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椎板成形术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椎板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式得以发展,用于防止椎板切除术后脊柱失稳和后凸畸形,现这一技术已被普遍用于治疗伴有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和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特别是治疗涉及3个或更多节段的颈脊髓病.最近有学者还用它治疗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引起的颈脊髓病,并取得了良好疗效[1].本术式可通过增加椎管体积对脊髓进行直接减压,通过允许脊髓向背侧迁移离开椎间盘和椎体来完成间接减压.  相似文献   

2.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椎间盘置换手术是一种比较有价值的治疗方法[1-6]。传统的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大部分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存在颈部疼痛,尽管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或者根性疼痛消失。有学者认为颈部疼痛和邻近节段退变有关,在融合节段邻近椎间盘存在退变的病理变化[7-8]。前路颈椎椎间盘切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病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率以及预测其发生的因素。[方法]11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接受颈椎前路椎体问融合术患者,行术后症状的评价,神经学检查及系列放射学检查,分析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率与临床和影像学参数的关系。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率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统计,各参数与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u检验和t检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2—19a,平均9.4a。112例患者中有19例(17%)出现了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其中男12例,女7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未出现症状邻近节段病变的患者比率,5a时比率为89%,10a时为84%,17a时为67%。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的病例中,术前脊髓造影上邻近节段硬膜有明显压迹或MRI上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的病例(P分别为0.0087及0.0299,双样本t检验)。而其他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7名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而进行了手术。[结论]当术前脊髓造影或MRI显示该节段存在无症状性椎间盘退变时,颈椎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与融合的节段数、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的直径或融合节段的曲度都无关。  相似文献   

4.
正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常继发退变,目前尚不清楚退变程度与哪些因素相关。作者随访了166例颈椎前路融合术病例,随访时间5~30年,平均12.7年。观察邻近节段椎间盘高度丢失、骨赘形成、终板硬化、小关节退变以及颈椎弧度的改变。结果发现,90%患者邻近节段骨赘加重,离融合节段越近退变就越严重,与术前退变程度呈负相关。时间越久退变越严重。患者年龄、融合节  相似文献   

5.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融合术是否必然导致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方法]1986~1999年,共346例采用“环锯法前路扩大脊髓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其中,1个间隙55例,2个间隙223例,3个间隙68例.分别评定融合节段头、尾侧相邻间隙及间隔间隙的影像学表现,对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3.5 (4.1 ~18)年,发生邻近节段明显退变的156例(45.1%),间隔节段明显退变的23例(6.6%).间隔节段退变明显少于邻近节段退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头侧邻近节段发生ASD 84例,单纯尾侧邻近节段发生ASD 27例,头、尾侧邻近节段均发生的45例.头侧邻近节段ASD发生率明显高于尾侧邻近节段,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融合间隙数不同分为单间隙组、2间隙组和3间隙组,单间隙术后ASD 25例(45.5%),其中8例(14.5%)需2次手术.2间隙术后ASD 101例(45.3%),其中37例(16.6%)需2次手术.3间隙术后ASD 30例(44.1%),其中12例(17.6%)需2次手术.各组间ASD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加速了ASD的发生,并且多见于头侧相邻节段.单节段或多节段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1 颈椎人工椎间盘的背景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病等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传统手段,自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长期随访发现ACDF术后融合率可达到73%~90%,并且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 [1、2].但刚性融合会导致邻近节段活动度和应力的代偿性增加,从而引起或加速邻近节段退变,进而引起原有症状的加重或复发 [3~5].Hillibrand等 [6]随访21年409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发现,邻近节段新发病的发生率约为2.9%,在手术后10年内大约有近1/4的患者出现邻近节段新发病而需行再次颈椎手术治疗.为解决异常应力作用于融合邻近节段的问题,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应运而生,它可以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性活动度及稳定性,改善邻近椎间隙的压力,并能减少正常颈托制动时间,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工作生活,而且可以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与ACDF相比,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恢复或重建了颈椎的生理功能,无疑是治疗颈椎病更加理想的手术方式.常见的颈椎人工椎间盘包括Bryan、Cervitech PCM(porous coated motion)、Pro-disc-C等.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蒋欣  谭明生 《中国骨伤》2007,20(12):808-811
目的:探讨分析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相关的因素。方法:自2001年3月-2006年7月共收治354例颈椎病患者,获得随访的263例,其中男185例,女78例,手术时年龄35~76岁,平均51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脊髓型颈椎病183例,合并两者的有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根据门诊随访,综合评估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及术前术后影像学表现,评价对象包括年龄,性别,融合椎体数,术前颈椎的曲度、活动度,椎管的前后径以及邻近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椎体前缘骨赘形成等,并根据随访时的侧位X线片将头尾两端邻近椎间隙的骨赘形成程度分为4级,统计学分析引起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相关因素以及邻近节段退变与骨赘形成程度的关系。结果:263例患者中有39例(14.8%)出现了症状性邻近节段病变,其中男23例,女16例,手术时年龄42~65岁,平均55岁,从手术后到出现邻近节段病变的时间为4~11年,出现邻近节段病变的平均年龄为61岁。这些症状表现为原有颈椎病症状部分或完全缓解后再次出现与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相对应的神经症状与体征,而在原手术节段没有脊髓受压的表现。术前脊髓MRI上邻近节段硬膜有压迹或融合节段头侧邻近节段椎间盘低信号的患者,术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概率明显高于未出现症状的患者,而年龄,性别,融合椎体数,术前颈椎的曲度,活动度,椎管的前后径等研究对象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对于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有26例(67%)钢板头端邻近节段发生了骨化,与尾端骨化相比,P<0.01,骨化程度随临床症状的加重而加重。结论:对于因颈椎病而行颈椎前路融合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前脊髓MRI示有邻近节段硬膜有压迹或融合节段头侧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表现者,术后容易发生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这种退变在侧位X线上可表现钢板头端邻近椎间隙骨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和内固定技术的普遍开展,颈椎融合术,特别是前路融合手术的开展量逐年递增[1].伴随术后随访时间延长,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相关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颈椎ASD是指颈椎融合术后,与干预节段直接相邻的上下节段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赘形成、椎间关节增生、椎管狭窄、节段性不稳、...  相似文献   

9.
相邻节段退变对颈椎前路手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相邻节段退变对颈椎前路节段性融合手术后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28例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随访,通过复查颈椎MRI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其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颈髓受压及变性情况、生理曲度的变化及颈椎稳定程度等,并根据退变情况加以分型,对退变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且进行性加重及退变较重且神经受损症状明显患者3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骨成形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5年~11年6个月,平均5.6年。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后其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为91.4%,颈椎前路手术后1.5年发现有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的异常改变,显示早期退变征象。随访病例中由于相邻节段退变而再次行后路手术的比例约27.3%,这种退变与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时相邻节段间盘的退变情况、融合节段的长短、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术后的自我保健、工作性质等有直接关系。[结论]相邻节段退变是颈椎前路手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正确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指导可以预防或减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蒋继乐  董健 《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2):1382-1386
 多节段颈椎退变性疾病是指包括三个或三个节段以上、 连续或不连续节段的颈椎病、发育性椎管狭窄症以及后纵韧 带骨化症等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后两种疾病在东亚人 群中的发病率明显偏高, 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 其发病率 还有可能进一步升高[1]。在临床实践中这三种疾病常混杂在 一起, 难以完全区分开。 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目的 是直接或间接去除脊 髓压迫, 避免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缓解症状, 并重建颈椎 稳定性。而多节段疾病因其受累节段长、病情相对较重, 在治 疗方面有其特殊性, 在脊髓减压、颈椎稳定性重建方面有着 比单节段手术更高的要求[2]。近年来, 随着手术技术水平、内 固定产品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希望颈椎手术能获 得术后即刻稳定性及远期颈椎运动能力的保留。 目前, 比较公认的手术方式±据入路分为后路手术、前 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具体来说, 包括前路椎间盘切 除融合术、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 路椎板切除融合术, 其他, 还包括应用较少的少数手术方式, 包括多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3]。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十分普遍。外科治疗通常是切除颈椎椎间盘和骨赘,然后行椎体间融合。自20世纪50年代Cloward[1]和Robinson等[2]首次介绍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起,颈椎融合术便一直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外科治疗颈椎疾患的标准术式。尽管融合术已较为成熟,但它可能导致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升高,因而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导致临床症状,即所谓的邻近节  相似文献   

12.
颈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融合固定是众多脊柱疾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手术邻近节段逐渐退变并出现症状,从而引发对其发病率、发病机制、影响因素、预防治疗策略等的大量研究.一般认为颈椎前路融合固定较后路融合固定更易引起邻近节段退变,本身已有退变者术后退变发病率更高.颈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但融合内固定、部位脊柱生理曲度异常等引起生物力学应力改变、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加、关节面载荷和椎间盘内压力增加在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影响邻近节段退变的因素还包括融合节段的多少、融合术式和部位、邻近椎间盘状况、术前疾病类型等.尽可能地保留运动节段能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等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且随访资料完整的76例患者,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分为退变组和无退变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以及颈椎矢状位C2-7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C2-7矢状位轴向距离、胸廓入口角、TI倾斜角、颈部倾斜角等参数。[结果] 76例中,31例发生ASD,占40.79%;45例未发生ASD,占59.21%。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BMI、随访时间和手术节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前两组患者之间的C2-7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C2-7SVA、TIA、T1S、NT、T1S<19.5°等参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退变组的C2-7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T1S均显著小于无退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C2-7SVA、TIA和N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退变组中T1S<19.5°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退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S<19.5°是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892,95%置信区间为1.140-3.138。[结论]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密切相关,手术节段Cobb角恢复不良导致C2-7Cobb角的丧失,进而引起颈椎矢状位失衡是引起ACDF术后发生ASD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颈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方法:随访40例颈体融合术后患者,颈部和神经系统体检,行X线及MRI检查,观察椎体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时间和程度。结果:颈椎体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86%,约1-11年发生退变,平均9年,严重者发生椎间盘突出不全瘫。结论:颈椎体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容易发生,故对术后患者的指导和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我们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颈椎前路融合术是20世纪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和不稳定可以造成原有的症状复发或加重,已经成为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远期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融合后手术节段获得的是一种非生理状态的稳定,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造成颈椎总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出现退变加快,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再次接受相邻节段的融合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设计理念是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成熟而标准化的前路手术.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和不稳定,导致手术远期疗效差、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因果关系。方法:对237例患者行前路椎间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87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109例),椎间节段减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41例)。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13年,平均6.8年;发生相邻节段明显退变的120例(50.6%),头侧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尾侧邻近节段(P<0.05),其中27例(22.2%)需2次翻修手术。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可导致颈椎相邻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18.
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以及融合术式的不断改进,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术后长期随访也发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变问题,使不少临床医生在对脊柱退变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上产生了困惑。笔者就近年来临床医生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1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及发生率目前普遍认为,脊柱部分节段融合术后,可增加邻近未融合节段的应力,加速其退变过程。放射学上表现为椎间盘变性或突出、椎间隙狭窄、椎体或小关节骨质增生、节段性失稳或滑脱,严重者可出现椎管狭窄[1]。由于所采用的手术方法及研究对象的不同、融合…  相似文献   

19.
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椎管狭窄在临床发病的关系及其发病因素。报告96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发生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结果: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解剖学发育异常,退变后引起椎间盘变性,突出及骨赘形成,并造成脊髓或脊髓血管受压,以脊髓型颈椎病的形式发病。应用前入路直接切除致压物并行植骨融合术,如果椎管后方有致压物,可以有选择地二期施行后路减压。随访优良75例。  相似文献   

20.
重视颈椎融合术操作细节,合理开展颈椎非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Fernstr等学者先后在临床开展了颈椎非融合技术,由于假体设计的内在缺陷等,上述尝试性工作并未形成序贯性研究及临床推广[1、2]。至本世纪初,随着Bryan、Prestige ST等假体的成功研发和临床应用,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发展,颈椎人工椎间盘假体设计理念趋向成熟,颈椎人工椎间盘临床应用患者不断增加;而且早期的临床随访研究显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ADR)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逐渐成为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重要临床选择之一[3~6]。理论上,与颈椎前路融合术相比,ADR可以有效降低邻近节段应力,降低或避免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但最新研究发现颈椎ADR术后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而且由于人工关节自身使用寿命等内在因素,颈椎ADR后原手术节段的翻修率会明显增加[7]。另外,颈椎ADR术仍存在假体价格昂贵、操作过程复杂、假体MRI兼容性不足、手术节段异位骨化、自发性融合、远期疗效尚不十分明确等问题[8~10]。因此,对于以ADR为代表的颈椎非融合技术,不可过分追求,盲目开展;应在充分理解和肯定其先进治疗理念和优势的同时,充分认识和评估临床应用中的潜在问题和不足,对于临床指征明确的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合理选择应用;同时加强临床病例的系统随访和评估工作,进一步积累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