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痞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多为寒热并行。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文章结合"否""泰"之卦与临床医案,对痞证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收集历代医家关于《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注释,对其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同时结合个人经验对其进行相应的解释,认为此条文中之"一证",当为符合柴胡汤病机之症状,此"一证"并非专属柴胡汤证,小柴胡汤也并非治疗此"一证"的唯一方剂。最后指出审证求机才是正确理解"但见一证便是"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痞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大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其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亦多为寒热并行。因此,总是令后学者难以掌握。但如果以字义及《易》理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便可以化繁为简。本文即是依此方法对痞证进行的探讨和研究。痞证取《易经》"否"卦之象,"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否"即为闭塞之义。仲景论述痞证最详,立五泻心汤等方剂,为后学治痞之典范。  相似文献   

5.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表明《伤寒论》诊断疾病的思路及过程,是脉与证的集合,体现了"脉-证"合参的辨证思维与方法,为辨证论治之雏形,为后来中医辨证论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说明"识脉证""辨脉证"在中医临床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医者易也","易"是指《易经》的"易",意即中医是秉持辨析正邪、燮理阴阳之理济世救人的医生。究竟中医如何看病?《伤寒论》第十六条指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就是中医临床必须遵循的"三确认":"观其脉证",是四诊合参确认"主证";"知犯何逆",是辨析病因病机确认"主变";"随证治之",是针对主证、主变确认"主方"。而其关键又在于  相似文献   

7.
从"量"之视角探究《伤寒论》中证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之特点。张仲景证候表述见微知著、层次分明;治法拿捏细腻、着力清晰;遣方用药揣度精妙、推敲毫厘,充分展现张仲景临证对"量"之思考。张仲景辨证与辨量相结合的思想贯穿于其辨治体系诸多方面,故亟待深入探索辨量之思维,挖掘辨量之模式,凝练辨量之思想。临证若将辨证和辨量相参互用,对临证辨治是有益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范蕊  辜炳锐  李冀 《天津中医药》2017,34(7):458-460
小柴胡汤乃《伤寒论》少阳证之代表方,刘完素崇尚张仲景之说,临证变守经方之法,据证遣药,加减更选,获效良多。现对其运用小柴胡汤化裁之法治妇人产后诸证变方的配伍特点进行解析,以示名家运用经方权变之要妙,再现"方之精,变也"之精髓。  相似文献   

9.
1 方案内容 1.1 病证名 1.1.1 中医病证名血证、虚劳. 1.1.2 西医病名系统性红斑狼疮. 1.2 辨证分型 1.2.1 证候规律 根据导师临床经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本虚标实之证,在内以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在外与热毒侵袭有关,以热毒炽盛为标.在急性发作期多见到热毒炽盛的表现,患病日久则由于火热之邪耗损肝肾之阴而出现肝肾阴虚之证,同时火热之邪既可耗气又可伤阴,造成气阴两虚之证. 1.2.2 证候诊断特征根据导师临床经验,形成"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与"气阴两虚证"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三五"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小陷胸汤证"按之则痛"的含义。方法:对教材中【医案选录】【解析】部分进行理论探究和对"按之则痛"进行逻辑分析,结合临床实践中的识证过程,探讨"十三五"规划教材第138条对"按之则痛"的解析。结果:"十三五"规划教材小陷胸汤证条中对"按之则痛"的解析有误。结论:正确解读和认识小陷胸汤证"按之则痛"的内涵和外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王冰所论"龙火"的观点,解释李杲"阴火"理论,指出"内伤热中证"为一种疫证,甘温除大热实质上是一种截断病势的方法,补中益气汤并非补剂,是为主动治疗大热之证而设之方.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之痞证以"心下痞,按之濡"[1]为其主证,"中焦虚弱、升降失调、寒热互结"为其病机,错综繁杂,后学者难辨难治,然如以说文字义及《易》理"否"卦为着眼点进行推敲,即可化繁为简。本文即照此法对痞证释义和辨治探讨和研究。痞证取《易经》"否"卦之象,"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2],"否"即为闭塞之义。曾斌芳教授从"否"卦入手,取"辛开苦降甘补"法辨治胃痞,临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化裁变化,应手多验。  相似文献   

13.
李士懋教授精研《伤寒论》,对《伤寒论》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观点领会深刻。认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对《内经》"谨守病机"的疾病治疗观的具体实践;是仲景提出的辨证论治总的指导原则;应用在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中外学者关于《武威汉代医简》第42~43简"行解"一语之理解,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王辉之"通过散步排泄寒热邪毒"说,二是杜勇之"汉代治疗初期伤寒病特殊方法"说,三是赤堀昭之"渐解"说。将其置于简文语境中认真考究,则不难发现其偏颇之处:王辉说似受"行药"之影响,并误解相关语证,遂直以为"行解"即"行散";杜勇说立论之依据是《居延汉简甲编》509简及《论衡·寒温篇》中之相关记载,因其误解语证,遂致上说,若正确理解其语证,即可证其说之谬;至于赤堀昭氏"渐解"之说,因查无语证,难以立论。文章条分缕析,指陈三家论点之得失,指出"行解"之"行"训"即","解"乃痊愈之意,"行解"应训为"即解"。  相似文献   

15.
正《黄帝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陈修园亦谓"咳嗽证,表里寒热虚实皆能致之,最为虚损大关头,然泛而求之,条绪纷繁,连篇累牍不能尽也"。对于咳嗽,《千金要方》分为10种,清代沈金鳌更分为16种。明代张景岳说"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唯二证,何谓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也"。咳嗽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关系密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92-2294
目的:证明"特异性方证"是《伤寒论》方证中的精华。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结果:通过对《伤寒论》全文的研究,发现《伤寒论》主要由条文组成,而条文的结构主要是前面是证,后面是方,证和方同条,证和方相连,即条文的结构主要是证和方,现在习惯称为"方证";证和方的关系有主之、宜、可与、不可与的区分,表示证和方的关联程度不同,主之的关联程度最高,疗效最好,可以达到方到证除的特效,文章称为"特异性方证";只有没有方可用的证才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方法,即现在所称的"辨证论治"。结论:《伤寒论》的核心是方证,"特异性方证"是方证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浅论心下悸     
正从古至今,医家对心下悸病证的诊断以及病机认识不一。本文拟从心下悸之证、病机及证治规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希冀广大中医同仁对其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以启发临床遣方用药。1心下悸之证历代医家对心下悸之证的描述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为自我感觉症状,即自觉心下跃跃筑动,不能自止,正如"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也",然此与"心悸"实难辨别,在指导临床方面难有成效;其二为腹证之内容,即心下按之搏动应指之象,其中"心下"部  相似文献   

18.
刘敏  张燕 《新中医》2017,49(6):163-165
正"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攻之,虚者补之"是八纲辨证的基本治则。《伤寒论》中,"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之纯属虚寒的四逆汤证、"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之纯属实热的白虎汤证虽时有所见,但寒热夹杂、虚实并见之证更俯拾皆是,遍及六经。针对这种复杂证候,仲景往往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充分体现了作为经方之祖高超的组方技艺和卓越的辨证论治水平。而这些至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卓有疗效的方剂,是根据什么法度如何组方的?在临床上又如何运用  相似文献   

19.
李朝喧 《中医研究》2007,20(11):18-20
对《伤寒论》中有关"脾约证"条文进行分析,结合历代医家所述,探讨了"脾约证"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等,认为脾约证的病机是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以致水液偏渗于膀胱,肠道失于濡润而成。其病证表现以阳明胃之实热为主,兼有太阴脾之营阴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中医厥逆证以"手足逆冷"为辨证要点,其证虽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为病机纲要,但寒厥、热厥、气厥尚存在病性寒热之别。目前厥逆证之现代病理和生理学本质尚未明确,且尚无可视性客观指标用于中医厥逆证的诊断及其证候本质的研究。热断层成像系统可同步、精确测量人体体表温度,因此可运用热断层成像系统从体温出发进行厥逆证客观指标的研究。在探讨分析该系统用于厥逆证客观指标研究的可行性、运用方法和预期结果后,认为这一运用将有助于对中医厥逆证及相关问题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