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闫中明 《中外医疗》2021,40(15):76-78,91
目的 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应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儿科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选择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基础性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接受相同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2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3组:A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组;B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利巴韦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C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A、B两组雾化吸入时间每次20min,每日1次,疗程3~7d。结果退热、咳嗽、喘憋、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而C治疗组更优于B治疗组(P<0.01)。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顾德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0):873-874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98例呼吸道疾病患儿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结果 98例患儿经雾化吸入后均获满意效果,在6d~12d获得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由于起效迅速、持续时间较长、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儿童急性呼吸道喘息性疾病(哮喘急性发作、毛细支气管炎、喘型支气管肺炎等)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干扰素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入院顺序,将200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仅常规进行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干扰素加压雾化吸入治疗5 天评价2 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未愈率分别为76%和1%,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未愈率分别为40%和2%,2 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压缩雾化吸入可显著提高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疗效,且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息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0.5 mg+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0.8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SaO2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均可不同程度缓解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效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可显著提高患儿SaO2.  相似文献   

9.
徐仁斌  徐东燕  龚丹凤 《浙江医学》2018,(18):2055-2056,2061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常规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与对照组(常规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各5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热退及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夏文芬 《现代实用医学》2013,(8):903-904,909
目的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萘德气雾剂0.5mg+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0.8ml+0.9%氯化钠注射液1ml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相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相关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者最大呼气流量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差异,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复喘息、呼吸困难及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呼气流量以及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的总临床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0.05)。结论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比较,氧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上的效果更佳,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王改  郝京霞 《当代医学》2016,(13):133-134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治疗;干扰素肌注组(30例),给予一般治疗及干扰素肌注治疗;干扰素雾化吸入组(38例),给予一般治疗及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各组之间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扰素肌注组平均退热时间长于对照组及干扰素雾化吸入组(P<0.05);对照组与干扰素雾化吸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扰素肌注组及干扰素雾化吸入组平均止泻时间、平均轮状病毒抗体转阴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肌注组与干扰素雾化吸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9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EF、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a O2和PEF均明显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同时,两组的住院、憋喘、肺部哮鸣音以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哮喘患儿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应用康金凤云瑞凤(内蒙古自治区医院010017)雾化吸入是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简便易被患儿接受的方法。超声雾化器的应用,能直接作用于疾病的部位,明显的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又小。根据不同病因、症状、随时调整药物配方。90...  相似文献   

15.
魏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06-1307
目的:观察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双黄连雾化吸入,对照1组30例应用病毒唑雾化吸入,对照2组25例应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1组90%,对照2组68%,3组疗效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接收的12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有效率为82%。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冯卫文  杨映 《右江医学》2010,38(3):299-300
目的观察干扰素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8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随机分为三组,雾化吸入治疗组31例,肌肉注射治疗组2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单位加入15 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观察1年内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用干扰素治疗的两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肌肉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2005年对小儿开展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为顺利完成治疗,我们对小儿进行了心理和医疗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雾化吸入预防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雾化吸入预防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庄汉秀陈昕李敏(徐州市儿童保健所221006)(徐州市儿童医院)关键词干扰素雾化预防呼吸道感染中图法分类号R183.3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当今儿童保健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从1992年起用干扰素雾化...  相似文献   

20.
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病毒又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之一。目前,对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较少,国外应用病毒唑雾化吸入,但病毒唑有骨髓抑制作用,难以推广应用。双黄连针剂在体外有抑制病毒作用,雾化吸入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达下呼吸道发挥作用,故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