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09-2013年间住院的胼胝体梗死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糖尿病9例,二者均合并5例,合并高脂血症17例。颈部血管彩超显示颈动脉和(或)椎动脉硬化24例。临床症状有偏瘫、言语障碍、情感障碍、认知障碍、小便障碍、失用等。 MRI表现胼胝体膝部病变6例,体部病变10例,压部病变8例,膝部合并体部2例,膝部合并压部病变1例,体部、膝部、压部均受累1例。 MRA证实有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11例,预后基本痊愈18例(64.3%),显著进步9例(32.1%),无变化1例(3.6%)。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因为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10~2013年间住院患者中8例胼胝体梗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1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既往脑梗死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高脂血症2例,吸烟4例,饮酒3例;临床症状有偏瘫、言语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感觉障碍、二便障碍、失用等;影像学:膝部6例,体部4例,压部1例,膝部合并体部2例;TCD显示均有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4例,CTA示颈动脉狭窄2例,颈动脉闭塞1例。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因为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胼胝体梗死的CT和MRI表现与临床特征(附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松明  黄兴海 《淮海医药》2011,29(5):423-424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8例胼胝体患者的临床和CT MRI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胼胝体梗死均为单侧,按范围可分为腔隙性和弥漫性.腔隙性梗死灶位于胼胝体膝部9例,体部4例,压部12例,弥漫性梗死同时累及单侧胼胝体膝、体部3例,单侧膝、体、压部1例.CT表现为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6例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样化,包括言语障碍、情感异常、智能异常、左手失写、左手运动失用、陌生手综合征、步态不稳、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结论胼胝体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与其他好发部位的脑梗死相同;胼胝体梗死多不同程度合并其他部位的脑梗死,多见的有底节区、丘脑、枕叶、半卵圆中心等;胼胝体梗死往往体征较少,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胼胝体变性(MB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4例长期酗酒男性MBD患者,均经CT检查。结果:3例CT可见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对称性低密度病灶。1例CT表现为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对称性低密度病灶。结论:CT为诊断胼胝体变性的主要手段,以胼胝体膝部、压部对称性病灶为其主要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MRI与CT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胼胝体梗死的脑梗死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MRI及CT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试验的30例患者胼胝体梗死都是单侧发生的情况,其中发生在左侧有19例,右侧有11例,发展到患者膝部8例,压部有11例,同时兼胼胝体膝盖/体部2例,21例患者出现两侧的基底节区、半卵圆的中心多出现小型的斑点信号,T1W1和T2W1信号值排布和未增强前一致。对MRI及CT诊断符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和MRI作为两种检测方式,对于胼胝体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MRI检查能够相比于CT检查更加全面和清晰,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轻度脑炎或脑病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6例轻度脑炎或脑病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对患者行牛津残障量表( OHS)评分。结果6例患者中成人4例,儿童1例,婴幼儿1例。成人首发症状包括发热、头疼、呕吐、意识障碍、嗜睡、幻视等,其中1例有癫痫史。儿童因呕吐就诊1例,婴幼儿因发热且伴有神经症状就诊1例。磁共振成像( MRI)显示胼胝体压部病灶呈类圆形,其中4例仅累及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2例成人存在胼胝体外病变,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T2W1均显示受限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呈现片状稍高信号。治疗后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复查MRI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均消失。4例患者预后良好,合并有胼胝体外病变的2例患者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OHS评分与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 P <0.05)。结论轻度脑炎或脑病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发生率低,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可结合磁共振成像诊断,经过治疗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1年3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DM)合并AMI患者62例与同期的非糖尿病合并AMI 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AMI的临床表现。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AMI较非糖尿病合并心梗者相比有以下临床特点:(1)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及死亡率较高(P<0.01);(2)多部位梗死多见及梗死面更广;(3)2型糖尿病合并AMI组中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预防或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改善高脂血症等综合措施,对预防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胼胝体梗死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表现,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例89例,包括急性胼胝体梗死者32例(观察组)和未发生急性胼胝体梗死者57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展开核磁共振扫描,对比分析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共有35处梗死,32例患者中胼胝体梗死合并陈旧性脑梗死者23例(71.88%),其中多发性20例(86.96%),孤立性3例(13.04%);观察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血管狭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采取核磁共振扫描检查能够对其展开准确诊断,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胼胝体损伤的CT和MRI表现,评价CT和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例胼胝体损伤CT和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16例均行CT和MRI检查。结果 16例胼胝体损伤中,5例位于体部,5例位于压部,5例累及体部和压部,1例位于膝部;常规MRI上表现为T2WI均为高信号,T1WI为低、等或略低信号,弥散加权像(DWI)对胼胝体损伤具有敏感性,病灶显示高于常规T2WI,极易发现病灶且均表现为高信号。CT检查胼胝体区未见异常密度。12例还合并颅内多处挫伤和血肿。结论胼胝体损伤少见,CT检查难以发现,MRI是最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胼胝体损伤大多数合并颅内损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分析头针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入选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2~75 岁,平均(62±4)岁,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12例,高脂血症14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0~75 岁,平均(63±3)岁,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11例,高脂血症7例.两组梗死部位:脑叶梗死8例,丘脑梗死9例,基底节区梗死56例,小脑梗死7例,两组病例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合并症、肝肾功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胼胝体梗死危险因素和临床诊疗分析。方法选取在2007年5月~2011年8月间诊治的2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胼胝体梗死,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导致患者出现此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病史、吸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给予患者对症治疗,22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0.9%。结论对于胼胝体梗死疾病的治疗,首先要找出导致此种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昱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38-339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CT特点及其急性期预后关系。方法将10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75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数、血压及血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糖尿病组的大片梗死、小片梗死及多灶梗死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分别为P<0.01,0.05,0.05),而灶出血性脑梗死两组无明显差异。除基本痊愈率对照组高于伴糖尿病组的外(P<0.05),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脑梗死主要与高血糖、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高凝状态长期对机体损害有关。要采取综合进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分析80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本组80例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10例(第1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0例(第2组),合并冠心病16例(第3组),合并脑梗死12例(第4组),合并高脂血症22例(第5组)。采用日本ALOKA-SSD-4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了解患者在安静时,其两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的频谱形态,并比较患者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Am)和搏动指数(PI)。结果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其两侧MCA、PCA、BA、ACA、VA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单纯糖尿病者。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脑血管病变情况时所带来的严重性与其所患合并症有关,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评价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松  王菲  刘浩 《淮海医药》2011,29(3):201-203
目的 分析胼胝体变性(MB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4例MBD 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有长期大量饮酒的嗜好,以精神症状、共济失调、痴呆为主要表现;CI与MR 可见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病灶.CT病灶为低密度,MRI 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予大剂量维...  相似文献   

16.
夏颂  刘坤申  赵旭兰 《河北医药》2003,25(4):249-25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对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合并糖尿病 2 4例 ,未合并糖尿病 5 6例 ,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多 ,分别为 (63.2± 8.2 )岁与 (5 7.6± 12 .1)岁、5 8.3%与 30 .9% (P <0 .0 5 )、5 4.2 %与 30 .4% (P <0 .0 5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多支病变发生率为 87.5 % (P <0 .0 1) ,血管狭窄 90 %~ 99%、80 %~ 90 %、5 0 %~ 80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分别占 4.2 %与 2 1.4% (P <0 .0 1) ,8.3%与 30 .4% (P >0 .0 5 ) ,66.7%与 41.1% (P >0 .0 5 ) ,弥漫性病变占 45 .8%与 14 .5 % ,均多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大 ,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 ,常出现弥漫性病变、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合并高脂血症45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高脂血症41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是导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种高危因素。结论导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种高危因素主要为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无痛性心绞痛史35例、高血压52例、高血脂36例;对照组无痛性心绞痛史22例、高血压30例、高血脂21例;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冠脉病变较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受累及多支病变比例高,病变较弥漫,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较差。因此积极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冠心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的特点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20例.将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40例作为A组,将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40例作为B组,将糖尿病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40例作为C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梗死特点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的大面积梗死、出血性梗死、多病灶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腔隙性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比例显著高于C组,重度神经缺损比例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病情、临床特点、预后情况无明显差异,但高血压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比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20.
后循环梗死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循环梗死(PCI)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急性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与同期住院的前循环梗死(ACI)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216例PCI患者中。有高血压为76.9%、糖尿病为36.6%、高脂血症为30.1%、既往有卒中史为26%、心脏疾病为22.2%;近段病变为6%,中段病变为24.5%,远段病变最高为49%。结论:PCI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既往卒中史。与ACI组相比,PCI组年龄较大、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