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2组,即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行开展专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采用HAMD量表和HAMA量表评判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行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改善,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时辅助专科护理联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听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听力受损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评分及听力受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6.6%(P <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护理可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其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7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研究科学性及患者知情权的基础上以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调查显示: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多合并有焦虑情绪,临床护理中加入心理干预可将护理效果最大化,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相似文献   

4.
龚献 《现代保健》2014,(36):86-88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均予以高压氧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1.18%,治疗总有效率91.18%,均高于对照组的64.71%、6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过程中,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而且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与对照组采取相同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日早晚各加1次放松训练护理.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值、睡眠情况及听力恢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睡眠质量及听力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松训练是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在不同护理方法下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躁等因子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心理状态改善明显,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预见性告知护理管理理念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和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氧、抗病毒等治疗和健康教育,实验组(50例)在以上基础采用预见性告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2%)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实验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为(1.66±0.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6%)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施预见性告知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焦虑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应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实施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延续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采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集束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5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集束护理干预方式与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判别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集束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胸腔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肺癌晚期进行胸腔置管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2016年1月-2017年7月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前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胸腔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对比两组认知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认知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上为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整体康复效果较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2例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情绪状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与肛门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大大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赋能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SHL)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耳鼻喉科收治的SHL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以赋能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群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6.0%vs.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赋能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SHL患者心理状况,进而保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脑中风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中风后伴抑郁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脑中风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作用价值。方法:本次100例研究对象均为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入院日期为2018.1-2019.1,利用数字分配法为患者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例数:50)、对照组(例数:50),将优质护理干预实施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组间护理有效率、负性心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结果相比对照组,有效率结果具有统计学优势(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负性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性较小,不具备统计学对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抑郁及焦虑负性心理评分差异化明显,观察组有对比优势(P0.05)。结论:本次采取优质护理手段为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护理效果明显,因此优质护理可以作为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认知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患者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实验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等)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SAS、SDS平均值[(38.95±3.5)、(39.52±4.12)分]均优于对照组[(46.62±4.18)、(44.62±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加快患者的治疗进程,缩短患者的恢复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不孕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2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2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无抑郁(26.67%)、轻度抑郁(41.67%)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无焦虑(30.0%)、轻度焦虑(45.0%)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90.25±10.04)、生理职能(85.42±17.91)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得分及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不孕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AIDS确诊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7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效能平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减轻AIDS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共收治6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其普通护理与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耳鸣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更低,且耳鸣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从而保障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身体状态、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综合状态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4.00%)例低于对照组不良实际总发生率10(20.00%)例,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给予开展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其临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其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可广泛推广实施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