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0例门诊体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结果120例婴幼儿中确诊为营养性缺血性贫血27例(22.5%),<1岁、1~2岁及2~3岁的发病率分别为39.1%、14.5%、5.3%,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26例(96.3%)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1例患儿由于喂养困难,经治疗恢复后血红蛋白又发生降低。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为<1岁;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效降低贫血的患病率。方法对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保健的418名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6.11%、19.17%、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纯母乳喂养儿和非纯母乳喂养儿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2.46%和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母乳质量丰富与单一在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50%、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P〈0.05)。结论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6月龄时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儿童系统保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并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指导。方法 择取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在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患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并且分析实施门诊指导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6个月至1岁婴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1~3岁幼儿;足月儿的贫血发生率要低于未足月儿;母孕期贫血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母孕期未贫血的发生率;4~6个月龄时未按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按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挑食厌食儿童的贫血发生率高于不挑食厌食儿童;留守儿童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以及混合喂养贫血与不同性别贫血等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和年龄、足月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挑食厌食、未按时添加辅食、低出生体重儿、留守儿童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对其实施相应的儿童保健门诊指导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贫血严重程度,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婴儿期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婴儿期不同月龄贫血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29名首次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1~12个月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贫血总检出率为15.56%,其中1~4个月组为9.7%,5~6月组为15.3%.7~12月组为32.1%。单因素分析显示1~4个月组母乳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母亲产前出血、妊高征、胎龄、出生体重均与婴儿贫血有关。5~12月人工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婴儿食欲与贫血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月组、出生体重及母亲妊高征与婴儿贫血相关,5~12月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喂养方式和月平均身高增加量。【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提倡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同时注意适时、适量合理的添加辅食(其他食物)是减少婴儿期贫血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刚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刘畅  孙静  赫欣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946-947
目的:探讨要幼儿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筛选出6月~3岁贫血患儿73例作为贫血组,另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同地区非贫血婴儿73例作为对照组,获取两组婴幼儿系统保健资料,同时回顾性追踪其母亲孕期保健资料。所得资料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婴幼儿居住地、既往贫血史、既往铁剂治疗史、添加辅食时间、辅食添加种类、断乳后食品种类、母孕晚期是否贫血与要幼儿贫血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晚期贫血和居住地经济落后是要幼儿贫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孕母晚期贫血及居住地经济落后是婴幼儿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罗艳  周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75-3576
目的:对哈萨克族1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010年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汉族儿童100名,维吾尔族儿童100名,哈萨克族儿童100名,对随机抽取的儿童进行血液检测,并对受检儿童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母亲贫血史、生育史、母乳喂养史、儿童疾病史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哈萨克族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高于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P<0.05)。哈萨克族儿童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母亲贫血史、生育史、母乳喂养史等有关。结论:哈萨克族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应积极改善儿童的居住环境和饮食习惯,及时为儿童添加辅食,合理营养,注重母亲孕期保健,重视儿童的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8.
何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18-2918
目的 了解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体检和系统管理的430名婴幼儿,其中男240名,女190名.6个月-1岁健康婴幼儿250名,1-2岁年龄组180名.对选择的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按时体检和血液检查.结果 6个月-1岁贫血检出率显著高于1岁-2岁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2岁男婴贫血检出率与同年龄段女婴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显著低于不及时添加辅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个月-1岁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偏高,未及时添加辅食以及添加不当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应加强对婴幼儿的喂养指导和定期的健康检查,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及发生原因;方法:收集我院儿童保健门诊2014年6月-2016年6月门诊健康查体的婴幼儿6个月-3岁的儿童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儿童按年龄分为A组6个月-1岁儿童46名,B组1-2名儿童34名,C组2-3岁儿童40名。对所有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查及问卷调查,分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结果:A组儿童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于B组、C组儿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与询问儿童有无按时添加辅食,何种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2(1.60%)低于选择配方奶喂养,未按时添加辅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7(5.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婴幼儿的健康查体,做好缺铁性贫血的早发现、早诊断,积极为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及喂养指导,告知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与添加辅食的种类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对韶关市区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2001年出生的婴儿进行贫血监测分析。结果780名系统管理儿6月龄、1岁和2岁时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48%、19.08%和11.05%,混合喂养和辅食添加过晚者贫血患病率分别高于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及时者。提示进一步提高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是预防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筛选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进行卡介苗接种的签署知情同意的854名3~6个月婴儿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婴儿的月龄、性别、出生身长、出生体重等信息,对婴儿及其母亲进行实验室相关项目的检测:婴儿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全血铁元素含量、血液锌原卟啉(ZPP)、血清铁蛋白(SF)的测定、母亲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SI)。分析营养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婴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龄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2.06%、7.38%和2.1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的月龄4~5个月(OR=0.496,95%CI:0.272~0.905)是贫血的影响因素;婴儿的月龄5~6个月(OR=0.334,95%CI:0.125~0.891)和第1次吃奶时间(第2天)(OR=2.359,95%CI:1.191~4.675)是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的铁营养状况有所好转,月龄和开奶时间均可影响婴儿的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铁剂及科学喂养方式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将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保健门诊收治的84例IDA的患儿随机分为补铁组和科学喂养组各42例。补铁组给予口服右旋糖酐铁口服液2mg/(kg·d)治疗,4周为1个疗程;科学喂养组根据不同年龄段为婴幼儿提供营养辅食配方指导。结果治疗1月、3月后,补铁组治疗贫血的有效率均高于科学喂养组(P〈0.05);治疗6月后,科学喂养组治疗贫血的有效率高于补铁组(P〈0.05)。结论婴幼儿IDA应在早期予以口服铁剂治疗,同时给予科学喂养进行辅助治疗,待贫血得以纠正后可逐渐减量至停用铁剂而继续予以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亲孕晚期铁元素(Fe)缺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4个月婴儿进行静脉血常规检查及微量元素检查;孕晚期母亲进行微量元素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贫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母亲孕晚期Fe缺乏101例,4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93例;母亲孕晚期Fe正常363例,4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8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母亲Fe缺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有明显的相关性,重视孕晚期母亲Fe的补充可以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6~36月龄儿童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微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3月至9月,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24小时膳食调查问卷询问318名主要养育人关于儿童过去24小时的膳食情况,同时测定儿童体重、身长,未梢血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锌、铜、镁、钙、铁。结果儿童轻度低体重发生率为5.97%,生长迟缓发生率为1.89%,超重发生率为14.47%,肥胖发生率为5.35%。轻度贫血发生率16.04%,1例中度贫血。锌缺乏发生率为78.1%,铁缺乏发生率为13.5%,铜、钙和镁未见异常。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38、28.543,均P〈0.05)。6~12月龄组缺锌和贫血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0、28.166,均P〈0.05)。膳食矿物质锌、铁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添加辅食的月龄大(OR=1.384,P=0.003)、摄入的零食种类多(OR=1.749,P=0.046)为缺锌的危险因素。身高为中上及以上的儿童,膳食维生素c、钙、母乳摄入量较身高低于中上的儿童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1.90、2.04,均P〈0.05)。结论深圳6~36月龄儿童的轻度贫血、锌缺乏症、肥胖和超重问题较多。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注重营养均衡,特别是合理摄入微营养素,有利于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6~12月龄段婴幼儿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婴幼儿科学喂养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2月出生且在上海市闵行区所有13家社区完成6、9(8~10个月)和12(11~14个月)月龄段3次随访的婴幼儿,线上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门诊随访其喂养方式、体格生长(体质量、身长、头围)及营养状况(超重、肥胖、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缺铁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仅于6和12月龄段监测。依据不同喂养方式,6月龄段分为纯母乳喂养(EBF)、混合喂养(MF)和人工喂养(AF)组,9、12月龄段分为MF和AF组,分析各组婴幼儿随访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70例儿童,其中6月龄段EBF、MF、AF组分别为130(27.66%)、288(61.28%)和52例(11.06%);9、12月龄段MF组分别为319(67.87%)和196例(41.70%)。不同喂养方式的6~12月龄婴幼儿体格生长(体质量、身长、头围)与营养状况指标(超重、肥胖、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月龄段婴幼儿EBF组缺铁性贫血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母乳喂养儿6月龄铁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监测的足月、出生体重≥2 500g的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定期随访,调查其4月龄喂养方式,6月龄时进行末梢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母乳喂养6月龄婴幼儿铁缺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隐性铁缺乏的检出率高达23.2%;调整婴儿喂养方式、性别、孕周、母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3 100g(OR=2.09,95%CI:1.20~3.61)和0~6月龄体重增长偏快(OR=2.03,95%CI:1.14~3.63)是纯母乳喂养儿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对6月龄婴儿采取铁缺乏的普遍性筛查,及时评估铁缺乏危险因素,及早干预,对改善婴幼儿铁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某社区婴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190例6月龄婴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1.58%,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喂养方式和4~6个月是否添加辅食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4~6个月未添加辅食的OR值分别为3.0和19.8。[结论]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和适时补充铁元素,以减少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儿童缺铁性贫血住院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病因、贫血程度等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以减少IDA对儿童健康的不利影响。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本院儿科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14例IDA患儿。结果本组中,IDA高发于婴、幼儿(76.32%,87/114),并且患儿的贫血程度与年龄相关(P-0.000);男性(75/114,65.79%)较女性(39例,34.21%)多,并且男孩贫血程度重者居多(P〉O.05);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患病率高,且贫血程度重(P〈0.05)。114例重度贫血患儿中,55例为农村患儿(48.25%),41例为城市患儿(35.96%);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导致的IDA患病率(64.04%,73/114)较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高,贫血程度重(P〈0.05)。IDA的病程越长,贫血程度越重(P=0)。114例IDA,住院病例中,有合并症者居多(94/114,82.46%),合并感染者次之(57/114,50%),其中以合并呼吸道感染为多见(40.35%)。结论IDA贫血程度与年龄、居住地、喂养方式及病程关系密切,可能与合并症、性别有关。IDA对健康影响大,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姜凯  王志勤  姜锋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74-2075
目的探讨新乡地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原因。方法对603例3月龄一3岁婴幼儿进行IDA诊断。并建立数据库,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主要集中在3月龄一1岁年龄组,IDA患病率为36.05%;男女性别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产、辅食添加晚及不合理是IDA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3月龄一1岁的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可以通过及时正确添加辅食,合理均衡的膳食来预防儿童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