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6年3月来,我们使用昆明齿科材料厂生产的CO-1粘固剂即羧聚复合陶瓷充填1215颗例1881颗牙,效果满意,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一、性别、年龄: 本组1215例,其中男576例,女629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9岁。  相似文献   

2.
口腔临床上修复各类牙体缺损经常遇到修复体和修复材料与牙体的粘结固位问题。现有的磷酸盐类、聚羧酸盐类以及玻璃离子体类粘固剂均与牙体粘结力不足,修复稳定性较差。八十年代以来,各国对多种粘结性化合物进行  相似文献   

3.
磷酸锌粘固剂在临床使用较广,但还存在一些缺点:(1)对牙体组织缺乏粘着力;(2)对牙髓有化学和温度损害;(3)抗龋作用小;(4)在口腔中溶解度较高。近来发展的聚羧酸和玻璃离子粘固剂,可解决上述的一些问题。两种粘固剂对清洁的牙本质和牙釉质都有化学粘着力,对牙髓的化学和温度作用较温和。玻璃离子粘固剂在口腔中的溶解度低于磷酸锌粘固剂,而聚羧酸粘固剂的溶解度则高于磷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粘固剂ASPA含有的氟化物在粘固剂凝固后释放缓慢,具有长期的抗龋作用。粘固剂与制备的牙冠表面形成机械锁结,需彻底清洁牙面,去除制备的残屑和剩余的暂时粘固剂以增强固位力。同样,清洁的牙釉质和牙本质面也可改善玻璃离子粘固  相似文献   

4.
CO-1粘固剂是昆明齿科材料厂生产的高级牙用复合羧聚陶瓷材料。我科自1987年4月至1991年3月临床应用CO-1粘固剂共100例,疗效满意。男46例,女54例,年龄4~78岁。观察3月~4年。充填牙数136个:恒牙70个和乳牙66  相似文献   

5.
<正> 口腔科用粘固剂已有100年历史。19世纪初期C.S.Roslaing用磷酸水溶液和氧化锌粉制成粘固剂获得成功。到19世纪80年代,J.S.King用氧化锌粉和丁香油调制成暂时粘固剂。1878年T.Fletcher用硅酸盐粉代替氧化锌制成硅粘固剂。直到1968年D.C.SMith发明聚羧酸锌粘固剂,由聚羧酸水溶液和氧化锌粉中加10%氧化镁组成。至1971年A.D.Wilson对聚羧酸锌粘固剂进行改进,用玻璃离子粉代替氧化锌粉,成为玻璃离子粘固剂。由于它具有硅粘固剂和聚羧酸锌粘固剂两者的优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3个单位从1981年开始研制玻璃离子粘固剂,经2年来临床试用,在1984年通过鉴定,效果良好,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牦所致的缺损。其治疗方法颇多,但因所用充填材料性能各有缺陷,致疗效不甚理想。近来我们应用高级牙用羧聚陶瓷(Co—1粘固剂)充填楔状缺损牙356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玻璃离子粘固剂是国外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粘接充填材料。是继硅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之后,粘固剂中的第三代产品。它具有前两者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能与牙齿形成离子键的结合,即化学结合。玻璃离子粘固剂以其粘接性能好,强度高,无毒,耐磨等优点,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在临床上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做各种牙体病、各类洞型的充填材料,经过一年的初步观察,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所用的玻璃离子粘固剂,是轻工业部玻璃搪瓷研究所等单位研制,上海青浦齿科材料厂生产的GI-1玻璃离子粘固剂。按国际标准试验方法测定,基本达到日本G-G齿科工业公司七十年代末期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六种常用牙体充填材料离体牙渗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采用2%碱性品红液渗入检测法,对六种常用牙体充填材料进行离体牙充填渗漏实验。其目的是为临床提供最佳充填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光敏固化材料与玻璃离子粘固粉渗漏最小,羧聚复合陶瓷及银汞合金次之,EB复合树脂和磷酸锌粘固粉渗漏最大,染液渗漏达洞底。  相似文献   

9.
三、桩核的粘固 1.粘固剂的选择。对粘固粉与复合树脂粘固能力报导各异,甚至有时是互相矛盾的。Radke等对磷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粘固剂,聚羧酸粘固剂及复合树脂等常用四种粘接剂粘接桩的固位强度进行了试验比较,其结果前两种相似,分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选择1985年10月以来门诊资料完整的病员共51例;其中男29人,女22人。年龄为30—76岁,共计224个患牙进行临床治疗和随访观察结果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一、材料:为深圳云兴总公司昆明新技术开发服务部研制的 C0—1羧聚陶瓷粘固剂。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89年以来,采用了牙用复合羧聚陶瓷作牙体修复。共计361个牙,经临床观察,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在平 《口腔医学》1993,13(2):107-108
<正> 高级陶瓷在口腔科应用的时间不长,还处于开始阶段。例如金刚钻车针、砂石和砂片和假牙基托中使用的增强材料——碳纤维等就是。另外,预防龋齿的牙膏中的羟基磷灰石、及羟基磷灰石粘固剂及根管充填剂、人造牙根、骨充填材料及人造骨等都已广泛地使用。最近开发了云母系玻璃铸造陶瓷、磷酸钙系结晶化玻璃陶瓷及磷灰石结晶化玻璃等铸造陶瓷,并已用于临床。另外,在复合树脂中,陶瓷作为无机填料也被广泛  相似文献   

13.
几种新型牙科充填材料边缘微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择临床常用的银汞合金,国产CO-1玻璃离子粘固剂以及新研制的新型银-稀土汞齐合金、无汞银合金、银玻璃离子粘固剂、L-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作充填材料,采用染料逆扩散法测定牙齿浸出液中伊红含量,观察充填材料边缘微漏情况。结果表明,无汞银合金边缘微漏低于银汞合金,新型银-稀土汞齐合金较银汞合金大,银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国产CO-1玻璃离子粘固剂的微漏无区别,L-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微漏高于银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国产  相似文献   

14.
玻璃离子粘固剂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口腔粘接材料中玻璃离子粘固剂是后起之秀。Wilson和Kent于 1972年成功研制了玻璃离子粘固剂 (glassionomercement) ,其基本成分是聚丙烯酸水溶液和氟铝硅玻璃粉(SiO2 Al2 O3 CaF2 AlPO4 Na3AlF6 ) ,它被称为传统型(conventional)玻璃离子粘固剂。其后 ,人们对这种材料不断改进 ,生产出树脂改良型 (resin modified)玻璃离子粘固剂 ,即在粘固剂中加入树脂成分 ,当玻璃离子粘固剂发生固化反应时 ,树脂单体也发生聚合反应 ,树脂基质包裹玻璃离子颗粒 ,从而改善了…  相似文献   

15.
Empres陶瓷与三种粘固剂粘结的碎裂载荷比较高法章杨宠莹薛淼张保卫IPS/Empress(IvoclarNorthAmericaInc)陶瓷是一种新型的全瓷修复材料。与传统的玻璃陶瓷,如Di-cor等相比,具有强度高、修复体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但目...  相似文献   

16.
甲冠适合性一般认为是存在于预备牙与修复体组织面间的间隙,大的边缘间隙,菌斑在近龈缘处聚积而增加了继发龋和牙周病的产生,同时边缘完整性的丧失,不同区域适合性的差异可引起应力集中,而降低修复体的强度。材料与方法 60个上颌切牙与尖牙,30个制备成1 mm的方型台肩,30个制备成深凹面。用 Vita 铂型芯陶瓷,Vitadur-N 牙本质和牙釉质瓷制作全冠。烧结后,去除两组中半数冠的箔片。用三种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粘固剂,复合树脂粘固剂)分别粘周5个未去除箔片的冠和5个去除箔片的冠到两组预  相似文献   

17.
金属全冠固位力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邕江  黄红园 《口腔医学》1994,14(3):129-131
本实验是使用两种金属全冠和三种粘固剂及不同的金属全冠组织面的处理,通过测试粘结抗张强度和扫描电镜表面形态观察,评价这些因素对金属全冠固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全冠组织面经喷砂处理后可增大与粘固剂接触的面积及显著增加其固位力;铸造全冠的固位力显著大于锤造全冠;使用聚羧酸锌粘固剂所获得固位力最大,并显示出对牙体及金属全冠有较好的化学粘结性;其次为玻璃离子体粘固剂和磷酸锌粘固剂,两者的粘固力主要来源于机械性锁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畸粘接用玻璃离子粘固剂的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畸粘接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对托槽周围菌斑中致龋菌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 2 2例患者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分别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复合树脂粘接剂粘接托槽 ,1个月后采集托槽周围菌斑 ,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分析。结果  2种粘接剂托槽周围菌斑的总菌落形成单位数 (cloneformingunit ,CFU)差异无显著性 (复合树脂粘接剂为 2 4× 10 10 CFU/L ,玻璃离子粘固剂为 2 8× 10 10 CFU/L ,P =0 6 73)。与复合树脂粘接剂相比 ,应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后并未明显减少托槽周围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和百分比。结论 正畸粘接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不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抑制托槽周围致龋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9.
制作Cerec嵌体多采用烤瓷或玻璃陶瓷,尽管这些材料可能用于代替汞合金,但有关这些材料的耐磨性的报道很少。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体外磨损试验测定了几种陶瓷修复体的磨耗量;评价了这些材料对对颌牙釉质尖的磨耗性及所用复合树脂粘固剂的磨耗性能。 本试验所用材料有4组:Dicor MGC玻璃陶瓷;Cerec Vita MKI型传统的粗烤瓷;Cerec Vita MK Ⅱ  相似文献   

20.
粘固剂层是修复体与牙体之间的薄弱环节,因而修复体的边缘精度十分重要。用喷砂法去除包埋料的过程可能损坏陶瓷修复体的边缘结构,造成边缘间隙增大,粘固剂外露于口腔环境部分过多,易引起菌斑附着,牙体龋坏及牙周损害。本研究旨在比较喷砂处理对于采用耐火代型技术及Dicor铸造玻璃陶瓷技术制作瓷贴面的边缘精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选择32颗完整上前牙按统一标准作瓷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后,等分为R和D两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