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女性精神病人非婚性行为鉴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性精神病人有关性行为的司法鉴定问题提出几点看法。1 鉴定分类作者单位 :10 0 0 88 北京安定医院司法鉴定科1 988年 7月 1 1日两高三部颁布的《关于精神病鉴定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被鉴定人是女性 ,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 ,在她的性不可侵犯权利遭到侵害时 ,对自身所受的侵害或严重后果缺乏实质性理解能力的 ,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 1 0余年来 ,国内大多省市都将女性精神病人的非婚性行为的鉴定称为性防卫能力鉴定。女性精神病人性行为的鉴定比较复杂 ,可按性质、情节的不同分类 :1我国刑法第 2 36条对强奸罪的定义和刑…  相似文献   

2.
自我防卫能力是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和卫生部制定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为暂行规定 )于 1989年颁布后正式提出的法定能力名称。由于适用于强奸案件的鉴定 ,司法鉴定人员常惯称为性自我防卫能力 (以下简称为性自卫能力 )。对于此名称的合理性及鉴定中涉及的具体问题 ,司法精神病学界颇有争议。一、名称的法律基础[1 3]在《暂行规定》颁布之前 ,对这类案例的法是能力名称的使用比较混乱 ,如责任能力、行为能力、性行为能力等。归纳这类案例有下列特点 :(1)案件性质 :刑事案件 ;(2 )鉴定对象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实践中的问题及办法。方法:通过对我国《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中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实质性内涵的分析,并结合司法鉴定实践中的几个问题,如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对性行为性质和后果的认识、性自卫能力的三分法和二分法、鉴定其中的几种特殊情况的分析,提出和探讨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实践中的问题及办法。结果: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在于被害女性对于被告性侵害动机的判断和对相关法律道德意识的理解。结论:对于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不仅要从病人对整个事件的认识和法律道德的理解,还要对鉴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全面的法律调查。  相似文献   

4.
社会适应能力在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1989年二院三部[1]颁布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为性受害人的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鉴定实践中对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具体评定常常出现分歧。目前国内专家大多倾向于采用多因素原则来评定性自我防卫能力,即除智商外,社会适应能力中包括性知识、生育...  相似文献   

5.
精神疾病患者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精神疾病患者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实践中的概念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司法精神鉴定中性被害人鉴定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根据司法精神鉴定实践中的体会,着重讨论了性被害人鉴定的有关问题,包括鉴定的范围、过程。提出对于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见解及评定原则,对常见几种精神疾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原则进行了讨论,特别对精神发育迟缓者受性侵犯的病理心理基础、患者对于受到性侵犯的态度及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原则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阐述了对有关法律条文规定的作者见解。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精神疾病患者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分级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召开第一届江苏省司法精神病业务研讨会。针对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涉及到的精神损伤和性防卫能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精神损伤评定方面,会议认为引入参与度概念来解决相关问题是个不错的理念。对参与度的由来、使用领域和现状以及是否能借鉴于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生活事件在精神疾病的起病、病情演变、转归等问题进行讨论,起草了《精神损伤参与度评定标准(试行)》(草案)。  相似文献   

9.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性防卫能力评定是法医精神病鉴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性防卫能力的评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目前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防卫能力评定因素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中接受妇女性防卫能力鉴定案件时 ,有几个问题需要商榷 ,现提出个人意见与同道共同讨论。一、性行为时被害妇女是否有反抗表示在奸淫妇女的案件中 ,被害妇女有明显的反抗表示 ,这一事实足以表明这种性行为是违背被害妇女意志的 ,不论被害人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均可引用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起诉强奸罪 ,没有必要对被害人的性防卫能力进行鉴定。但对被害人的精神状态仍有必要进行鉴定 ;强奸精神病患者或严重痴呆患者情节恶劣的 ,可引用相应条款加重处罚。二、性行为是否属于性虐待无论是合法或非法的性行为 ,性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诊断为无精神病凶杀案例的特点。方法:对23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被诊断为“无精神病”的凶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精神病占凶杀案例鉴定总数的69.9%,被鉴定人作案动机明确,自我保护良好,“精神症状”及提出鉴定的理由有一定的特点。结论:掌握精神疾病患者与精神正常者不同的作案规律和特征,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凶杀案无精神病的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12.
精神发育迟滞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及其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奸污的司法精神鉴定案例进行分析,鉴定结论,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10例,中度和重度者各22例,极重度2例。56例中,评定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者51例,部分性自我防卫能力者5例,作者对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概念及其评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者可评定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轻度者可评定为部分或者完全性自我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司法鉴定案例,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占很大的比例,有人统计高达鉴定总例数的25.14%.在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例也明显增加.由于对性防卫能力的评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屡屡发生因为二次鉴定结论不一致,致使犯罪分子钻了法律的漏洞,逃脱了法律的惩罚,社会影响不良.因此,有必要对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的现状与问题谈成文郑瞻培一、名称的沿革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颁发的《关于当前办理强奸案件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答》中指出:“明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与其发生性行为的,不管犯罪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89~200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301例法医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被鉴定人以男性(69.84%),青壮年居多。其中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性自卫能力鉴定居次。2.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病、癔症性精神病为主:近10年,无精神病案例及人格障碍案例明显增加。犯罪类型以杀人、伤害案件为主;性防卫能力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为主。因果关系鉴定诊断以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及心因性精神障碍为主。民事行为能力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结论近20年鉴定案例以刑事案件的刑事能力及性防卫能力鉴定为主。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智能障碍为主。近10年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无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增多,完全责任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3):160-160
由温州康宁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李方敏编著的《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一书和光盘电子版,日前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同时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均有销售。全书分25个章节,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参考有关文献,先对精神病劳动能力鉴定的有关概念、原则、程序、方法及精神病学有关概况作了介绍,对精神病劳动能力鉴定中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鉴定及案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然后  相似文献   

17.
1979~199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讨1979~199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变化的特点。方法 以1989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颁布为界,对1979~1998年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司法精神鉴定的1 894例案例,进行前后10年「1979~1988(1979~1988年组,549例)及1989~1998年(1989~1998年组,1 345例)」的比较。结果 (1)刑事责任能力鉴定减少(1979~1998年组和19  相似文献   

18.
司法精神病鉴定责任能力评定20年变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20 年来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责任能力评定的现状。方法 以1989 年《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颁布为界,对前后10 年责任能力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规定后较规定前责任能力评定总体呈趋严的趋势( P< 0-01) ;对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精神病障碍患者责任能力评定趋严( P<0-01、P< 0-01 和P<0-01) ;对盗窃、强奸和流氓危害行为责任能力评定趋严(P< 0-05) 。结论 规定后10 年较规定前10 年责任能力评定呈趋严倾向,动机论对责任能力评定的影响较深远,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9.
由温州康宁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李方敏编著的《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一书和光盘电子版,日前由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并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均有销售。全书分25个章节,分别介绍了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有关概念、原则、程序、方法及精神病学有关概况,较详细地描述了精神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中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鉴定及案例,并对有争议的鉴定问题进行了讨论。该书既适用于从事鉴定工作的医务人员,又是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女性性侵害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性自我防卫能力的状况.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005~2009年我院鉴定的女性性侵害案例的一般资料、相关医学资料及法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被鉴定人以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慢性精神分裂症次之,精神发育迟滞者年龄明显低于精神分裂症者;精神发育迟滞者中度以下者居多.两组以被评定为无性防卫能力居多.结论 中度以上精神发育迟滞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性侵害的主要群体,家庭及社会应对其进行教育,加强性防范,鉴定时注意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