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活血通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处方中药材分别用醇提、水提醇沉法制成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丹参和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丹参和三七.结论:制备方法简便,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
王林丽  孟德胜  陈芸 《中国药业》2005,14(11):47-48
目的:探讨视明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成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药材.结论:该法简便,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生化汤口服液并控制其质量.方法:将药材按处方量经水煎醇沉法制备口服液,并采用理化方法和薄层色谱法对生化汤口服液的主要成分益母草、当归、川芎进行鉴别.结果:用理化方法鉴别益母草药材结果反应明显,薄层色谱中当归、川芎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结果可靠,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生化汤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桂蓉  黄涛  李根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46-2247
目的:探讨制备益气养血口服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人参、枸杞子、丹参、龙眼肉,制备益气养血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对其中的人参、枸杞子、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结果:制得的口服液为标红色溶液;薄层色谱对人参、枸杞子、丹参特征斑点定性鉴别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人参进样量在0.100~0.9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水率为99.95%(RSD=1.12%)。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常通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常通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水提取与乙醇提取的最佳条件,比较2条提取工艺路线、2条醇沉路线以及3种醇沉浓度(50%、65%、75%)对常通口服液中丹参素、大黄素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素与大黄素的含量。结果:以12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3.5h时丹参素含量最高;以6倍量、70%乙醇提取1h时大黄素含量最高;先醇提后水提与水提取路线的丹参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先醇提后水提的大黄素含量显著高于水提取路线(P<0.05);先醇沉后合并、先合并后醇沉路线的丹参素与大黄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醇沉浓度的丹参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50%醇沉浓度时损失最少。根据最佳工艺路线制备常通口服液,3批成品的丹参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薄层鉴别、澄明度与pH值检查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按照最佳工艺路线制备的常通口服液成品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视明合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备视明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药材。结论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检测准确、灵敏,可用于视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龙脑心胶囊中主要药味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美花  崔雄日  刘林 《中国药业》2005,14(12):54-54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龙脑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天麻、三七和枳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龙脑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水提醇沉法制备抗病毒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白芷、栀子、麻黄、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栀子、麻黄、大黄药材。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制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舒心丸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心舒丸中主要成分丹参、冰片、三七和苏合香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丹参、冰片、三七和苏合香等药味的特征斑点.结论 所用方法可用于心舒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脑脉醒神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脑脉醒神胶囊中的大黄、黄芩、枳实、丹参、三七.结果:脑脉醒神胶囊中的大黄、黄芩、枳实、丹参、三七和对照药材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脑脉醒神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原方大部分药材水提醇沉、部分醇提,然后混匀配制成合剂。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得制剂性质稳定,在TLC中能检出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结论:该制剂处方配伍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简便,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世萍  曲婷  哈娜  郭美华 《医药导报》2009,28(10):1334-1337
目的 制备复方固齿膏,建立其质量控制 方法 .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其中的丹参、三七及金银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建立质量控制 方法 . 结果 TLC法鉴别丹参、三七及金银花,专属性强,含量测定 方法 准确可靠,线性范围为0.016~0.128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4.21%, RSD=1.04%. 结论 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 方法 可靠、全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复方枣仁口服液的制备及鉴别方法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该制剂中的酸枣仁、生地黄、丹参进行定性鉴别;薄层扫描法测定该制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为102.32%,RSD为0.9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制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化瘀通络口服液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当归、丹参。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本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化瘀通络口服液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顺风耳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水蒸馏法、回流提取法、水提醇沉法将药物制成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3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山茱萸、牡丹皮、五味子药材。结论方法简便,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化瘀通络口服液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当归、丹参。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化瘀通络口服液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7.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提取挥发油及水、醇分别提取等工艺制备,用薄层色谱对金银花、连翘有效成分进行鉴别。用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作为指标初步介绍清热解毒口服液制备的工艺,建立质量控制点。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展开条件:金银花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4:5:5)为展开剂,连翘以氯仿-甲醇(20:1)为展开剂。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鉴别出金银花、连翘两种成分。结论:可以用薄层色谱层析法测定其主要成分做为控制点。  相似文献   

18.
吕金胜  陈雅  李群英 《医药导报》2006,25(11):1187-1187
目的优选复方天麻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处方中的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复方天麻口服液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 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该口服液制备的方案为加10倍量水、煎煮1 h、提取3次、清膏浓度1:0.7、含醇量60% 。结论 该方案能保证复方天麻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元胡痛经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彩虹  李尚 《中国药业》2005,14(9):57-58
目的:制备元胡痛经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和蒲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丹参和蒲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3批成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稳定.结论:元胡痛经滴丸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黄华斌 《医药导报》2013,32(4):529-531
目的建立田琥胶囊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半浸膏喷雾制粒法制粒后填充成胶囊剂,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总量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性状、检查等标准。结果制备工艺可行,制定的薄层色谱法可专属性检测三七和丹参,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进样量分别在1.6~8.0,1.6~8.0及0.4~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全面,可用于田琥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