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采取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出现阴囊水肿1例,低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阴囊水肿2例,低热1例,疝复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手术耗时少、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腹部正中切口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2例腹股沟复发疝行下腹正中切口腹膜前修补术,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单侧平均手术时间(38.0±5.1)min,双侧平均手术时间(55.0±6.2)min,手术出血量4-9mL,平均手术出血量(5.0±0.8)mL;术后疼痛轻微,未使用镇痛药物;术后无切口感染、阴囊积液、缺血性睾丸炎、术区异物感、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d下床活动,住院时间2-5d,平均3.4d,随访8-24个月无复发。结论下腹正中切口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复发疝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横纹免缝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其技术要点。【方法】对2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横纹免缝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复发率、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5min。患儿术后不需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止痛剂,大部分患儿术后d2下地玩耍,平均住院期3d。术后2例复发,5例阴囊血肿,2例医源性隐睾。【结论】腹横纹小切口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有效、美观、微创、医疗费用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姜兆明 《妇幼护理》2022,2(23):5562-5565
目的 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诊治的 90 例小儿 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常规组、腹腔镜组及小切口组,每组各 30 例。常规组采取传统手术, 小切口组采取腹横纹小切口术,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分析比较三组的睡眠质量、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 果 小切口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腹腔镜组、常规组(P<0.05)。小切口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常规组、腹腔镜组(P<0.05)。 小切口组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腹腔镜组(P<0.05)。小切口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常规组、腹腔镜组(P<0.05)。结论 腹横纹小 切口术用于小儿疝气治疗,能够改善睡眠,减轻疼痛,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22例女性腹股沟嵌顿疝患儿,年龄均小于3个月,均经手法复位失败,采用腹横纹小切口(2 cm)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观察所有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2例女性患儿嵌顿物为卵巢17例,卵巢、子宫及附件1例,肠管、阑尾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局部皮下瘀血发生,伤口无感染.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女婴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经腹股沟外环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小儿腹股沟疝患者153例,男142例,女11例,年龄1~7岁,右侧82例,左侧66例,双侧5例。1.2手术方法在耻骨上方患侧下腹部腹横纹处做切口1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我院儿外科1993年3月~1995年3月,采用下腹正中单一横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18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及此手术的优点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6例,年龄8个月,1~10岁.其中2岁以下12例.16例为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为右侧斜疝,而左侧内环处哭闹时有轻度隆起,怀疑为鞘状突闭锁不全.1.2 手术方法1.2.1 切口选择 以腹横纹与中线交界处为中点,取横切口2.0cm~2.5cm.1.2.2 手术步骤 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浅筋膜,先处理疝囊较大一侧,用两把小直角拉钩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腹横纹小切口在男性小儿先天性腹股沟疾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微创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腹股沟疾病410例,其中鞘膜积液237例,隐睾134例,疝39例.[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5~20mL,平均10mL.手术时间14~70min,平均30min.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5d.无切口感染及阴囊血肿病例.术后随访0.5~4.0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腹横纹小切口治疗男性小儿先天性腹股沟疾病恢复快、切口小、创伤小、痛苦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进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复发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东方医院2008-03-2010-11收治的37例复发性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选择下腹正中切口,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的产品聚丙烯补片行后进路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27例全部治愈出院,手术时间单侧为40~70min,术后并发短暂性尿潴留5例,阴囊鞘膜积液2例,术后4~8d出院,术后随访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后进路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手术疗效确定,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吴刚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315-2316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疝气患儿,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上与腹腔镜手术效果相当,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21例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并观察其结果。结果21例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顺利完成。术后住院天数为5~8d,平均6.5d。术后疼痛达3个月以上有8例(38.1%),浆液肿9例(42.9%),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和肠瘘发生。随访6~25个月,平均11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补片来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处理.方法:对8年来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10例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5例第一次手术为直疝,再次手术4例为直疝,1例为股疝;另5例第一次手术为斜疝,再次手术时4例为斜疝,1例为直疝.再次手术中所有病例网片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10例再次手术病人均用网片行无张力修补,术后随访6个月~7年无复发.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与操作技术有关,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者再次行无张力修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60min.所有患者术后24~48h下床活动,无切口感染、排斥反应及缺血性睾丸炎发生.术后发生尿潴留8例、疼痛7例、阴囊积液5例,局部充血、水肿4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58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无复发及明显异物感.结论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在带有污染的Ⅱ、Ⅲ类切口中置入聚丙烯网片对腹外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腹外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嵌顿性腹股沟疝术中发现小肠坏死,作小肠部分切除,再用聚丙烯网片作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为三次消化系统手术后发生二处横结肠瘘合并切口疝,再手术切除部分横结肠,切口以聚丙烯网片作切口疝修补术。1例切口疝术中结肠割破及1例腹股沟疝切口上方2cm有结肠造瘘口,均以聚丙烯网片作疝修补术。7例病人切口内均放置引流物,术前、术后均全身应用抗生素3~5天。结论 7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随访5~29个月,均未有疝复发。结果 聚丙烯网片组织相容性好,无明显排异反应,抗感染力强,只要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即使网片安置在Ⅱ、Ⅲ类切口中也不易发生感染。在带有污染的切口内应用聚丙烯疝修补材料治疗腹外疝是可行的,且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患者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6 min)。术后阴囊肿胀3例,切口血肿1例,尿潴留6例。随访时间3~49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36例董建平王兆坤(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寿光262700)1996年3月至1997年6月,我们对36例小儿鞘膜积液均采用下腹部横纹小切口治疗,经3月至1年随访,无1例复发,切口隐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局部麻醉下平片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经验,探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107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下平片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单侧疝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1.6±8.1)min;双侧疝手术时间55~105 min,平均(70.2±11.1)min。术后无须镇痛,进食无限制,术后第1天即可下地活动。发生尿潴留l例,予留置导尿管处理。无阴囊积液、血肿、切口感染等,平均住院时间为(4.2±0.5)d。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局部麻醉下平片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无张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疼痛轻、制动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复发率低及疗效可靠等优点,是较好的腹股沟疝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横纹小切口在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股沟疝患儿77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腹部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部横纹小切口具有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中采用普理灵疝装置进行修补。结果 45例患者中,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44.9±4.9)min。术后6~12 h即可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阴囊轻度肿胀6例,局部轻微疼痛、牵拉感5例,无切口感染。术后4~7 d痊愈出院。45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普理灵疝装置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补片后入路修补腹股沟疝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后入路单侧手术平均时间(60±4.18)min,平均住院时间(4.18±0.94)d。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和髂腹股沟神经痛病例,无手术区牵拉感。术后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