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病人采用MDCT成像检查,利用多种重建技术做图像后处理来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奉组32例全部检查成功,螺旋MDCT发现30支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15支轻度狭窄,8支中度狭窄,6支重度狭窄,1支闭塞,显示下肢动脉主干狭窄和闭塞的符合率达100%。[结论]:MDCT方法具有安全、方便、准确、无创等特点,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给予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检查,图像处理后分析评价,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手术检查对比。结果 30例患者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患者分型:广泛型、小腿动脉型、股腘动脉型、髂动脉型、腹主动脉型分别7例、4例、13例、2例、3例,1例患者未出现异常。5例同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例16层CT中未能清楚显示病变段,手术治疗9例患者术中检查与16层CT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能够实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变情况的准确清楚显示,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彩超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部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该院治疗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彩超特点。结果 230例患者中彩超诊断有12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45例动脉栓塞症,4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造影确诊动脉硬化闭塞症135例、动脉栓塞症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59%、90.00%、88.89%。结论彩超能精确的确定下肢动脉闭塞病变部位,同时能有效评估闭塞部位长度、程度的重要检查方法,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作为动脉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与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如何对下肢动脉血管疾病进行有效诊断以便进行治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CT血管成像在了解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疾病情况,帮助医生有效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扫描速度等方面拥有一定优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为凸显。基于以上,该文将对CT血管成像,尤其是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粗浅阐述,希望以此为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运用到给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予以诊治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患者74例,给全部患者予以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加以诊治,探究全部患者经过诊治以后的正确度。结果全部患者经过诊治以后的正确度即98.81%、敏感度即99.21%、特异度即98.41%、阳性测算值即99.60%、阴性测算值即99.21%。结论非增强型磁共振类血管成像运用到给糖尿病下肢动脉过窄患者予以诊治期间具备十分优良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髂动脉和/或股动脉闭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有效率为4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对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1例下肢动脉闭塞严重缺血患者应用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移植,采用缺血肢体局部移植及患肢股动脉腔内移植两种方法治疗,观察术前、术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肢皮温及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踝肱比值较术前升高。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对改善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4洌急性脑梗死病人行常规MRI检查。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TOF 3D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69例发病时间〈2h的病人,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DWI像呈稍高信号影;85例发病时间2h~6h病人,T2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中,31例表现为正常;20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影及其分支缺失;35例表现为脑血管影局限性狭窄、稀疏;68例表现为弥漫性脑血管分支影稀疏、减少。呈枯枝状,且常伴有主血管影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DWI比常规T2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脑血管成像在与DWI及T2WI像结合观察时,可对病人脑血管基本状态做出初步评价,但不宜单独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用于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下肢ASO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BI和跛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和跛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与对照组的16.67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用于治疗下肢ASO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作用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和探讨;方法:对99例糖尿病患者治疗组和99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下肢动脉进行观察分析,用二维超声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内一中模度,管壁是否有斑块存在以及狭窄状况,血流的充盈缺损状况,并对两组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进行衡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具有诊断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倪合一 《养生月刊》2007,28(8):695-695
很多老年人诉说腿部痉挛抽筋,疼痛难忍。有些人就把腿部抽筋痉挛归因于缺钙,服用多种补钙剂却无济于事,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老年人腿部痉挛抽筋,末必都是缺钙的缘故。有些人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慢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经DSA或MRA确诊的30例MCA闭塞患者,其中26例为TCD确诊、4例为TCD漏诊,将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MCA闭塞时TCD可表现患侧MCA低速低搏动,与对侧大脑中动脉频谱相比收缩期峰流速相差20%,血流顺序变化及侧支循环的开放;而在漏诊病例中未发现患侧MCA明显减慢低平血流频谱,但血流次序发生变化。结论:TCD在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Bone-Marrow Cells Transplantation,ABMCT)结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临床效果,评价益气活血中药对ABMCT后的干预作用.方法 人选69例PAOD患者随机分为A组(干细胞移植组)34例(44肢)、B组(干细胞移植+中药组)35例(46肢).术前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使患者骨髓处于增生活跃状态,抽取骨髓液后分离单个核细胞,使细胞总量达到1×109/L以上.移植采用缺血肢体多点注射.B组移植后1天起口服自拟益气活血方.28天后评价治疗前后症状(疼痛、麻木、冷感、间歇性跛行)评分、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e Index,ABI)、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wessure,TcPO2)等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5.65%,B组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均P<0.01);B组疼痛、麻木、冷感的改善优于A组(P<0.05~0.01);间歇性跛行未显示差异.两组治疗后的ABI、TcPO2均明显升高(P<0.05~0.01);组间改善度比较,B组TcPO2优于A组(P<0.05),ABI未显示差异.结论 ABMCT治疗PAO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后可明显提高ABMCT后的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和缺血部位的局部氧浓度作用明显,提示对缺血肢体的局部循环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Bone—Marrow Cells Transplantation,ABMCT)结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 l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临床效果,评价益气活血中药对ABMCT后的干预作用。方法人选69例PAOD患者随机分为A组(干细胞移植组)34侧(4J4肢)、B组(千细胞移植+中药组)3S例(46肢)。术前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使患者骨髓处于增生活跃状态,抽取骨髓液后分离单个核细胞,使细胞总量达到1×10^9/L以上。移植采用缺血肢体多点注射。B组移植后1天起口服自拟益气活血方。28天后评价治疗前后症状(疼痛、麻木、冷感、间歇性跛行)评分、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e Index,ABI)、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等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5.65%.B组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均P〈0.01);B组疼痛、麻木、冷感的改善优于A组(P〈0.05。0.01);间歇性跛行未显示差异。两组治疗后的ABI、TcPO2均明显升高(P〈0.05~0.01);组间改善度比较,B组TcPO2优于A组(P〈0.05),ABI未显示差异。结论ABMCT治疗PAO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应用益气活血中药后可明显提高ABMCT后的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和缺血部位的局部氧浓度作用明显,提示对缺血肢体的局部循环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本组20例病人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结果:静止痛20例,消失10例,显效6例,好转4例;间歇跛行20例,消失0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溃疡、坏疽13例,消失6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结论:该疗法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计算机断层投扫描技术(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疑似SAH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应用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检查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CTA检查,结果:共37例颅内动脉瘤(40枚);DSA检查结果:39例动脉瘤(43枚);CTA的总诊断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85.72%,准确性为92.8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CTA成像诊断,能够准确、快速确定患者发病病因,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进行常规MRI扫描(包括T1WI、T2WI序列)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3例,多发4例,SWI检出35个病灶,常规扫描(T1WI、T2WI序列中任何一个序列可以检出病灶即判断为检出病灶)检出22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χ2=11.08,P〈0.05),且SWI所显示的瘤体比常规图像轮廓更清楚、范围更大。7例静脉畸形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上均见显示,但SWI序列能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更多细小的髓静脉。6例动静脉畸形常规MRI序列与SWI显示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SWI较常规MRI序列能够更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畸形,特别是对小的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有关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4层CT血管成像价值,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该院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并发糖尿病患者)、对照组(40例,无糖尿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膝下各分段血管管腔狭窄程度积分、膝下血管区斑块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膝下左侧血管管腔狭窄程度积分为(7.85±3.05)分、右侧血管管腔狭窄程度积分为(8.43±2.35)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膝下血管区斑块检出率为70%(210/300),远远高于对照组60%(168/280),临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过程中,选用64层CT血管成像方法,可有效检出板块,为疾病诊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对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有慢性缺血表现的11条下肢行Doppler超声与DSA和踝肱指数测定,确诊为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然后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对所有患肢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近期1条截肢。10条患肢随访6~36个月,症状消失,疗效理想,术后Doppler超声与MRA复查可见动脉血向缺血肢体灌注。结论静脉动脉化治疗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确切,已为治疗该病的一种较成熟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CTA检查资料。结果:共检测121例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血管壁软斑块合并纤维斑块26例,软斑块、纤维斑块合并钙化斑块71例,单纯钙化斑块91例。其中管腔轻度狭窄263处,中度狭窄193处,重度狭窄89处,血管闭塞11条,血管发育异常13条,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4处。9例支架植入术后,其中4例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支架,3例椎动脉支架,2例基底动脉支架;6例颈内动脉剥脱术后。结论:头颈部CTA无创、快速、三维图像、可任意旋转、可清晰地显示颈部血管形态及其毗邻关系,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并对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