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受到多种基因及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性关节疾病。调控关节软骨的基因的改变对骨性关节炎(OA)的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OA的发病及进程也受到多种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miRNA)等。这些表观遗传机制的发现为OA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巨噬细胞可通过不同的极化状态进行骨免疫调节,近年来在骨组织工程中逐渐受到关注.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及受其免疫调节的骨再生过程均受表观遗传调控.本文对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巨噬细胞骨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主要用于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以为其创造手术机会,缩小手术范围。但预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化疗方案的灵敏度是新辅助化疗急需解决的问题。表观遗传调控是指在基因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通过DNA甲基化、染色质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等方式调节基因表达的频率、速度或表达度,从而导致基因表型变化的过程。表观遗传调控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影响新辅助化疗的灵敏度及化疗药物耐药,进而影响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本文就表观遗传调控在新辅助化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巨噬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L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作为一类重要的人体固有免疫细胞,可多方面介导LN的发生与发展。一方面,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通过将自身抗原提呈给T  相似文献   

5.
表观遗传调控可在DNA序列不改变的前提下,调控基因的表达和转录,这一特性为疾病的防治开拓了新的视野.近年的研究也表明中医非药物疗法的作用机制多与表观遗传相关.作者对目前临床常见的几类非药物性治疗措施调节表观遗传机制的方式进行综述,为指导临床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修饰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白血病患者中存在着组蛋白修饰的异常,H3K9甲基化失平衡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相关。SUV39H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特异性H3K9甲基转移酶,催化H3K9甲基化从而参与异染色质形成及基因转录调控。通过纠正H3K9的甲基化异常,使高甲基化失活的抑癌基因再度表达,将有望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组蛋白H3K9甲基化如何影响基因转录调控、沉默基因表达及H3K9甲基化与白血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多药耐药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白血病耐药的产生机制中,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等表观遗传调控发挥重要作用.从表观遗传调控途径干预耐药相关基因为逆转白血病耐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白血病耐药形成中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表观遗传调控与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发现一类新的非编码的微小RNA(micro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后和翻译水平的调节,异常的microRNA的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表观遗传研究范畴的microRNA,已成为了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异常表观遗传调控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表现遗传调控与白血病的发生、miRNA的表达异常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miRNA在白血病诊断、分类、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RUNX1又称为AML1,是RUNX转录因子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白血病染色体易位最常见的靶位点。RUNX1是十分重要的转录因子,可双向(促进或抑制)调节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RUNX1蛋白可接受多种翻译后修饰,其活性可受这些翻译后修饰的影响,从而调节造血细胞的分化、凋亡及自我更新。本文重点综述RUNX1的靶基因、转录机制及翻译后修饰等表观遗传机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肥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肥胖及由它引起的各种代谢疾病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肥胖及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肥胖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包括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及退行性疾病(如痴呆)、呼吸  相似文献   

11.
<正>机体内巨噬细胞来源广泛,由血液中的单核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胸腺内的早期T淋巴细胞分化而来,其中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出血管进入结缔组织分化形成巨噬细胞是最主要的途径。巨噬细胞分布于全身组织,具有组织特异性,包括存在于肝组织中的KCs(Kuppfer细胞)、肺组织中的肺泡巨噬细胞、脑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组织巨噬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和腹腔中的腹腔巨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6,Gas6)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雄性B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皮肤缺损组、皮肤缺损组+生理盐水组、皮肤缺损+Gas6(1 μg)组、皮肤缺损+Gas6(5 μg)组和皮肤缺损+Ga...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巨噬细胞作为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当微环境变化时,可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表型,称为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极化在脓毒症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有望成为未来脓毒症治疗的新靶点。因此,本文就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在脓毒症免疫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片受体是一类重要的G蛋白偶联受体,阿片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在疼痛和成瘾的神经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阿片受体及其表观遗传调控在情绪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μ阿片受体(MOR)激动剂作为抗抑郁药已用于临床,且δ阿片受体(DOR)激动剂和κ阿片受体(KOR)拮抗剂也具有极大的抗抑郁潜能。本文主要阐述阿片受体的表观遗传调控,并阐明其与抑郁症的相关性,为抑郁症个体化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高度异质性、来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尽管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等治疗策略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但在耐药复发、疾病进展等严峻挑战下,AML患者的长期生存仍未得到明显改善。表观遗传学修饰与AML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其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结构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在基因的转录、表达及细胞的增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表观遗传药物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AML个体精准化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且表观遗传药物联合以及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人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并为不可耐受高强度化疗和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大中动脉壁的慢性炎症疾病,巨噬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病变中初始巨噬细胞在微环境极化因子的诱导下,改变自身表型和功能,极化为经典M1、替代M2型Mφ,两个表型及功能不同的巨噬细胞的相对比例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消退。下面就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极化、极化调节及二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极化途径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4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血管石蜡包埋标本80例,及同期行手术治疗的非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石蜡包埋标本20例,进行IL-10和IL-1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统计标本来源患者的信息进行IL-10和IL-12蛋白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IL-10蛋白在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标本中低表达,而IL-12蛋白在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标本中高表达。统计分析发现血管腔狭窄面积越大、血管阻塞越严重,IL-10的阳性率越低且阳性反应强度越小;而IL-12阳性率越大且阳性反应强度越大。IL-10的表达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负相关性,rs=-0.536,P<0.01;而IL-12的表达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正相关性,rs=0.477,P<0.01。结论 :巨噬细胞在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变血管组织中极化为M1表型。巨噬细胞极化为M1表型很可能是加剧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根本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Krüppel样因子4 (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是一种参与细胞生长与分化的核转录因子,在人体中具有促进和抑制基因活化的双向作用。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表明KLF4在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远高于M1型巨噬细胞,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极化的关键调节因子,且研究表明KLF4可通过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相关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参与TAM细胞表型分化。鉴于TAM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性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KLF4对TAMs活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结核分枝杆菌调控巨噬细胞凋亡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后,巨噬细胞凋亡的正、反向调控机制。在感染早期,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激活caspase酶系,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在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作用下,激发信号转导途径。胞内线粒体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释放凋亡诱导因子。一系列因子协同作用.最终启动巨噬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菌被杀灭。同时,结核分枝杆菌某些菌体成分可被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识别.抑制巨噬细胞中分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减少凋亡。结核杆菌通过一系列调控机制.以休眠状态存活于巨噬细胞中,与宿主达成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正>结核病是一种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疾病,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02~2009年,全球平均每年有200万人左右死于结核病[1]。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MTB感染人体后主要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或者通过凋亡机制被杀灭,那些未被清除的MTB可以长期潜伏在巨噬细胞内导致潜伏感染[2]。MTB菌体成分是其主要的致病物质,通过其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