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IS-TLIF组(29例)和TLIF组(26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采用ODI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和术后24 h引流量TLIF组长(多)于MIS-TLIF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松动、融合器移位、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两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与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MIS-TLI...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与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自2014-01—2016-01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行PTED和MED术。结果 PTED组随访6~22(15.43±3.12)个月,MED组随访6~24(16.34±3.74)个月。PTED组术后3例复发,复发率7.5%;MED组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2.5%。与MED组比较,PTED组切口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腰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Macnab评分优良率、ODI指数改善有效率、JOA评分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与ME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对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效果相当。PTED创伤较小,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术者应掌握更多的技巧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ine lumbar fusion, MIDL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应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MIS-TLIF组(16例)和改良MIDLF组(15例)。MIS-TLIF组采取MIS-TLIF技术;改良MIDLF组:作者团队对MIDLF技术进行了改良,将远端固定椎由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 CBT)植入法改为经关节突的椎弓根螺钉植入法,手术区域剥离范围更小。记录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等。结果 改良MIDLF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均显著低于MIS-TLIF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MIDLF组术后7 d的VA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相似文献   

5.
6.
陈栎昀  方煌  王欢 《骨科》2022,13(5):395-399
目的 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行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并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其中运用UBE技术行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并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19例纳入UBE镜下融合组,男8例,女11例,年龄为(58.95±10.21)岁;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的28例纳入TLIF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为(58.04±10.83)岁。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背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UBE镜下融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TL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病人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背部和下肢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镜下融合组术后1周的背部VAS评分显著低于TLIF组[(1.11±0.81)分 vs. (4.50±1.26)分],且其背部V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TLIF组[(4.89±1.60)分 vs. (2.14±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节段融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UBE技术行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并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可行的临床治疗手段,术后早期病人的腰痛缓解程度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髓核摘除与360°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同一间隙复发患者99例,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69个月(8~130个月),再次手术时55例采用单纯扩大切除椎板髓核摘除术或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非内固定组),44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360°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术后平均随访66个月(36~9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的临床结果优良率为81.8%,其中非内固定组为80.0%,内固定组为84.1%,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非内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单纯髓核摘除术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PTED)和Quandrant微创通道下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LDH病人7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人分为两组,PTED组4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 Quadrant微创通道组29例,采用Quandrant微创通道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卧床休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以及改良MacNab标准对手术疗效评价疗效。结果 PTED组手术时间为(79. 5±9. 5)分钟,术中失血量为(18. 6±3. 4) ml,手术切口长度(0. 8±0. 1) cm、卧床休息时间(1. 5±0. 7)天、住院时间(5. 3±1. 0)天、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2. 9±0. 6)分,Quadrant组分别为(70. 3±8. 7)分钟、(44. 9±4. 6) ml、(4. 5±0. 3) cm、(3. 4±0. 6)天、(8. 0±0. 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6和12个月两组ODI、JOA及改良Mac Nab标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TED与Quadrant微创通道治疗单节段LDH疗效无明显差异,但PTED手术组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minimally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ni—TLIF)与开放后路(openposterior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open—TLIF)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4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即时三维导航下mini—TLIF(20例)和open—TLIF(20例)术式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评价术后伤口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4|D例均获得随访,mini—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较open—TLI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总的住院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较open—TLIF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open—rrIJ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明显较open—TL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mini—THF组腰痛VAS评分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mini—TLIF组JOA评分同open—TLIF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创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从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发展到显微腰椎间盘摘除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我科从2004年开始在原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开展微创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3-06—2015-01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研究,PLIF组34例,MIS-TLIF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周ODI评分,术前与术后1周腰、腿痛VAS评分。结果 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56例均获得8~14(11.2±2.3)个月的随访。与PLIF组相比,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周VAS评分及OD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IS-TLIF与传统开放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理想临床疗效,但是MIS-TLIF在术中减少组织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LIF。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置入Coflex系统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74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Coflex组采用腰椎棘突间置入Coflex系...  相似文献   

13.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证实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否属微创手术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接受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的54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其中MED组32例,Love组22例),行MRI扫描,部分患者做了增强扫描。在MRI上观察测量手术前后硬膜外压痕大小、椎间隙高度率、软骨终板退变及信号改变情况并观察硬膜外压痕的强化情况。结果54例患者术后硬膜外压痕较术前明显缩小,但术后1年和3年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椎间隙高度有随时间下降趋势;软骨终板继续退变;MED组14例强化,Love组9例强化。以上观察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MRI检查未能提供MED术微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巩陈  吴建明  刘向阳 《骨科》2022,13(6):547-550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合并腰椎不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单节段LSS合并腰椎不稳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皮内镜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相关参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病人的腰腿痛和功能障碍情况。通过腰椎正侧位片、动力位片和CT三维重建评价植骨融合及腰椎稳定性。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3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67.8±74.3) min,出血量为(83.6±13.3) mL,切口长度为(1.7±0.3) cm,住院时间为(9.6±1.9) d。随访时间为(13.6±1.3)个月,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融合器、钉棒位置良好,融合满意。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结果:优良率为96.67%。结论 经皮内镜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LSS合并腰椎不稳的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内镜下行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孔入路27例,椎板间入路5例。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疼痛缓解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腰部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VAS评分:椎间孔入路27例,术前为(9.19±0.74)分,术后1个月为(1.37±0.69)分,术后3个月为(1.52±0.58)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入路5例,术前为(9.40±0.55)分,术后1个月为(1.00±0.71)分,术后3个月为(1.20±0.84)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 Nab评分总体优良率为94.5%。结论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张笑然  琚顺林  李晶  孙建华 《骨科》2024,15(4):300-307
目的 探讨后路单通道内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学习曲线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9年1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1例LDH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累积求和(cumulative summation,CUSUM)法分析手术学习曲线并将病人划分为技术学习组和熟练掌握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满意度(改良MacNab评分)。结果 根据CUSUM的拐点将111例病人分为技术学习组(46例)和熟练掌握组(65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术前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吸烟及饮酒史、手术节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从技术学习组的(105.52±15.62) min减少到熟练掌握组的(69.19±9.6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随访节点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指数、手术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术后各随访时间节点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技术学习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熟练掌握组(P<0.05),前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9/46),其中5例为腰椎间盘突出复发,2例为硬膜损伤,2例为神经根损伤;后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2%(3/65),其中2例为腰椎间盘突出复发,1例为硬膜损伤。结论 本研究应用CUSUM分析后路单通道内镜治疗单节段LDH的学习曲线,从技术学习期到熟练掌握期所需的手术例数为46例。当手术例数达到学习曲线平台期后,手术时间将明显缩短。单通道内镜技术是治疗单节段LDH的有效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5年7月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9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椎板开窗手术37例。分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椎间盘镜组和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优良率93.7%和91.9%,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常规椎板开窗组。[结论]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但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窥镜(UBE)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在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L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UBE技术治疗(UBE组),其余30例采用传统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治疗(FD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腿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5.0±1.4)个月。UB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且UBE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ODI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UBE组疗效优良率为96.7%,FD组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UBE组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FD组发生硬膜囊撕裂2例,感染1例,椎间不稳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传统FD相比,UBE技术治疗LDH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腰腿痛程度更低,腰椎功能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研究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懈术(BEIS术)和小切口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于术前、术后行ODI及JOA评分。评估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椎间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地活动锻炼时间均明显小于小切口组(P0.05);椎间孔镜组与小切口组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下髓核摘除术比较,椎间孔镜下BEIS术术中创伤度更小,且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