分析仪24小时开机状态,急诊标本置于一次性塑料管内,马上上机测定全血K~+、Na~+、Cl~-浓度。结果132例急诊样本测全血和1h分离血清K~+、Na~+、Cl~-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t值分别为2.90,3.84,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调查912例体检合格者通过(?)±1.96s计算,确定本室K~+、Na~+、Cl~-浓度参考值为K~+3.5~5.2 mmol/L、Na~+135~146 mmol/L,Cl~- 96~107 mmol/L。结论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电解质分析仪测全血K~+、Na~+、Cl~-从抽血至报告10min完成,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和乳酸测定对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前脐动脉血流监测正常,足月分娩无妊娠并发症,出生时Apgar评分≥8分且产前、产时胎心监测正常的86例新生儿进行分析,在其出生后第一次啼哭前钳夹脐带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结果:脐动脉血p H值(7.263±0.082),Pa CO2(53.785±11.382)mm Hg,Pa O2(48.3±8.6)mm Hg,乳酸(3.526±0.609)mmol/L。p H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1),p H与Pa CO2呈显著负相关(r=-0.701,P0.01),p H与Pa O2呈显著正相关(r=0.629,P0.01)。Apgar评分≥8分的86例新生儿中,呼吸性、混合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分别有10例(11.63%)、4例(4.65%)和2例(2.33%)。脐动脉血p H及乳酸测定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乳酸测定能客观地反映新生儿异常情况及机体的内环境,可弥补Apgar评分之不足,对新生儿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分析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的检测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及参考区间等对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检测K~+正常水平与病理水平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0.38%和0.66%,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0.39%和0.95%;Na~+正常水平与病理水平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0.14%和0.22%,批间精密度CV分别0.31%和0.45%;Cl-正常水平与病理水平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0.60%和0.93%,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0.51%和1.54%,均满足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88)标准。准确度检测结果在室间质评的允许范围。线性:K~+Y=0.989 7 X~+0.490 0,R~2=0.997 4;Na~+Y=0.996 7 X-1.584 8,R~2=0.999 2;Cl-Y=0.996 9 X~+0.294 3,R2=1.000 0。可报告范围:K~+1.97~20.44mmol/L,Na~+28.80~195.95mmol/L,Cl-13.20~164.54mmol/L。生物参考区间验证通过。结论验证方案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电解质项目在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等方面均达到了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的要求,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医学实验室离子选择电极(ISE)法检测血清钾离子(K~+)、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的测量不确定度(MU),提高检测质量。方法参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2012年发布的《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采用"自上而下"方法,联合室内质量控制(IQC)和室间质量评价(EQA)数据评估K~+、Na~+、Cl~-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_(rel)),对2个主要分量[U_(crel)(bias)和U_(rel)(Rw)]分别设定管理目标,将未达标项作为提高检测质量的重点。结果当K~+水平在3.64~4.41和5.70~7.00 mmol/L时,其MU分别为8.84%和7.76%,U_(crel)(bias)未达标,U_(rel)(Rw)达标,ISE法检测K~+的正确度性能需改进;当Na~+水平在106~122和130~152 mmol/L时,其MU分别为5.20%和4.60%,U_(crel)(bias)和U_(rel)(Rw)均未达标,ISE法检测Na~+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性能均需提高;当Cl~-水平在68.9~78.3和96.4~107.9 mmol/L时,其MU分别为7.15%和6.86%,U_(crel)(bias)和U_(rel)(Rw)均未达标,ISE法检测Cl~-的正确度和精密度性能均需提高。结论在医学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管理工作中,参照CNAS文件,联合IQC和EQA数据评估并分析MU及其主要分量,能够明确具体检测性能的不足,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4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值(pH.PCO_2.PO_2.HCO_3.TCO_2 BE.SBE.SAT.SBC)、各值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异不显著。本组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时常存在混合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由于便捷及时,临床常采用即时检测(POCT)分析仪检测电解质等项目,但POCT与中心实验室检测方法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常用Cobas b 123血气分析仪部分检测项目与中心实验室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为临床报告解读提供可靠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该院住院患者合格新鲜全血标本55例,分别采用床旁Cobas b 123血气分析仪及中心实验室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乳酸(LAC)、血糖(GLU)检测,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9-A2文件,进行回归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以1/2CLIA′88允许误差作为临床可接受判断标准,对两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进行判断。结果配对t检验表明两检测系统Na~+、K~+、Cl~-、LAC和GLU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检测系统Na~+、K~+、Cl~-、LAC和GLU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其中Na~+、K~+、Cl-、GLU、LAC检测结果的平均SE1/2TEa(CLIA′88,CAP),均可被接受。结论血气分析POCT与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比研究,差异可被临床所接受,但应重视血气分析POCT质量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IQM数据对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再激活试剂包进行性能评估。方法利用再激活试剂包的IQM数据,对过程控制液A、B各检测项目的西格玛值(σ)、平均偏倚(Bias)、假失控率(Pfr)、误差检出率(Ped)、假失控率分析批长度(ARLfr)、误差检出率分析批长度(ARLed)及平均误差检出时间(ADT)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过程控制液A除项目K~+、Ca~(2+)、乳酸外,其余检测项目σ均8.00;除K~+、Ca~(2+)、乳酸外,其余检测项目的 Pfr均0.50%;Ped值除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血细胞比容(Hct)项目95%外,其余检测项目均90%;误差平均检出时间(ADT)除血糖外均13h。过程控制液B除项目Ca~(2+)的σ为5.93,其余检测项目σ均7.00;除Ca~(2+)外,其余检测项目的 Pfr均0.50%;Ped值除Na~+和乳酸外,其余检测项目均99.50%;ADT均44.00min。结论通过仪器的智能化质量管理能充分保障再激活试剂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试剂包的残余试剂,从而降低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