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桂霞  郭志全 《包头医学》2011,35(4):219-21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儿童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先天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和CT平扫及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结果:通过MRU和IVU结合对8例儿童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明确诊断,其定位诊断率100%.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符合要求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MRU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疾病的诊断准确率、MRU技术具体运用、MRU的技术优势等阐述MRU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研究。结果 40例患者经MRU检查后,MRU诊断结果显示重复肾患者为40例,MRU结果与患者手术结果相比,MRU的确诊率为100%,其中重复肾单侧病变患者22例,双侧病变患者18例。MRI平扫BTFE序列与SPAIR序列图像清晰,能有效对肾功能进行准确评价;MRU的MIP技术与多角度立体显示重复肾、输尿管的空间解剖结构,全面性佳。结论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禁忌症少,无需造影剂且无辐射,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诊断率高,图像显示立体,为临床手术提供具体影像学指导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复肾畸形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除1例患儿对碘过敏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 MRU)检查外,均行B超联合CT泌尿系造影三维重建(CTU)检查。并根据患儿病情实施个性化手术方案,38例行患侧上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6例行患侧输尿管部分切除与膀胱再吻合术,6例行下半肾肾盂、输尿管吻合术;4例行经尿道腔镜下输尿管囊肿内切开术;1例因双输尿管汇合处狭窄行输尿管-输尿管斜行吻合术;1例行患侧肾全切术。结果56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手术探查结果与术前诊断一致,准确率100%。术后恢复良好,46例患儿获随访6个月至5年,其中2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儿于术后6个月内复查尿常规,多次出现无症状菌尿,半年后好转,3例半肾切除患儿出现输尿管残端感染,其中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未再发作,1例予以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婴幼儿重复肾畸形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B超联合CTU检查准确可靠,优于单独MRU检查,可以作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最佳检查组合。实施个体化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位肾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35例异位肾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CT、MRU和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异位肾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26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3例),异位肾合并中度或重度积水9例(异位肾结石3例),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发育不良(24/35)。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异位肾切除术25例,异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7例,异位肾肾盂切开取石术3例。结果术后随访7~29月,3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根据异位肾合并的畸形及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诊断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3~2008-08收治的23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9例,年龄9—36岁,症状分别为:腰腹部胀痛或包块10例,漏尿5例,反复发热4例,膀胱刺激征4例。辅助检查:超声23例,静脉肾盂造影(IVU)23例,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RPC)13例,CT检查16例,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4例。明确诊断重复肾输尿管畸形,23例均行个体化手术治疗。结果23例全部经手术治疗康复出院,17例获随访6个月~5年,其中1例出现后腹腔尿性囊肿,经再次手术切除剩肾而治愈,2例仍出现轻度肾积水,予观察肾积水未加重而未处理。结论对于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临床表现结合超声、IVU检查对部分病例可明确诊断,而对肾积水严重、肾功能低下IVU显影淡薄或不显影,仅显示正常肾管道系统,易造成误诊或漏诊;RPG可明确重复肾输尿管积水原因和部位,但为有创检查;CT检查快速、简便,可显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部位,为手术方案和切口选择提供依据;MRU诊断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具有较高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对其作出较好诊断。治疗上应视畸形的病变部位及并发症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病例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2009年泌尿外科收治的3例成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IVP、B超和CT检查确诊后,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出现症状晚,长期多方诊治未果,延误诊断,及时正确诊断,采取相应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小儿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患儿行MRU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MRU诊断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准确率为100%,而IVU、CT、B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是66.7%、60%和53.3%。结论MRU对小儿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7岁,因间歇性漏尿2年(多为剧烈活动及夜间睡眠中出现)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膀胱区、双肾区均无隆起、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在外院泌尿系B超示:①左侧重复肾;②左肾上组集合系统重复积水;③左肾上组输尿管走行迂曲扩张,末端囊肿。分泌性尿路造影+左上位肾穿刺顺行造影示:①左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②左输尿管囊肿约2.0cm×1.9cm(与上位肾、输尿管相通)。手术方法:于全麻下行左肾探查术,术中见左肾重复、双输尿管畸形,上位重复肾及以下输尿管明显扩张,肾实质明显变薄,而且输尿管管壁增厚,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6 ̄2005年收治的18例异位型输尿管囊肿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诊治资料进行总结。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80%,B超结合IVU、CT诊断符合率达100%,17例患儿经手术治疗1次治愈,1例行2期手术。结论B超、IVU应为基本的检查手段,排尿时膀胱尿道造影可用于评价囊肿对肾脏的影响,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囊肿切除 输尿管再植,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是基本的治疗手段。根据肾脏受影响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是一种简便、可行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儿童重复肾畸形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41例重复肾的IVU、CTU、MRU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包括重复肾的位置、形态、功能及重复输尿管的形态与走行。结果:重复肾绝大多数位于上肾段,大部分能显影。重复输尿管可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畸形,常并有输尿管囊肿。IVU能显示具有良好功能的重复肾,对轻、中度肾积水显示良好;CTU不仅能显示重复肾与输尿管的结构和形态,还能了解输尿管的梗阻部位;MRU对功能不佳或积水较重的重复肾都能清晰显示,能观察重复输尿管的形态与走行,具有无创、准确、方便等优势。结论:IVU、CTU与MRU诊断重复肾畸形各有优缺点,合理有目的的选择其中的检查,能明显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儿童异位输尿管开口的MRU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对异位输尿管开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平均年龄4.5岁女患儿行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CT或膀胱镜插管造影检查,同时全部行MRU检查. 结果:B超检查17例,发现发育不良小肾脏3例,单侧肾脏缺如1例,重肾及输尿管积水12例,未见异常1例;IVU检查7例,其中3例肾积水,未显影或显影不清4例.CT检查14例,3例发现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及扩张的输尿管,11例重复肾上位肾积水.膀胱镜检查5例,其中2例发现异位开口;从异位开口插管造影,只显示输尿管扩张段.所有患者行MRU检查,均发现重复肾、异位输尿管形态走行和异位输尿管开口.结论:MRU具有非侵袭性、无肾功能依赖性、能较好地显示尿路解剖情况等优点,其三维结构可展示上尿路病理解剖改变,可作为B超及IVU等未能明确诊断的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首选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30例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手术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术后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96.7%。仅1例术后1年因并发膀胱输尿管返流行左肾切除术。认为重肾双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主要依靠IVU、B超、CT等检查,目的是为了发现异位输尿管引流的肾脏或肾段;重肾上半肾及输尿管部分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单侧肾及输尿管切除术仍为治疗有临床症状的重肾双输尿管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输尿管异位开口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女性,年龄2-20岁。采用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及膀胱检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随访2-10年,效果良好。结论 女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一旦明确,应根据肾功能及重复肾有无感染,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正>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常伴有输尿管异位开口,肾输尿管积水。我院1986年~1998年6月共收治18例,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2例,女16例。年龄6~42岁,平均16.5岁。正常的分次排尿同时有持续性滴尿者11例,肉眼血尿3例,腰部胀痛4例(伴肛门坠胀感1例),肾绞痛3例。利尿B超检查均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其中左侧8例,右侧5例,双侧5例;表现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或重复肾伴有不同程度积水和重复输尿管遇回扩张,其中1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均发现输尿管遇回扩张并延至膀胱后(1例右下腹可见囊性包块),3例伴有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20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超声声像图表现特征。结果:20例患者中,15例单侧,其中11例合并异位开口,并发积脓感染4例;5例双侧,其中异位输尿管3例,输尿管异位合并输尿管囊肿2例。经IVP观察发现,积水阳性9侧,发育型阳性2侧,发育不良阳性1侧。经超声检查发现,积水阳性15侧,发育型阳性7侧,发育不良型阳性1侧。结果表明,B超检查率显著优于IVP检查率(P<0.05)。发育不良型阳性与发育型阳性病例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检查率准确且及时,可有效反映所检查出的声像图表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小婴儿肾重复畸形与肾发育不良的临床和病理变化。方法 (1)收集1992~2002年小婴儿4例重复肾和2例肾发育不良临床病理资料;(2)病理检查:常规石蜡切片,HE、六胺银-Masson’s三色染色。光镜观察肾和输尿管病理变化。结果 小婴儿肾重复畸形与肾发育不良临床症状重,感染严重,应及早手术治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间质性炎,重复肾肾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肾发育不良,重复肾与肾发育不良两者输尿管均有结构异常。结论 重复肾肾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肾发育不良,输尿管管壁结构异常是造成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潮敏  蔡盈  曹永胜  范登信  张殷 《安徽医学》2012,33(3):277-279
目的探讨小儿重复肾畸形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53例重复肾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例均行B超、IVP检查,35例另行MRU、VCUG检查,确诊52例,29例为重复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扩张;18例为重复肾重度积水,其中4例积水伴感染;4例为重复肾轻度积水;1例为发育型重复肾伴下肾积水,定位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误诊为单一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47例行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1例行双输尿管整形膀胱再植术,1例行下肾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4例为重复肾轻度积水未行手术治疗。结果 48例术后恢复良好,行双输尿管整形膀胱再植术的病例因患侧重复肾反复感染一年后行重复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重复肾发育不良及重复肾输尿管扩张的诊断,MRU要优于超声和IVP。重复肾积水多由输尿管远端梗阻所致,重复肾发育不良及重复肾重度积水的治疗以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超声图像特点,旨在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肾孟输尿管重复畸形患者,经彩超、排泄性尿路造影(IVU)及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联合应用确诊,对其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超声确诊17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5%;误诊3例,误诊率(15%),其中2例误诊为肾囊肿,1例误诊为双肾盂。结论:超声检查在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操作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检查,可作为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输尿管囊肿伴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6例皆行B超、IVU检查,1例行超声定位下穿刺造影检查,5例行输尿管口囊肿切除术,其中1例同时行尿道囊肿切除术,1例放弃治疗,结果:B超诊断输尿管口囊肿16例,重复肾,重复输这,误诊肾积水2例,误诊为肾囊肿2例;IVU检查输尿管口囊肿伴重肾重输尿管4例,误诊为肾积水2例。5例手术均均痊愈,无并发症,结论,B超结合IVU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据囊肿及肾功能情况决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18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全部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结果 18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双侧重复肾3例(双侧完全性重复肾2例,1例右侧为完全重复肾,左侧为不完全重复肾),单侧15例(右侧5例,左侧10例),其中完全性重复肾12例,不完全重复肾6例;13例合并重复肾输尿管积液,3例合并感染,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3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及病理所见与CT检查结果相符。结论 MSCT可全面、清楚、直观地观察肾脏、输尿管病变,并可从CT尿路成像图像上立体观察,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