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4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组实施肺康复指导护理。干预前后评价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评分。结果干预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第1秒呼出的气量(FEV1%)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6MWT均分别明显高于干预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aO_2及6MWT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第3、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CAT、mMRC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CAT、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6):770-77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关的肺康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_2、SGRQ评分、MMR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VC、FEV_1、FEV_1/FVC、PaO_2、SaO_2、6-MWD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CO_2、SGRQ评分、MMR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VC、FEV_1、FEV_1/FVC、PaO_2、SaO_2、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肺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低氧诱导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52例,根据术前是否合并COPD分为COPD稳定期组76例、肺功能正常组76例。术中取患者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阳性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及肺组织中HIF-1α浓度;术前检测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 COPD稳定期组患者肺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81.58%(62/76)]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组[60.53%(4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组血清HIF-1α、肺组织匀浆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功能正常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正常组血氧分压(PaO_2)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HIF-1α水平与FEV1、FEV1/FVC、PaO_2呈负相关(均P0.05),与PaCO_2呈正相关(P0.05)。结论 周围型肺癌合并COPD患者血清和肺组织中HIF-1α水平明显升高,与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明显相关,可能参与病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13-314
目的探讨肺康复干预辅助常规干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治疗,研究组予以肺康复干预辅助常规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VC、 FEV_1、 PaO_2、 PaCO_2水平, 6 min步行距离及Borg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FVC、 FEV_1、 PaO_2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PaCO_2水平、 Borg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FVC、 FEV_1、 PaO_2水平、 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aCO_2水平、 Bor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康复干预辅助常规干预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01~2017-05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00例患者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下被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1周后,两组在总有效率、各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等方面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其血气指标中的PaO_2较治疗前增高(P0.05),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P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症状缓解速度加快,且其肺通气功能、血气状况也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平喘固本方联合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辽宁省某医院诊治的102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拟平喘固本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EF、FEV_1%预计值、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EF、FEV_1%预计值、FVC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CO_2及Pa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CO_2均低于治疗前,PaO_2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平喘固本方联合噻托溴铵能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099-1100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给予舒利迭与无创通气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生命体征指标(HR、RR)、血气指标(PaO_2、PaCO_2)、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FVC及FEV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GRQ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6 MWT试验较对照组行走更远(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非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ICU治疗的84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症状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氧分压(PaO_2)、氧饱和度(SaO_2)、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_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SaO_2、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哮喘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哮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血氧含量,改善低氧血症和CO_2潴留,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快速改善症状,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的影响,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诊治的8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噻托溴铵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茶碱缓释片,噻托溴铵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噻托溴铵粉雾剂,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噻托溴铵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组治疗后FVC、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噻托溴铵组治疗后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MMP-9、SP-D、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噻托溴铵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MMP-9、SP-D、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CD_3~+、CD_4~+、CD_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2,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的7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D_3~+、CD_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AECOPD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控制肺部感染,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07-808
目的分析血浆B型脑钠肽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为稳定组71例和急性加重组53例,选择同期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BNP水平、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组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 FEV_1、 FEV_1/FVC、 Pa O2值均显著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 PaCO_2值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PaO_2、 FEV_1%、 FEV_1/FVC呈负相关(P <0.05),与PaCO_2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越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越严重, BNP水平可随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心脏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B型尿钠肽水平(BNP)、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O_2、PaCO_2、FEV_1、FEV1/FVC、APACHEⅡ、BNP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心脏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对肺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协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自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共计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尼可刹米(呼吸兴奋剂)治疗。结果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比较研究组PaO_2、SaO_2、p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创通气治疗时间(6.2±2.3)d,低于对照组(8.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兴奋剂协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肺性脑病疗效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40-341
目的探讨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扩张支气管药物吸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可减轻患者的炎症,提高患者肺功能,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对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气分析方面,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_2)明显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SF-36)评分方面,研究组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较对照组(75.0%)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使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气状况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疗效安全可靠,对稳定患者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6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前6min步行试验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6 min步行试验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指标(FEV1、FEV1/FCV)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CV)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7):930-93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红景天加减联合辨证施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给予小柴胡汤合红景天加减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及SGRQ平均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红景天加减可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联合辨证护理可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肺功能检测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稳定期60例(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69例(AECOPD组);另选取60例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人员的血清hs-CRP、TNF-α表达水平及肺功能进行检测,分析血清hs-CRP、TNF-α表达水平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稳定期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组高于稳定期组(P<0.05);随着AECOPD组患者的肺功能分级增高,血清hs-CRP、TNF-α表达水平不断增加(P<0.05);AECOPD组、稳定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AECOPD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COPD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值均显示为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6、-0.635和-0.306、-0.511,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TNF-α联合肺功能可以帮助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判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文献数据库检索穴位埋线治疗COPD稳定期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以总有效率,肺功能FEV1、FEV1/FVC、FEV1%,CAT评分,mMRC评分,6MWT作为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519例患者。经Meta分析,其中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提高治疗后总有效率、肺功能FEV1%,改善CAT评分、mMRC评分、6MWT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治疗后肺功能FEV1、FEV1/FVC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穴位埋线安全性良好。结论穴位埋线治疗COPD稳定期安全有效。本研究纳入研究数量偏少,异质性大,证据强度不高,仍需设计高质量临床试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