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在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无论是2017版的成人AML中国指南,还是NCCN指南(2019.v2)以及ELN(2017 AML)指南均指出低危患者CR1期给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巩固治疗,高危患者给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而中危患者的CR1期巩固治疗方案仍不确定。在"精准治疗"的时代,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有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阳性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疗效,探讨不同移植方式及疾病状态对该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AML患者共314例,其中FLT3-ITD阳性54例,回顾性分析allo-HSCT对FLT3-ITD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54例FLT3-ITD阳性患者3年总生存(OS)率为56%, 3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47%。其中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及亲缘HLA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3年OS率分别为56%和60%,3年LFS率为45%和54%。两组在OS时间及LFS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786; χ2=0.006,P=0.941)。47例(87.0%)患者移植前本病处于首次完全缓解(CR1),7例(13.0%)患者移植前本病处于非CR1期。处于CR1期的患者的生存显著优于非CR1期患者。结论 allo-HSCT是FLT3-ITD阳性AM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亲缘HLA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同胞HLA全相合移植疗效相似。疾病复发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高危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移植时机.方法 选取allo-HSCT治疗的AML患者47例,其中高危AML 17例,难治AML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AML10例.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 )23例,第2次完全缓解期(CR2)11例,未缓解进展期(NR)13例.接受同胞供者骨髓和(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6例,非血缘脐血移植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环孢素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47例患者46例(97.9%)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4.5(10 ~ 36)天和26(12-90)天.16例发生急性GVHD(34.8%),Ⅲ度以上4例.在可评估的39例患者中,10例出现慢性GVHD( 25.6%),复发6例(12.8%),移植相关死亡12例(25.5%),32例(68.1%)患者存活.高危难治AML患者CR1、CR2、NR期移植生存率分别为75.5%、72.7%和40.0%.MDS转AML患者CR和NR期移植生存率分别为0%和75.0%.结论 allo-HSCT有助于提高高危难治AML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且最好在首次缓解期进行移植.对于MDS转AML患者可立即行allo-HSCT,无需等待化疗达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AML的主要手段。白血病复发是AML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接受allo-HSCT治疗的AML患者。新近研究表明,AML患者可能受益于移植后靶向药物维持治疗,特别是高危AML患者。本综述总结了靶向药物如去甲基化药物、FLT3抑制剂、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抑制剂和B细胞淋巴瘤-2(Bcl-2)抑制剂等在AML患者allo-HSCT后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 AML)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r AML患者73例,按移植前疾病状态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44例)和未缓解(non-remission,NR)组(29例),随访截止时间2015年12月31日,分析allo-HSCT后非复发死亡率(non-relapsing mortality,NRM)、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2年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等数据。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获得造血功能重建,中位随访时间470(230.5,1 011.5)d。所有患者2年OS率为56.5%,2年DFS率为41.8%。移植前CR组和NR组2年OS率分别为64.0%和45.6%(P=0.345),2年DFS率分别为45.6%和35.6%(P=0.393);移植前CR组和NR组NRM、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GVH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lo-HSCT是治疗r AML的有效治疗手段,长期DFS为41.8%,移植前疾病状态是否达到CR对移植后的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和低中危AML老年患者治疗后仍存在微小残留病变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仍是重要推荐之一,也是唯一可能实现治愈的途径。目前报道的60岁以上行allo-HSCT的老年患者长期生存率在30%~60%,这表明allo-HSCT是老年AML患者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耐受性较差,因此拟行allo-HSCT的老年AML患者需要进行危险度分层和个人状况等一系列评估。除了使用目前应用于移植领域的各项评分,还应在移植前做老年评估。老年患者做allo-HSCT时更关注移植相关并发症,其中减少预处理药物毒性是一项重要策略。在供者选择方面,研究发现选择同胞全相合供者进行移植的老年患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总生存率和复发率并没有优于单倍体移植。也有报道显示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子代移植的移植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不断问世,allo-HSCT与新型靶向药物融合为老年...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一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主要疗法。目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因难以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者而不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治疗手段。该文综述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低危、中高危AML及难治性或复发性AML患者中的治疗进展,追踪了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L复发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对化疗耐受性差, 早期病死率高, 化疗缓解率低。近几年, 随着AML分子机制逐渐被阐明, 一系列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老年AML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药时代下, 老年AML的诊疗已经转变为分子检测指导的精准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然是高危或中危老年AML最有潜力治愈的方法, 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allo-HSCT对老年AML患者是一种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通过适当的诱导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CR)率可达到70%~90%,但复发率高,长期生存(OS)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儿童ALL的疗效。因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作为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在成人ALL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尽管allo-HSCT后复发率低,但相对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TRM)率已成为移植的主要障碍。目前对于高危成人ALL患者治疗的选择,意见趋于一致,由于诱导缓解后极易复发,故建议在第1次完全缓解(CR1)后即进行allo-HSCT;但标危成人ALL患者进行allo-HSCT的具体时机和适应证并未完全确定。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起源于髓系干、祖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疾病。60岁以下的成人AML患者经联合诱导化疗后80%都可以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2],但对于中危AML,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高达55%~60%,5年生存率低于30%。因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异质性强、侵袭性高、恶性细胞克隆性增殖的髓系肿瘤性疾病。尽管对AML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但治疗方法在近几十年来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的诱导治疗方案可使大部分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达到完全缓解(CR,残留白血病细胞5%),但相当比例患者出现复发,5年总生存率依然不到50%。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唯一公认的可以治愈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CLAG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CLAG方案±地西他滨治疗的7例难治、复发AML患者,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收集国内关于C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例患者经CLAG方案±地西他滨化学治疗(化疗)1个疗程后, 4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3例未缓解(non-remission,NR)。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7例),血流感染、肠道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各1例,无化疗相关死亡。4例CR与2例NR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最终选入5篇文献进行分析,CR率在34.6%~78.8%之间,加上本研究7例患者共104例, CR患者为61例。结论:CLAG方案对难治、复发AML有效,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较重,但安全性良好,患者可耐受。一旦获得CR,尽快行allo-HSCT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MDS的方法,然而在移植对象、移植时机和预处理方案的选择上仍存在分歧,值得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现对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26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的难治或复发AML的临床特点和转归。结果:复发AML共11例,难治AML 4例。化疗前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为25.5%(1.5%~97.0%)。采用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方案1个周期化疗后,9例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或血常规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i),分别为3例核因子阳性的AML、2例涉及KMT2A基因的AML、2例复杂染色体AML、1例IDH1突变AML和1例伴inv(3)(q21.3q26.2)的AML。而2例CSF3R突变的AML均未获缓解。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感染和腹泻。化疗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共11例,未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例,5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和50%(P=0.014)。死亡共2例,均为经化疗后不缓解患者。结论:地西他滨、西达本胺联合CAG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安全性良好,获得了60%的缓解率;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明显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细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PVB19)感染的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和诊断,为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allo-HSCT的446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患者移植后感染PVB19(发病率0.45%),总结这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治疗及预后。2例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外周血病原微生物,通过定量PCR监测治疗前后体内病毒载量变化,结合临床评估治疗效果,并分别以PVB19感染和(或)骨髓移植和(或)干细胞移植和(或)造血干细胞移植、PVB19 infection and/o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nd/or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一种治疗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供者来源的造血和免疫重建是allo-HSCT获得成功的基础。allo-HSCT后部分患者造血虽已经转化为供者来源,但造血恢复延迟或恢复不完全,即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全身照射(TBI)预处理方案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不相合亲缘供者非去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7年1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8例采用TBI预处理方案行HLA不合非去T亲缘供者allo-HSCT的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预处理方案采用TBI加环磷酰胺(CY)方案4例,TBI加氟达拉滨(FLU)方案4例;干细胞来源包括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2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的环孢素A(CsA) 霉酚酸酯(MMF) 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结果8例供者采集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39(6.27~12.46)×108/kg,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1(11~1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3(11~21)d。5例发生Ⅰ~Ⅱ度急性GVHD,2例出现慢性广泛性GVHD,无严重急性GVHD或因GVHD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9(3~53)个月,除1例复发存活外,其余病例无病存活。结论对于HLA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TBI方案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非去T预处理方案,对于高危和二次移植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髓系白血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175例接受allo-HSCT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05例,女性70例,中位年龄37(28,46)岁,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 syndrome,MDS)30例。根据移植前疾病状态将患者分为早期和进展期2组。早期患者包括AML第1次完全缓解(first complete remission,CR1)期和低中危MDS共116例;进展期患者包括AML非CR1期和高危MDS共59例。所有患者按照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组(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EBMT)移植评分分为低危组(EBMT积分0~2分)86例和高危组(EBMT积分≥3分)89例。allo-HSCT干细胞供体来源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全相合同胞供体(Sib)85例,HLA相合非血缘供体(mismatched unrelated donor,MUD)64例和亲缘半相合(Haplo)26例。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移植前疾病阶段、EBMT积分、供者来源对移植后整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无事件生存(event free survival,EFS)率、非复发死亡率(non relapse mortality,NRM)和复发率(relapse rate,RR)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中位随访12.7(3.9,45.1)个月,预期3年OS率、EFS率、NRM和RR分别为51.4%±4.0%、46.8%±4.0%、31.6%±3.7%和29.0%±4.4%。其中疾病早期移植与进展期移植2组,EBMT积分低危和高危2组OS率、EFS率、RR、NR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所有移植患者或疾病早期移植组和进展期移植组中供体来源移植后OS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移植前状态及EBMT积分对髓系白血病接受allo-HSCT的整体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移植供者移植后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9.
<正>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PTLD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发生率为0~25%,几乎所有的早期PTLD与EBV病毒感染有关,高发于去T细胞移植或预处理方案中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无关和半相合移植患者中。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VDP(长春新碱、蒽环类、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L(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方案诱导化学治疗(化疗)的12例Ph+ALL患者。初始诱导缓解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间进行巩固化疗,并加用伊马替尼(400~800 mg/d),与化疗同步或交替应用。初始诱导失败患者及巩固治疗期间复发患者应用Hyper-CVAD/LALA(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或达沙替尼进行再次诱导。所有患者缓解后经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y)或改良Bu-Cy方案预处理后进行allo-HSCT。部分患者干细胞回输后2~3个月始继续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果:12例患者移植前均获得血液学缓解、7例获得分子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CR)1期9例、CR 2期2例、初发难治性1例。移植前11例患者应用伊马替尼;移植后5例患者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4例应用伊马替尼、1例应用达沙替尼。中位随访时间12.7(3~54)个月,7例患者生存,3例患者死于疾病复发,2例患者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植入,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66.7%±13.6%;2年累计复发率40.6%±16.0%;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16.7%±10.8%。首次缓解(CR1)后移植治疗的2年总生存率70.0%±14.5%;2年累计复发率40.0%±18.2%;2年累计非复发病死率20.0%±12.6%。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能会使更多患者获得缓解,从而有机会进行allo-HSCT。CR1的生存获益更大。allo-HSCT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Ph+ALL患者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