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和Heps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及癌旁2 cm处组织,分别纳入宫颈癌组及癌旁组,均为70例;并选取同期因宫颈良性病变于本院手术获取的20例良性病变宫颈组织,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结(SP)法检测上述3组组织中HMGB-1及Hepsin蛋白表达情况,并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差异,不同临床因素下HMGB-1及Heps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及此2种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对2种蛋白不同阳性表达强度宫颈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取得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结果①宫颈癌组HMGB-1及Heps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较癌旁组或对照组高,而癌旁组此2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宫颈组织中HMGB-1及Hepsin蛋白表达呈阴性,而宫颈癌癌旁组织中此2种蛋白呈淡黄色或黄色阳性(++)表达,宫颈癌组织中,则此2种蛋白呈棕褐色强阳性表达(+++),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③宫颈癌组的70例宫颈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深度为T3+T4者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T1+T2者及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者、肿瘤浸润深度为T3+T4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以及肿瘤、淋巴结转移、远隔器官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者的Heps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者、肿瘤浸润深度为T1+T2者、无淋巴结转移者及肿瘤TNM分期为Ⅰ+Ⅱ期者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MGB-1蛋白与Heps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15.27,P=0.01)。⑤影响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MGB-1蛋白(+++)表达(HR=11.637,95%CI:4.351~38.213,P<0.05)及Hepsin蛋白(+++)表达(HR=10.142,95%CI:4.285~33.275,P<0.05)。 结论HMGB-1及Hepsin蛋白的增强表达与宫颈癌侵袭性增强有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细胞核分离蛋白(NUDC)与抑制素(PHB)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探讨二者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术中收集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组织中NUDC与PHB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NUDC、PHB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NUDC、PHB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肌层浸润、分化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NUDC与PHB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70,P0.05)。NUDC高表达组、PHB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NUDC低表达组、PHB低表达组患者(均P0.05)。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NUDC高表达及RHB高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NUDC、PHB蛋白在宫颈癌中均高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及预后有关,二者可能共同影响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ASP-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0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病灶边缘5 cm处正常组织中LASP-1蛋白表达,分析肿瘤患者癌组织中LASP-1蛋白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SCLC患者癌组织中LAS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6.6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9.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其LASP-1蛋白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但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期+Ⅳ期,浸润深度T3+T4、以及出现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其LAS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LASP-1蛋白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的转移有着密切联系;LASP-1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参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中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PBX3)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宫颈癌以及癌旁组织82例进行研究,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组织中PBX3蛋白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对影响患者生存的临床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30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生存情况,Log-Rank法检测组间生存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PBX3蛋白、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0.05)。PBX3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0个月随访,24人死亡,死亡率为29.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PBX3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BX3阳性表达组58.1%死亡,阴性表达组23.5%死亡,两组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存在差异(P0.05)。结论:PBX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可能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0例浸润性宫颈癌、15例原位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29例转移淋巴结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CD82在宫颈浸润癌及原位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P<0.05),原位癌与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的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以及宫颈间质肌层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P>0.05);KAI1/CD82在高中分化组中的蛋白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与其原发灶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对宫颈癌组织的恶性侵袭行为可能不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取其癌变组织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同时取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癌旁组。另选取同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与年龄、肿瘤直径、是否绝经、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浸润程度的关系,分析HMGB1表达及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3组HMGB1和MMP-9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HMGB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MMP-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与年龄、肿瘤直径、是否绝经无关(P>0.05),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浸润程度有关(P<0.05)。经Spearman统计分析,HMGB1表达及MMP-9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正相关(r=0.558,P=0.021)。结论 HMGB1及MMP-9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子宫内膜癌患者HMGB1及MMP-9阳性表达率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浸润程度有关,HMGB1表达及MMP-9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WAPL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收集的9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宫颈癌组)、90例宫颈上皮瘤变组织(CIN组),收集时间2015年3月-2017年1月,检测两组标本中的hWAPL蛋白表达水平,探讨hWAPL蛋白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等指标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的hWAPL蛋白阳性表达率74.44%(67/90)显著的高于CIN组的12.22%(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Ⅲ期、低分化、间质浸润≥1/2、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脉管浸润的宫颈癌组的hWAP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高和中分化、间质浸润1/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未发生脉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WAPL蛋白阳性表达在≥50岁、50岁的宫颈癌患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WAPL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S100A4蛋白在宫颈癌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了解S100A4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S100A4蛋白在宫颈癌表达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100A4蛋白在15例正常宫颈组织、81例宫颈癌原发灶和24个盆腔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分析S100A4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不表达,在宫颈鳞癌、腺癌原发灶的阳性表达率均比正常宫颈组织高(χ2分别为13.827、7.398,均P<0.05),在腺癌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χ2=11.689,P=0.010).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2cm、间质浸润深度≥1/2和治疗后复发者的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2cm、间质浸润深度<1/2和治疗后无复发者(χ2分别为6.902、5.744、5.274、4.982、8.938,均P<0.05).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灶(χ2=7.206,P<0.05).结论 S100A4蛋白的表达升高与宫颈癌的进展、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可望作为宫颈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潜在预测指标及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型感染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ligand-1,PD-1/L1)水平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选择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2017年8月-2019年8月确诊为高危型HPV16/18感染的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宫颈癌组,另选择HPV16/18阳性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42例作为CIN组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癌组织中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qRT-PCR法检测其外周血PD-1、PD-L1mRNA表达水平,对不同年龄、FIGO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瘤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D-1、PD-L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组PD-1、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CIN组与健康对照组,CIN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外周血PD-1、PD-L1 mRNA水平高于CIN组及健康对照组,CIN组PD-1、PD-L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癌组织PD-1、PD-L1蛋白表达在不同FIGO分期、不同肿瘤大小、不同分化程度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D-1mRNA相对水平在不同FIGO分期、不同肿瘤大小、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D-L1mRNA相对水平在不同FIGO分期、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发生宫旁浸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1/PD-L1通路参与了宫颈癌的发展过程,可作为宫颈癌临床治疗的免疫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olo-like kinase 1(Plk 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远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宫颈癌组)、宫颈上皮瘤组织作为CIN组(4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4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组标本中的Plk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lk1蛋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的Plk1蛋白阳性表达率(73.75%)显著高于CIN组(45.00%)、对照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的Plk1蛋白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国际妇产联盟(FIGO)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程度、是否发生脉管浸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的Plk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年龄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的Plk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76.27%与阴性表达组的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的Plk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40.68%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相比,Plk1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程度显著上调,并且与肿瘤的进展、患者远期生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3K/AKT/m TOR信号转导通路中PTEN、p-AKT和p-m TOR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p-AKT和p-m 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53.03%,在癌旁与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率为84.85%和74.36%,p-AKT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56.06%,在癌旁与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率为16.67%和2.56%,p-m TOR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90.91%,在癌旁和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21%和5.1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EN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p-AKT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p-m TOR在胃癌中的表达仅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PTEN蛋白与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 TOR蛋白与PTEN蛋白以及p-m TOR蛋白与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之间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PTEN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p-AKT和p-m TOR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I3K/AKT/m TOR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EKK3)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宫颈病变芯片,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107例宫颈癌、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35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MEKK3和TRAIL表达水平,同时随访3年以上宫颈癌患者44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MEKK3在慢性宫颈炎、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宫颈癌组织中TRAIL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宫颈CIN和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MEKK3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阳性率分别递增(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均P>0.05);TRAIL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均P>0.05);MEKK3和TRAIL表达呈负相关(P<0.05);Log-rank分析结果提示MEKK3表达与生存有关(P<0.05),而TRAIL表达与生存无关(P>0.05)。结论 MEKK3和TRAIL异常表达共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阳性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及评估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志物,MEKK3过表达预示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组织MT1-MMP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MT1-MMP的阳性表达率(87.0%)与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1-MMP的表达程度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加强(P<0.01),MT1-MMP的表达程度与区域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分化程度、食管癌术后3年转移和/或复发有关(P<0.01).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MT1-MMP的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和预后有密切关系,MT1-MMP在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嗅觉介导素4(Olfactomedin,OLFM4)和醌氧化还原酶(Quinome oxidoreductase-1,NQO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宫颈癌组织、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癌旁组织中OLFM4和NQO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OLFM4和NQO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37/40)和77.5%(31/40),在正常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20%(4/20)和30%(6/20);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25%(5/20)和40%(8/20),均明显低于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OLFM4的表达与其年龄大小、肿瘤分级、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是与分化程度有关;而NQO1的表达与年龄、分级、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但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OLFM4和NQO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5,P0.05)。结论 OLFM4和NQO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子宫内膜癌(EC)患者癌组织中P53蛋白、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E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5例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HPV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组患者EC癌组织及对照组患者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P53、Cdc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PV感染对EC患者癌组织中P53、Cdc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组HPV感染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Cdc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52%、40.95%、36.19%,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的EC患者中,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当患者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肿瘤分期较高时,HPV感染率升高(P0.05)。P53蛋白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的E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FIGO分期较高、出现淋巴结转移时,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Cdc2蛋白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化程度的E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FIGO分期较高时,Cdc2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HPV感染的EC患者癌组织中P53、Cdc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V未感染组(P0.05)。结论 EC患者癌组织中存在着HPV感染情况,且HPV感染可能会造成癌组织中P53、Cdc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升高,对EC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淮北市矿工总医院69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CXCR4和CCR7的表达,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CXCR4和CCR7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4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组织病理类型、阴道浸润、子宫旁浸润无关。CCR7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中CXCR4和CCR7异常表达,二者在宫颈癌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6和STAT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ATA6和STAT4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TA6和STAT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GATA6和STAT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GATA6和STAT4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ATA6和STAT4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 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ATA6和STAT4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 05)。GATA6和STAT4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 05),与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情况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 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ATA6和STAT4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 631,P0. 01)。GATA6和STAT4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 05)。GATA6和STAT4表达、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情况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子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 05)。结论 GATA6和STAT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表达异常,可能均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该病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对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ⅠA2-ⅡA。观察术后病理LVSI,随访终点为死亡。分析LVSI与临床、病理及总生存率关系。结果:98例中LVSI阳性48例,LVSI阳性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患者失访7例(LVSI阳性3例、阴性4例),随访率92.9%,随访中位时间68个月(50~86个月),5年生存率71.4%,LVS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60.0%)低于LVSI阴性者(82.6%)(P0.05)。Kaplan-Meier分析,LVSI阳性患者生存期低于阴性患者(P0.05)。LVSI、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侵润深度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LVSI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相关,LVSI阳性患者生存率低,预后差,LVSI可能成为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病例36例,耐药病例5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AQP-1的表达,并对临床预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F-1α在敏感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0%,在耐药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AQP-1在敏感组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耐药组阳性表达率为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1α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HIF-1α、AQP-1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并与耐药以及预后相关;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IF-1α可作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IAP相关因子-1 (XA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在浆液性卵巢癌(OS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上OSC的免疫靶向治疗或者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收集的60例OSC患者病理组织(OSC组)、6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OSA组)、正常卵巢上皮组织6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标本中的XAF1、PI3K蛋白表达,并分析XAF1蛋白、PI3K蛋白与病理学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OSC组的XAF1蛋白、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43. 33%、73. 33%,OSA组分别为81. 67%、11. 67%,对照组分别为98. 33%、3. 33%,3组间XAF1蛋白、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Ⅲ期+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患者的X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的低于Ⅰ期+Ⅱ期、高+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Ⅲ期+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OSC患者的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期+Ⅱ期、高+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OSC组织中XAF1蛋白表达下调、PI3K蛋白表达上调,并且与患者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