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护理的目在于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解决患者的心理难题,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使之处于最佳身心状态.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智能发展较快,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因对医院环境陌生,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影响疾病的康复及治疗的进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住院的心理、情绪变化及心理辅导方法,从而提高住院患儿对医疗措施的配合及依从性、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住院患儿318例,分析观察依不同年龄段、不同表现而采用不同辅导方式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前后患儿心理情绪反应、表现以及合作程度.结果 经过耐心的心理辅导,恐惧和抗拒明显好转,睡眠安稳,干预前后情绪反应及合作情况:1~3岁、4~6岁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7~9岁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14岁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儿童因住院所产生情绪反应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针对性心理干预亦是有效的,可帮助患儿克服不良心理反应,促进身心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李苹瑕  屈香枝  王阿丽  杜霞 《吉林医学》2013,34(17):3473-347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住院患者心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对165例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制定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对初次测评筛查阳性患者与进行心理干预后重测筛查阳性患者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心理干预,可促进了患者身心各方面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意外伤害患儿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4例意外伤害患儿进行心理评估,并根据测评结果及年龄、病种、病情等配对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对实验组患儿进行特殊心理护理,并均于出院前3日进行SAS及SDS后测.结果 意外伤害后患儿均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通过特殊心理干预后,其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特殊心理干预对缓解意外伤害患儿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暴力行为是精神科病房的一种特殊暴力现象 ,它不受社会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的约束。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往往难以预料 ,常导致严重伤害结果。为此作者对 5 7例进行心理应激干预和 5 9例未进行心理应激干预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样本来自 2 0 0 0年 1月至 12月在我院精神科 2个男病区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中一病区为干预组 ( 5 7例 ) ,二病区为对照组 ( 5 9例 )。入组标准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年龄 16~ 60岁 ,两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药物种类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择期手术患儿术前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龄前儿童 (4~ 6岁 )有一定认知能力 ,对医院陌生的人和环境及预期的手术创伤及疼痛可产生恐惧情绪 ,表现为拒绝进手术室、手术前后夜惊恶梦增加等。心理活动可因外界影响而迅速变化 ,正确引导易于消除恐惧情绪 ,建立新的心理平衡 ,为麻醉手术顺利实施及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于同一时段内行择期手术的学龄前儿童患者 12 0例 ,其中无心脏、烧伤及其他危重手术病例 ,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均为 1级。 12 0例中 4岁、5岁、6岁患儿各 4 0例 ,三年龄组间手术种类及患儿性别无差异 ,各年龄组随机均分A[A4 (4岁组 )…  相似文献   

7.
柏凤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20-721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EP患儿共5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儿的心理状况,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针对癫痫患儿存在的不同程度心理行为问题,对患儿实施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相配合的治疗措施,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心理干预可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使癫痫患儿回归社会,提高EP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科通过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老年病人,进行临床心理特征分析,加强心理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6例,年龄在60~91岁,平均为70.5岁。其中男248例,女38例。老年病人生理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且出现的并发症多、用药种类多、病程长、恢复慢  相似文献   

9.
于洋  汪晓燕 《吉林医学》2014,(24):5497-5498
目的:对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方法:对100例患者不同月份连续五个月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不同住院经历患者对医院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要以多沟通、有效沟通的方式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增强医护人员的信心,提高安全度。  相似文献   

10.
论阅读疗法的干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阅读疗法是通过让病人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或电子资源从而达到辅助其他治疗的目的。在阅读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干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重点探讨了干预控制的选择、分类和实施时期内容。  相似文献   

11.
陆晓红 《吉林医学》2011,32(27):5825-5826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两组完成试验的有效例数均为40例。干预组除常规的心理护理外还辅以心理行为综合干预,非干预组只给以常规的心理护理。两组均于2周、4周和6周评定抑郁指数。结果:干预分组:F=9.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状有降低意义;时间因素:F=136.169,P<0.001,即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均随时间推移抑郁值逐渐降低,但干预组更明显。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症状,但需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求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时间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患者入院、出院时做纵向、多时点重复问卷调查,统计住院时间,并在一年后做复发调查。结果心理干预组住院时间缩短,复发减少。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身心疾病的好转,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社会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介绍了患心理性疾病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分析患儿患病的原因、治疗效果与结果。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肖媛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96-797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干预对病房暴力现象的抑制效果。方法:把开展系统心理应激干预前后3个月住院的精神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精神病护理;研究组除此以外,还进行系统的心理应激干预。于预前后分别评定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比较心理应激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NORS量表Ⅲ因子、Ⅴ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出现暴力行为的计数少于对照组。显示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应激干预可以有效抑制病房暴力现象的发生,提高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介绍了患心理性疾病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分析患儿患病的原因、治疗效果与结果.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脑瘫患儿照料者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脑瘫并在门诊做康复训练患儿的照料者进行心理评估,将其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的208例脑瘫患儿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4例。观察组在心理干预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对两组照料者再次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脑瘫患儿照料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照料者实施合理情绪疗法能明显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提高其对医院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10例牙病患儿的心理干预,探讨口腔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10例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诊疗前心理分析,诊疗中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束后做好健康宣教.结果 通过分析口腔疾病患儿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因人而异采取心理干预后,患儿配合治疗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护士应掌握好口腔科患儿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使患儿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确保牙病的准确诊断和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老年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13年1月以来在我院长期住院的(住院时间≥3个月)10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有负性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后给予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住院(住院时间≥3个月)的102例患者中81例有一种或几种情绪问题,约占总人数79%。对长期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生命质量(WHOQOL-BREF)测定显示差异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住院患儿静脉穿刺时不良情绪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时代”已经到来。特殊的生养环境形成独生子女特有心理素质。大多数患儿对静脉穿刺表现极其恐惧的心理,常用哭闹的方式表示反抗而拒绝穿刺,再加上当今部分家长溺爱小孩,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还可能给患儿带来诸如心灵创伤,延缓生长发育,正确叙说病情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将会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探讨的儿科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