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肿瘤》1983,(2)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类已突破了过去单纯形态学的界限,新的免疫分类已引起了各国学者广泛的重现。兹将1982年全国淋巴瘤病理协作组第三次会议修订的“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工作分类”全文刊载如下,供全国病理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恶性淋巴瘤会议于1981年9月2日到5日在瑞士卢加诺举行,共有瑞士、美、意、英、法、西德、比、日及中国等十余个国家的代表六百余人参加会议,主要交流和讨论有关恶性淋巴瘤生物学特性、分类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人应邀与会并作“原发于咽淋巴环的恶性淋巴瘤——145例病例分析”的报告。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淋巴瘤》2008,(6):447-447
为进一步探讨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拟于2009年10月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就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研究中目前国际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专题报告,并就“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标准”进行进一步学术交流。本次会议被列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与会代表将获得国家级I类学分10分。现会议征集有关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分类标准、最新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已有消化道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报告。现将我教研室100例消化道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按1982年上海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工作分类,报告如下。 材料方法 我教研室自1954年至1978年223,292例活检中,有消化道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39例,外地会诊30例,8,940例尸体解剖中31例,全部重新复查确诊。所有标本均经福尔马林固定,苏木素伊红染色,部分病例作嗜银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5.
老年非何杰金淋巴瘤血象、骨髓象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报道尚少,我院1977年8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老年非问杰金淋巴瘤157例,现将其议诊时的血象、骨髓象改变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99人,女58人,男女之比1.7:1.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4.3岁。按Rappaport分类和1985年成都会议标准,低度恶性26例,中度恶性42例,高度恶性86例,分类不明2例。临床分期根据1977年AnnArbor会议分期标准,Ⅰ期28例,Ⅱ期51例,Ⅲ期43例,Ⅳ期35例。本组155例经病理学证实,2例细胞学证实。157例均作了胸片、肝肾功能检查、腹部B超,部分病例作了…  相似文献   

6.
青年放射肿瘤科学论坛主办的淋巴瘤专题研讨会于2001年4月6日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召开。来自北京、河北的放射肿瘤医师、肿瘤内科医师、病理科医师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北医大病理教研室高子芬教授、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李晔雄主任、北医大三院血液科克小燕主任、北医大一院血液科朱平教授、307医院淋巴瘤科张伟京主任分别作了有关“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进展”、“早期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惰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展”、“独特型基因疫苗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应…  相似文献   

7.
第九届全国淋巴瘤学术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至29日在太原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研究会主办、山西省肿瘤医院承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17o余位医学专家出席了会议,日本大皈医学院k.A_教授应邀参加广会议。全国淋巴瘤研究会主任委员许良中教授主持厂会议_这届会议共收到论文lop篇,内容涉及淋巴瘤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显示了近3年来我国在淋巴瘤领域研究的水平及新成果。5个专题报告分别对淋巴瘤的基础研究进展,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进展,淋巴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分类,霍奇金病的肿瘤细胞起源及脓脑相关性淋…  相似文献   

8.
朱雄增  许越香 《肿瘤》1995,15(1):41-44
恶性淋巴瘤分类进展和评价朱雄增,许越香,许良中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32)15年前,为了解决当时各种不同的恶性淋巴瘤分类给这一领域国际间合作和研究造成的困难,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出资对常用的6种淋巴瘤分类进行了广泛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恶性淋巴瘤分类研究的重要性许良中恶性淋巴瘤(ML)是一组来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ML的特点是形态多变,分类复杂,临床病理诊断困难。近十几年来,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  相似文献   

10.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9,(4):M0002-M0002
为进一步探讨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拟于2009年10月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就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研究中目前国际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专题报告,并就“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标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被列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与会代表将获得国家级Ⅰ类学分10分。现会议征集有关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分类标准、最新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网状组织的肿瘤,对它的研究现在已经进展到从肿瘤来探讨免疫系统功能的问题。美国临床病理学会第13次基础科学年会以“恶性淋巴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免疫学进展”为题发表的论文集反映了当前的研究概况。Lukes-Collins 的淋巴瘤分类命名法已被广泛采用。国内亦有这方面的报导。这种功能与形态结合研究的结果很有助于病理工作者从活检资料中窥见有关疾病的动态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肿瘤临床》2016,(17):756-756
近几年,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使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分型不断更新,淋巴瘤的治疗也日趋规范合理,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均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另外,随着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也开启了个体化诊疗的新篇章。为促进国内各地区淋巴瘤诊治经验交流,展示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基础研究动态,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模式,促进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发展,《中国肿瘤临床》2016年第14期针对目前国内淋巴瘤诊治现状,由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张会来教授牵头,邀约活跃在我国恶性淋巴瘤临床研究领域的杰出中青年专家,围绕目前恶性淋巴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话题,特制作了此次“中青年淋巴瘤论坛”专辑。相信本期专栏的推出,可以为广大学者开拓恶性淋巴瘤诊疗的新思路和新视野,从而为复发难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使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分型不断更新,淋巴瘤的治疗也日趋规范合理,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均有了相当大的改善。另外,随着肿瘤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也开启了个体化诊疗的新篇章。为促进国内各地区淋巴瘤诊治经验交流,展示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基础研究动态,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模式,促进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发展,《中国肿瘤临床》2016年第14期针对目前国内淋巴瘤诊治现状,由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张会来教授牵头,邀约活跃在我国恶性淋巴瘤临床研究领域的杰出中青年专家,围绕目前恶性淋巴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话题,特制作了“中青年淋巴瘤论坛”专辑。相信本期专栏的推出,可以为广大学者开拓恶性淋巴瘤诊疗的新思路和新视野,从而为复发难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可发生在各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在我国尽管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不如西方国家高,但绝对病例数不少,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随着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近10余年来,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类、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既往的淋巴瘤分类方案如淋巴瘤的国际工作分类等已不能满足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等的医疗和研究需要,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亚太地区肿瘤会议病理组收到来稿91篇,其中国外来稿9篇,在病理组会议报告13篇,其它均作为墙报(Poster)张贴在会议大厅内。其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日本学者Itabashi等报告的题目是“影响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预后的病理学因素”,作者根据Sano’s对胃恶性淋巴瘤的大体分类,将手术切除的8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分为五型:(1)表浅型;(2)溃疡型;(3)隆起型;(4)凹陷型;(5)巨皱襞型。表浅型相似早期胃癌的Ⅱc,Ⅱc Ⅱb,Ⅱc Ⅱa型。研究显示:表浅型与巨皱襞型多局限于粘膜下层以内,无淋巴结受累,组织学常为结节性淋巴瘤,它们比其它类型的淋巴瘤预后较好。相反,隆起型、凹陷型、溃疡型,大体  相似文献   

16.
非何杰金淋巴瘤分类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淋巴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恶性淋巴瘤。由于淋巴瘤中无良性肿瘤,故在文献中有时将恶性两字略去而简称淋巴瘤。又由于传统上将淋巴瘤分为何杰会病(Hodgkin’sDisease,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IL)。由于HD的分类变化不大,而NHL却十分混乱,放要讨论淋巴瘤的分类问题主要是指NHL而言。任何肿瘤组织学分类都应考虑到4个基本条件:(1)具有临床意义;(2)具有正确的理论基础;(3)可重复性;()易于掌握应用。对于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6O年代以前普遍采用3个类型:()淋巴肉瘤;(2)网织细胞…  相似文献   

17.
睾丸恶性淋巴瘤甚为少见,约占睾丸肿瘤的5%~1,好发于老年人。我室16年中(1968~1984)共遇5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 5例均为我室活检诊断为睾丸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将原组织蜡块重新切片,H.E染色,并做了网状纤维、甲基绿一派若宁染色。为鉴别诊断个别病例做了PTAH,Masson三色等特染。按1982年全国淋巴瘤协作组上海会议提出的淋巴瘤工作分类方案进行组织学分型。  相似文献   

18.
许良中 《中国肿瘤》1995,4(9):4-5,6
肿瘤的分类十分重要,因为它牵涉到病人的治疗和预后。随着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类肿瘤的认识不断提高,肿瘤的命名分类有所改动是完全必要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多种多样,目前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分类方法纷坛庞杂。正如Willis在他1984年的教科书中所述:“病理学上没有其他地方像淋巴样肿瘤命名那样存在概念上的混乱”。这种情况目前并没有改善,给诊断和治疗都带来很大的困难。寻找一种合理的、简明的、能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是临床学家和病理学家一个重要和迫切的共同课题。一、现有的国内外淋巴瘤分类第四…  相似文献   

19.
简讯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恶性淋巴瘤实验室Lukes教授应邀来天津肿瘤研究所病理室讲学和指导工作。他在恶性淋巴瘤研究中久负盛名。约十余年前他曾采已血,加入植物血凝素后,发现淋巴细胞转化现象。七十年代他又提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功能分类,首先把形态和机能结合起来,并紧密联系临床,开拓了淋巴瘤研究的崭新局面。 Lukes教授在津期间(自10月2日至10月11日),先后就恶性淋巴瘤研究的各种先进方法、B细胞恶性淋巴瘤、T细胞恶性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及各种类型作了八次讲座,还多次阅病理片,结合镜下图象反复讲述了如何收集恶性淋巴瘤标本、取材、固定、脱水、浸蜡、切片等,并指出镜下诊断要点。10月10日下午向全市医务工作者报告了《南加州医学中心恶性淋巴瘤学术研究的进展》,到会300余人,深  相似文献   

20.
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早在1956年Rappaport 根据瘤细胞形态、大小和组织结构,提出分类,1966年正式分类命名。近来随着免疫学发展,以免疫、组化、电镜等新技术研究证实,淋巴瘤本质是以肿瘤性形态表现的免疫性疾病,并被 Lukes-Collins 首先在1975年阐述免疫功能分类,是淋巴瘤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