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2-03至2014-11期间我院进行的脑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天(T1)血压和心率为[(125.43±19.32)mmHg、(78.98±10.94)次/分]、进入手术室后插气管时(T2)血压和心率为[(128.45±18.35)mmHg、(78.94±11.47)次/min]、手术结束时(T3)血压和心率为[(120.15±16.12)mmHg、(83.45±15.15)次/min]手术后的24 h(T4)血压和心率为[(120.35±17.90)mmHg,(72.25±12.63)次/min]和手术后72 h(T5)血压和心率为[(121.12±15.23)mmHg、(70.35±12.95)次/min],这几个时刻的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IL-6在手术前后的波动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对照组较实验组更焦虑(P<0.05)。结论 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可以调节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心脏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红梅 《人民军医》2008,51(8):529-52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心脏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脏冠脉介入治疗80例,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手术前进行心理疏导。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干预组由术前的44.23±10.52下降到术后的36.47±9.8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由术前的47.83±10.79下降到术后的44.78±11.3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心脏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住院飞行员116例进行测评;将其中行下腹部、会阴部手术60例,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30例,观察两组血压、心率、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药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恢复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飞行员SCL-90测评部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术后血压、心率、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术后镇痛评分、镇静药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心理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地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减轻飞行员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取2020年05月-2022年10月的60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分配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干预),各30例,对比组间相关情况。结果 相比参照组,干预组疗后VAS评分、心理情况评分、血压、心率均更低,生理应激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瘤患者实行围术期精细化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应激反应,是一种良好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5.
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护士施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血压,心率及围术期患者配合程度,术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心率和血压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无一例因手术护理不到位而致患者不满足。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的焦虑状态,观察将心理干预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实用价值。方法将接受冯氏手法复位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法治疗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无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组飞行人员进行评定。结果2组飞行人员入院后SAS评分、血压和心率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的飞行人员SAS评分(27.9±5.3)分和住院天数(17.1±4.1)d均低于对照组飞行人员[(38.0±5.0)分,(23.9±6.2)d](P<0.01);干预组飞行人员收缩压(116.1±5.7)mmHg和心率(82.8±7.6)次/min亦低于对照组飞行人员[(120.6±5.1)mmHg、(98.3±6.7)次/min](P<0.01),2组飞行人员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手法治疗前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麻醉应激反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毛凯捷 《武警医学》2005,16(4):279-280
心理治疗在麻醉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术前高度焦虑可导致患者原有症状加重 ,儿童术后心理精神的改变 ,本组采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支持疗法 ,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血压、心率的变化 ,作者对 5 0例择期麻醉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初步调查 ,了解心理干预对应激反应是否有效 ,现将有关调查资料作一浅析。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择期手术高血压患者 5 0例 ,年龄均在 4 0岁以上 ,心功能ASAⅡ~Ⅲ级 ,全部患者进行内科治疗 ,血压控制在 170~ 12 5 / 10 5~ 85mmhg ,心率在 6 2~ 94次 /min ;术前 2…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书丽  何维为 《西南军医》2010,12(3):429-430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提供常规的心理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的心理护理外,术前由手术室护士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值、心率、血压及对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实验组焦虑值、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术前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提高患者对手术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手术室心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认知干预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值及心率、血压值。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值,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激的应对水平,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赵楠  陈献  哈玲梅  李平 《武警医学》2021,32(10):840-842
 目的 探讨心脏临时起搏器(temporary cardiac pacemaker,TCP)对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01至2019-10于武警特色医学中心住院治疗行CAS患者84例,根据是否行临时心脏起搏器,分为起搏器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及围术期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起搏器组患者术中的心率降低值[(16.57±5.65)次/min]低于对照组[(28.86±13.36)次/min],起搏器组的术中血压降低值[收缩压(49.81±16.86)mmHg、舒张压(22.4±12.49)mmHg]也低于对照组[(57.81±17.79)mmHg 、(30.19±12.2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起搏器组围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例),低于对照组的33.33%(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联合心脏起搏器能够明显降低其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保证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血管内介入治疗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临床疑诊病例,经多层螺旋CT或心脏彩超诊断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后,立即接受经皮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及溶栓治疗。观察肺循环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18例同时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后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平均肺动脉压(36±5)mmHg、动脉血氧分压(32±6)mmHg,溶栓治疗后分别为(20±3)mmHg、(66±4)mmHg,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袁红梅  温宁笑  徐劲松 《武警医学》2014,(6):582-584,587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在不同时间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NSTE.ACS入院且符合条件入组的患者101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24—48h)介入治疗组(49例)和延迟(≥48h)介入治疗组(52例)。比较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冠脉病变情况、治疗经过及结果,术前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n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来评价不同的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生活质量、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LVDd、LVEF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0d早期介入治疗组与延迟介入治疗组LVDd[(50.83±5.02)vs(52.15±4.79)]、LVEF[(60.98±7.06)vs(57.24±7.08)]相比,早期介入治疗组明显优于延迟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迟介入治疗相比,早期介入治疗有利于急性NSTE-ACS的左室功能恢复,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56例老年(年龄≥70岁)冠心病患者,分为桡动脉组(164例)和股动脉组(92例),比较2组临床基线、PCI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8.2%。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8.9%,2组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4例出现血管并发症,股动脉组9例出现并发症,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许喆  王晓林  傅强 《武警医学》2014,(6):591-594
目的比较Airtraq可视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在慢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时的疵流动力学反应。方法选择50例行择期手术的需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irtraq可视喉镜组(A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慢诱导,口咽部、舌根表面麻醉及环甲膜穿刺后分别使用Airtraq可视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显露声门行气管插管。观察指标包括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T1)、健忘镇痛慢诱导后3min(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即刻(T4),以及气管插管后1(T5)、3(T6)、5min(T7)等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此外还有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总时间及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T1时间点SBP值(127±15)mmHg相比,仅A组在给药后T2点稍有下降(P〈0.05),其余所有数值均较T1无统计学差异;A组SBP值在T2[(73±9)mmHg]、LI(75±8)mmHg]和T5[(80±13)mmHg]均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过程中,A组在各时点的MAP、HR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声门显露时间(8.0±2.2)S较M组(6.1±2.4)s长,但A组的插管总时间(15:9±4.4)S短于M组(19.7±3.8)S,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1例,M组中有3例轻度的呛咳反应。结论与Macintosh传统喉镜相比,应用Airtraq可视喉镜行经口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可减少插管时间,且血流动力学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端-端吻合型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以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或支架置入术对16例端-端吻合型TRAS患者行介入治疗,TRAS患者从肾移植到出现肾动脉狭窄症状平均6.3个月(3~18个月),记录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前后血压变化和肌酐水平并随访.结果 16例TRAS患者共行23次PTA(行1次PTA 10例,2次5例,3次1例),PTA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70%~95%,PTA后狭窄率小于30%.PTA前收缩压(179.6±15.2)mmHg,舒张压(115.4±11.3)mmHg;PTA后收缩压降为(155.6±13.5)mmHg,舒张压降为(95.6±6.7)mmHg.平均血肌酐从术前(426.8±38.5)μmol/L降为术后(142.5±15.2μmol/L,首次PTA后再狭窄率37.5%.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中最终治愈4例,改善9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 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端-端吻合型移植肾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支架植入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治疗烧伤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烧伤并发肝功能异常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1]治疗,每组2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硫普罗宁4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连续14 d;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5 d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前白蛋白(PA)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用药前ALT、AST、GGT、ALP、PA分别为(168±46)u/L、(104±29)u/L、(62±37)u/L、(149±17)u/L及(310±35)mg/L;治疗后15 d,各项指标变化明显(P<0.05),分别为(51±9)u/L、(31±3)u/L、(56±10)u/L、(103±9)u/L及(372±44)mg/L.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降酶作用迅速,对烧伤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SCT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早期综合评估及6个月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均于介入治疗后1周及6个月行MSCT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MSCT延迟扫描将患者分为A、B、C组,分析不同组别的图像特点。结果:36例患者中,早期扫描检出早期灌注缺损(early defect,ED)3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32例,30例表现为心内膜下,2例为透壁性,ED区域CT值(45.32±15.32)HU,明显低于正常心肌。延迟扫描检出孤立性心内膜下晚期增强(late enhancement,LE)18例,心内膜下残余灌注缺损(residual defect,RD)和心外膜下LE 4例,单纯心内膜下RD 12例;LE区域CT值(105.85±16.23)HU,明显高于正常心肌;RD区域CT值(39.24±8.36)HU,明显低于正常心肌。A组ST回落程度(63.2±7.1)%明显高于B、C组,C组(44.3±3.5)%明显高于B组;B组CT梗死容积(13.2±4.1)%明显高于A、C组;B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41.2±7.2)mm3明显高于A、C组。结论: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SCT双期扫描图像表现出不同的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急性心肌梗死6个月左心室重构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nm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CTO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行CTA检查的32例作为A组;未行CTA检查3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导丝未通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对A组治疗成功和失败患者的CTO病变局部平均钙化积分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管再通率为73.17%,B组为42.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血管再通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5±30) min,B组为(105±40)min,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介入治疗成功患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400±72)Hu,介入治疗失败患者为(520±108)Hu,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CTA检查可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减少介入治疗时间;CTO病变平均CT密度值、血管闭塞时间和血管病变长度影响介入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方法: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36例OSAHS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标准,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47例,中度45例,重度44例。比较各组综合治疗前后ESS评分及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综合治疗后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①三组患者综合治疗后ESS评分下降,治疗前分别为(7.72±3.58,15.43±2.03,20.17±2.61)分,治疗后为(0.87±1.15,8.75±1.97,11.09±2.15)分,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SG检查评价显示各组患者最低SaO2在治疗前后分别为轻度组(90.23±2.29,95.66±1.16)%;中度组(81.75±3.21,89.34±1.97)%;重度组(63.09±7.34,73.19±4.16)%,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低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OSAHS综合治疗策略的治愈率为25.74%,显效率为36.76%,有效率为27.94%,无效率为9.56%。结论:在OSAHS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因及病情,综合应用器械、手术、药物和行为治疗等方法,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