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3):1235-1238
[目的]比较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两种术式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近两年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包括65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的对照组,65例行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的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综合情况、JOA评分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随访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切口短、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7%,较对照组23.08%低;观察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为53.85%;同时,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减压效果佳,能改善临床疗效,恢复神经系统功能,规避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及腰椎全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对145例行手术治疗的DLS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2例行腰椎全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63例行保留上下部分椎板的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非内固定组)。结果平均术后随访5.1年;非内固定组优良率77.78%,内固定组优良率75.6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治疗腰椎稳定的DLSS可获得良好的疗效,采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不一定能提高临床疗效,保留上下部分椎板的椎板成形神经根管扩大松解术既给予了彻底减压,又维护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的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半年~3年和3~10年术后疗效经评定后,优良率比较(94.9%和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可预防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而造成的神经根卡压症状,可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多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多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之手术方式,尽可能减少因手术而造成的中远期并发症。如腰椎不稳、滑脱、硬膜囊神经根粘连的发生率。方法:手术采用脊旁入路,根据术前定位选择性多孔开窗潜行扩大减压。结果 通过22例经该术式手术治疗又得到随访的病例总结分析,多窗潜行扩大减压术式较全椎板术式有较大的优点,在;近期下床早,功能恢复快,远期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多间隙开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既达到了减压目的,又尽可能保存了脊椎中后柱结构的完整,减少了术后硬膜囊神经根粘连,以及腰椎不稳,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18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病例。其中神经根管狭窄6例,中央管狭窄179例。单节段狭窄者96例,双节段狭窄者55例,3个节段狭窄者34例。采用单纯开窗减压者6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70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109例。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腿痛评分系统(15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 185例患者获得8~7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5个月。三种手术方法术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7.9%、78.8%和79.5%,优45例,良120例,可20例,优良率为89.2%。术后并发脑脊液漏6例。结论根据DLSS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狭窄的部位和节段,对神经根管狭窄者,采用单纯开窗减压;对中央管狭窄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尤其是对于合并腰椎节段性不稳定、退变性滑脱、侧弯和后凸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精确责任神经根定位微创开窗减压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2007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82例,男97例,女85例;年龄46~82岁,平均58.6岁。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双斜、过伸、过屈位片及CT、MRI检查。中央管狭窄17例,侧隐窝狭窄95例,混合性狭窄70例,合并腰椎假性滑脱或不稳定者56例。患者分为:微创开窗减压治疗组88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94例。结果: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微创开窗减压组90.9%(80/88),全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92.6%(87/94),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微创开窗减压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镇痛药使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P〈0.01),两组间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和术后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腰椎失败综合证3例发生于全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结论:微创开窗减压与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无明显差异,微创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应用于合并腰椎假性滑脱或不稳定患者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将50例合并腰椎管狭窄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LIF组(25例)和PLIF组(25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2个月Prolo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TLIF组均低于PLIF组(P0.05),术后Prolo评分及优良率TLIF组均高于PLIF组(P0.05)。结论 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检索自1980-06—2019-01收录在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单纯减压组与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以及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手术率。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21 303例,单纯减压组2 710例,减压融合组18 5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减压组与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较单纯减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并不优于单纯减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行手术治疗 ,并把骨质疏松症治疗作为术后康复重点。结果 经 8个月~ 7年零 6个月随访 ,19例腰腿痛症状消失 ,无间歇性跛行 ,腰腿活动自如 ,偶有劳累后腰腿疼痛不适 ,优良率 73.0 7%。结论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症半椎板切除减压加侧隐窝 ,神经根管松解 ,效果较好 ,术后必须把骨质疏松症治疗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板节段开窗减压治疗伴Ⅰ度退变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中远期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8例采用单纯椎板减压术治疗的伴Ⅰ度退变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62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18个月;滑脱节段L4 25例,L3 2例,L5 1例.评估患者术后平均2年与6.8年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平均2年和6.8年的JOA评估优良率分别为89.8%和76%;术前腰痛VAS评分平均7.6分,术后2年及6.8年分别为3.8和5.6分(P<0.05),腿痛VAS评分分别由术前8.2分下降至2.4和2.7分(P<0.01).影像学检查示滑脱节段椎间高度降低,滑脱轻度增加,椎体间活动度减少,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3例,二次手术3例.结论:椎板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是治疗伴Ⅰ度退变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远期疗效与手术方法、自然病程进展、相邻节段退变及腰椎不稳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敬  范斌 《颈腰痛杂志》2001,22(2):135-137
目的 报告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本组32例均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椎板开窗髓核摘出12例,半椎板切除加椎间关节内侧部份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扩大髓核摘除14例,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侧隐窝扩大髓核摘除6例。结果 随访1-4年,优良21例,差11例,差者为采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出术术式者,术后远期疗效差。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大多伴有腰椎管狭窄,在髓核摘出的同时,应行半椎板或双侧椎板切除减压,侧隐窝扩大,视术中情况是否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单侧开窗双侧减压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骨科2019-04—2020-08收治的95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工具全椎板切除减压PLIF术组(传统工具组,47例)和超声骨刀单侧开窗双侧减压PLIF术组(超声骨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Zista通道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到2020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7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放减压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经Zista通道开窗减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手术前与术后三个月后的侧隐窝角度的变化情况,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热、伤口红肿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的骨性侧隐窝角、软性侧隐窝角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骨性侧隐窝角、软性侧隐窝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Zista通道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皮侧后路非全内镜下椎间孔内口减压术与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4—2020-11诊治的15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79例采用经皮侧后路非全内镜下椎间孔内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79例采用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当天、术后3 d的Cor、NPY、SP水平,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ODI指数、Lehmann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两组Cor、NPY、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or、NPY、S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指数、Lehmann评分、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侧后路非全内镜下椎间孔内口减压术及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有限椎板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观察组行有限椎板减压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评分、多裂肌MRI信号强度分级、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0个月,其间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2组患者的ODI、VAS腿痛、VAS腰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多裂肌MRI信号强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比较,有限椎板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轻,腰椎稳定性高,脊椎功能改善明显,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11-2014-2间诊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7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椎管扩大减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均给予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所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得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91.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1.43%,对照组为1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其病症的手术方式,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6例腰椎问盘突出症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加髓核摘除术的资料。结果本组随访半年~3年和3~10年术后疗效经评定后.优良率比较(94.9%和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扩大开窗双节段神经根管减压可预防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而造成的神经根卡压症状,可提高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有限减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9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病理改变情况,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法(腰椎间盘镜下减压术、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术与椎管环形减压术)进行有限减压。其中腰椎间盘镜下减压术29例,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术22例,椎管环形减压术47例。所有患者未做融合及内固定术。采用Nakai分级结合腰椎正侧+动力位X线片所见,制定手术疗效判定标准。结果随访18个月~66个月,平均36.4个月。优86例(87%),良12例(13%),差0例(0%)。随访未发现手术节段失稳者。结论有限减压手术方式治疗不合并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良好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老年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腰椎疾病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老年腰椎疾病患者125例,年龄60~73岁,平均67岁。其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81例,腰椎滑脱8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JOA评分11.6±2.5。对合并的内科疾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状况。手术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例,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16例,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82例,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及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5例,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术11例,腰椎滑脱复位椎弓根系统固定及植骨融合术8例。结果合并内科疾病经有效治疗,对手术产生最小的影响。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心绞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经对症治疗痊愈。术后125例获随访3个月~2年6个月,JOA评分提高至26.9±3.1,平均改善率为87.9%。结论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围手术期合并内科疾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全面的神经定位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密切结合是防止误诊、漏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199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1例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单纯减压组(A组)和减压加融合内固定组(B组),A组28例,B组3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术前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椎体滑脱程度及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单纯行椎板开窗、椎管潜行扩大术,B组行椎板扩大开窗、后外侧或加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均获2年以上随访,其中A组25例随访4~12年,平均6.8±4.7年;B组31例随访4~11年,平均6.5±4.1年;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滑脱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及滑脱程度变化。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大于A组(P<0.05)。A组并发症3例,其中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神经根损伤1例;B组并发症6例,其中术中硬脊膜撕裂3例,术后根性疼痛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例。A组再手术3例,其中2例因腰痛加重伴影像学滑脱加重至Ⅱ度分别于术后5年和6年行内固定融合术,再手术后腰痛缓解;1例因腰痛改善不满意于术后3年行内固定融合术,再手术后症状缓解;B组无再手术病例。术后2年A、B组JOA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9.8%和90.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6%和87.1%,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腰痛VAS评分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A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后2年增加(P<0.05),B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后2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B组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腿痛VAS评分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滑脱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降低,末次随访时低于术后2年(P<0.05),滑脱程度术后2年时较术前无加重但末次随访时较术后2年时增加(P<0.05);B组术后椎间隙高度维持,滑脱部分复位,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无丢失(P>0.05)。结论:单纯开窗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疗效相当,前者损伤小、并发症少但中远期效果下降,而后者能更好维持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