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心率功率谱(HRPS)分析34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糖尿病组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及总功率(TP)成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P<0.01,P<0.01),LF/H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活性均降低,尤以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为著,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对老年室颤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访089例冠心病及部分体检正常者,分析31例室颤患者及48名正常对照组的24h HRV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室颤组的HRV明显降低,其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每5mi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变异系数(CV)、众数(MODE)和低频/高频(LF/HF)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 H  相似文献   

3.
廖虹 《右江医学》1998,26(3):149-150
用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3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和41例非心血管病人(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研究其时域指标特点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并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38例DCM患者的SDNN、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级以上的患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以下者(P<0.01和P<0.05)。LVEF和SDNN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492,P<0.02);DCM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HRV下降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及LVEF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高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及其与血压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70 名医学院高教龄教师和82对照组人员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将血压与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反映交感神经功能(LF)和迷走- 交感的均衡性(LF/H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反映迷走神经功能指标(SDANN、H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或P<0.01);SBP、MABP分别与SDANN 呈显著的负相关、与LF/HF呈显著的正相关(P< 0.05 或P< 0.01)。结论 长期紧张、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使医学院高教龄教师交感神经功能明显增高、迷走神经功能明显降低,继而引起血压水平(以SBP为主)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于同年龄、同工龄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应用心率功率谱(HRPS)分析34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糖尿病组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及总功率(TP)成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P〈0.01,P〈0.01),LF/HF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活性均降低,尤以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为著,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60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构型分类的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 HRV) 的特点。方法: 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左心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左心室重构组和左心室肥厚组3 组, 每组各20 例; 对照组30 例, 对比分析其HRV 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重构组HRV 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 P< 0-01) , 正常构型组中仅有HF 和LF/HF 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 高血压病各组间HRV 比较, 左心室重构组与正常构型组间仅频域指标有差异( P< 0-05 , P< 0-01) , 其余各组间HRV 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P< 0-01) 。结论: 按高血压病左心室构型的差异分组研究HRV 很有价值。依左心室不同构型HRV 的变化, 评估高血压病早期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有望对高血压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估慢性肾衰(CRF)尿毒症期患者心脏损害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清华-西安兰港监测系统对28例CRF尿毒症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HRV时域分析,结果 尿毒症组患者HRV各项指标SDNN,SDSD,RMSSD,PNN50及三角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其HRV降低,结论 HRV可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兔急性油酸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在兔实验性急性油酸肺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油酸肺损伤的防治效应。方法:18 只兔由耳缘静脉注入油酸0.1 m l/kg 体重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中10 只以山莨菪碱10 m g/kg 体重和肠道吸附剂1 g/kg 体重分别处理(各5 只)作为处理组,另8只作为实验组。结果:油酸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减低(P< 0.05 和P< 0.01);血浆和BALF中的丙二醛(MDA)和丙二醛与脂质系数(MDA/Lipid)均明显增加(P< 0.05~0.01);BALF中的ALP、ALB和肺系数都显著增加(P< 0.01);血浆和BALF中的MMS也显著增加(P< 0.01)。山莨菪碱组和肠道吸附剂组分别与油酸组相比,SOD与GSH-Px 活力均增加(P<0.05~0.01);除了血浆MDA外,其它相应指标均有减低(P< 0.05 或P< 0.01)。结论: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参与油酸肺损伤的发病,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兔油酸肺损伤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检测60例轮状病毒(HRV)肠炎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小剂量干扰素(IFN-α)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期患儿血清IgA、IgG、IgM及CD4、CD4/CD8均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P均<0.01)。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1),且治疗组IgA、IgG、IgM及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均<0.01),提示HRV肠炎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小剂量干扰素有助于患儿病程缩短,增强恢复期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胰岛素抗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服用同剂量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降血压,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对照组不服氧化镁。观察3个月。实验前1d及实验结束之次日分别测血压、抽空腹血查血清葡萄糖(SG)、血浆胰岛素(INS)、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实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实验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TG及TC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SI及HDL升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G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②对照组实验后SBP,DBP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NS,SG,TG,TC,HDL及ISI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实验后SBP及DBP降低明显(P<0.05);INS,TG,及TC降低(P<0.01,0.05);ISI及HDL升高(P<0.01);结论 氧化镁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清T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体外循环(CPB)导致心脏植物神经系统(CAS)损伤的机理,了解温血心停跳液能否防止CPB后心率变异性(HRV)的降低,采用对照方法观察了温血心停跳液与冷晶体心停跳液对狗HRV的影响。结果显示:CPB后温血心停跳液组(WB组)和冷晶体心停跳液组(CC组)的全频谱(TP)、低频(LF)和高频(HF)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且CC组比WB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LF/HF在组内及组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CPB后24小时平均心率(MHR)明显增加(P<0.05),且CC组高于WB组(P<0.05)。本研究表明:采用温血心停跳液或冷晶体心停跳液的CPB不会干扰CAS平衡,但均能使HRV降低,温血心停跳液不能防止HRV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频发室性早搏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记录其24h心电图,选择频发室早和无室早两个时段(各60min)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指标包括以下6项:RR、SDNN、SDANN、LF、HF、L/H。结果 频发室早时患者RR,SDNN及SDANN显著降低,P〈0.05,P〈0.01;而LF,L/H有升高的趋势,HF有下降的趋势。这种改变,主要发生在伴有器质性心血管病的患者。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同血、幕上不同出血量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54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24h窦性心率,用HRV软件进行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分析。结果 右半球出血患者SDN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连续5min时段标准差)明显低于左半球出血病人(P分别〈0.05,0.01),幕下出血高频谱成分(HF)明显低于幕上出血(P〈0.05),幕上出血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2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为模型,探讨SHRASMC异常增殖和自身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系。方法用3H-TdR参入量和倍增时间(DT)反映ASMC的增殖能力,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结果(1)SHRASMC3H-TdR参入量显著高于WKY,DT显著短于WKY(P<0.01)。基础状态下,SHRASMC合成AngⅡ、ACE以及分泌AngⅡ的量显著高于WKY(P<0.01)。(2)在含2%FCS的培养基中,10-6mol/LAngⅡ使SHR、WKY的3H-TdR参入量分别提高到对照组的3.3倍、2.2倍(P<0.01),SHRASMC在不同浓度AngⅡ刺激时的3H-TdR参入量显著高于WKY(P<0.01),10-6mol/LAngⅡ使SHRASMC细胞数增加72.5±23.1%(P<0.01),WKYASMC细胞数无显著增加,10倍浓度AngⅡ的Saralasin对SHR、WKY3H-TdR参入的抑制率分别为66.7±3.3%,44.7±9.9%(P<0.01)  相似文献   

15.
采用Doppler超声测量CHD、HD、HCD-CHD及s四组AT、ET、AT/ET、ICT、PEP/ET、PEP、IVRT、AcTE、AcTE/MVOT,结果CHD、HD、HCD-CHD三组IVRT明显升高(P<0.01),HD、CHD与HCDCHD之IVRT差异有显著性(P<0.01),NS、CHD、HD与HCD-CHD组PEP/ET、ICT、PE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CD-CHD组PEP/ET、ICT、PEP值升高,NS、HD与CHD、HCD-CHD、AT/ET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及HCD-CHD组AT/ET下降,HR、AT、ET、ACTE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Doppler超声时间指标评价左室功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52 例轻、中度高血压病( E H)患者和30 例正常人进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 B P M),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室舒张功能( L V D F),并对两者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 H 组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 P V A)、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 Ai)及 P V A/ P V E比值增大,舒张早期血流速度时间( Etim e) 延长、 E峰充盈分数( E F F)变小, A 峰充盈分数( A F F)增大, I V S T、 P W T、 L V M、 L V M I增加, L A D 扩大,均与对照组相差显著( P< 0.05~0.01)。其中日间、夜间 S B P及其负荷值均与 I V S T、 P W T、 L V M I、 P V A  P V E 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 0.31~0.63)。结论: E H 患者早期出现 L V D F 异常; A B P M 在评价 E H 心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伴左室肥厚(LVH)患者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88例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指数(HRVI)进行监测,并和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HRVI降低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伴有LVH的高血压患者的HRVI降低的阳性率又明显高于无LVH者(P<0.01),有HRVI降低者比不降低者心血管事件(CVE)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RV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尤伴LVH者心性死亡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142例高血压病(EH)患者按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组研究其与心机械图检测排血前时间与左室排血时间的比值(P/L)、心导纳向量环心房收缩相与心室射血相比值(V/T-Ⅱ)的关系。结果LAD≥35mm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异常,与LAD正常组比较V/T-Ⅱ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LVMI增高组与LV-MI正常组比较P/L、V/T-Ⅱ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EH_LAD扩大发生率较LVMI增加发生率为高(P<0.01);LAD扩大者增高比LAD不大者明显(P<0.01)。提示:应重视EH的LAD扩大,LVMI增高患者,且宜早期改善心脏舒张功能,逆转心脏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4例(观察组)各型肝炎患者及20例非肝病患者(对照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结果表明:急肝(AH)、慢活肝(CAH)、肝硬化(LC)、重肝(FH)患者β2M明显高于慢迁肝(CPH)和对照组(P<0.01)。AH、CAH、LC、FH之间及CPH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β2M与ALT、AST无明显相关(P>0.05),与总胆红素(T、B)呈正相关关系(P<0.01)。观察组35例治疗好转后β2M明显下降(P<0.01)。提示β2M与肝病变程度有关,对判断肝炎病情、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正常、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三组受试者的脉冲多普勤肺静脉血流频谱(PVFP)进行了观察,发现高血压组舒张期血流峰速(DP)减慢(P<0.01)、收缩期血流峰速(SP)加快(P<0.05)、心房收缩血流峰速(AN)亦加快(P<0.05)。三项指标与左室厚度指数及平均室壁厚度相关,说明PVFP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心哀组二尖瓣血流频谱(MVFP)“正常化”,其PVFP的DP加快(P<0.01)、SP减小(P<0.05)、AP显著加快(P<0.01)。说明心力衰竭时PVFP有改变,藉此可区分出“正常化”的MVF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