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障碍、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宿主抵抗力降低、门脉高压形成等因素,导致肠-肝屏障受损,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使有害阴性杆菌大量繁殖、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并发各种细菌感染、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等。长期或反复的肠道菌群失调致内毒素升高,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可加剧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症、肝性脑病和肝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障碍、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宿主抵抗力降低、门脉高压形成等因素,导致肠-肝屏障受损,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使有害阴性杆菌大量繁殖、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并发各种细菌感染、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等。长期或反复的肠道菌群失调致内毒素升高,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可加剧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症、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从而影响肝硬化预后。现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内毒素对肝脏的二次打击及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筠 《北京中医药》2008,27(2):94-95
内毒素是慢性肝病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造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使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肝胆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探讨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李筠 《北京中医》2008,27(2):94-95
内毒素是慢性肝病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造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使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淤胆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探讨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肠道菌群失调与炎症因子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形成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引发低度慢性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卵泡发育障碍。中药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达到辅助治疗PCOS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也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肠道菌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肠道菌群的失调引起的各种因素的发生改变可能促进或加重肝硬化,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导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出现。中医药能够有效的改善肝硬化肠道菌群的失调,目前对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肝硬化的文献较少,缺乏系统性的总结,笔者就目前研究现状做单味中药、中药复方治疗肝硬化微生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王全楚 《河南中医》2009,29(2):197-198
我们结合多年临床实际经验和体会,在重症肝炎和肝硬变的治疗中首先提出“治肝先治肠”的理念。因为重症肝病患者由于肠道粘膜充血、水肿、肠壁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会使肠道中内毒素增加,毒素给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若对“脾虚”进行健脾益气治疗,纠正肠功能,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是为治肝先实脾。  相似文献   

8.
中药直肠滴注佐治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脏是机体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也是阻止肠源性内毒素进入体循环的重要屏障,在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对来自肠道的内毒素难以清除,进入体循环而形成内毒素血症,不仅会导致黄疽迅速加深、出血,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与肝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近年来,内毒素血症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临床观察也表明,各种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变与肝癌患者多伴有内毒素血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可高达93%,肝炎肝硬变为84%,慢性肝炎为79%[1]。笔者采用中药直肠滴注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病情发展的晚期阶段,约10%-30%的肝硬化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非感染性腹泻症状[1],病势迁延,常可诱发或加重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及致病因素复杂,近年研究认为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道微生态变化,肠道菌群失调相关[2]。自2013年以来,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辛伟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43-44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发展所致肝硬化;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肝炎后肝硬化;药物型肝损害导致肝硬化;瘀血性和遗传性肝硬化等。由于其解剖和生理病理的关系,肝硬化患者发生腹泻的机率很高,腹泻(特别是感染性腹泻)导致的内毒素血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可加重肝脏的进一步损害,从而引起原发性腹膜炎、腹水、肝性脑病的发生,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肝病内毒素血症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各种肝病的肝脏损害,有原发性因素,如病毒、药物、酒精、肿瘤等;但也有继发性因素,即在原有肝脏病基础上,某些因素可促进与加重肝脏损害。内毒素血症是多种继发性因素之一。自七十年代将鲎试验用于临床检测内毒素血症以来,国内外对各种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有关问题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腹胀为肝病患者一种常见严重症状 ,又称中毒性臌肠。导致这一症状发生的确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推测可能与肝脏解毒功能减退及内毒素血症有关 [1~ 3]。目前对此尚无有效对策。笔者自 1985年以来应用包醛氧淀粉试治 68例继发于肝病的顽固性腹胀患者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为 68例伴有顽固性腹胀的肝病患者 ,其中男 4 2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35岁。重症肝炎 17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7例 ,慢性重症肝炎 10例 ) ,失代偿性肝硬化 39例 (肝炎肝硬化 2 3例 ,酒精性肝硬化 15例 ,胆汁性肝硬化 1例 ) ,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内毒素对肝硬化大鼠尾静脉注射制成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复方中药为治疗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组对大鼠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由虎杖、生山楂、酸枣仁、蒲公英、石菖蒲、茵陈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肝功能情况、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抑制肠道对氨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水平以及降低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等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淤胆型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导致肝脏慢性炎症,胆汁不能主动排泄到毛细胆管而反流入血所致,常易合并内毒素血症或继发感染,极易转化为重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常见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如慢性肾脏病[1]、2型糖尿病[2]、心血管疾病[3]等。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肝病互为因果的关系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目前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慢性肝病已逐渐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铁军教授认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当以"肠毒"立论,大肠传导功能受损,毒邪不能有效排出,肝脏解毒功能减低是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发生、发展、迁延不愈、产生多种并发症的原因。肠毒作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形成与肝、大肠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刘教授在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上,主张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现代研究的有机结合,将"中医下法"运用在其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将"肝与大肠相通"等中医传统理论融入其中,研发出疗效确切的成药"毒消肝清丸",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俞宏燕  熊焰 《光明中医》2021,(2):204-20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代谢相关疾病,临床上本病患者多伴有肠道菌群失调,可出现便秘或泄泻,西医对于本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包括微生态制剂、益生元、合生元以及粪菌移植等,作用局部,短期疗效可观,但费用较昂贵;同时中医认为治疗肝病可从疏通大肠入手,现代很多学者将这一理念运用于临床,均获得了不错疗效。故治疗本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中医可采用"通"法,包括疏通气机和通达肠腑气血阴阳。"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首见于明代李梴所写的《医学入门》,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后人分别从气机开阖、生理、病理等方面展开论述肝与大肠二者的关系;同时现代医学也提出过与"肝与大肠相通"类似的学说,即"肠-肝轴",它是构建人类机体肝脏与肠道微生物联系的重要系统,同时肠道内微生物及其含有的内毒素是参与"肠-肝轴"的主要部分,人类肠道是体内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内含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它们之间处于共生及竞争状态。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生理功能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同时它们还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糖类、脂肪等)的吸收、消化、代谢等过程。因此,基于"肝与大肠相通"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机及治疗,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家兔肝硬化模型,成模后以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40μg/kg)灌胃形成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模型。解毒灌肠液保留灌肠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乳果糖、头孢克肟进行保留灌肠,每组10只动物,观察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家兔的肝功能、血氨、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结肠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解毒灌肠液组家兔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Endotoxin,ET)、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由大黄、金银花、丹参等组成的解毒灌肠液对肝硬化家兔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保护肠道屏障作用,改善微循环,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降低机体的内毒素水平,从而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阻断内毒素血症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真菌性肠炎在临床中较少见,其发病诱因为:①广谱抗生素应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②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或放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③存在某些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病、糖尿病、AIDS等;④肠道营养不良及手术创伤.2002年~2004年,我们使用大蒜匀浆治疗真菌性肠炎2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肝细胞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随渐变形、变硬,发展为肝硬化。1999—2008年,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消瘾方治疗早期肝硬化6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