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VCF置入联合CDT,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抗凝、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分析大、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大、小腿消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肢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VCF置入联合CDT治疗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对5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观察随访,了解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53例患者滤器置入成功,位置理想,症状明显改善,患肢肿胀明显减轻,随访1~36个月,均未发生肺栓塞.1例滤器倾斜角度约15.,调整角度未成功,下腔静脉穿孔,转外科手术.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有效方法,操作应谨慎、仔细,防止意外.  相似文献   

3.
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42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予以抬高患肢及50%硫酸镁热敷,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痛程度变化;在大剂量溶栓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42例中患肢肿胀基本消退33例、轻度肿胀9例,发生轻微肺动脉栓塞症状者1例,无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VCF)在深静脉血栓(DVT)手术治疗过程中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PE)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手术指征。方法术前经股静脉植入腔静脉滤器15例,其中上腔静脉滤器1例,下腔静脉滤器14例。所有病例均手术取栓,其中单纯取栓9例,取栓 球囊扩张4例,取栓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2例。结果所有滤器均成功放置。术后随访3~24个月,无肺栓塞发生,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滤器倾斜2例,倾斜角度小于15°。滤器后撤 1例,无其它相关并发症。1例颈内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明显;14例下肢DVT中11例效果显著,显效率为78.6%(11/14), 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9%(13/14)。结论腔静脉滤器植入能有效预防肺栓塞,手术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DVT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低脂肪、清淡、易消化饮食,预防便秘。术前观察皮肤温度、颜色、疼痛程度,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术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抗凝药物的副作用,正确地使用弹力绷带,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协助患者及早活动。3例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放置20枚贝朗VenaTech LP Permanent vena cavafilter型腔静脉器(VCF),均在肾静脉开口下方,同时19例予以抗凝溶栓治疗,1名患者因合并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氏病消化道出血,未行抗凝溶栓治疗。结果20枚滤器均放置成功,滤器血栓形成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均经相应治疗治愈。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放置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地预防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7.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术前经健侧股静脉置人下腔静脉滤器于肾静脉平面下方的下腔静脉内,并观察有无肺栓塞症状。结果:10例均成功置人,无肺栓塞发生。9例下肢静脉血栓症状和体征消失,1例下肢肿胀减轻。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置人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医疗效果。本组32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无1例发生肺栓塞及其他并发症。认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行滤器植入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AngioJet血栓清除术联合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常用方法,该类手术临床效果佳,被专家共识推荐为DVT首选治疗方案。但是该手术中使用的造影剂、负压抽吸以及IVCF置入过程中对血管壁的刺激常引起过敏、一过性心动过缓、血红蛋白尿、出血以及腰部疼痛等多种并发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舒适度,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文章对AngioJet血栓清除术联合IVCF置入术治疗DVT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素玲 《现代护理》2002,8(8):647-647
滤器植入可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是经皮穿刺股静脉 ,通过鞘管将滤器送入至肾静脉开口下方约 1~ 1.5cm处。血栓消融器是一种经皮放置的旋转式血栓消融导管 ,该器械由压缩空气或氮气提供能量 ,驱动轴贯穿导管与封装于导管远端的叶轮相连 ,这个微型叶轮以 10 0 0 0 0RPM的速度旋转 ,产生一个环流旋涡 ,将形成的血栓浸软溶解。该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创伤小 ,安全 ,疗效显著 ,并发症少 ,患者住院时间短。我院自 2 0 0 1年 6~ 12月采用该项技术治疗 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 ,均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例 ,其中男 2…  相似文献   

11.
国产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国产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6年8月,82例下肢DVT患者施行了国产IVCF置入术。IVCF置入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或/和支架置入治疗,经右颈内静脉途径行IVCF取出术。结果共置入82个IVCF,技术成功率100%,无复发性肺栓塞,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4%。70例患者将国产IVCF取出,IVCF平均留置时间为(11.9±9.5)天;12例患者IVCF为永久性留置,随访3~48个月,IVCF无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国产IVCF能安全、有效预防肺栓塞,国产IVCF置入术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6岁,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1年,伴有腰部放射痛.查体: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无腹壁静脉曲张,无下肢肿胀.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平扫约平肾门水平下腔静脉及其周围见团块样软组织密度影,约7.8 cm×6.2 cm×10.3 cm,CT值29~40 HU,与下腔静脉、十二指肠水平段及邻近腹主动脉分界欠清(图1A);增强扫描见下腔静脉限局性增粗,长约8.6 cm,局部可见7.5cm×5.6 cm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向腔内及腔外生长,实质明显不均匀强化,液化坏死部分末见强化;病变包绕部分腹主动脉,与右肾、右肾动脉、右侧输尿管、右侧腰大肌分界清楚,与十二指肠水平段紧邻(图1B、C),其远侧下腔静脉对比剂充盈欠佳.诊断为下腔静脉恶性肿瘤,行下腔静脉肿瘤切除+右侧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图2).免疫组化:Des(+),Ki-67(20十),SMA(+),Caldesmon(+),CD117(-).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5岁,上腹饱胀,隐痛1个月余.曾有乙肝病史.院外B超提示肝内占位.CT示肝右后叶见一低密度肿块影,CT值35 Hu,外侧见一小低密度影,边缘清,且病灶内见多层面、多灶、多形态更低密度区(图1),CT值23 Hu,病变边缘欠清,推挤该侧肾脏及下腔静脉向下向内移位,门静脉右支增宽,其内未见明显低密度血栓影,下腔静脉肝外段见腔内一长约7 cm的高密度影(图2),CT值75 Hu,胆囊内密度均匀,其壁增厚,胆总管无扩张,脾脏增大,脾脏实质密度均匀.右侧膈下见低密度腹水影.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0岁,主因"纵隔占位性病变"入院.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既往无胸部疾病史、无手术及创伤史.胸部CT扫描显示右上纵隔椭圆形肿块影,大小约5.50 cm×3.50 cm×3.50 cm,轮廓光整,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头臂静脉的后方,上腔静脉和右头臂静脉轻度受压移位,平扫肿块密度与血管密度相似,增强扫描呈均匀性强化,密度稍低于邻近的静脉密度,疑诊为血管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0岁,外伤后胸片示主动脉增宽,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肾上段至肝段下腔静脉缺如(图1),左肾静脉以下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图1A),右肾静脉经腹主动脉后方汇入左下腔静脉(图1B),左下腔静脉在L1平面汇入扩大的半奇静脉,并在主动脉后方上行,于T8平面延续为副半奇静脉,至T4平面连接扩大的左上肋间静脉,绕主动脉弓左侧向前汇入左头臂静脉后下缘(图1C);奇静脉缺如,肝静脉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临床诊断为左下腔静脉伴半奇静脉延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下腔静脉病变的方法并进行分型诊断.方法 常规经腹和应用心脏探头经胸右心房下腔静脉入口切面详细观察300例BCS患者下腔静脉的二维及血流声像图特征,并对其中277例存在病变者进行分型.所有病例均经数字血管减影(DSA)证实.其中52例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 下腔静脉病变分为隔膜性病变、节段性病变以及外压性病变三大类.①隔膜性病变(病变厚度≤15 mm):分为隔膜狭窄和隔膜闭塞.隔膜狭窄型根据隔膜厚度又进一步分为薄隔膜狭窄型(厚度≤5 mm)和厚隔膜狭窄型(5 mm<厚度≤15 mm);隔膜闭塞型则分为薄隔膜闭塞型(厚度≤5 mm)和厚隔膜闭塞型(5 mm<厚度≤15 mm).②节段性病变(病变长度>15 mm):分为节段狭窄和节段闭塞.节段狭窄型又分为长节段狭窄型(>30 mm)和短节段狭窄型(15mm<狭窄长度≤30 mm);节段闭塞型进一步分为长节段闭塞型(闭塞长度>20 mm)和短节段闭塞型(15mm<闭塞长度≤20 mm).③外压性病变:主要为肿大肝尾状叶压迫所致的下腔静脉狭窄.各型均具相应超声表现.结论 经腹和应用心脏探头经胸右心房下腔静脉入口切面超声检查能对BCS患者下腔静脉病变准确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IVC)先天畸形的MS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60例患者中48例IVC先天畸形的腹部增强CT影像资料,观察MSCT动脉期和静脉期IVC后处理图像及其属支的解剖结构。结果 IVC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5.00%(48/960)。左IVC 4例(4/48,8.33%),CT示肾下段IVC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双IVC 5例(5/48,10.42%),CT示腹主动脉两侧上行的IVC;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12例(12/48,25.00%),CT示左肾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后方;环主动脉型左肾静脉26例(26/48,54.17%),CT示左肾静脉分两支环绕腹主动脉,在不同水平分别注入IVC;IVC伴奇静脉延续畸形1例(1/48,2.08%),增强CT示IVC向上延续为奇静脉,肝静脉直接回流至右心房。结论 MSCT可清晰、直观地显示IVC畸形,对诊断与IVC有关的疾病和防止术中血管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1岁,室间隔缺损修复术后15年,以"心慌、胸闷伴双下肢水肿,20天前症状突然加重"入院.查体:心率130次/分,血压120/60 mmHg(1 mmHg=0.133 kPa);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齐,胸骨左缘4~5肋间2/6级杂音.胸部平片:心胸比0.60,近右后心膈角处见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右心室显著增大,心房、心室间隔左偏,三尖瓣中度反流,反流压差48 mmHg,估测肺动脉收缩压63 mmHg.  相似文献   

19.
With increasing use of echocardiography, especially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he diagnosis of intracardiac masses has surged. Masses that are most commonly seen in the atrial chambers include thrombi du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cardiac myxomas often located in the atria, and valvular vegetation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In this report we present a case of a patient who developed thrombus in the inferior vena cava that extended up to the right atrium and presented as an apparent intracardiac mass. This mass embolized to the right pulmonary artery shortly after diagnosis resulting in pulmonary embolism, which the patient fortunately survived.  相似文献   

20.
Complications of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