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流动力学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TVT-O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VT-O手术治疗2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结果,并进行对比。根据患者主诉,排尿正常、完全自控、无尿失禁为治愈,尿失禁减少〉50%为改善。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后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主观治愈24例,主观改善2例。尿流动力学检测指标中,最大尿流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最大尿道压和腹压漏尿点压力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P〈0.05),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在术前均为负值,术后均为正值。结论尿流动力学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以及对TVT-O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年女性(35~55岁)尿失禁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变化,提高相应诊治水平.方法 对56例尿失禁的中年女性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研究,并与正常对照组(17例)比较.结果 56例患者中压力性(SUI)尿失禁患者为33例(58.93%)(SUI组)、急迫性(UUI)尿失禁患者为9例(16.07%)(UUI组)、混合性(SUI/UUI)尿失禁患者为14例(25.00%)(SUI/UUI组).SUI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27.72±5.21)ml/s高于正常对照组(20.45±7.15)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I组的膀胱初感容量(FS)、正常排尿感觉(ND)、强烈排尿感觉(SD)、急迫排尿感觉(UD)与正常对照组[(135.65±42.73)ml与(132.70±40.65)ml、(166.24±51.42)ml与(160.70±50.44)ml、(315.75±42.34)ml与(320.75±42.34)ml、(320.24±45.03)ml与(335.75±51.98)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UI组及SUI/UUI组患者测得Valsalva漏尿点压力(ALPP)[(62.29±25.40)cm H2O与(88.30±28.54)cm 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41,P<0.05);SUI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最大尿道压(MUP)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29±6.24)cm H2O与(34.45±8.20)cm H2O、(68.20±18.27)cm H2O与(87.14±17.26)cm H2O、(74.24±35.75)cm H2O与(90.66±30.10)cm 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具有较大患者群体,其分类较为复杂,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明确其诊断及选择正确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超声尿动力学初步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超声尿动力学分型,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对6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和35例正常妇女进行了超声尿动力学检查,测量膀胱颈移动度(UVJ—M)和腹压漏尿点压(ALPP)两个特征性参数。结果压力性尿失禁组ALPP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UVJ—M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根据UVJ—M和ALPP两个特征性参数,将压力性尿失禁组的64例病例初步分为四型:A型,UVJ—M≤1.5cm,ALPP〉55cm H2O;B型,UVJ—M〉1.5cm,ALPP〉55cmH2O;C型,UVJ—M≤1.5cm,ALPP≤55cmH2O;D型,UVJ—M〉1.5cm,ALPP≤55cmH2O。结论 压力性尿失禁超声尿动力学初步可分为四型,各型可反映尿道、膀胱颈的不同病理生理及形态改变,有助于该病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采用盆底器官脱垂分度(POP-Q)、盆底电生理、盆底超声、肛肠动力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进行功能评估,探讨各指标与女性SUI的相关性及女性SUI患者盆底整体功能的变化。 方法 共选取SUI女性患者25例作为SUI组,另选取健康女性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OP-Q对2组受试者POP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盆底超声测量2组受检者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以及从静息状态到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颈位置、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倾斜角、盆膈裂孔大小;采用盆底电生理检查评估2组受试者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和疲劳度;并对2组受检者进行肛肠动力学检查。对2组受试者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指标与女性SUI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 SUI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程度(其中POP-QⅠ期,POP-QⅡ期,POP-QⅢ期的例数分别为11例、12例、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va动作时,SUI组的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静息状态到Valsalva动作时,SUI组的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程度、膀胱颈下降距离、尿道旋转角度、Valsava动作时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是女性SUI发生的危险因素,与SUI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盆腔器官脱垂、膀胱颈及尿道支撑功能改变影响了SUI患者盆底整体功能。 结论 女性SUI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活动度越大则POP越严重;POP、膀胱颈和尿道支撑功能的改变会影响女性SUI患者盆底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一、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
压力性尿失禁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表现为当腹压骤增时,如咳嗽、喷嚏、走动、直立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77例SUI行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21例同时行半卧位和站立位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测定.结果:77例中不稳定膀胱者7例(9.1%).61例(79.2 %)ALPP测定见有漏尿:其中56例半卧位测定有35例(62.5%)见有漏尿;42例站立位测定有36例(85.7%)见有漏尿;半卧位无漏尿,改为站立位见漏尿的有8例.最大尿流率为(31.4±11.3)(16.3 ~ 70.1) mL/s、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为(16±8)(2 ~ 37) cmH2O.33例手术,随访21例,16例无尿失禁复发,5例改善.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SU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手术有指导意义,站立位ALPP测定能提高检查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超声评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参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对31例SUI女性患者进行尿道外口超声检查。以耻骨联合下端为原点,沿耻骨联合线45°夹角分别建立X Y坐标轴。于安静状态和深吸气时,测量膀胱颈与耻骨下端的距离以及膀胱颈所对应的坐标值,分别为Dr、Xr、Yr和Ds、Xs、Ys。运用三角函数计算出两种状态下的膀胱颈角度θr、θs、旋转角度Δθ(θs-θr),以及深吸气时膀胱颈移动的距离M。结果 SUI患者深吸气时Y值增大,ΔY(Ys-Yr)明显高于ΔX。ΔY、Δθ、距离M随遗尿量增大而增加。结论 膀胱颈向下移动的距离ΔY、旋转角度Δθ、移动距离M与SUI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能反映膀胱颈的活动度,对SUI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盆底三维超声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肛提肌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的变化。方法对照组35例,尿失禁组32例,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技术,分别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测量肛提肌裂孔横径(N)、前后径(M)、耻骨内脏肌厚度(C)和肛提肌左右支的夹角(1)。结果静息时,尿失禁组与对照组M、N、C、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lsalva和缩肛时,尿失禁组C较对照组薄(P〈0.05);缩肛时,尿失禁组M较对照组长,C较对照组薄(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用于评估耻骨内脏肌功能,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参数与经阴道分娩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6例经阴道分娩生育的的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腹压漏尿点压测定(ALPP)和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对经阴道分娩次数与各个尿动力学参数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经阴道分娩次数与ALPP呈负相关(r=-0.349,P〈0.05),与MucP和FUL没有相关关系(r=-0.219,r=-0.178,均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在压力性尿失禁发病中有一定意义,分娩次数越多,尿失禁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观察尿道不同分段的移动度对于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价值.方法 分别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最大位移时对45例SUI患者(病例组)和20名正常受试(对照组)进行经会阴超声扫查.将整段尿道分为6段,并以耻骨联合为参照建立直角坐标系,测量尿道各个分段在两种状态下的坐标值,计算各分段的移动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尿道不同分段移动度存在不同差异.病例组代表尿道中段的U-2,3,4三点的移动度分别为(2.63±0.62) 、(2.32±0.47)、(2.01±0.41)cm,对照组分别为(2.21±0.54)、(1.92±0.42)、(1.69±0.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U-1,5,6三点移动度分别为(3.01±0.76)、(1.85±0.37)、(1.86±0.66)cm,对照组分别为(2.69±0.87)、(1.72±0.40)、(1.74±0.45)c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SUI与尿道移动度增加、特别是中段尿道移动度的增加有关;经会阴超声能够清晰再现盆底结构,观察尿道不同分段的移动度,有利于诊断SUI.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SUI的女性患者(尿失禁组)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与同期的非SUI的29例同龄女性患者(对照组)的检查结果比较。结果:尿失禁组及对照组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分别为28(17~43)mL/s、21(10~33)mL/s及19(7~31)mL/s、8(2~16)mL/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尿失禁组及对照组的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分别为23(11~34)cmH2O、13(5~25)cmH2O、31(10~50)cmH2O及38(16~62)cmH2O、28(8~48)cmH2O、41(22~82)cmH2O,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UI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增大,而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均降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后各参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1例接受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的女性,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分为SI组(n=145)与对照组(n=536)。观察并比较2组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测量其开放长度、宽度、深度、面积、周长及角度,并计算开放长度占尿道长度的比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对SI的诊断效能。结果 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SI组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后各参数对诊断SI均有一定价值,以开放角度的诊断效能最高,截断值取5.33°时,AUC为0.78,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3.10%、83.21%和76.80%。结论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对于诊断SI均有一定价值,以尿道内口漏斗开放角度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7.
压力性尿失禁是老年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指腹压增高(喷嚏、咳嗽或运动等)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但与逼尿肌的收缩压无关。压力性尿失禁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但患者难于启齿的症状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其正常的社交活动。既往的研究多针对压力性尿失禁发病影响因素[3,4],对患者负性情绪及影响因素少有报道。本文旨在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负性情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康复措施对老年女性轻、中度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5例老年女性轻、中度GSU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心理疏导,康复组配合盆底肌训练、针刺和电针治疗以及干扰电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2组患者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关闭压,采用尿失禁问卷式量表进行尿失禁症状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GSUI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关闭压明显增高(P〈0.01),尿失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老年女性GSUI,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中华护理教育》2015,(6)
目的编制用于评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健康信念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设计初始量表。经专家内容效度评定、预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等过程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和筛选,形成正式量表,然后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结果正式量表包括4个维度:罹患性认知(3个条目)、严重性认知(12个条目)、障碍性认知(8个条目)和利益性认知(7个条目),共30个条目。量表中每个条目均具有较好的鉴别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7,重测信度为0.95。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7,其4个维度用主成分分析均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1个,每个公因子的贡献率均大于50%,每个条目在各自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4。结论编制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健康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健康信念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