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真如论肝病治肾与肾病治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同源”学说.始于明·李中梓、他在《医宗必读》一书中.有“乙癸同源论”.阐述“乙癸同源,肾肝同治”论点.《石室秘录》认为肝肾是母子关系.并说:“肝为木脏,水生于木.其源于癸。”母实则于壮.水涵则木荣,反之水亏木旺、肝火偏亢.肝凤上扰,临床可见头痛、目花、眩晕等证。“虚则补其母”.滋肾水以涵肝木,方为治本之法,同时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又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关系、若肝木疏泄太过.“子盗母气”,使肾水封藏失职,易致遗精、阳萎等病,此时应“实则肖其子”。以清泄肝木为主,使疏泄功能恢复.肾精乃藏.故李中梓曾说:“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之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之所以泻肾。”肾水肝木、母子相生、补泻与共,荣衰相俱.给临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肝肾同源论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源于《易经》,医学基础 源于《内经》。至明代,李中梓根据前人及自己的临 床经验,在《医宗必读》中提出了“乙癸同源,肾肝同 治”的理论。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 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由于肝 藏血,肾藏精,肝血与肾精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 互转化的关系,故亦称之为“精血同源”;同时根据五 行与五脏相互配属的关系,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水 生木,即肾精滋养肝之阴血,故又称之为“乙癸同 源”。肝肾同源理论是前人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总结。 随着对中医学理论现代研究的深入,肝肾同源理论 得到了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肝肾阴阳关系密切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 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 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具有滋养肝阴、制约肝阳的作 用;肾阳为人体阳气之基,具有温煦肝阳的作用。肝  相似文献   

3.
肝肾同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源于《内经》.至明代,李中梓根据前人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医宗必读》中提出了“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理论.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对《肝肾同源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肾同源论是明代医家李中摔在总结继承前人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完整和发展了脏腑辨证。笔者就慢性肝病的临床和病理现象,对肝肾同源有了一点浮浅认识。肝肾同居下焦,均属明脏,在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两脏与天干之关系,肝乙,肾努。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与转化,肝肾相互滋养,肝肾同寄相火,其相火同源于命门,然肝肾之相火俱荣俱衰,互相制约。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因此“乙癸同源,肝肾同治”便成了治疗法则。这一法则,在治疗慢性肝病特别是在治疗肝硬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医脏象学说与西医解剖学虽…  相似文献   

5.
“乙癸同源”理论由来已久,通过历代医家的发扬与创新,补益肝肾、肝肾互治的理论对于临床疾病特别是男科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在促进肝脏细胞再生及损伤修复、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腱损伤修复方面与中医学“肝主升发”“肝主筋”存在一致性;在促进生殖功能方面与中医学“肾藏精,主生殖”存在一致性;此外,通过中医补益肝肾可以促进体内HGF的产生。由此,提出HGF是“乙癸同源”的可能物质基础,以期进一步丰富“乙癸同源”理论,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提供临床疾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是中医五脏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肝肾同源理论指导,形成了“肾病肝治”,“肝病肾治”和“肝肾同治”的治疗法则.文章分析整理了近十年来对“肝肾同源”的实质探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该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作为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医家重视,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被用来治疗诸多病证。叶进教授作为江苏省中医院儿科生长发育专科创始人,在诊治儿童青春期内分泌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发现小儿青春期相关疾病从"乙癸同源"角度进行辨治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政芳  林恢  敖雯  李芹 《西部医学》2015,46(2):57-57
<正>在《医宗必读》中,明代李中梓就提出了"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理论,后人根据肝和肾在生理与病理上的表现特点,进一步阐述了"肝肾同源"和"肾肝同治"的内涵[1]。"滋水涵木法"是"肝肾同治"的经典基本治疗法则。本文介绍了在滋水涵木法同时,采用补肾阳、阴阳双补而达到治肝的治则在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乙癸同源"理论起源、发展出发,结合肝肾两脏生理、病理特点以及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并佐以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以"乙癸同源"理论为基础对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防治进行论述,最终结果认为骨关节炎与"乙癸同源"理论紧密相关。骨关节炎病因复杂,实为"本虚标实",病位在骨,涉及肝、脾、肾多脏,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诊疗过程中,应防治相结合,全方位、多靶点予以预防,扶正、祛邪相结合以治疗,以补肝益肾、强筋健骨为基础扶正之方,配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等祛邪之法。  相似文献   

10.
肝肾相关的病机及治疗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属东方甲乙木,为阴中之阳脏;肾属北方壬癸水,为阴中之阴脏.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同源,精血互化,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肝肾同病极为常见.探索肝肾相关病机及治疗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旰)临床治疗报导较多,方法各异,笔者根据“乙癸同源”之理,采用滋水涵木法(即益肾养肝法)治疗慢性乙肝,其对改善症状,恢复肝功及HBsAg转阴均有一定疗效。兹不揣冒昧,就笔者的浮浅体会总结如下。一、立法依据慢性乙肝为什么会发生肝肾阴虚呢?这还得从肝肾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特点来  相似文献   

12.
“中年振基”是张景岳最具代表性、指导性的思想之一,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学术思想,并贯穿于张景岳学术理论体系;“肾精为本、阴阳互济”“温补脾肾、培本固元”“滋补精血、乙癸同源”等理论,亦备受后世学者的推崇。在男性不育的防治中,张景岳从养生学角度倡导养性节欲以保精,治疗方面强调辨证论治,认为男性不育其本在于肾,与脾、肝密切相关;确立了“扶阳不忘补阴、补阴不离扶阳”“补后天以养先天”“气血双补、肝肾共养”等治则。从“中年振基”思想着手,从理论内涵、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进一步对张景岳所提出的阴阳互济、先后天同补、乙癸同源等理论在中医药防治男性不育症应用上予以探究,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健脾、补肾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临床运用健脾法、补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作如下论述: 1 脾虚、肾虚是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的主要病机 慢性乙型肝炎病位在肝,最易影响及脾,终必及肾。 中医学认为肝属木,主疏泄和藏血,脾属土,主运化,肾属水主藏精。肝主疏泄,有助于脾之运化功能的发挥,肝病疏泄失常,脾最易受其影响,而致脾失健运。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早就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精血同源,精、血分别为肾肝所属,故日肝肾同源。且肝肾为母子之藏,肝病则易及于母藏——肾,即所谓“子病及……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的滋水涵本法是对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这一病机而立的治疗法则。笔者临证中经常运用,每遇病久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之证,投此法治疗,效果甚为满意。现将个人临床运用此法的体会简介如下。对滋水涵木法的认识滋水涵木法是根据“乙癸同源、肾肝同治”而立的治疗法则。“水”指肾中真阴,“木”指肝阳而言。滋水涵术就是滋补肾精,潜纳肝阳,使肾阴足、肝体自养,肝阴足、肝气自平,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五行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个方面,都起着指导作用,并在历代文献中,不断有所发展.五行学说,本来以相生相克的规律说明自然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临床上运用五行学说,主要是解释人体内脏的相互联系及生理、病理的复杂变化,但必须以内脏为基础,在辩证施治下适当运用五行学说,方能取得显著疗效.l洪水滴本法亦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本沙运用于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则肝明不足,阳虚不能制阳,而致肝阳上完,临床表现有低效、眩晕、耳鸣、耳聋、腰疼、道精、日…  相似文献   

16.
疼痛为中晚期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现代医学治疗骨转移癌痛多采用双膦酸盐、镇痛药、放疗、手术等方法,其不良反应明显,并不能有效根治疼痛。国医大师王晞星基于乙癸同源理论,结合肝肾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以及骨转移癌痛的病因病机,肝肾同治,自拟补肾调肝汤治疗骨转移癌痛,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子午流注简易取穴表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一、设计原理 1. 十干是指甲、乙、雨、丁、戊、已、庚、辛、壬、癸。五运是指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素问·五运行大论》:“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土主甲己者,是因土乃甲已所化;金主乙庚者,是因余乃乙庚所化;水主丙辛者,是因水乃丙辛所化;木主丁壬者,是因木乃丁壬所化;火主戊癸者,是因火乃戊癸所化。所谓化是指阴阳相配万物化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属于木脂素类衍生物,其中生物活性研究较多的是对肝脏有作用的成分,如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维肝福泰片系由五味子、人参、树香多糖、乌鸡浸膏经加工而成的复方片剂,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等作用,主要用于慢性乙型  相似文献   

19.
乳腺肿块是妇女乳房一种非炎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疡科心得集》所论述:“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温,以致肝脾两伤。肝肾同源,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冲任为肾所主,赖气血充养,肝脾两伤,可致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而痰湿内结,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20.
左归丸改善MSG-肝再生-大鼠肝肾精血亏虚证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肝肾同源”是明代医家李中梓的著名论点 ,是对肝肾相关及其整体调控机制的高度概括和精辟总结[1] 。历来有“肝肾同源于精血”的认识 ,意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肾藏精” ,“肝藏血” ,精血相互化生 ,故曰 :“精血同源”。但肝肾如何通过精血互化而发生联系 ?其精血互化的具体机制如何 ?尚缺乏深入研究 ,有关的实验依据也不多[2 ] 。笔者在实验研究中发现 ,我们创建的“左旋谷氨酸单钠 肝再生 大鼠”模型 (MSG 肝再生 大鼠 ) [3 ] 出现较典型的“肝肾精血亏虚”证 ,因此认为“MSG 肝再生 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