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劳务工的焦虑抑郁状况、睡眠质量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24 名女性劳务工进行测评.结果 224名劳务工PSQI总分为6.05± 2.89,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27.20%;SAS标准分为44.00±8.74,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4.11%;SDS标准分为46.05±9.70,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1.70 %.PSQI中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潜伏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白天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与SAS、SDS 标准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劳务工的睡眠质量问题、焦虑抑郁问题相对突出,应予以重视并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身心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将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研究组)与10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进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自制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的SCL-90总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21.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SAS、SDS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抑郁、焦虑、负性生活事件、性生活受到影响是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家庭关怀度及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与家庭关怀度、焦虑及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长春市469名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PSQI总分(6.58±2.34)分,存在睡眠障碍者占37.31%;围绝经期女性家庭关怀度总分(6.75±1.99)分,处于中度障碍水平,严重障碍者占8.53%;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总分为(31.64±4.14)分,抑郁总分为(35.49±4.12)分,两者与国内常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女性PSQI各维度及总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0.05);围绝经期女性PSQI总分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呈负相关(P0.05),即家庭功能良好者,睡眠质量高。结论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总体睡眠质量一般,家庭关怀度处于中度障碍水平,存在明显焦虑及抑郁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可通过合理运动、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培养睡眠习惯来改善睡眠质量,家庭成员多给予围绝经期女性关心和照护,提高家庭关怀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消除围绝经期女性焦虑及抑郁,促进围绝经期女性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海训官兵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训官兵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部764名海训官兵进行调查。结果43.0%海训官兵睡眠质量较差,21.5%的官兵有焦虑情绪,61.3%的官兵存在抑郁,且19.9%的官兵焦虑、抑郁情绪并存。PSQI总分与SAS、SDS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48。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PSQI总分的因素,按其回归系数依次为睡眠效率(0.79)、睡眠时间(0.71)、日间功能障碍(0.65)、睡眠质量(0.64)、入睡时间(0.59)、睡眠障碍(0.57)和催眠药物(0.13)。结论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海训官兵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海训期间全程的心理辅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皮肤病患者61例,其中,银屑病23例,湿疹15例,带状疱疹13例,慢性荨麻疹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量表(PSQI)作为评定工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 vs 70.97%,P<0.05),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SAS评分(39.90±4.60)分 vs (51.43±3.27)分,P<0.001;SDS评分(30,21±4.70)分 vs (36.43±5.51)分,P<0.001],且睡眠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SQI评分(9.24±4.18)分 vs(12.01±5.67)分,P<0.001].结论 对皮肤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促进疗效,降低负性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皮肤病患者61例,其中,银屑病23例,湿疹15例,带状疱疹13例,慢性荨麻疹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量表(PSQI)作为评定工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70.97,P<0.05),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SAS评分(39.90±4.60)分vs(51.43±3.27)分,P<0.001;SDS评分(30.21±4.70)分vs(36.43±5.51)分,P<0.001],且睡眠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SQI评分(9.24±4.18)分vs(12.01±5.67)分,P<0.001]。结论对皮肤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促进疗效,降低负性情绪,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棉七纺织有限公司青年棉纺女工睡眠质量情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青年棉纺女工进行调查,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PSQI总平均分为4.80±2.38,以V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有12.7%的青年棉纺女工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睡眠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40.4%)、入睡时间(23.1%)和睡眠质量(11.5%)。②青年棉纺女工总的睡眠状况优于地方大学生。③焦虑、抑郁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④焦虑的总检出率为9.20%,抑郁的检出率高达61.80%,焦虑与抑郁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该公司青年纺织女工睡眠质量较差,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青年棉纺女工的睡眠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干部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20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以PSQI>8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将200例患者分为PSQI≤8分组(53例)和>8分组(147例),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PSQI>8分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54.42%、44.21%)明显高于PSQI≤8分组患者(18.86%、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8分组患者与PSQI≤8组的患者的SAS分值[(62.07±9.30)分、(49.16±10.23)分],SDS分值[(59.06±9.56)分、(51.69±11.46)分]均高于国内常模[SAS(33.80±5.90)分、SDS(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虽然无明显失眠,其焦虑、抑郁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程度越重,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病住院病人的焦虑状况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80例慢性病住院病人进行问卷方式调查,以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作为反映住院病人心理焦虑状况指标,分析SAS评分与睡眠质量指数(PSQI)关系。结果从80例慢性病住院病人中回收有效问卷77份,SAS调查结果SAS评定分最高的77.25分,最低的30.12分,平均(51.02±10.07)分。PSQI调查PSQI得分最高的20分,最低的1分,平均(8.55±11.32)分。25例病人睡眠质量较好,PSQI≤4,18例病人睡眠质量较差,PSQI≥15,34例病人居中。轻、中、重度焦虑者PSQI总分均高于正常者(P〈0.05)。相关分析SAS得分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0.652)。结论慢性病住院病人焦虑状况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心理焦虑程度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提高睡眠质量以利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干预被普遍关注。心理量表测评是疫情期间心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使用中应注意: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反映症状的时效性、计算方法的评分赋值;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常模选择和SDS的评分标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的复测间隔时间;自制问卷的问题设计。规范、详实的设计,更有助于抗疫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相关的焦虑症状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健康体检中心女性1 201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对研究对象进行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7.8%(PSQI总分≥8分),焦虑症状患病率为14.1%(SAS总分≥45分),睡眠障碍与焦虑症状并存为10.24%,不同绝经状态下睡眠障碍与焦虑症状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症状的发生与睡眠障碍(PSQI≥8分)有关(OR=1.12,95%CI=1.04~1.19),同时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也都会影响焦虑症状的发生,但是与绝经状态无关(OR=0.77,95%CI=0.48~1.23)。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状发生率高,睡眠障碍是焦虑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合并睡眠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PDS合并睡眠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10 mg,tid)、胃粘膜保护剂和安慰剂,试验组予多潘立酮(10 mg,tid)、胃粘膜保护剂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bid),均治疗8周。利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SDS)评价患者睡眠、情绪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睡眼和情绪评分。结果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8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睡眠质量PSQI总分以及反映焦虑抑郁状态的SAS、SDS评分下降。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多潘立酮对餐后不适综合征合并睡眠情绪障碍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是该类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状况,探讨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2年,采用以班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大学生83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大学生PSQI、SDS、SAS平均得分分别为(5.16±2.26)、(34.02±6.95)、(30.62±6.30)分,男生与女生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况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96%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10.27%的大学生存在焦虑症状,女生(13.49%)明显高于男生(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P<0.05).19.59%的大学生存在抑郁症状.有焦虑、抑郁症状的人群睡眠质量较差的比例分别为61.63%和47.56%,明显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的人群(分别为11.85%和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5.86、137.36,P<0.01).结论 大学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焦虑、抑郁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某企业职工主观焦虑抑郁情绪现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企业职工主观焦虑抑郁情绪现况,以便对相应人群早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激量表,对该企业550名职工进行自评问卷式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08份(92.4%)。结果调查组SAS、SDS自评总分分别为(44.33±10.00)分和(47.68±8.25)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的(37.23±12.59)分和(41.88±1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组108人(21.3%)发生主观焦虑、126人(24.8%)发生主观抑郁;焦虑、抑郁阳性的职工进行应激评分其分数均高于焦虑、抑郁阴性职工的相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种、工作制、应激总分对职工焦虑有影响,工作制、应激总分对职工主观抑郁有影响(均P<0.05)。结论该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分为围绝经期组(32例)和未绝经组(48例)。比较两组睡眠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围绝经期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8.8%(22例),显著高于未绝经组的45.8%(22例)(均P 0.05)。围绝经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未绝经组(均P0.05)。两组患者中,睡眠障碍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睡眠正常者(均P0.05)。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睡眠障碍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高于睡眠正常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显著低于睡眠正常者(均P0.05)。围绝经期睡眠质量与血清FSH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E2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可能与血清FSH水平升高和血清E2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西藏高原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为改善高海拔地区人群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0—11月,使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西藏大学1 288名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对测查结果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被试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平均得分为(5.32±2.94)分,20.5%(264名)睡眠质量差。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6.0%(592名)和24.4%(314名),20.4%(263名)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并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藏族、吸烟、饮酒、睡眠质量差的大学生患抑郁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55,1.80,1.51,1.67,5.60),藏族、饮酒、睡眠质量差的大学生患焦虑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1.52,1.91,10.22)(P值均 < 0.05)。  结论  西藏高原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症状存在密切关系。高校心理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尤其要重点关注存在睡眠障碍的个体,从而降低大学生群体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74)调查,并分析负性情绪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各条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合并抑郁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焦虑或单纯抑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手术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线上、线下正念训练对改善新冠肺炎疫情后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1 203名大学生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筛查,符合入组标准者103名,随机分为线上组(64名)和线下组(39名),干预后评估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改善程度。  结果  线上线下正念训练干预后大学生SAS、SDS、PSQI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7,5.31,3.99;4.88,5.02,5.88,P值均 < 0.01)。线上、线下两种干预训练,对睡眠质量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 < 0.05)。大学生焦虑、抑郁、睡眠3种症状合并越少,正念干预症状缓解率越高,3种症状并存缓解率≤25%,2种症状并存缓解率 < 40%,仅有1种症状缓解率100%。  结论  线上、线下正念训练皆可作为干预睡眠、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有效手段;线下正念训练对于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优于线上;正念训练对于单一症状者缓解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43例AECOPD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应用改良版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C)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43例AECOPD住院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为53.49%(23/43),焦虑评分为55.86±9.81,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0.47%(26/43),抑郁评分为54.84±10.70。焦虑组和抑郁组患者SGRQ-C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无焦虑组和无抑郁组患者(P0.05)。SAS评分与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均呈正相关(0.399≤rs≤0.562,P0.01),其中焦虑情绪与疾病影响的相关性最好(rs=0.562,P0.01);SDS评分与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均呈正相关(0.321≤rs≤0.436,P0.05),其中抑郁情绪与疾病影响的相关性最好(rs=0.436,P0.01)。结论 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评估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蔡旭华  郝操  金曼 《健康研究》2016,(5):483-486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的患病率,探讨认知疗法对伴情绪、睡眠障碍FGDIs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抽样调查方式采用罗马Ⅲ诊断标准调查9733名高校学生FGIDs患病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匹兹堡睡眠治疗评估量表(PSQI)比较分析FGIDs患者与非FGIDs之间差异;随机抽取360例伴情绪、睡眠障碍的FGID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80例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干预组给予认知疗法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PSQI变化情况以及消化道疾病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9733份,回收有效问卷9616份,其中符合FGDIs诊断标准患者1632例(16.97%);FGDIs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非FGDIs者(P<0.05).干预前,所有FG-DIs患者SAS、SDS、PSQI以及PAGI-SYM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各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高校在校学生功能性胃肠病检出率为16.97%,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睡眠障碍;认知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伴情绪、睡眠障碍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睡眠障碍,并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机体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