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英  郭昕 《河北中医》2014,(2):178-181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气虚痰瘀、痰湿壅盛证(简称气虚痰瘀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时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一二聚体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原发性高血压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1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活血中药复方汤剂。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压、FIB、D-二聚体及血、尿β2-MG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中医症状积分、FIB及血、尿β2-MG均降低(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β2-MG降低明显(P〈0.05),其他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中药复方汤剂能有效降低气虚痰瘀证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轻高凝状态,减轻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3,34(3):286-288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涤痰法配合醒神开窍针刺法对脑梗塞康复期气虚血瘀痰浊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祛瘀涤痰汤配合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28d。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评分下降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9,P<0.01);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评分下降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P<0.05)。结论:益气祛瘀涤痰法配合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生活能力评定等指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尿微量白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择MS患者80例,根据中医证候分为痰瘀互结型,气滞湿阻型,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比较。结果:MS痰瘀互结型患者的MAU高于气滞湿阻型及脾肾气虚型(P0.05);MS痰瘀互结型患者的IMT大于气滞湿阻型(P0.01),大于脾肾气虚型及气阴两虚型(P0.05)。结论:痰瘀互结型的MS患者更应注意肾脏及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尿微量白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以作为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眼底血管改变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76例高血压合并MS患者(分为4个中医证型)和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眼底血管改变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MS患者血脂紊乱、高血糖主要集中于痰瘀互结型与气阴两虚型;高血压合并MS患者眼底和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单纯高血压者;气阴两虚型及痰瘀互结型较其他证型更易发生眼底改变与肾损害。结论高血压合并MS患者更应注意眼底血管及肾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眼底检测及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高血压合并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痰浊阻窍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痰法(九味增智饮)和尼莫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均治疗35天。[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35天后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单一尼莫地平片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杜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64例,按照就诊排序分为两组:单号为氢氯噻嗪组,双号为杜仲降压片组,治疗3个月后测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杜仲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比氢氯噻嗪组降低(P<0.05),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杜仲具有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MAU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8周为1+ff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变化。结果:治疗组MAU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杞菊地黄丸是治疗高血压MAU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影响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接受益气化痰活血法中医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规范治疗,时间为14天。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绞痛分级、心绞痛计分、血脂的变化,并常规检测不良反应指标。结果:治疗组对TC、TG、LDL-C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心绞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对气虚痰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降脂作用,并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发作,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观察,探讨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不同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根据四诊合参,辨证分型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脾肾阳虚四个证型,观察各证型组诊室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并做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1)在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脾肾阳虚占51.42%,肾阳虚衰占34.76%,肾阴亏虚占8.57%,脾虚气陷占5.24%。2)脾肾阳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其他三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衰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肾阴亏虚证患者,但高于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证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脾肾阳虚、肾阳虚衰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阴亏虚、脾虚气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患者中以脾肾阳虚所占比例最高。2)高血压病四种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最大。3)脾肾阳虚证、肾阳虚衰证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其他证型明显升高,说明肾阳虚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云鹰  高雅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58-458
肾病综合征(以下称NS),中医多属水肿范畴。笔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S患儿尿微量蛋白,观察其变化,并探讨其与中医分型间有何内在联系。1临床资料选择1989~1996年NS活动期住院病人73例,本组均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诊断与分型标准。按“中药新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探讨冠心病痰浊证与气虚证的中医分型与其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65例,其中痰凝心脉证组37例,心气虚弱证组28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computer,GC/MS)测定两种中医证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并分析其代谢谱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扫描100多个色谱峰,将得到的色谱图与质谱库进行匹配鉴定,最终得到准确定性的化合物46个。MCTree分析结果显示,痰浊证及气虚证患者可被有效区分开,鉴别这两种证型贡献值最大的化合物为丝氨酸,其次为缬氨酸、2羟基丙酸等。对两种证型代谢物量进行比较,发现痰浊证丝氨酸、2-羟基丙酸显著高于气虚证组(P0.05)。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型在代谢组学方面的差异,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基础,提示代谢组学技术可能成为中医辨证分型的新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中医不同证型与尿中4种微量蛋白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17例哮喘患者尿中4种微量蛋白,并与66名健康人组对比。结果:哮喘患者尿白蛋白(UAlb)、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β2-微球蛋白(Uβ2-m)、尿Tamm-Horsfall蛋白(UTHP)呈不同程序增高,并按中医肺虚型、肺脾两虚型和肺肾两虚型顺序呈渐增趋势。并证实尿4种微量蛋白测定对肾功能受损判断较血BUN、S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病(EH)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近年来,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实验及临床检验相关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有助于揭示中医辨证分型的本质,指导临床治疗,促进高血压的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血瘀证与痰浊证患者血液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联素(ADPN)、瘦素(LPT)、游离脂肪酸(FFA)及血脂水平[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载脂蛋白A)、apo-B(载脂蛋白B)]的变化,探讨其在CHD血瘀证及痰浊证辨证分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0例痰浊证CHD患者(T组),43例血瘀证CHD患者(X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N组)血液中ET、NO、LPO、MDA、SOD、GSH-PX、ADPN、LPT、FFA及血脂(TG、TC、LDL-C、HDL-C、apo-A、apo-B)水平。结果 (1)X组及T组ET、LPO、MDA、FFA、TG、TC、LDL-C水平较N组显著增高,其中X组ET、LPO、MDA水平较T组增高明显,其余则为T组增高较明显。(2)X组及T组NO、SOD、GSH-PX、ADPN、LPT、HDL-C、apo-A/apo-B水平较N组显著降低,其中X组NO、SOD、GSH-PX水平较T组降低明显,其余为T组降低明显。结论 CHD血瘀证与痰浊证在ET、NO、LPO、MDA、SOD、GSH-PX、ADPN、LPT、FFA及血脂(TG、TC、LDL-C、HDL-C、apo-A/apo-B)变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些实验指标可以作为CHD痰浊证及血瘀证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我们应用超声心动图多普勒技术,按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观察31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其Ⅰ、Ⅱ期患者的心内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关系。1 一般资料:高血压病Ⅰ期患者9例,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短的6~7年,最长的10多年,平均8~9年;临床表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高血压病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改变的特点,提出以这种病理改变的物质基础作为本病辩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作者通过研究观察到,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共同特点,故认为这种特定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是肝肾阴虚的病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研究表明,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恶化及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笔者观察了脑心通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四川中医》2021,39(8):210-213
目的:观察正常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两种方式对痰浊内阻证高脂血症患者症状以及诱发后续并发症的不同改善作用。方法:选择了临床最为常见的高脂血症类型痰浊内阻证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仅进行了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针对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的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通过中医疗效评价护理效果,并统计在实验过程中诱发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血脂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指标与护理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效慢,而根据中医理论指导的进行了辨证施护的观察组效果较为显著,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显示观察组表现出更好的血液粘度情况的改善作用。此外,根据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组无效率为12.5%,并发症发生率为4.2%;而对照组无效率为29.8%,并发症发生率为10.6%,观察组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一进行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的常规护理相比,综合多种手段的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变血液流变性,减缓痰浊内阻证高脂血症患者的病程发展,提高有效率并减少合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采用加味四物汤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高血压病110例.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对血脂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兹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探讨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发现风阳上扰组舒张压较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组高 (P <0 0 5 ) ,而危险分层低于痰浊上蒙和肝肾阴虚组 (P <0 0 5 )。提示中医证型的不同可能反映出高血压病分级和分层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