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自然变异是在慢性感染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自然发生的。目前,最常见的变异位点是M204V/I、L180M,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增多,变异位点也将增多。因此,有必要进行多位点耐药检测。DNA测序法被认为是目前检测多位点基因变异最好的方法,但是随着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增强,乙型肝炎病毒自然变异位点也将增多。自然变异可致临床耐药,使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对乙型肝炎病毒自然变异位点进行研究,对预防耐药、合理制订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娄红梅  刘洪海 《广东医学》2012,33(9):1279-128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自然变异耐药性,并对自然变异相关因素HBV DNA、HBeAg、ALT、AST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提取血清对HBV逆转录酶(RT)基因所有核苷(酸)类似物自然变异耐药突变10个位点进行检测,同时进行HBV DNA载量、HBeAg 、ALT和AST检测.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进行 DNA测序,数据分析采用PSQ-96MA型焦磷酸测序仪配套的分析软件进行.结果 102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95例未发生自然变异,7例发生自然变异,检出率为6.9%,其体内病毒常以突变/未突变共存形式存在.突变位点和突变形式均以M204V/I为主,相关耐药主要为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发生自然变异者与未发生自然变异者比较,HBV DNA载量、ALT、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者HBeAg阴性率高于未变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4,P<0.05).结论 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确存在自然变异耐药相关突变,自然变异与相关因素HBV DNA载量、ALT及AST无显著相关性,与HBeAg相关.因此,抗病毒治疗前进行多位点耐药突变检测,并对自然变异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DNA水平的关系以及各基因型与疾病的进展和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山西省HBV阳性病例128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78例,肝硬化34例,急性肝炎8例,重型肝炎患者8例.取其外周静脉血,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方法对血清中的HBV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山西省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存在B型、B+C混合型和C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型的HBV-DNA载量的均值水平为2×108,显著高于其他型(p<0.05);C型HBeAg阳性率较B型和B+C型高(p<0.05);混合型及C基因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更易发生重症肝炎、肝硬化.结论 山西省地区基因型以C型和B+C型为主;基因型C的HBV-DNA载量水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型;混合型及C型与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以RNA为中间体的反转录复制病毒,由于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这使其突变率明显高于一般的DNA病毒,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进展,不断有新的HBV基因型和亚型被发现。对和疾病进程、治疗相关的HBV基因型和X基因变异进行研究,有助于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在控制HBV感染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深入研究发现,HBV基因型与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都有密切关系。本文着重对HBV基因型的发现和流行病学分布,HBV基因型的分型方法,HBV基因型与血清亚型的关系,HBV基因型的临床意义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与临床治疗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中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的情况及其对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拉米夫定治疗中28例出现血清病毒核酸(HBV DNA)阳性的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YMDD变异,并观察其血清HBV DNA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100例中有17例YMDD变异阳性,其中以YVDD(M550V)变异为主,占64.7%(11/17),YIDD(M550I)变异为35.3%(6/17)。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均伴有HBV DNA及ALT水平反跳,1例住院患者停用拉米夫定后出现病情加重。结论:深圳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中(疗程1年,100md/d)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率为17.0%(17/100)。发生变异者较无变异者疗效降低,检测YMDD变异有助于监测疗效。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核苷类似抗病毒药物 ,能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复制。目前在国内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HBV治疗。在治疗过程中 ,HBV可发生聚合酶的变异而产生对拉米夫定的耐药。为了研究HBV聚合酶变异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笔者观察了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中发生耐拉米夫定者的HBVYMDD变异发生情况及变异后临床表现。1.1病例选择系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邵逸夫医院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的HBV感染者62例 ,男性48例 ,女性14例 ;…  相似文献   

8.
邓少丽  黄恒柳  陈伟  袁涛 《重庆医学》2008,37(3):249-251
目的 建立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P区耐药变异情况并分析基因型.探讨HBV基因型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检测46例乙肝患者血清样本,采用特异的引物对待检标本HBV P区进行PCR扩增后作基因序列检测,利用Chromas2.23软件对测序结果 进行分析有无突变产生,测序结果 用软件clustalx1.81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结果 可通过一次测序反应完成对HBV.DNA P区的基因检测及基因型分析.检出YMDD变异株8例,其中YIDD 5例,YVDD 3例.在检测的46例标本中23例为B基因型,阳性率为50.0%;有21例为C基因型,其阳性率45.6;D基因型2例,阳性率4.4%.B基因型HBV感染者中HCC 2例,占8.7%;C基因型HBV感染者中HCC 8例,占38.1%.结论 直接测序法分析HBV常见耐药突变位点及基因型准确可行,B基因型乙肝患者预后优于C基因型患者.  相似文献   

9.
李晓华 《医学动物防制》2009,25(12):919-919
慢性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因此采取有效的阻断宫内感染HBV是预防乙肝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C基因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波  陈秋云  黄爱龙  任红 《重庆医学》2004,33(5):728-72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C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份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1份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血清进行C基因扩增和克隆,经核苷酸序列分析,与我国HBV克隆株pADR1比较.结果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的C基因与pADR-1的基因相似;而慢重肝患者C基因变异率较高,各有19和14个核苷酸变异.结论乙肝病毒C基因的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欧强 《世界感染杂志》2005,5(4):353-355
我国是慢性乙肝的高发区。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是阻止疾病进展的关键。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抗病毒疗效可能与感染的HBV基因型有关。本文综述了HBV基因型与抗病毒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药物治疗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ly ,HBVshowsvariationofserummarkeraswellasdrugresistanceinpatientswithhepatitisB ,withlongandextensiveclinicalapplicationofhepaticvaccineandcorrespondingdrugs .ThestudieshaveshownthatthesemanifestationsarecausedbyHBVgenevariationsufferedfromdrugs .Understand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drugandtheHBVvari antsplaysanimportantroleinclinicaltreatmentofhepatitisB .Furthermore ,moreandmorestudiesfo cuson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HBVaswellasdrugvariation .Therearemainlyfourgeneencodingdom…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三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而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也是导致人群中形成众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宫内已感染HBV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乙肝疫苗加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阻断HBV传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母亲携带HBsAg,HBeAg和/或HBV-DNA者新生婴儿的免疫阻断困难相当大.因此,预防和减少宫内感染,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旨在转染肝细胞,建立HBV复制状态模型。方法 体外连接HBV(ayw亚型)DNA获得6.4kb的双拷贝DNA片段。然后将其插入pcDNA3载体的EcoRV位点。结果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切筛选和验证获得头尾串联双拷贝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结论 成功构建了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全长基因的扩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从全基因水平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致病性的关系,建立从血清及质粒标本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全长基因的新方法,并初步进行克隆分析。方法 设计了含Sal I,Sap I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3200 kb HBV全长DNA,经酶切及连接后克隆入载体。结果 用新建立的方法直接从少量血清中获得了全长HBV基因以及HBV全基因克隆。结论 该法可用于对HBV毒株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变异与隐匿性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HBV的高感染地区,约1.2亿人携带HBV,其中约1/4的人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多数HBV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病毒血症是HBV感染的主要证据。血清HBsAg阴转及抗-HBs的出现一直被认为是HBV清除和临床痊愈的标志。但随着HBV—DNA检测技术灵敏度和特异度不断提高,在HBsAg阴性、但抗-HBs阳性者的血清中也可检测到HBVDNA。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在一些HBsAg阴转的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或慢性HBV感染者、以及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或肝脏组织中均可检测到低水平的HBVDNA。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YMDD自然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P基因YMDD变异情况,并观察YMDD自然变异组与非变异组临床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检测技术,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YMDD自然变异情况。结果在60例患者中,YMDD变异阳性5例(8.33%),阴性55例,5例变异中2例为YIDD阳性,3例为YVDD阳性。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株;YMDD自然变异的患者没有临床病情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HepG2.2.15细胞株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异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峰  周晓东 《浙江医学》2005,27(6):417-419
目的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C基因的异质性来探讨在HepG2.2.15细胞体内是否存在HBV准种.方法依据Genebank中HBV ayw亚型全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出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引物,自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扩增HBV前C/C基因序列,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挑选15个克隆测序以比较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测序发现HepG2.2.15细胞HBV前C/C基因存在异质性,碱基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大于93%,突变类型全部为碱基替换.结论 HepG2.2.15细胞内存在HBV准种.  相似文献   

19.
用核酸序列分析技术,测定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中国人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adw亚型全基因充列。该变异株一列为3224个碱基戌从同一地区2例HBsAg阳生携带者得到的adw和adr全序同源性分别为98.0%和92.5%,与已出版的A-E基因组比较,进行了病毒的系统树分析,该变异毒株除在外膜基因A决定族胶有9个碱基插入外,在多种调控元件,包括自动因子SPLSPILCP、XP、增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