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倩  王德斌  程静  王飞  柴静  朱琳鸿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835-2838
[目的]探讨安徽省农村居民不同年代的吸烟状况,分析多年来烟草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园地制宜地采取控烟促进行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纵向研究.分别于1993年和2001年在同一地区对21 649名及5 627名的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进行了吸烟现状调查.[结果]与1993年相比,2001年安徽农村居民①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重度吸烟率在增长.②吸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远高于女性、随受教育水平升高而降低的态势没有改变.③总吸烟率、现在吸烟率男性在下降,女性尤其是15~34岁年轻女性上升明显;重度吸烟率男女性均上升.④初中及以上文化者及分居、离婚或丧偶者吸烟率显著升高.⑤开始吸烟年龄明显提前.⑥吸烟量在增大;男性依然大于女性,但女性日均吸烟量成倍上升.此外,两年代的横向分析均显示:男性、受教育水平低、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离异/分居/丧偶、家中有人吸烟并对吸烟危害缺乏认识者易于吸烟,但经济收入还不是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安徽农村居民吸烟行为总体趋势不容乐观;整体而言农村居民尚属于社会经济状况不良人群,是国家控烟、禁烟的重点;有效促进农村控烟行动,需实现农村居民经济、文化等的全方位脱贫,面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认识水平,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中国/WHO控烟能力建设合作项目(社区控烟子项目)在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居民控烟能力建设实施一年的效果,探索今后社区的控烟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WHO控烟能力建设合作项目(社区控烟子项目)总体安排,统一问卷、统一时间,按照人口2 %的样本量随机抽取2 0~6 0岁社区居民,对其烟草使用和控烟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对戒烟服务的需求和获得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社区男性居民吸烟率高于女性,干预前后居民吸烟率分别为35 1%和4 2 8% ,干预期间社区居民男性吸烟人群戒烟成功率为10 6 % ,以5 5岁以上年龄段、离退休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2 5 0 0元人群中戒烟成功率最高。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力,其次是来自周围吸烟者的影响;84 %以上的调查对象都认为吸烟、被动吸烟有害健康,且吸烟者、不吸烟者、戒烟者正确认知率依次增高;干预后男性调查对象劝阻朋友或家人吸烟、表示戒烟后永不吸烟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 <0 0 1) ,且能主动寻求戒烟服务(P <0 0 5 ) ;去治疗机构就医时医务人员主动向男性调查对象介绍戒烟方法和技巧干预后多于干预前(P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新华街道社区居民实施控烟教育与培训等综合性措施是有效的,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控烟能  相似文献   

3.
不同人群吸烟戒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人群吸烟戒烟情况调查分析山东省沂源县卫生防疫站杨胜利山东省沂源县卫生局孟凡余为掌握贫困山区不同人群吸烟及戒烟情况,积极参与控烟干预方法的研究,我们于1995年9月对贫困山区的沂源县不同人群吸烟、戒烟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与内容1.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襄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在襄阳市采用滚雪球和网络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400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活动场所,与女性婚姻状况,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最近6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6个因素与MSM人群HIV感染有统计学关联(p< 0.10).多因素分析显示,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OR=0.19,95%CI=0.04~0.85)是HIV感染率的保护性因素,与女性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OR=5.28,95%CI=1.02~30.19),年龄50岁及以上(OR=1.62,95%CI=1.14~2.74)是危险因素.结论 襄阳市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50岁以上,与女性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的MSM人群的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村居民吸烟现状及相关社会经济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徽省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农村居民吸烟状况,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通过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了5 627名1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的吸烟状况,同时收集相关社会经济特征信息。结果:安徽省农村居民总吸烟率(25.66%)、现在吸烟率(21.93%),低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农村平均水平1.3和4.7个百分点,但重度吸烟率(15.35%)高出后者3.1个百分点;吸烟开始年龄平均为20岁;现在吸烟率男性(42.43%)明显高于女性(1.32%)、45~64岁者(31.10%)最高;平均吸烟量(中位数)20支/天。多元分析显示:受教育水平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离异/分居/丧偶、家中有人吸烟并对吸烟危害缺乏认识者吸烟率较高,但未见不同经济收入者吸烟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徽农村居民吸烟率相对较低,但吸烟量大,经济收入目前不是吸烟影响因素。整体而言农村居民尚属于社会经济状况不良人群,是国家控烟、禁烟的重点,而最根本策略则是加快农村全面发展的步伐,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太仓市农村老年人群吸烟状况,为有效开展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太仓市农村≥60岁老年人群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954人,≥60岁农村老年人吸烟率为23.59%,男性、60~69岁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1 000~2 999元、仅与配偶居住者吸烟率较高(P值均0.01)。日吸烟量10~20支的占83.08%,烟龄20年的占44.69%。结论太仓市农村≥60岁老年男性吸烟率较高,应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对北京市通州区35~75岁常住居民开展心血管病高危筛查工作,包括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以及问卷调查,描述高危检出和相关危险因素分布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病高危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通州区共2 546例对象纳入研究,高危检出率为19.95%,标化率为16.98%。男性高危检出率高于女性(P=0.001),高危检出率随着研究对象年龄增加和BMI升高均呈现上升趋势(P均<0.001),吸烟与饮酒者高危检出率较高(P均<0.001),教育水平高降低高危风险(P<0.001),离异或丧偶者高危检出率高于正常婚姻状况者和未婚者(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超重和肥胖、吸烟、饮酒、离异或丧偶为心血管病高危因素,较高的教育水平为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心血管病防治基础较好,关键策略在控制体重、控烟限酒,重点关注高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珠三角及周边产业转移地区制造业流动工人的吸烟现状,探索其迁移特征、心理特征等因素对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进一步控烟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内珠三角及周边产业转移地区选取4个城市的10家制造企业的888名流动工人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流动工人一般特征和吸烟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特征、心理特征等影响因素。结果 流动工人总吸烟率较高(42.2%);单身或离异者、文化程度为高中、迁移城市> 3个的流动工人发生吸烟行为的可能性更大;个人月收入越高,发生吸烟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而心理状况好、和家人一起发生迁移的流动工人发生吸烟行为的可能性更小。结论 流动人口的迁移特征、心理特征等与现在吸烟行为有关,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干预,降低烟草相关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省青少年吸烟状况及其烟影响因素,为控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用全球青少年烟草标准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建省青少年现在烟草使用率为4.9%,农村(5.6%)高于城市(3.3%)。未来12个月使用烟草的可能性男生比女生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学生现在使用烟草制品的危险因素为男性、年级上升、1周可支配零花钱10元和好朋友中有人吸烟;认为吸烟看起来减少吸引力是保护因素。结论福建省青少年的控烟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应更关注重点人群的控烟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宁区公共场所控烟环境和消费者吸烟现状及控烟态度,为制定控烟措施,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各类公共场所进行控烟环境调查,并随机抽取消费者人群进行吸烟现状及控烟态度调查,同时进行为期1个月的控烟监管干预。结果公共场所禁烟和警示标识率为86.40%,消费者吸烟率为27.66%,对公共场所开展控烟满意的占93.19%,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占72.77%,94.26%的受访者愿意去禁烟或部分禁烟的公共场所消费。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江宁区消费者控烟态度积极,应进一步开展对未成年人控烟和吸烟危害性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市医生、教师、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状况及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态度,为制定针对性的控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5—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云南省医生、教师、公务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群吸烟状况及吸烟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信息。结果云南省重点人群现在吸烟率为19.6%,男、女性现在吸烟率分别为42.3%,0.6%。重点人群中81.7%的吸烟者上班时间吸烟;90%以上支持公共场所室内全部禁烟。结论该省重点人群不吸烟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到位,需尽快针对目标人群展开控烟工作,扩大控烟覆盖范围,提高其控烟意识和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杭州市企业白领人群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企业白领人群健康意识和改变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杭州市市区私有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员工2 156人进行亚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采用标准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评估亚健康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 156份,回收问卷2 117份,有效问卷2 046份,问卷有效率为96.65%。2 046名调查对象中,亚健康1 062人,占5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30岁、离异/丧偶、任职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有不良嗜好、家庭不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低是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危险因素;已婚、硕士及以上学历、管理岗位、高级白领、月收入5 000元以上、经常运动、任职国有企业是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杭州市51.91%的企业白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男性、30岁以上、离异/丧偶、在合资或独资企业工作、有不良嗜好、家庭不和谐以及工作认可度低是企业白领人群出现亚健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部分教师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展教师人群的吸烟和烟草控制知识现状调查,为今后在教师群体中实施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台州市和云和县26所学校839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师人群总吸烟率为19.67%,现在吸烟率15.02%,男性高于女性;烟草危害的知晓率为74.55%,8种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58.03%,6种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为69.96%;36.35%的教师获得过控烟方面的教材或资料,11.8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结论教师人群烟草相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教师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改变其吸烟行为,同时也更好地推动青少年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3市县农村居民吸烟现状及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农村控烟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内1593名1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现在吸烟率为28.38%,其中男性吸烟率55.66%,女性吸烟率3.89%;最初开始每天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1.53±6.10)岁,62.37%的现在常吸烟者初始抽烟年龄小于25岁;平均吸烟量为(15.1±7.8)支/d,平均每天吸烟量在20支及以上的常吸烟者占59.18%;吸烟者中有102人过去尝试过戒烟,尝试戒烟率为22.57%;准备戒烟者占20.08%;被动吸烟率为33.34%,男性被动吸烟率为26.77%,女性为39.90%;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饮酒与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居民吸烟的主要因素。结论山东省农村居民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男性群体仍旧是控烟工作的重点人群,女性是被动吸烟的主要人群,青少年吸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北省秦皇岛市成年人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该市制定超重肥胖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4-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秦皇岛市2 584名18~79岁成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采用SAS 9.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秦皇岛市成年人超重肥胖率为53.2%。不同性别、年龄、婚姻、城乡、文化程度、饮酒情况、吸烟情况和身体锻炼情况的人群超重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832,95%CI:1.408~2.384)、高年龄(与18~40岁相比,40~65岁人群OR=1.488,95%CI:1.128~1.962,≥65岁人群OR=2.240,95%CI:1.646~3.048)、已婚和离异或丧偶(与未婚者相比,已婚人群OR=1.285,95%CI:1.047~1.576,离异或丧偶者OR=1.336,95%CI:1.018~1.753)、城镇(OR=1.984,95%CI:1.647~2.390)、低文化程度(与大专及以上人群相比,初中及高中人群OR=1.389,95%CI:1.114~1.733,小学及以下人群OR=1.412,95%CI:1.117~1.784)、吸烟(OR=2.727,95%CI:2.267~3.281)、饮酒(OR=2.896,95%CI:2.315~3.624)以及身体锻炼较少(与经常锻炼者比较,偶尔锻炼人群OR=1.425,95%CI:1.023~1.986,从不锻炼人群OR=2.763,95%CI:1.843~4.143)均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秦皇岛市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率较高,应重点针对男性、中老年人、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已婚和离异丧偶者、饮酒和吸烟的人群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吸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2月,采用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从深圳市10个行政区抽取了274个禁烟场所,每个场所拦截调查10名居民,有效调查2 708名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烟草危害的认知、《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认知,吸烟行为和控烟态度进行调查。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深圳市15~70岁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5.1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居民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草危害知识得分高(OR=0.75,95%CI:0.67~0.86)是保护因素;而男性(OR=12.94,95%CI:9.41~17.79)、高年龄(OR=1.21,95%CI:1.10~1.45)、反对控烟(OR=3.70,95%CI:2.84~4.81)是危险因素。结论应将高龄人群、男性、反对控烟者列为控烟干预重点对象,可通过提供戒烟服务、加强宣传教育和控烟执法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人群的现在吸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江西省为例,了解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匿名自填问卷的形式对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江西省1 216例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得分为69.42±14.16分。男性略高于女性(P0.05),未婚居民高于已婚、离异或丧偶居民(P0.05),城市居民知晓水平高于农村(P0.05),月收入3 000元以上的居民高于以下的居民(P0.05),居民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月收入越高的知识知晓率均越高。结论:江西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一般,应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月收入较少以及农村居民等重点人群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吸烟状况以及控烟态度对吸烟意向的影响,为校园控烟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医科大学2005~2007级医学、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共计414人,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医学生吸烟率为2.90%,约1/3目前不暖烟的学生选择将来肯定或可能会吸烟.吸烟意向受多种态度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态度因素为对控烟而进行的香烟涨价举措的态度、家中有人吸烟是否会劝阻的态度、宿舍吸烟采取做法的态度、对控烟活动兴趣的态度.结论 吸烟意向持肯定会或可能会的比例较高,该组人群应作为校园控烟干预的重点人群.对吸烟意向有影响的态度因素众多,应抓住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控烟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桑凤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02-4204
[目的]了解医院在职人员实施控烟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09年4~12月在淮安一院实施控烟,具体措施包括政策的制定、场所干预、人群干预、成立戒烟门诊、设立戒烟咨询电话等,比较干预前后在职人员的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控烟知识与态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共调查在职员工137人,吸烟率为14.6%,干预后共调查137人,吸烟率为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吸烟情况,干预前后χ2检验,P=0.70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在职人员控烟知识与态度均有所提高。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吸烟易导致骨质疏松的知晓率,干预前为42.3%,干预后为73%,增幅为30.7个百分点;在职员工认为室内应全部禁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82.5%上升到干预后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预,医务人员在控烟理念、知识、行为与态度均有所提高,说明控烟干预是可行的,其效果需持续巩固。需要进一步加强医院无烟环境的创建,加强并完善控烟工作行政法规,加强对吸烟危害与戒烟技巧的培训与学习,树立医生作为健康维护者的形象,在控烟工作中起表率作用,以推动整个社会控烟工作的开展,加快控烟履约工作步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长沙市10家医院开展控烟干预工作,评价控烟效果,为创建无烟医院提供依据。方法开展以政策制定、健康教育、氛围营造为主的控烟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目标人群现在吸烟率由16.8%下降至13.7%,对于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医务人员更认为自身应在控烟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帮助患者戒烟。同时,在实际诊疗工作中主动询问病人吸烟习惯的医务人员比例也得到提高。结论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烟草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干预。无烟医院创建经验值得在其他行业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